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相公庄中学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血浓于水,情深于海.在玉树大地震中,达赤同学不幸被楼板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他的血型是A型.很多富有爱心的人主动要求为达赤献血,下面最适合输给达赤的血型是( )<br />A.A型<br />B.B型<br />C.O型<br />D.AB型</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的输给其它三种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液.达赤的血型是A型,输A型血不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所以最适合输给达赤的血型是A型血.<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莉的妈妈一直注意给她加喂钙粉,可医生还是诊断小莉缺钙,原因是在服钙粉时没有补充( )<br />A.维生素A<br />B.维生素B<br />C.维生素C<br />D.维生素D</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缺钙和缺乏维生素D都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是因为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磷的吸收,缺维生素D一定会导致缺钙.补钙的关键在于吸收,吸收的关键在于维生素D.通常补钙的同时,也要补维生素D.结合题意可知,小莉的妈妈一直注意给她加喂钙粉,可医生还是诊断小莉缺钙,原因在于喂奶粉时没有喂维生素D,影响了钙的吸收和利用.<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维生素的作用,掌握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动又必不可少的物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关于人体的呼吸方面的论述,其中错误的是( )<br />A.鼻腔对吸入的气体能起温暖、湿润、清洁作用<br />B.气管壁的腺细胞能分泌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br />C.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br />D.人平静吸气时呼吸肌舒张,肺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因此鼻腔对吸入的气体能起温暖、湿润、清洁作用.故不符合题意;<br />B、气管壁的腺细胞能分泌黏液,黏液中含有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作用.故不符合题意;<br />C、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结构,吃饭时大声说笑,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上,容易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因此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故不符合题意;<br />D、人在平静状态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张,肺也随着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入肺;呼气时,呼吸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气体出肺(到外界).故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呼吸系统的组成,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吸进去的氧气用于( )<br />A.在细胞内将有机物分解并放出能量<br />B.使大脑清醒<br />C.使肺内气体充足<br />D.使人体体重减轻</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人体吸进的氧气用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使人体获得能量,而不是使大脑清醒,A错误;<br />B、人体生活细胞中的有机物必须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人体通过呼吸吸进的氧气主要用于使细胞内有机物分解井释放能量,供给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B正确;<br />C、人体吸进的氧气虽然进入肺,但最终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组织细胞,用于细胞内有机物分解,C错误;<br />D、正常的呼吸,人体吸进的氧气,用于有机物分解,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人体体重并不减轻,D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对皮肤的表皮进行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br />A.角质层能防止病菌的侵入<br />B.生发层使皮肤具有再生的能力<br />C.生发层具有感觉神经末梢<br />D.黑色素能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和真皮.其中表皮又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位于皮肤表皮的最外面,该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易侵入,并且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过渡散失.手掌和脚掌经常受摩擦出现“老茧”就是由于角质层增厚产生的.生发层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该层内含有一些黑色素细胞,能够产生黑色素细胞.皮肤的颜色就是由黑色素的多少决定的.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如在某人的消化道的某一部位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发现其中的食物基本被消化.那么该部位( )<br />A.口腔<br />B.食道<br />C.胃<br />D.小肠</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口腔只能消化淀粉,可将部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蛋白质和脂肪均不能在口腔内消化,因此A不符合题意;<br />B、食道既没有消化功能也没有吸收功能,因此B不符合题意;<br />C、胃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消化蛋白质,在胃中蛋白质被初步消化为多肽,但胃不能消化脂肪,因此C不符合题意;<br />D、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有分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能够把淀粉和麦芽糖最终分解为葡萄糖,将蛋白质和多肽最终分解为氨基酸,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使食物都被基本消化.故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营养物质的吸收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健康人体内血液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br />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br />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r />C.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br />D.血小板是最小的无核血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浆是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是水约90%,另外血浆蛋白约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约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3e6d2959/SYS201708151056545966527905_DA/SYS201708151056545966527905_DA.001.png" width="421" height="2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血浆中的水占90%,是含量最多的.<br />B:红细胞是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r />C: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故该选项不正确.<br />D:血小板是血细胞中个体最小的,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需要了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营养物质消化的最终产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r />B.