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44:10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边河乡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传染源的一项是(    )</p><p>A. 结膜炎病人使用过的毛巾</p><p>B. 患狂犬病的狗</p><p>C. 肺结核病人吐出的痰 </p><p>D. 已完全康复的“非典”患者</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患狂犬病的狗属于传染源。选项AC均属于传播途径;选项D不具有传染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近年来,在一些重大比赛中,个别运动员置体育道德于不顾,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服用兴奋剂。下列哪种物质最有可能成为兴奋剂的成分(      )</p><p>A. 胰岛素    B. 生长激素    C. 雌性或雄性激素    D. 甲状腺激素</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和兴奋无关,A错误;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与兴奋无关,B错误;性激素的作用促进性器官发育、促进第二性征出现,C错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p><p>A. 只要反射弧完整,就会出现反射</p><p>B. 反射和反射弧完全相同</p><p>C.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p><p>D. 反射可以不全由反射弧来完成</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部分(    )</p><p>A. 大脑    B. 脑干</p><p>C. 小脑    D. 脑神经</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其表层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的快慢和左右转弯,这是由于刺激了具有特定感受器的(       )</p><p>A. 鼓膜、听小骨    B. 前庭、半规管</p><p>C. 半规管、耳蜗    D. 耳蜗、听小骨</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鼓室内有空气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半规管、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因此旅客闭眼坐车时,也能准确辨析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及是否在上下坡行驶,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前庭和半规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血液内某种激素含量在一昼夜内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则该激素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5c4fb528/SYS201712302322421297547139_ST/SYS201712302322421297547139_ST.001.png" width="237" height="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性激素    B. 生长激素</p><p>C. 胰岛素    D. 甲状腺激素</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早上6:00,中午12:00,下午18:00正是吃早餐、午餐、晚餐的时间,由于饭后1小时内大量的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从而使得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大量增加,于是胰岛素的含量就会增加来分解葡萄糖,1小时后,由于胰岛素分解葡萄糖,使得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逐渐降低,胰岛素的分泌也就逐渐减少.分析图示可知:该激素是胰岛素,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p><p>B.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p><p>C. 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时</p><p>D. 只要是传染病就一定能流行</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类的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A正确;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B正确;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有许多种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备了传染性,在传染初期,由于传染病的病原体致病性极强,所以传染性最强,C正确;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根神经的构成是(  )。</p><p>A.由许多神经末梢集结在一起</p><p>B.由神经元的许多突起集结在一起</p><p>C.一根神经纤维,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p><p>D.由许多神经纤维汇集成束,外面包着组织膜</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体内分布着大量的神经,它们是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组织膜形成的。不能认为一根神经就是由一根神经纤维构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某人的传出神经受损,则反射活动(    )</p><p>A. 能进行,此人无感觉    B. 不能进行,此人有感觉</p><p>C. 能进行,此人不能运动    D. 不能进行,此人能运动</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据此可知,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面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0e97ab06/SYS201712310054424602627984_ST/SYS201712310054424602627984_ST.001.png" width="184"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若此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c代表脊髓的神经中枢</p><p>B.若此图表示人看到酸杏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a代表眼睛的视网膜</p><p>C.若此图表示学生听到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则a代表耳部结构的鼓膜</p><p>D.若此图表示使运动协调和维持身体平衡的反射弧,则c代表小脑的神经中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反射弧是生物体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p><p>若此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于膝跳反射属于低级的反射活动,是由脊髓控制的,所以c代表脊髓的神经中枢。故A不符合题意;</p><p>若此图表示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感受器即为视网膜,故B不符合题意;</p><p>C、若此图表示学生听到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这属于高级的反射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耳蜗能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感受器即为耳蜗,而鼓膜只起传递声波振动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p><p>D、若此图表示使运动协调和维持身体平衡的反射弧,由于小脑具有协调身体平衡,维持身体运动的功能,所以代表小脑的神经中枢。