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42:34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五四学制)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8ac2ec81/SYS201708151057500408721016_ST/SYS201708151057500408721016_ST.001.png" width="155"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结构1能调节瞳孔大小<br />B.结构2过度变凸,则看不清近处物体<br />C.结构3是物像形成的部位<br />D.结构4是视觉形成的部位</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图示中各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是:1是角膜,2是晶状体,3是视网膜,4是视神经.<br />A、结构1是角膜是无色透明的,利于光线的透入,如果角膜病变或受损,会影响光线进入眼球内部,使物像模糊不清,甚至失明,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来使病人得到恢复.虹膜中央有瞳孔,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控制瞳孔扩大和缩小的是虹膜内的平滑肌.故不符合题意;<br />B、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象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眼.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若2晶状体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的物体.故不符合题意;<br />C、结构3是视网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因此视网膜是物像形成的部位.故符合题意;<br />D、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结构4是视觉形成的部位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呼吸道感染时,病菌还可能通过某种结构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这个结构是(  )<br />A.咽鼓管<br />B.内耳<br />C.咽部<br />D.外耳</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咽鼓管一端连着鼓室,另一端连着咽部,因此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口腔相通.口腔或呼吸道中的病菌可以从咽部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发炎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可能会发生中耳炎.<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保护鼓膜,应该(  )<br />①迅速张口 ②迅速闭嘴 ③张口,同时双手堵耳 ④闭嘴,同时双手堵耳.<br />A.①④<br />B.①③<br />C.②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在一些地方可以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一些行人看见此告示牌后就会改变行走路线,而一些小动物却熟视无睹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br />A.视觉中枢<br />B.语言中枢<br />C.听觉中枢<br />D.躯体感觉中枢</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行人会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理解其含义,才会改变行走路线;而狗没有语言中枢虽然看到告示牌,不能理解其含义,才会熟视无睹照样前行.因此产生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有语言中枢.<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脊髓从胸部折断,造成排便、排尿失禁,原因是(  )<br />A.脊神经被破坏<br />B.脊髓与大脑的联系中断<br />C.大脑的神经中枢被破坏<br />D.脊髓被破坏,不能完成基本的反射活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例如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因此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脊髓横断的病人,脊髓白质里的神经纤维被切断,失去了与大脑皮层的联系,因而脊髓灰质里的低级的神经中枢(例如排便、排尿中枢)的活动就失去了大脑皮层的控制,但这些中枢的反射活动仍然会进行,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圆圆在摘野果时,不小心手被刺扎了一下,手迅速缩回.但她又很想吃这个野果,于是伸手忍着痛摘下了野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圆圆不小心被扎后缩手,是条件反射<br />B.缩手动作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指挥下完成的<br />C.圆圆忍痛摘野果是因为大脑皮层可以控制非条件反射<br />D.圆圆完成摘野果的动作与小脑无关</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圆圆不小心被扎后缩手,是非条件反射而不是条件反射,错误;<br />B、缩手动作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而不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指挥下完成的,错误;<br />C、圆圆忍痛摘野果是因为大脑皮层可以控制非条件反射,正确;<br />D、圆圆完成摘野果的动作是在小脑的协调下完成的而不是与小脑无关,错误.<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短跑运动员一听到枪声就跑,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  )<br />A.耳→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br />B.耳→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br />C.皮肤→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br />D.皮肤→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短跑运动员一听到枪声就跑,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耳蜗(感受器)→传入神经(位听神经神经)→大脑皮层(如听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传出神经→肌肉(效应器).<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节假日探究“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下面的问题中不适合他们探究的是(  )<br />A.反应速度与年龄有关吗?<br />B.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br />C.反应速度与训练次数有关吗?<br />D.反应速度与身体状况有关吗?</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四个选项的变量分别是年龄、性别、训练次数、身体状况.这四个变量中身体状况他们无法确定.因此,不适合他们探究.<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定时间内,定时给大白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br />A.食欲旺盛,身体消瘦<br />B.身体臃肿,反应迟缓<br />C.尿中出现大量葡萄糖<br />D.停止生长和发育</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给小鼠定时注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氧化,增加耗氧,提高基础代谢率,使产热增多,而又不能很好利用.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有怕热、多汗等症状.就会出现食欲旺盛,身体消瘦的症状.