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城东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 )</p><p>A. 昆虫体表有外骨骼 B. 昆虫身体分节</p><p>C. 昆虫有翅膀能飞行,有足能爬行或跳跃 D. 昆虫适于陆地生活</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昆虫背部无脊柱为无脊椎动物,一般有两对翅会飞,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这样可以扩大昆虫的活动和分布范围,这对昆虫寻找食物、求得配偶、逃避敌害等都有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p><p>A. 蜜蜂跳舞 B. 蜘蛛结网 C. 母鸡孵卵 D. 小狗算加法</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小狗算加法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性行为;蜜蜂跳舞、蜘蛛结网、母鸡孵卵“,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不属于兔体温恒定的原因是( )</p><p>A.体表被毛 B.心脏有四腔</p><p>C.用肺呼吸 D.牙齿有门齿和臼齿</p><p> </p></div></div>
<div><p>【答案】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下列不属于动物的“语言”的是 ( )</p><p>A.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 蜜蜂发现蜜源跳圆圈舞</p><p>C. 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D. 乌贼遇到敌害释放墨汁</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是通过气味进行通讯,A正确;蜜蜂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方向位置,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B正确;老母鸡“咯咯”的召唤小鸡,是通过声音进行通讯,C正确;乌贼释放墨汁都是为了防御敌害,不是群体内的信息交流,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动物对自然环境的作用的是:( )</p><p>A.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B. 动物在生态平衡中有重要的作用</p><p>C. 动物传播疾病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p><p>D. 动物能帮助植物繁殖后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动物是消费者,是食物链中主要环节之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正确;个别动物传播疾病,如蚊子,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故该项不属于动物对自然界的作用,C错误;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爬行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B. 用肺和皮肤呼吸</p><p>C. 皮肤湿润 D. 体温恒定</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爬行动物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因此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A正确;爬行动物用肺呼吸,皮肤干燥并覆盖角质鳞片或甲,没有呼吸作用,B错误;爬行动物皮肤干燥,不是皮肤湿润,C错误;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不是体温恒定,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节肢动物的特征( )</p><p>A.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B.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p><p>C. 体表有外骨骼 D. 足和触角分节</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有的分为头、胸、腹,如昆虫;有的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如蜘蛛等,有的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如蜈蚣等;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触角和足也分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完成屈肘动作的正确顺序( )</p><p> ①骨骼肌收缩 </p><p>②骨受到肌肉牵拉绕关节活动 </p><p>③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p><p>A. ③②① B. ②①③ C. ①②③ D. ③①②</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能引起人患病的扁形动物是 ( )</p><p>A. 涡虫和血吸虫 B. 血吸虫和猪肉绦虫</p><p>C. 蛔虫和猪肉绦虫 D. 涡虫和蛔虫</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CD错误;绦虫是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全部营寄生生活;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幼虫主要寄生于无脊椎动物或以脊椎动物为中间宿主。血吸虫是人体的一个主要寄生虫,它会引起发热、贫血、腹泻、肝脾肿大等症状;涡虫主要捕食睡眠中的小型鱼类和虾、螺为食,目前没有涡虫引起人体患寄生虫病的记载。故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能引起人生病的扁形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水螅体壁的构成 ( )</p><p>A. 中胚层和外胚层 B. 三层细胞 C. 两层细胞 D. 一层细胞</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水螅是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而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和吸收;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p><p>A. 环节动物 B. 哺乳动物 C. 鱼类 D. 节肢动物</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昆虫都有趋光性,在确定研究课题前,</p><p>(1)首先应该(_____)</p><p>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进行实验</p><p>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并任选1种昆虫,如鼠妇、蚂蚁、家蝇等。设计检验这些昆虫是否有趋光性的实验。</p><p>(2)以下是某小组的实验方案:</p><p>a.捕抓5只的蚂蚁;</p><p>b.把蚂蚁放入一个黑色的纸盒(纸盒的一侧有一小洞口);</p><p>c.把纸盒放入一黑暗的环境,并使小洞口一侧朝向光源;d.观察蚂蚁的行为并记录,重复数次,然后分析并得出结论。</p><p>请你指出该组同学的实验方案的两个不足之处: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p><p>(3)上述课题用了什么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A;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p><p>(2)①无对照组;②无重复实验;</p><p>(3)实验法和观察法.</p><p>【解析】试题分析:(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 </p><p>(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对昆虫的生活有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昆虫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观察昆虫对环境的选择,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说明光对昆虫的生活有影响.这样就保证了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确定的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设计实验:</p><p>a5只蚂蚁</p><p>b把这5只蚂蚁放在一个暗室内,一黑暗的环境,并使小洞口一侧朝向光源;</p><p>d.