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柘城县牛城二中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B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鸟类动物中,趾间具有蹼的是( )</p><p>A. 天鹅 B. 啄木鸟 C. 丹顶鹤 D. 翠鸟</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一些水栖动物或有水栖习性的动物,在它们的趾间具有一层皮膜,可用来划水运动,这层皮膜称为蹼,例如,两栖类的蛙、蟾蜍等,爬行类的龟、鳖等,鸟类的雁、天鹅、鸭、鸥等,哺乳类的河狸、水獭、海獭、鸭嘴兽等的趾间都具有发达程度不同的蹼,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a)(b)分别是小鼠走迷宫取食和蚂蚁通讯的实验装置,这两个实验所探究的动物行为分别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f43f90f5/SYS201712310122349569932167_ST/SYS201712310122349569932167_ST.001.png" width="577" height="1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先天性行为、社群行为</p><p>B.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p><p>C. 学习行为、社群行为</p><p>D. 社群行为、学习行为</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小鼠走迷宫取食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不是先天性行为。<br />蚂蚁通讯体现了各成员之间都有明确的分工,需要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属于社会行为。所以小鼠走迷宫取食和蚂蚁通讯的实验装置,这两个实验所探究的动物行为分别是学习行为、社会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三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f43f90f5/SYS201712310122350525129349_ST/SYS201712310122350525129349_ST.001.png" width="194"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类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 B. 丙生物营腐生生活</p><p>C. 乙和丙生物都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D. 三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完全一样</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甲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A正确;丙是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B正确;<br />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因此乙和丙都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C正确;病毒是繁殖是遗传物质的复制,细菌的分裂生殖,真菌是孢子生殖,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红的爸爸在外打工,因睡在潮湿的工棚内而患上了关节炎,感觉肿胀,则引起积液的部位最可能是 ( )</p><p>A. 关节头 B. 关节囊</p><p>C. 关节腔 D. 关节窝</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关节腔内的滑液是由关节囊的内部分泌的,具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若关节囊发生病变,分泌滑液过多,致使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动物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p><p>B. 动物行为有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之分</p><p>C. 学习行为没有遗传因素的作用</p><p>D. 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的行为有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之分,动物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伸有重要意义;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动物行为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p><p>A. 先天性行为就是动物在出生时,表现出来的行为</p><p>B. 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p><p>C. 低等动物不具有学习行为</p><p>D. 学习行为的获得使动物能够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但这种行为不能遗传给后代</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A不合理;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环境决定的行为。因此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B不合理;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强,低等动物也具有学习行为,C不合理;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能使动物能够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但这种行为不能遗传给后代,D合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p><p>A. 生产者数量一般比消费者多 B. 植物数量一般比食草植物少</p><p>C. 食草动物数量一般比肉食动物多 D. 各种生物的数量一般变化不太大</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要比消费者的能量多,所以,生产者的数量要比消费者的多,A正确;植物属于生产者,位于食物链的最前面,营养级最小,固定的能量应最多,所以植物数量一般比食草动物多,B错误;肉食动物是以食草动物为食的,能量应比食草动物少,所以,数量就比食草动物少,C正确;如果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会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也就是保持着动态平衡,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骨的基本结构是( )</p><p>A、无机物和有机物</p><p>B、长骨、短骨和不规则骨</p><p>C、骨膜、骨质和骨髓</p><p>D、骨松质、骨密质和骨髓腔</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 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其中包含的食物链是</p><p>A.水→藻类→虾→小鱼→大鱼</p><p>B.藻类←虾←小鱼←大鱼</p><p>C.阳光→藻类→虾→小鱼→大鱼</p><p>D.藻类→虾→小鱼→大鱼</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其中包含的食物链是藻类→虾→小鱼→大鱼。</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蜂飞蝶舞”“草长莺飞”“鹰击长空”等成语都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会飞的动物运动情况,那么从生物学角度看动物飞行的意义,下列不正确的是 ( )</p><p>A. 