故D不符合题意。</p><p>故A、B、D错误, C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被细菌感染,这是因为(    )</p><p>A. 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p><p>B.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p><p>C. 失血多,白细胞减少,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p><p>D. 真皮内的血管大部分被破坏,造成免疫力下降</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之所以能够在具有许多病原体的环境中健康的生存,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具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还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杀灭和吞噬侵入人体的病原体;这两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被细菌感染是因为失去了皮肤对病菌的阻挡作用,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而造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李老师戴着眼镜正阅读《生物学》,这时听到学生的“报告”一声,为了看清是哪位学生,他摘下眼镜。你认为李老师的眼睛可能是(     )</p><p>A.正常   B.近视   C.远视     D.假性近视</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远视眼是由于眼轴较短,在不使用调节状态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折后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象,远视眼经常需要运用调节来加强眼的屈光力,使进入眼球的光线能集合在视网膜上并成为清晰的物像,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p><p>A.食虫鸟见到黄蜂不敢吃</p><p>B.熟睡的人被蚊子叮咬会动一动</p><p>C.精彩的哑剧表演引来人们的热烈掌声</p><p>D.含羞草受到振动叶片并拢,叶柄下垂</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含羞草受到振动叶片并拢,含羞草是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不属于反射是应激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如果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p><p>B. 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p><p>C. 食用加碘盐可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p><p>D. 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坏血症</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甲亢;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故A、B、D错误, C正确,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小孩的手指被蜜蜂蛰刺后,手会立即缩回,以后看见蜜蜂或听见飞来声也会立即急忙躲藏。试分析:(5个空,共5分)</p><p>⑴手指被蜜蜂蛰刺后立即缩回是_____________反射;看见蜜蜂躲避是 ______________反射;听到蜜蜂声躲避是_______________反射。</p><p>⑵手指被蜜蜂蛰刺后立即缩回,说明脊髓具有 _______功能,然后产生了痛觉,说明脊髓还有________功能。</p><p>&#xa0;</p></div></div>
<div><p>【答案】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反射  传导</p><p>【解析】(1)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如:缩手反射等;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也称为复杂反射。因此手指被蜜蜂蛰刺后立即缩回是生来就有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看见蜜蜂躲避、听见蜜蜂声躲避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属于条件反射。<br />(2)手指被蜜蜂蛰刺后立即缩回,说明脊髓能完成反射具有反射的作用,而疼觉的形成必须有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的参与才能形成,说明脊髓还能传导的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0e97ab06/SYS201712310054409683376734_ST/SYS201712310054409683376734_ST.001.png" width="220"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0e97ab06/SYS201712310054409683376734_ST/SYS201712310054409683376734_ST.002.png" width="328"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据左图,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   ]______,并经过[   ]_____等的折射,最终落在[   ]_____上,形成一个物像。物像信息通过[   ]______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p><p>(2)我们平时所说的“红眼病”,其病变部位是在[   ]_____。</p><p>(3)近视是由于[  ]_________的曲度变________,且不能恢复,或是由于眼球后径_______引起的。近视眼可通过配戴_________加以矫正。爱眼在平时生活中要做到三要四不要;而遇到巨大声响保护耳朵的方法有_________或者_______。</p><p>(4)由看书转为远眺,瞳孔的变化是_______、晶状体的曲度变化是____________</p><p>(5)据右图李晨同学首次乘飞机。在飞机升空过程中,乘务员叫他嚼口香糖,使[   ]________张开,从而使[   ]______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耳疼、耳鸣则消失。</p><p>(6)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在[ ]_________内,由听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是通过_________传到大脑的相关区域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  ④ 玻璃体  ③晶状体  ⑤视网膜  ⑦视神经  ⑥巩膜  ③晶状体  变大  过长  凹透  闭嘴堵耳  张嘴  由小变大  曲度由大变小  8咽鼓管  3鼓膜  6耳蜗  听神经</p><p>【解析】(1)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p>(2)沙眼和急性结膜炎都是眼球的外层膜,即角膜(也被成为结膜)受到病毒的感染引起的。</p><p>(3)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嘴或闭嘴堵耳。</p><p>(4)由看书转为远眺,瞳孔的变化是由小变大、晶状体的曲度变化是由大变小。</p><p>(5)据右图李晨同学首次乘飞机。在飞机升空过程中,乘务员叫他嚼口香糖,使咽鼓管张开,从而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耳疼、耳鸣则消失。</p><p>(6)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在耳蜗内,由听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是通过听神经传到大脑的相关区域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资料一:流行性感冒是常见传染病,是病原体侵染人体呼吸道引起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咳嗽、打喷嚏、全身酸痛等。