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38:54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召口乡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     )</p><p>A. 视觉中枢    B. 语言中枢    C. 听觉中枢    D. 躯体感觉中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动物没有语言中枢,因此动物只能对各种具体的刺激做出发射,人类除了对具体信号的刺激发生反应外,还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发射,这类发射的建立与人类的大脑皮层中具有语言中枢有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p><p>A. 唾液的杀菌作用    B. 接种百白破疫苗</p><p>C. 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D. 皮肤的屏障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包括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或几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接种百白破疫苗,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不属于传染病的是(&#xa0;    )</p><p>A. 肺结核    B. 甲型H1N1流感    C. 乙肝    D. 聋哑</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肺结核、甲型H1N1流感、乙肝,都是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ABC正确;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D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的手被针刺到后迅速缩回,该反射的类型及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分别是 (    )</p><p>A. 非条件反射,脊髓    B. 非条件反射,反射弧</p><p>C. 条件反射,脊髓    D. 条件反射,反射弧</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小明的手被针刺到后迅速缩回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也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因此,小明的手被针刺到后迅速缩回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人, 容易患有(     )</p><p>A. 侏儒症    B. 地方性甲状腺肿    C. 呆小症    D. 糖尿病</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地流行乙肝时,一外地大学将家住该地的学生留下,劝其不要回家,这种措施属于(      )</p><p>A. 消灭病原体    B. 控制传染源    C. 保护易感人群    D. 切断传播途径</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某地流行乙肝时,一外地大学将家住该地的学生留下,劝其不要回家,这种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狗边吃食边分泌唾液与熊边吃食边表演节目分别属于何种反射活动…(    )</p><p>A.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B.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p><p>C. 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D. 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狗边吃食物边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熊边吃食物边表演节目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     )</p><p>A. 体质弱的人    B. 艾滋病患者    C. 按蚊    D. 肝炎病毒</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患病的人或动物,艾滋病患者属于传染源,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长期生活在缺碘地区且患“大脖子病”的孕妇,她所生的孩子容易患(    )</p><p>A. 呆小症    B. 侏儒症    C. 地方性甲状腺肿    D. 甲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如果甲状腺功能不足,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成年患者新陈代谢缓慢,会出现怕冷、心跳较慢、皮肤干燥、水肿、智力减退等症状,幼年时就会患呆小症,患者长大后表现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受阻滞等症状;如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就分泌过多,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即甲亢;如果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碘,而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会使得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的数量减少、造成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而患大脖子病;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孕妇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少,容易导致胎儿体内缺乏甲状腺激素而使胎儿患上呆小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则患者( )</p><p>A. 为近视眼,要配戴凹透镜</p><p>B. 为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p><p>C. 为近视眼,要配戴凸透镜</p><p>D. 为远视眼,要配戴凹透镜</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需要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所以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短,则患者为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吃同样的鱼、虾,大多数人安然无恙,可有人却有过敏症状,其原因是</p><p>A.人体抵抗抗原的功能过强</p><p>B.人体抵抗抗原的功能过弱</p><p>C.某些鱼、虾有毒素</p><p>D.某些人体质太弱</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例如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会发生过敏反应,当自身稳定的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人体可能会发生肿瘤。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视力正常的同学,当他站在车亭候车时,先是看到一辆汽车停在远处,然后朝他迎面驶来。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同学在注视汽车过程中眼球晶状体曲度变化情况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c19da0ac/SYS201712310115207597680264_ST/SYS201712310115207597680264_ST.001.png" width="468"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p>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p><p>视力正常的同学站在某公交站牌处先是看到一辆公交车停在远处,这时此同学的晶状体曲度较小,当公交车缓缓启动向他迎面驶来时,此同学晶状体的曲度是越来越大。</p><p>表示的是晶状体曲度由静止状态变的越来越大,A符合题意;</p><p>表示的是晶状体曲度先是静止,然后越来越小,B不符合题意;</p><p>表示的是晶状体曲度由静止状态变的越来越小然后变的越来越大,最后静止,C不符合题意;</p><p>表示的是晶状体曲度先是越来越小,然后静止,D不符合题意。</p><p>故B、C、D错误, A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但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终身不会再患麻疹,说法正确的是(    )</p><p>A. 