观察蚂蚁的行为,然后得出结论.</p><p>还应重复上述实验3~5次.</p><p>从而得到:该组同学的实验方案的两个不足之处:①无对照组,②无重复实验</p><p>实验现象:蚊子、蚕蛾发现闪光,就向光飞过去,而蟋蟀、蚂蚁和蟑螂却没有一只趋向光源.</p><p>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一般蛾类和蚊子有趋光性.</p><p>(3)上述课题用了实验法和观察法两种方法.</p><p>故答案为:(1)A;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p><p>(2)①无对照组;②无重复实验;</p><p>(3)实验法和观察法.</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今年10月12日是第16个世界关节炎日,主题是“运动促改善”,旨在提醒人们重视定期锻炼在关节炎治疗中的益处.人们常常将关节炎视作老年病,其实所有年龄段的人,甚至包括儿童都有可能罹患此病,中国大陆的关节炎病人有1亿以上,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由于目前正统医学中还没有能彻底根治的办法,对关节炎要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就必须了解一些关节的知识.下面就请同学们对照关节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92d41499/SYS201712310053234903263812_ST/SYS201712310053234903263812_ST.001.png" width="102"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②】 ,可将组成关节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经常锻炼还能使它增厚,增加关节的牢固性.</p><p>(2)【②】的内壁可分泌 ,【①】 和【④】 表面覆盖有一层光滑的 ,可以增加关节运动时的 ,并可缓冲 .</p><p>(3)患关节炎时,关节的【③】 内可能有脓液进入,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从而使关节的活动受到限制.</p><p>(4)想一想,进行体育运动时,人体哪些部位关节容易受伤 【至少举出两个】.应当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避免受伤 .</p><p> </p></div></div>
<div><p>【答案】(1)关节囊</p><p>(2)滑液; 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软骨; 灵活性; 震动;</p><p>(3)关节腔;</p><p>(4)腕关节; 踝关节; 充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运动强度适当,佩带护腕护膝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下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92d41499/SYS201712310053237239956765_ST/SYS201712310053237239956765_ST.001.png" width="308"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一块骨骼肌包括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两部分,它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性。</p><p>(2)图中肌肉③是__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__。</p><p>(3)图A是________动作。这时,肌肉④处于____________状态,肌肉③处于____________状态。</p><p>(4)图B是____________动作。这时,肌肉③处于_________状态,肌肉④处于__________状态。</p><p>(5)由此可见,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____________,共同完成的。</p><p> </p></div></div>
<div><p>【答案】(1)肌腹 肌腱 收缩 (2)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3)伸肘 收缩 舒张 (4)屈肘 收缩舒张 (5)一块骨骼肌 相互协作 配合</p><p>【解析】试题分析:(1)一块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它具有收缩的特性。(2)与屈肘和伸肘的肌肉主要是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3)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4)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5)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肉相互协作,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通过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你发现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有:</p><p>(1)鸟类的体形呈____________,可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________ 。</p><p>(2)鸟的体表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飞行的羽毛主要是正羽。</p><p>(3)鸟的__________________为飞行提供动力。</p><p>(4)鸟的特有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体内有许多与肺相连的___________,有的还深入到骨腔里,它的作用是_________。</p><p>(5)鸟的骨________,长骨都是中空的,减轻身体比重。</p><p>(6)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_______,直肠________,无膀胱,食物残渣形成后在体内不停留。</p><p> </p></div></div>
<div><p>【答案】 流线型 阻力 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胸肌发达 双重呼吸 气囊 辅助呼吸 薄而轻 强 短</p><p>【解析】(1)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阻力。</p><p>(2)鸟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用于飞行的羽毛主要是正羽。</p><p>(3)鸟的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动力。</p><p>(4)鸟的特有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体内有许多与肺相连的气囊,有的还深入到骨腔里,它的作用是辅助呼吸。</p><p>(5)鸟的骨薄而轻,长骨都是中空的,减轻身体比重。</p><p>(6)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无膀胱,食物残渣形成后在体内不停留。</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实验</p><p>实验来探究蝗虫的呼吸入口是气门,在什么部位?</p><p>该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气门在蝗虫什么部位?</p><p>做出假设:蝗虫的呼吸入口—气门在_______________。</p><p>实验过程:</p><p>⑴取两只生长状况良好,大小相近的甲、乙蝗虫和两支盛满水的试管,</p><p>⑵把甲蝗虫的_______浸在试管水中,露出_______部;把乙蝗虫的_______浸在另一试管水中,而只露出_______。</p><p>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蝗虫______________,乙蝗虫______________。</p><p>⑷结论:蝗虫的气门在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腹部 头部 胸腹部 胸腹部 头部 正常呼吸 死亡 胸腹部</p><p>【解析】(2)作出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或头部)。<br />(2)根据处理步骤把甲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而胸部和腹部露在水外,乙蝗虫的胸部和腹部完全浸没在水里而只露出头部。<br />(3)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甲仍然活着,乙蝗虫死亡。<br />(4)根据(3)的现象可以推断,得出结论:蝗虫的呼吸不在头部,而在胸腹部。</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