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内供能物质的是( )<br />A.蛋白质、维生素、脂肪<br />B.蛋白质、糖类、脂肪<br />C.蛋白质、纤维素、糖类<br />D.纤维素、维生素、糖类</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是不同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水和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br />故蛋白质、糖类、脂肪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内供能物质.<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需要了解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下列与此无关的是( )<br />A.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br />B.有肠液、胰液、胆汁等消化液<br />C.小肠壁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并有很多小肠绒毛<br />D.小肠与大肠相连</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br />B、有肠液、胰液、胆汁等消化液,有利于消化营养物质;<br />C、小肠壁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并有很多小肠绒毛,扩大了消化吸收的面积;<br />D、小肠与大肠相连,与消化吸收无直接关系.<br />因此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与此无关的是小肠与大肠相连.<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营养物质的吸收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下列与绿色食品不符的是( )<br />A.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br />B.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要求<br />C.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要求<br />D.产品的加工、包装和运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绿色食品是指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并不是以绿色植物为原料,A错误.绿色食品即题中的:B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C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D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食品.<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掌握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以及对食品安全的理解,了解关注食品安全: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是( )<br />A.肺泡<br />B.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br />C.组织细胞<br />D.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是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即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中,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二氧化碳是由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气体扩散的原理又是从浓度高的地方想浓度低的地方移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血液⇌组织细胞,从肺泡经过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是氧气,所以氧气浓度最高的是肺泡;从组织细胞经过血液进入肺泡的是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组织细胞处.所以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是组织细胞.<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呼吸作用的实质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总是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 )<br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br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br />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br />D.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通过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此过程可以用表达式表示为:有机物+氧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14fcdbc0/SYS201708151133117662317435_DA/SYS201708151133117662317435_DA.001.png" width="41" height="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二氧化碳+水+能量,这个过程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完成的.所以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需要了解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吸烟、喝酒、吸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青少年应该不吸烟、不喝酒,应当绝对禁止吸毒<br />B.吸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增强<br />C.饮酒多了,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br />D.毒品会严重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br />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系统.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出现幻觉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此外,过量饮酒还会导致生殖质量的下降,持续饮酒过量会导致脂肪肝等症状.长期过量摄入酒精,会发生“酒精依赖综合症”,使脑组织萎缩,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导致思维、情感、智能、行为等方面的异常.<br />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吸毒特别是静脉注射,毒品中的杂质及不洁注射器,常会引起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律失常、血栓性静脉炎、血管栓塞、坏死性血管炎等.对呼吸系统的损害:采用烤吸方式吸毒时,毒品与呼吸道黏膜发生接触;静脉注射毒品时,毒品通过肺部细血管床,因此极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咽炎、肺感染、栓塞、肺水肿等.对消化系统的损害,吸毒者普遍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肝脏也会受到严重损害,如肝炎、肝硬化、肝脓肿等.因此,有关专家指出,只要是确定的吸毒者,定会合并患上肝炎.对生殖系统的损害:长期吸用毒品,可造成性功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性功能.男性会出现性低能或性无能;女性会出现月经失调,造成不孕、闭经,孕妇会出现早产、流产、死胎及血液中毒品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海洛因依赖,还降低免疫功能.<br />综上所述,吸烟、酗酒、吸毒是当代社会的三大公害,青少年应该不吸烟.不喝酒,应当绝对禁止吸毒.可见B符合题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人因外伤大量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紧急抢救的方法是( )<br />A.止血带远心端捆扎<br />B.止血带近心端捆扎<br />C.止血带从伤口的两端捆扎<br />D.清洗伤口,涂上药水</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某人因外伤大量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因此判断是静脉出血.故应首先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同时紧急拨打120送医院.<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管和急救常识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安全用药、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120急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出血和止血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br />A.二氧化碳和水经呼吸排出<br />B.汗液的排出<br />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排出<br />D.皮脂腺的分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属于排泄.A属于排泄;<br />B、汗液是人体内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代谢废物由皮肤排出,属于排泄;<br />C、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过程,属于排泄;<br />D、皮脂腺分泌的物质能够滋润皮肤,不是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不属于排泄.<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排泄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病人的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br />A.肾小体<br />B.肾小球<br />C.肾小囊<br />D.肾小管</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若尿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的通透性过大,使原来不能滤过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滤过,从而随尿排出.<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尿的形成的相关知识,掌握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血液透析是为肾失去功能的人进行排泄活动的一种治疗方式,透析相当于人体内生理活动中的( )<br />A.肾小球滤过作用<br />B.肾小管重吸收<br />C.肾单位形成尿<br />D.汗腺排汗</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患尿毒症的人肾脏的功能受损,肾脏不能产生尿液,血液中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不能排出,使人体生命受到严重的危害.