一旦出现流行性感冒病人,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极易传播,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p><p>资料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MERS﹣CoV)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该病毒于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被发现,能引起人发生从普通感冒到严重呼吸综合征的多种疾病。</p><p>请分析回答:</p><p>据资料一:</p><p>(1)流行性感冒能在人群中传播,它具有_______和_______等特点,主要通过_______传播。</p><p>(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医生对流行性感冒患者采取打针、吃药等治疗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健康人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属于______________。</p><p>据资料二,</p><p>(3)引起该病的病毒(MERS﹣CoV)无___________结构,是该病的____________,而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是____________。</p><p>(4)艾滋病也是病毒引起的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传染病,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高危行为”的是(_______)</p><p>    A.吸毒时与毒友共用注射器               B.与艾滋病病人同桌进餐</p><p>    C.自己的伤口接触过他人的血液             D.有输过怀疑不洁的血液</p><p>(5)已康复的患者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不会再患该病,这属于____________(填写“特异”或“非特异”)性免疫。</p><p>&#xa0;</p></div></div>
<div><p>【答案】  传染性  流行性  空气飞沫  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细胞  病原体  传染源  B  特异性免疫</p><p>【解析】(1)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br />(2)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例如医生对流行性感冒患者进行打针、吃药等具体治疗就属于控制传染源,健康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就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p>(3)MERS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是该病的病原体,而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是传染源。</p><p>(4)吸毒时与毒友共用注射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A错误;与艾滋病病人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B正确;自己的伤口接触过他人的血液,有可能通过血液传播,也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C错误;有输过怀疑不洁血液,即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也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D错误。<br />(5)已康复的患者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不会再患该病,这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根据反射弧的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0e97ab06/SYS201712310054421761806622_ST/SYS201712310054421761806622_ST.001.png" width="267"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当手偶然碰到了某种刺激(如火焰),手上皮肤里的[&#xa0; ]__________受到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xa0; ]__________传到脊髓里的[&#xa0; ]__________,由此再发出神经冲动通过[&#xa0; ]_________传达到手臂上的[&#xa0; ]_______,引起肌肉收缩使手避开刺激。但是如果4受损,手将_______(填能或不能)躲开刺激, 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感受到疼。 </p><p>(2)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除了要有完整的五个部分外,还要有________ 。</p><p>(3)人在睡梦中拍打蚊子,醒来后感到搔痒,此感觉是在________产生的。</p><p>(4)[5 ]指_______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_______或腺体。</p><p>&#xa0;</p></div></div>
<div><p>【答案】  1感受器   2传入神经  3神经中枢  4传出神经  5效应器  不能  能  刺激  大脑的一定区域 (躯体感觉中枢)  传出神经末梢  肌肉</p><p>【解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如图反射弧的结构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⑤效应器。一是脊髓灰质(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二是白质(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手遇到刺激而收缩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手上皮肤的①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②传入神经传导到脊髓的③神经中枢,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到④传出神经,神经冲动沿着④传出神经传到⑤效应器,⑤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引起肌肉收缩使手避开刺激。但是如果4受损,手将不能躲开刺激,能感受到疼。</p><p>(2)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除了要有完整的五个部分外,还要有适宜的刺激,刺激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强度才会引起反射。</p><p>(3)人在睡眠时,也能拍打蚊子或瘙痒,表明这种反射活动是不受大脑控制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在大脑,这说明脊髓能完成某些简单的反射,反射类型是非条件反射,醒来后感到搔痒,瘙痒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内产生的。</p><p>(4)神经末梢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接受来自体内或体外刺激,产生兴奋,又称感受器,故1是感觉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末梢把神经冲动传到肌肉或腺体,引起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故5是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边河乡中学八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