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br />C.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是甘油、脂肪酸<br />D.水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水</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人体所需的类营养物质中,有些是小分子的物质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而有些的大分子的,如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需经过消化后变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吸收.A、淀粉最先被消化,在口腔中可以被唾液淀粉酶分解麦芽糖,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葡萄糖;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在小肠中,首先在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故符合题意;D、水是小分子的,不需要消化,可被小肠直接吸收,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3e6d2959/SYS201708151056550950719296_ST/SYS201708151056550950719296_ST.001.png" width="171"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曲线AB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br />(2)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    .<br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B处,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    .<br />(4)在曲线AB、BC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AB   ;BC    .</p></div></div>
<div><p>【答案】<br />(1)吸气<br />(2)缩小<br />(3)相等<br />(4)收缩;舒张<br />【解析】(1)图中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2)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则表示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3)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相等,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差为零.所以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B点.(4)AB段表示吸气,吸气时,呼吸肌收缩;BC段表示呼气,呼气时,呼吸肌舒张.<br />所以答案是:(1)吸气(2)缩小(3)相等(4)收缩;舒张.<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掌握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人体不同组织处血管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型的血管),请据图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3e6d2959/SYS201708151056552099239403_ST/SYS201708151056552099239403_ST.001.png" width="159"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与A、C比较,血管B的结构特点是    .<br />(2)若A中流动的是静脉血,C中流动的是动脉血,则A是   C是   ;在B处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br />(3)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则在A是   C是   流动的都是   血.<br />(4)若B为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则A所示血管为    , 在B处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br />(5)若B为臀大肌内的毛细血管网,则C内流动的是   血.<br />(6)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C内血液与A内血液相比较,C内血液的明显特点是含   丰富的   血.</p></div></div>
<div><p>【答案】<br />(1)管壁薄、管腔小<br />(2)肺静脉;肺动脉;肺泡内的气体交换<br />(3)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动脉<br />(4)出球小动脉;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r />(5)静脉<br />(6)营养物质;静脉<br />【解析】(1)与A小动脉、C小静脉比较,毛细血管B的结构特点是: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2)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在肺循环中动脉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静脉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知,A是动脉血管,C是静脉血管,因此若A中流动的是静脉血,C中流动的是动脉血,则A是肺动脉,B是肺泡处的毛细血管,C是肺静脉,发生在B处的生理活动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即肺泡内的气体交换.(3)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因此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则在A、C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流的都是动脉血;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所以C内血液中浓度明显减少的物质是葡萄糖和尿素.(4)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因此若B为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则A所示血管为出球小动脉;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因此在B处完成的生理活动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5)若B为臀大肌内的毛细血管网,臀大肌内的毛细血管网为组织处毛细血管网,因此其流出的血液是静脉血.(6)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吸收了消化道里的营养物质,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C内血液与A内血液相比较,C内血液里营养物质明显增多,同时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为静脉血.<br />所以答案是:(1)管壁薄、管腔小;(2)肺动脉;肺静脉;肺泡内的气体交换;(3)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动脉;(4)出球小动脉;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5)静脉;(5)营养物质;静脉.<br />【考点精析】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人体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与心脏结构示意图,依次为甲、乙两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请据图作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3e6d2959/SYS201708151056553258512250_ST/SYS201708151056553258512250_ST.001.png" width="563" height="2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从心脏壁的厚 薄来看,   壁最厚.<br />(2)图乙中⑤⑥属于   ;①④⑦属于    .<br />(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    , 保证了血液能按一定方向流动.<br />(4)图甲中②所代表的气体是    , 它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   部位被利用.<br />(5)图甲中的A、B、C、D分别代表图乙中的那几个标号?   <br />(6)若E处代表的是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经过此处后,血液变为含   丰富的   血,经   进入肝脏.<br />(7)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p></div></div>