注射疫苗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p><p>B. 注射麻疹疫苗来预防疾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p>C. 经过免疫的人体内会产生麻疹病毒抗体,并终身留存</p><p>D. 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对SARS等呼吸道传染病都有抵抗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注射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注射疫苗的目的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麻疹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并在人体内存留;当再有麻疹病毒侵入时,就会被存留在人体的抗体清除,但对SARS等其它病原体无效;这种免疫功能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麻疹病毒起作用,因此叫特异性免疫,C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某小组的同学探究 “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p><p>①取两个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p><p>②在A缸中加入500毫升池塘水,B缸中加入500毫升自来水</p><p>③在A.B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蝌蚪饲料</p><p>④在A.B中分别加入同时孵化出的蝌蚪各一只</p><p>⑤在A缸加入少量甲状腺激素制剂,B缸不加</p><p>⑥保持A.B两缸水温200C---250C</p><p>⑦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p><p>请回答:</p><p>(1)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两个环节不够严谨,请你指出来,并加以补充完整</p><p>                                                 </p><p>&#xa0;</p><p>(2)第⑤步中,为什么在A缸中加入少量甲状腺激素制剂,而B缸中不加呢?</p><p>&#xa0;</p><p>(3)如果实验能按照你所修改后的方案进行,预计的结果是怎样的?</p><p>1.                                                           ;</p><p>2.                                                    ;</p><p>3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②在A缸中加入500毫升池塘水,B缸中加入500毫升自来水,应在A.B内同时加入池塘水</p><p>④在A.B中分别加入同时孵化出的蝌蚪各一只,改为十只蝌蚪。</p><p>(2)形成对照</p><p>(3)1.若A和B缸的蝌蚪同时发育成青蛙,说明甲状腺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p><p>2.若A和B缸的蝌蚪早发育成青蛙,说明甲状腺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p><p>3.若A和B缸的蝌蚪晚发育成青蛙,说明甲状腺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p><p>【解析】</p><p>试题分析:(1)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该实验小组设置的实验中出现了两个变量:水质、甲状腺激素,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因此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实验变量,所用的水质应是一样的池塘水;实验中用一只蝌蚪,结果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可用10只蝌蚪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当然,采用更多的蝌蚪会更好,但增加了实验的难度.</p><p>(2)在A缸中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而B缸内不加,目的是形成一组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p><p>(3)实验结果有三种可能.第一是如果A.B两缸中的蝌蚪发育成青蛙的速度一样快,则证明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不起作用;第二是A缸中的蝌蚪比B缸中的蝌蚪发育成青蛙的速度快,这样就能证明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第三是A缸中的蝌蚪比B缸中的蝌蚪发育成青蛙的速度慢,则证明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家庭中哥哥患了病毒性肝炎,并且传给了弟弟请分析:</p><p>(1)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_____________,弟弟很快就染上了此病说明他是___________。</p><p>(2)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p><p>(3)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看,①对哥哥采取隔离措施属于___________;②对他们的饮食用具进行消毒属于_________________;③禁止其亲人随便去医院探望属于___________。</p><p>(4)小敏接种过麻疹疫苗,她认为自己体内有抗体,不会患上这种传染病。她的想法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医生采取了下列措施:①打青霉素和服药物治疗。②吃营养丰富的食物,控制活动量。③给家人、邻居、朋友接种卡介苗。④对病人隔离治疗。⑤不让同学去医院探视。⑥对他家中住所及用具进行消毒。以上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_____________;切断传播途经的是_____________;保护易感人群的是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哥哥  易感人群  饮食传播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不对  麻疹疫苗只能预防麻疹,不能预防肝炎  ①②④⑥  ③⑤</p><p>【解析】(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p><p>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题中哥哥属于传染源,弟弟属于易感者;(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经过的途径,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饮食;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发病初期,因此对传染病患者要作答早发现、早隔离;(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哥哥采取隔离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对一定场所、饮食用具进行消毒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禁止其亲人随便去医院探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4)小敏接种过狂犬疫苗,她认为自己体内有抗体,不会患上这种传染病,她的想法不对,因为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5)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病人,对患病动物进行深埋、焚烧处理,①打青霉素和服药物治疗、④对病人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做好环境消毒、消灭媒介生物,加强检疫,封锁交通;⑥对他家中住所及用具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锻炼,不与传染源接触,③给家人、邻居、朋友接种卡介苗、⑤不让同学去医院探视,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为耳的结构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c19da0ac/SYS201712310115199908197329_ST/SYS201712310115199908197329_ST.001.png" width="387"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某同学乘船到大连,可是他乘船不久就感到头晕、目眩、恶心。这是因为内耳中的[   ]_______和[   ]_______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导致的。这两种结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p><p>&#xa0;</p><p>(2)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将图中的_______损伤。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的_________所指的结构。听觉形成的部位___________(填数码)</p><p>(3)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_________或___________。使[  ]______内外的气压保持______,以免震破[  ]________而失去听觉。</p><p>&#xa0;</p></div></div>