如图血液透析是把人体的血液从动脉引出,和透析液在透析器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营养物质向血液中移动,然后将透析过的血液再通过静脉流回血管.通过透析,达到了排出代谢废物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透析相当于人体内生理活动中的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14fcdbc0/SYS201708151133123532283083_DA/SYS201708151133123532283083_DA.001.png" width="292" height="3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尿的形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于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br />A.表皮的生发层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br />B.皮肤被划破后感到疼痛,说明已伤及到生发层内的感觉神经末梢<br />C.真皮内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柔韧而富有弹性<br />D.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参与体温调节</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表皮的生发层中有生发层细胞,对皮肤有修复和再生的功能.故此选项正确;<br />B、皮肤有表皮和真皮组成,真皮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若划伤伤及到真皮,人就会感觉到疼痛.生发层中没有感觉神经末梢.故此选项不正确;<br />C、在皮肤的真皮中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柔韧而有弹性,可以经受挤压和摩擦.故此选项正确;<br />D、真皮中含有丰富的血管,不但能够给皮肤送来营养,还能够调节体温.天热时,毛细血管膨胀,血流量增加,散失更多的热量;天冷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故此选项正确.<br />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成分经过消化道时被消化的情况,下端字母分别表示组成消化道的各个器官,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14fcdbc0/SYS201708151133125578653112_ST/SYS201708151133125578653112_ST.001.png" width="201"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曲线甲是   的消化,曲线乙是   的消化,曲线丙是   的消化.<br />(2)蛋白质在   和   中被消化,其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br />(3)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    .</p></div></div>
<div><p>【答案】<br />(1)蛋白质;脂肪;淀粉<br />(2)胃;小肠;氨基酸<br />(3)小肠<br />【解析】解:(1)蛋白质、淀粉、脂肪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胃、口腔和小肠;曲线甲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因为曲线甲所代表的营养物质从胃处开始被消化,曲线乙是脂肪的消化曲线,因为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曲线丙是淀粉的消化曲线,因为该曲线所代表的营养物质从口腔开始被消化.(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C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D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3)由图示可知: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在小肠内完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br />【考点精析】利用食物的消化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分析两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14fcdbc0/SYS201708151133126762603035_ST/SYS201708151133126762603035_ST.001.png" width="477" height="1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甲图表示的   内的气体交换和乙图表示的   里的气体交换,它们都是通过气体的   作用完成的.<br />(2)当血液从F→D时,血液中氧气的含量    , 二氧化碳的含量    , 血管D内流动的是   血.<br />(3)甲图中,当血液从A→C时,血液由   血变化为   血.</p></div></div>
<div><p>【答案】<br />(1)肺泡;组织;扩散<br />(2)减少;增多;静脉<br />(3)静脉;动脉<br />【解析】解:(1)通过分析可知:图甲中有肺泡,因此甲图表示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图中乙有组织细胞,因此乙图表示的是组织内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原理而实现的.(2)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由于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细胞内的氧含量远远低于血液中的氧含量,而二氧化碳含量远远高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因此,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迅速分离,由血液扩散到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扩散到血液.使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所以从F→D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3)甲图表示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需要了解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标号)<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14fcdbc0/SYS201708151133127772123142_ST/SYS201708151133127772123142_ST.001.png" width="503"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体循环是指血液由[   ]   泵入主动脉,途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最后流回[   ]    .<br />(2)图中①所代表的气体是    , 它进入毛细血管后,血液就由颜色鲜红变为颜色暗红的    .<br />(3)图中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   壁最厚(填标号),这一结构特点有利于增加血液进入   的力量<br />(4)心房与心室之间有能开闭的    , 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    , 保证了血液能按一定方向流动.<br />(5)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结构是   (填标号).</p></div></div>
<div><p>【答案】<br />(1)D;左心室;A;右心房<br />(2)二氧化碳;静脉血<br />(3)D;主动脉<br />(4)房室瓣;动脉瓣<br />(5)A<br />【解析】解:(1)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14fcdbc0/SYS201708151133127772123142_DA/SYS201708151133127772123142_DA.001.png" width="381" height="2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可知,体循环:D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A右心房,(2)分析图示中的箭头可知,①代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进入毛细血管后,血液就由颜色鲜红变为颜色暗红的静脉血.(3)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把血液泵出心脏,因此与心室相连的血管是动脉;心房的壁薄,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心房的血液是有与它相连的血管流会到心房,因此与心房相连的血管是静脉.D左心室的壁最厚,这一结构特点有利于增加血液进入主动脉的压力.(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5)静脉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上下腔静脉→A→C→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B→D→主动脉,即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A→C→B→D.<br />【考点精析】利用血液循环的途径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14fcdbc0/SYS201708151133129634747322_ST/SYS201708151133129634747322_ST.001.png" width="329" height="1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淀粉被彻底消化后形成的物质a是    , 它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   ;该物质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的腔室是    .<br />(2)正常人的d、e、f中,不含有a的是    .<br />(3)图中c代表的气体从肺泡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膈肌所处的状态是   (填收缩或舒张).<br />(4)形成f需经过   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两个生理过程.</p></div></div>
<div><p>【答案】<br />(1)葡萄糖;吸收;右心房<br />(2)f<br />(3)舒张<br />(4)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br />【解析】解:(1)淀粉进入消化道后,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并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时,首先流入右心房.(2)(4)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因此f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3)肺泡内的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的过程是呼气过程,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图中b表示气体从外界进入肺泡,吸气时膈肌是收缩的;图中c体表的气体从肺泡排出体外,膈肌所处的状态是舒张的.<br />【考点精析】利用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