<div><p>【答案】<br />(1)左心室<br />(2)动脉;静脉<br />(3)瓣膜<br />(4)氧气;线粒体<br />(5)②⑧③⑨<br />(6)养料;静脉;肝门静脉<br />(7)A→C→B→D<br />【解析】(1)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把血液泵出心脏,因此与心室相连的血管是动脉;心房的壁薄,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心房的血液是有与它相连的血管流会到心房,因此与心房相连的血管是静脉.左心室的壁最厚,这一结构特点有利于增加血液进入主动脉的压力.(2)其中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⑤主动脉、⑥肺动脉、①上腔静脉、④下腔静脉、⑦肺静脉(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保证了血液能按一定方向流动.(4)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在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5)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所以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6)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经过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后,血液变为含养料丰富的静脉血,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7)体循环的路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静脉注射药物后,药物随血液循环依次流经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即A→C→B→D.<br />所以答案是:(1)左心室(2)动脉;静脉(3)瓣膜(4)氧气;线粒体(5)②⑧③⑨(6)养料;静脉;肝门静脉(7)A→C→B→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心脏的相关知识,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以及对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理解,了解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一个肾单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3e6d2959/SYS201708151056554346462174_ST/SYS201708151056554346462174_ST.001.png" width="143" height="2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肾单位是由   、   、   构成的(用序号回答).<br />(2)①与④两种液体相比较,④中不含   和    .<br />(3)流过⑥以后的液体与④中的液体相比较,流过⑥以后不含有    .<br />(4)①与⑦两种液体相比较,⑦中   大大减少.<br />(5)尿液形成的过程包括:通过   形成原尿,再通过   形成尿液.<br />(6)①、④和流过⑥的液体含有的相同成分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③;④;⑥<br />(2)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br />(3)葡萄糖和小分子蛋白质<br />(4)氧气和尿素<br />(5)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br />(6)水、无机盐、尿素<br />【解析】(1)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⑥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肾小体由③肾小球和④肾小囊组成.(2)图中①是流入肾小球的血管,叫入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④是包在肾小球外的囊叫肾小囊,流有的液体为原尿①与④中两种液体相比较,④中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3)流过⑥以后的液体与④中的液体相比较,流过⑥以后不含有葡萄糖和小分子蛋白质.(4)①是入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⑦是肾静脉,内流静脉血,①与⑦内两种液体相比,⑦内液体中含量减少的物质主要氧气和尿素.(5)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③的作用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⑥的作用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6)①内血液、④内原尿和流过⑥的尿液含有的相同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br />所以答案是:(1)③④⑥;(2)血细胞;大分子的蛋白质;(3)葡萄糖和小分子蛋白质;(4)氧气和尿素;(5)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6)水、无机盐、尿素.<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尿的形成和尿的排出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尿首先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当膀胱里的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图表,回答问题.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成分经过消化道时被消化的情况.下端字母分别表示组成消化道的各个器官,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3e6d2959/SYS201708151056555577735021_ST/SYS201708151056555577735021_ST.001.png" width="209"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曲线甲是   的消化,曲线乙是   的消化,曲线丙是   的消化.<br />(2)蛋白质在[   ]   和[   ]   中被消化,其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 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br />(3)从图中可以看出,食物的消化开始于    , 完成于    . 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   ]    .<br />(4)胰腺分泌的胰液在[   ]   进入消化道.该区域具有的消化液,还有   和    .</p></div></div>
<div><p>【答案】<br />(1)淀粉;蛋白质;脂肪<br />(2)C;胃;D;小肠;氨基酸;葡萄糖<br />(3)口腔;小肠;D;小肠<br />(4)D;小肠;肠液;胆汁<br />【解析】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的先后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口腔、胃、小肠.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1)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甲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乙被消化,最后是丙被消化,可以判断甲代表淀粉的消化、曲线乙是蛋白质的消化,曲线丙脂肪的消化;(2)从图示中的曲线可以看出: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C胃,脂肪的消化开始于D小肠;这些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小分子的、溶于水的人体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甘油、脂肪酸.(3)从图中可以看出,食物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完成于小肠.D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这与小肠的结构特点有关: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4)胰腺分泌的胰液在D小肠进入消化道.该区域具有的消化液还有胆汁和肠液.<br />所以答案是:(1)淀粉;蛋白质;脂肪;(2)C;胃;D;小肠;氨基酸;葡萄糖;(3)口腔;小肠;D;小肠;(4)D;小肠;肠液;胆汁.<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