<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激素调节,掌握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酸雨被称为大面积破坏环境的“空中死神”,究其原因,与下列哪项人类活动无关(  )<br />A.汽车尾气的排放<br />B.燃煤废气的排放<br />C.开发沼气新能源<br />D.垃圾焚烧</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汽车燃烧化石燃料,要产生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酸性气体,焚烧垃圾会产生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只有开发沼气新能源不会产生酸性气体,与酸雨无关.<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很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有很好的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br />①森林枝叶茂密,能减缓风速;<br />②有些树木叶面上有绒毛或能分泌油性、黏性的物质;<br />③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br />④能分泌抗生素;<br />⑤蒙尘的树叶经雨水冲刷后,能很快恢复以阻滞尘埃.<br />A.①③⑤<br />B.①②④<br />C.②④⑤<br />D.①②⑤</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森林能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狂风吹来,它用树身树冠挡住去路,降低风速;树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每公顷森林每年能吸附50~80吨粉尘,城市绿化地带空气的含尘量一般要比非绿化地带少一半以上;蒙尘的树叶经雨水冲刷后,能很快恢复以阻滞尘埃.<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疯狗咬伤的患者,需要及时注射狂犬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  )<br />A.抗体,保护易感人群<br />B.抗原,保护易感人群<br />C.抗体,控制传染源<br />D.抗原,切断传播途径</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相当于抗原.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因此被疯狗咬伤的患者,注射的狂犬抗毒血清属于抗体,能抵抗狂犬病毒,保护人体不被狂犬病毒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可见A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病症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br />A.胃病、非典型性肺炎、肺结核<br />B.血吸虫病、神经炎、淋病<br />C.艾滋病、流行性感冒、蛔虫病<br />D.水痘、胃癌、疯牛病</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胃病、血吸虫病、胃癌不属于传染病,故ABD不正确,艾滋病、流行性感冒、蛔虫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属于传染病,故C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液体既有免疫作用,又有消化作用的是(  )<br />A.胰液<br />B.胆汁<br />C.唾液<br />D.泪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一种消化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初步的消化作用;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能够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因此唾液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免疫与计划免疫,掌握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用的48只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毒性已减弱的炭疽病的病原菌(疫苗)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注射.半个月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的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组的绵羊全部正常存活,而乙组的绵羊全部死亡.以下分析中错误的是(注:人体的免疫理论也同样适用于绵羊等哺乳动物)(  )<br />A.实验的原理是甲组绵羊受到抗原刺激产生抗体获得了免疫力<br />B.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br />C.实验中甲组绵羊没有发病是由于免疫起了作用<br />D.甲组绵羊开始注射的已减弱的炭疽病的病原菌具有杀菌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实验的原理是甲组绵羊受到抗原刺激产生抗体获得了免疫力,正确;<br />B、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正确;<br />C、实验中甲组绵羊没有发病是由于免疫起了作用,正确;<br />D、甲组绵羊开始注射的已减弱的炭疽病的病原菌具有抗原的作用而不是有杀菌作用,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掌握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酒驾严重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司机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的原因是酒精麻醉了神经系统的(  )<br />A.大脑<br />B.脑干<br />C.小脑<br />D.脊髓</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A错误;<br />B、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B错误;<br />C、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司机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的原因是酒精麻醉了神经系统的小脑,C正确;<br />D、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神经系统的组成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研究者给家兔注射某种药物后,破坏了胰岛细胞,家兔血糖浓度升高.这与家兔体内哪种激素含量降低有关(  )<br />A.性激素<br />B.生长激素<br />C.甲状腺激素<br />D.胰岛素</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A错误;<br />B、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这叫侏儒症;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会过分生长,到了成年,有的身高可达2.6m以上,这叫巨人症;如果成年人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就会引起短骨的生长,造成手掌大、手指粗、鼻高、下颌前突等症状,这叫肢端肥大症,B错误;<br />C、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就分泌过多会患甲亢;幼年时甲状腺功能不足会患患呆小症;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C错误;<br />D、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人会患糖尿病;链脲佐菌素对动物的胰岛β细胞有选择性破坏作用,对家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家兔体内的胰岛素合成减少,导致高血糖,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激素调节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坚持饭前便后洗手,这项措施在预防传染病上属于(  )<br />A.杀死病原体<br />B.控制传染源<br />C.切断传播途径<br />D.保护易感人群</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注意个人卫生,坚持饭前洗手,属于传染病措施的切断传播途径.