山东省即墨市大官庄中学八年级下学期5月份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繁殖行为的是</p><p>A. 求偶、交配 B. 占区、筑巢 C. 卵生、哺乳 D. 孵卵、育雏</p><p> </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的性别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与基因无关</p><p>B. 人的神经细胞中也存在性染色体</p><p>C. 男性的Y染色体既能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p><p>D. 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一个多子女家庭中男女比例一定是1:1</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在Y染色体上有一段DNA(即基因)与雄性性别的决定有关,X染色体上也有与女性性别有关的基因.因此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也与基因有关,而不是与基因无关,A错误;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所以人的神经细胞中也存在性染色体,B正确;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的Y染色体不能传给女儿,只能传给儿子,而不是既能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C错误;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但是一个多子女家庭中男女比例不一定是1:1,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岛市十梅庵风景区梅花品种众多、色彩艳丽,其中一种由技术人员培育的三角梅一株能开出红、白、紫等各种颜色的花朵.他们采取的方法应该是 ( )</p><p>A. 种子繁殖 B. 植物组织培养 C. 扦插 D. 嫁接</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很多果树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的品种,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使能开出红、白、紫等各种颜色的花朵,他们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遗传病的是( )</p><p>A. 血友病、贫血、侏儒症 B. 色盲、龋齿病、坏血病</p><p>C. 白化病、血友病、色盲 D. 坏血病、气管炎、佝偻病</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选项中的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是激素分泌异常症;坏血病(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佝偻病(人体缺乏维生素D和含钙的无机盐引起的)是维生 素缺乏症;龋齿是由于口腔内滞留在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特别是糖类物质会被乳酸杆菌、链球菌等发酵分解形成酸性物质,使牙釉质,牙本质等受到腐蚀破坏甚至缺 损,逐渐发展成为龋洞。龋齿是青少年最常见的一种牙科疾病,如果饮食中缺乏钙,引起体内缺乏钙,或吸收不良引起的缺钙,都会影响牙齿的坚固。牙齿会因缺钙 而变得疏松,形成龋齿。气管炎是一般的呼吸系统疾病;白化病、色盲、血友病属于遗传病。因此选项A、B、C、D中全为遗传病的一组是白化病、色盲、血友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变异不能遗传的是( )</p><p>A. 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后代得到“小花生”的种子</p><p>B. 化学药剂处理甜菜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含糖量增加</p><p>C. 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后代得到高产抗倒伏小麦</p><p>D. 普通甜椒种子经过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后代得到“小花生”的种子,是环境影响产生的不遗传的变异,A符合题意;</p><p>用化学药品处理使染色体加倍的甜菜,比普通甜菜含糖量更高,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B不符合题意;</p><p>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后代得到高产抗倒伏小麦,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不符合题意;</p><p>普通辣椒经过卫星搭载后改变了体内的基因,这种变异会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性变异,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其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为(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7c262efc/SYS201712310047174633712575_ST/SYS201712310047174633712575_ST.001.png" width="264"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22条常染色体+XY B. 22条常染色体+X</p><p>C. 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 D. 22条常染色体+Y</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22对与人体性别无关叫常染色体,决定人体性别有关的一对染色体叫性染色体。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Y,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两种,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44+XY,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2+X或22+Y。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X,只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是22+X。此图为男性的染色体图,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X或22+Y。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高等动物的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是通过</p><p>A. 性状 B. 受精卵 C. 精子和卵细胞 D. 胚胎</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基因指的是DNA上与遗传有关的片段。不同的基因储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生物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在生殖过程中,父亲产生精子,母亲产生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内分别具有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然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逐渐发育成新的个体即后代。所以,高等动物的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发酵食品时微生物进行的是有氧呼吸</p><p>B. 发酵食品常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和酵母菌</p><p>C. 发酵食品过程中要灭菌是指要消除的杂菌</p><p>D. 发酵技术是一种传统技术</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微生物中常将无氧呼吸称为发酵,指生活细胞对有机物进行的不完全的氧化,这个过程没有分子氧参与,A错误;生活中最常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或酵母菌,分别为乳酸菌发酵和酵母菌用于生产饮料酒、酵母菌制造面包,B正确;发酵食品过程中要灭菌是指要消除的杂菌,C正确;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是一种传统技术,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一份提案,呼吁通过立法等途径,防止滥用抗生素.我们知道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由敏感变成耐药的变异我们称为耐药性变异。这种变异属于( )</p><p>A. 可遗传的变异,有利变异 B. 不遗传的变异,不利变异</p><p>C. 不遗传的变异,有利变异 D. 可遗传的变异,不利变异</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下一代,这种变异叫做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下一代,属于不遗传的变异;对于某种生物来说,有利于它的生存的变异叫做有利变异,例如小麦中出现的抗倒伏变异,不利于它的生存的变异叫做不利变异,例如玉米出现的白化苗;细菌的抗药性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下一代,是遗传的变异,同时该种变异有利于细菌的生存,属于有利变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氢、甲烷、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p><p>B. 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p><p>C. 哺乳类是由古代鸟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p><p>D.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道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由生命的起源可知: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p><p>解:A、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A错误.</p><p>B、“郑氏始孔子鸟”的化石显示:是现今发现的最早具有角质喙、牙齿退化的原始鸟类,此化石鸟具有发育完整的现代模样的翅膀,大小如同雏鸽,满身披有羽毛,这些特征像鸟类;郑氏始孔子鸟可能生活在树上,有爪子和长长的尾羽,可帮助它爬树和在树枝上栖息.它也可能在湖泊上空飞翔,去跟踪和猎食水中的鱼类,这些特征又像爬行类,所以,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特征说明,鸟类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证明了鸟类和爬行类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B正确.</p><p>C、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因此,哺乳类是由古代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C错误;</p><p>D、科学家们发现,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炭疽病时,利用绵羊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方法见表格。分析问题并作出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7c262efc/SYS201712310047175828662499_ST/SYS201712310047175828662499_ST.001.png" width="551" height="1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实验过程中,给甲组绵羊注射的毒性已消弱的炭疽病病原菌相当于________,注射后甲组绵羊体内产生了相应的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再次将毒性较强的炭疽病病原菌注射进绵羊体内时,病原体会很快被清除,所以甲组绵羊能全部正常生活。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_________________ 免疫。</p><p>(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 ______ 作用。</p><p>(3)为了防止炭疽病危害人群或家畜,每个国家都在流行爆发期对可疑进口物品进行检疫,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疫苗 抗体 特异性免疫 对照 切断传播途径</p><p>【解析】(1)题干中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脱毒病菌,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的抗体,获得了免疫,属于预防接种,产生抗体;当第二次注射活性病菌后,由于体内具有了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获得了免疫能力,可以抵抗该病菌,所以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该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畜炭疽病菌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2)本实验的变量为是否注射脱毒病菌,甲组注射了脱毒病菌为实验组,乙组未注射,起到对照作用,为对照组;(3)为了防止炭疽病危害人群或家畜,每个国家都在流行爆发期对可疑进口物品进行检疫,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