<div><p>【答案】  5半规管   7前庭  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3  6  9  张口  闭嘴、堵耳  3鼓膜  平衡  3鼓膜</p><p>【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②是外耳道,引导声波传至鼓膜;③是鼓膜;⑤半规管;⑥耳蜗;⑦前庭;⑧咽鼓管;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⑩小脑,(1)5半规管和7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2)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这个过程只会在外耳道,外耳道与中耳的交界处是鼓膜,不小心戳穿鼓膜,导致声音不能引起鼓膜的震动或震动减弱,致使听力下降导致耳聋,6是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经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9大脑皮层的听觉中中枢形成听觉;(3)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p><p>[材料一] 巴斯德将狂犬的唾液注射到兔的体内,兔患狂犬病而死,他将死兔的脑和脊髓通过处理,弱化成疫苗,注射到正常狗的体内,狗获得了对该病的免疫力。后来,有一男孩被狂犬咬伤,不治必死,在狂犬病发病潜伏期内,巴斯德多次对其接种弱化病毒,男孩果然平安无事。</p><p>[材料二]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他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禽流感等同属于乙类传染病,发病后几乎全部死亡。</p><p>[材料三] 湖南浏阳某乡3岁幼女被恶狗严重咬伤,当日在诊所注射狂犬病疫苗,但20天后仍不幸死亡。专家分析,对创伤深广、严重者,除按要求注射狂犬疫苗外,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高效抗病毒血清一剂,才能有效防治。</p><p>(1)引起动物患狂犬病的病毒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p><p>(2)巴斯德为发病前的男孩接种弱化病毒,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弱化病毒疫苗属于__________,男孩获得免疫力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p><p>(3)从免疫角度分析,材料三中所用的抗毒血清,与巴斯德给男孩接种的弱化病毒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p><p>(4)大力整顿病犬,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_______)</p><p>A.控制传染源&#xa0;&#xa0;&#xa0; B.切断传播途径&#xa0;&#xa0;&#xa0;&#xa0;&#xa0; C.保护易感人群</p><p>(5)根据某些传染病(如麻疹、肺结核)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做法叫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无细胞结构  抗原  特异性  抗毒血清是抗体  A  计划免疫</p><p>【解析】(1)引起动物患狂犬病的狂犬病毒在传染病中称为病原体,患狂犬病的男孩属于传染源;(2)巴斯德为发病前的男孩接种弱化病毒,从免疫的角度,弱化病毒疫苗属于抗原,男孩获得免疫力的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3)从免疫角度分析,材料三中所用的抗病毒血清,与巴斯德给男孩接种的弱化病毒的不同是抗病毒血清是抗体;(4)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是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指的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大力整顿病犬属于控制传染源;(4)像这种用人工的方法,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菌苗,疫苗,类毒素),刺激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式叫计划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为眼的结构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c19da0ac/SYS201712310115194560730270_ST/SYS201712310115194560730270_ST.001.png" width="240" height="1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外界的光线依次经过[  ]______、瞳孔、[  ]_______、[   ]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并经过 [  ]_____等的折射,最后在[  ]_____ 形成一个 物像, [  ]_____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它们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p><p>(2)放映电影中,当走进电影院后什么也看不见,稍等片刻,可看到周围的人。这个过程中,瞳孔在变_____。</p><p>(3)“白眼球”指[   ]______,“黑眼球”指[   ]_____________</p><p>(4)某人眼球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视觉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p><p>(5)眼球成像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结构是[     ]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7角膜  6晶状体  5玻璃体  6晶状体  3视网膜  3视网膜  大  1巩膜  9虹膜  视觉神经或视觉中枢  视觉中枢  6晶状体</p><p>【解析】(1)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7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6晶状体和5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3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2)在眼球的结构中,瞳孔是光线进出的通道,虹膜可以调节瞳孔的大小,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大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小的,当人走进电影院时,由于外界光线强,瞳孔缩小,因此当你走进光线较暗的电影院后什么也看不见,而稍等片刻,可看到周围的人,这是由于瞳孔由小变大的缘故;(3)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9虹膜的颜色,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是黑眼睛;色素量较多的,就是褐眼睛;色素量最少的,就是蓝眼睛,所以说人眼的“黑眼球”实际上指的是虹膜,巩膜的特点是白色、坚韧,有保护作用,人眼的“白眼球”指的是1巩膜;(4)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如果眼球结构完整,视神经或者视觉中枢发生病变,仍然可以导致失明的,视神经发生病变使物像的刺激传递不到大脑,视觉中枢发生病变不能形成视觉;(5)在眼球成像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结构是6晶状体。</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召口乡中学八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