<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在患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的病人,属于(  )<br />A.病原体<br />B.传染源<br />C.传播途径<br />D.易感人群</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r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br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br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br />患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的病人属于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应属于传染病的传染源.<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轻伤小病可以用非处方药<br />B.服药时间长的要用处方药<br />C.需要医生诊断的疾病要用处方药<br />D.非处方药的用法和用量比较灵活</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因此关于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服药时间长的要用处方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危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脉出血的急救方法是(  )<br />A.在伤口处紧紧按住<br />B.在伤口处先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br />C.在受伤动脉的远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止血<br />D.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止血</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血管有三种: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动脉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去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包扎急救.静脉出血应该在远心端用手指紧紧按住或用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只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即可.专业的救护方法还包括及时记录包扎的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以免长时间肢体缺血坏死.<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管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能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与眼球的结构密切相关.请结合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8ac2ec81/SYS201708151057517407442295_ST/SYS201708151057517407442295_ST.001.png" width="205"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亚洲人的眼睛是黑色的,这实际上是[&#xa0;&#xa0;&#xa0;]&#xa0;&#xa0;&#xa0;的颜色.我们通常所说的白眼球,实际上是[&#xa0;&#xa0;&#xa0;]&#xa0;&#xa0;&#xa0;<br />(2)正常的眼之所以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主要是由于[&#xa0;&#xa0;&#xa0;]&#xa0;&#xa0;&#xa0;的调节作用,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其调节负担过重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xa0;&#xa0;&#xa0;]&#xa0;&#xa0;&#xa0;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通过佩戴装有&#xa0;&#xa0;&#xa0;镜的眼镜加以矫正.<br />(3)从暗室走到阳光下,[&#xa0;&#xa0;&#xa0;]&#xa0;&#xa0;&#xa0;会发生变化,具体变化过程是&#xa0;&#xa0;&#xa0; .<br />(4)你能看到远处有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象落在[&#xa0;&#xa0;&#xa0;]&#xa0;&#xa0;&#xa0;上,这个信息通过[&#xa0;&#xa0;&#xa0;]&#xa0;&#xa0;&#xa0; , 传到&#xa0;&#xa0;&#xa0;而形成视觉.<br />(5)有一失明患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好无损,原因之一可能是图中[&#xa0;&#xa0;&#xa0;]&#xa0;&#xa0;&#xa0;发生病变.</p></div></div>
<div><p>【答案】<br />(1)4;虹膜;6;巩膜<br />(2)2;晶状体;8;视网膜;凹透<br />(3)3;瞳孔;由小变大<br />(4)8;视网膜;10;视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br />(5)10;视神经<br />【解析】(1)亚洲人的眼睛是黑色的,这实际上是虹膜的颜色.我们通常所说的白眼球,实际上是巩膜(2)正常的眼之所以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主要是由于晶状体 的调节作用,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其调节负担过重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通过佩戴装有凹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3)从暗室走到阳光下,瞳孔会发生变化,具体变化过程是由小变大.(4)你能看到远处有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上,这个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的一定区域而形成视觉.(5)有一失明患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好无损,原因之一可能是图中视神经发生病变.<br />所以答案是:(1)4;虹膜 6;巩膜(2)2;晶状体; 8;视网膜;凹透(3)3;瞳孔;由小变大(4)8;视网膜;10;视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5)10;视神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脑的结构以及反射弧模式图,A、B代表的是脊髓中能够向上、向下传导神经冲动的传导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8ac2ec81/SYS201708151057518304539477_ST/SYS201708151057518304539477_ST.001.png" width="158" height="2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婴儿会随时排尿,这种排尿反射属于&#xa0;&#xa0;&#xa0; , 完成这个过程的神经传导路线是&#xa0;&#xa0;&#xa0;(用图中的符号和“→”表示)<br />(2)成年人则会在有尿意的时候选择适合的地点时间排尿,这种反射属于&#xa0;&#xa0;&#xa0;反射.在感受器接受了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沿传入神经传导到[③]&#xa0;&#xa0;&#xa0;之后,经过脊髓里的上行传导束将神经冲动传导到&#xa0;&#xa0;&#xa0; , 形成尿意,再下行传导到脊髓,由脊髓神经中枢发出指令传导到效应器,完成反射.由这个反射过程可以知道脊髓具有&#xa0;&#xa0;&#xa0;、&#xa0;&#xa0;&#xa0;的功能.<br />(3)某人只有看到自己的下肢,才能了解自己下肢所处的状态,并挪动下肢,他受到损伤的是反射弧中的&#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非条件反射;⑤→④→③→②→①<br />(2)条件;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反射;传导<br />(3)A上行传导的神经纤维<br />【解析】(1)排尿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因此这叫做非条件反射,完成这个过程的神经传导路线是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该低级反射要受到大脑的高级中枢控制.(2)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排尿过程要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这种排尿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感受器接受了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沿传入神经传导到③神经中枢之后,经过脊髓里的上行传导束将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尿意,再下行传导到脊髓,由脊髓神经中枢发出指令传导到效应器,完成反射.由此可见脊髓具有反射、传导的功能.(3)有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表明则此人下肢能活动,反射弧完整,大脑能支配下肢的活动;但是不能感知下肢的位置,可能的损伤部位是A上行传导的神经纤维,不能把下肢的活动情况通过脊髓白质的神经纤维上行传导到大脑的躯体感觉中枢,因此不能感知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br />所以答案是:(1)非条件反射;⑤→④→③→②→①;(2)条件;脊髓; 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反射;传导(3)A上行传导的神经纤维<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还要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资料,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br />资料一:春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该病是近几年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而且易感人群不再局限为幼儿,已成年的患者不断出现,使得手足口病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br />资料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专家提醒:如被宠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br />资料三:几年前曾经肆虐的甲流,因为甲流疫苗的广泛使用而得到了有效遏制,而没有接种过甲流疫苗的人往往容易患病.<br />(1)人体第一道防线的组成是&#xa0;&#xa0;&#xa0;、&#xa0;&#xa0;&#xa0; . 一些小猫小狗会用舌头舔伤口,这是第&#xa0;&#xa0;&#xa0;道防线起作用.<br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属于&#xa0;&#xa0;&#xa0; . 学校会劝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回家治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xa0;&#xa0;&#xa0; .<br />(3)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狂犬病毒属于&#xa0;&#xa0;&#xa0; , 注入人体的狂犬病疫苗属于&#xa0;&#xa0;&#xa0;;接种疫苗的人获得的免疫的方式是&#xa0;&#xa0;&#xa0;免疫,这属于人体免疫的第&#xa0;&#xa0;&#xa0;道防线.<br />(4)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请你写出一条预防措施&#xa0;&#xa0;&#xa0;、&#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皮肤;黏膜;二<br />(2)传染源;控制传染源<br />(3)病原体;抗原;特异性;三<br />(4)饭前便后要洗手;消毒<br />【解析】(1)人体第一道防线的组成是皮肤、黏膜.一些小猫小狗会用舌头舔伤口,这是第二道防线起作用.(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属于 传染源.学校会劝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回家治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控制传染源.(3)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狂犬病毒属于病原体,注入人体的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接种疫苗的人获得的免疫的方式是特异性免疫,这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4)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请你写出一条预防措施 饭前便后要洗手、消毒.<br />所以答案是:(1)皮肤;黏膜;二(2)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3)病原体;抗原; 特异性; 三(4)饭前便后要洗手;消毒</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激素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右图是构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8ac2ec81/SYS201708151057519621812324_ST/SYS201708151057519621812324_ST.001.png" width="126" height="2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1﹣6所指的腺体与唾液腺、肝脏相比不同点是&#xa0;&#xa0;&#xa0;。<br />(2)图是&#xa0;&#xa0;&#xa0; , 它所分泌的激素主要是&#xa0;&#xa0;&#xa0; , 若幼年时分泌不足,易患&#xa0;&#xa0;&#xa0;;分泌过多易患&#xa0;&#xa0;&#xa0; .<br />(3)某人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可能是幼年时[&#xa0;&#xa0;&#xa0;]&#xa0;&#xa0;&#xa0;分泌的&#xa0;&#xa0;&#xa0;不足引起的,成年时该激素分泌过多易患&#xa0;&#xa0;&#xa0;。<br />(4)某人身体消瘦,浑身无力,尿液吸引一群蚂蚁过来,你预测此人可能患有&#xa0;&#xa0;&#xa0;病,病因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图中腺体是内分泌腺<br />(2)垂体;生长激素;侏儒症;巨人症<br />(3)2;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甲亢<br />(4)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br />【解析】(1)人体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图中1﹣6(1垂体、2甲状腺、3胸腺、5胰岛、4肾上腺、6性腺)所指腺体与唾液腺、肝脏相比不同点是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它们能分泌激素,对人体有重要的调节作用.(2)生长激素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当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幼年时期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得肢端肥大症.(3)2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就分泌过多会患甲亢;幼年时甲状腺功能不足会患患呆小症.(4)胰岛素能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降低血糖的浓度.多饮、多尿、多食,且日渐消瘦、四肢无力,是糖尿病的症状,是5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引起的,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br />所以答案是:(1)图中腺体是内分泌腺(2)垂体;生长激素;侏儒症;巨人症(3)2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甲亢(4)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七级(下)期中生物试卷(五四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