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可跨越更大的空间,扩大了生存范围</p><p>B. 飞行动物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殖后代</p><p>C. 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都是恒温动物</p><p>D. 空中飞行的动物仍以陆地或水域作为栖息地,这更是对环境的适应</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可跨越更大的空间,扩大了生存范围,A正确;飞行动物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殖后代,B正确;能飞行的动物,都具有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如蝴蝶,但它不是恒温动物,C错误;空中飞行的动物仍以陆地或水域作为栖息地,这更是对环境的适应,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与人体登山运动无关的系统是( )</p><p>A.生殖系统B.呼吸系统C.神经系统 D.内分泌系统</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的.例如,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的时候,不但全身骨胳肌的活动加强了,呼吸也加深加快,可以吸入更多的氧,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同时,心跳也随着加强加快,促进血液更快地循环,输送给骨胳更多的养料和氧,运走更多的废物.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充分体现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可见与人体登山运动无关的系统是生殖系统。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法医判定一死者的年龄,称取重量为9克的尸骨,燃烧后,灰白色,再称取重量为6.5克,此骨是( )</p><p>A.儿童骨 B.青年人骨 C.成年人骨 D.老年人骨</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f43f90f5/SYS201712310122371514844837_DA/SYS201712310122371514844837_DA.001.png" width="533"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所以取该死者的骨9克,放在酒精灯上充分燃烧后,剩余的物质为无机物,称重为6.5克,多于2/3,由此判断该 死者应处于老年期。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造成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和受威胁的多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f43f90f5/SYS201712310122375195910639_ST/SYS201712310122375195910639_ST.001.png" width="272"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栖息地丧失 B. 偷猎</p><p>C. 外来物种入侵 D. 其他原因</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60%;外来物种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哺乳动物12%;其他原因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8%。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br />哺乳动物受威胁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占30%、偷猎占28%、外来物种入侵17%、其他原因占20%,表明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偷猎。</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成年人身体不再长高的原因是( )</p><p>A.年龄大,骨的成分发生变化 B.红骨髓变成黄骨髓 </p><p>C.骨膜内的成骨细胞不再分裂 D.骺端的软骨层骨化成骨</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骨的生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既骨的长长与长粗.在骨的结构中与生长有关的结构有骨骺端的软骨层和骨膜中的成骨细胞.骨表面的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用,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人在幼年的时候,骨骺端的软骨层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长长,但到成年后这些软骨就骨化成骨不再生长了;因此人成年以后身体不再长高.故选D.</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4分)为了探究食品上滋生微生物的某些条件,将新鲜猪肉和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冷却,取澄清的猪肉汁进行如下实验:</p><p>步骤一:将等量的猪肉汁分别加入标有A.B.C的三只锥形瓶中。静置1小时,然后用脱脂棉花塞住瓶口。</p><p>步骤二:把A锥形瓶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内,冷藏室的温度为6℃。</p><p>步骤三:把B锥形瓶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p><p>步骤四:把C锥形瓶加热煮沸后,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p><p>室温是25℃。</p><p>步骤五:几天后,用放大镜对三只锥形瓶内的猪肉汁进行观察,结果记录在右表内(观察不到微生物,用“-”表示;观察到有微生物,用“+”表示;微生物较多用“+ +”表示;微生物很多用“+ + +”表示)。</p><p>请回答下列问题:</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2.75pt"><td style="width:37.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锥形瓶<br /> </p></td><td style="width:49.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观察结果<br /> </p></td></tr><tr style="height:12.75pt"><td style="width:37.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A<br /> </p></td><td style="width:49.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br /> </p></td></tr><tr style="height:12.75pt"><td style="width:37.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B<br /> </p></td><td style="width:49.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 + +<br /> </p></td></tr><tr style="height:12.75pt"><td style="width:37.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C<br /> </p></td><td style="width:49.9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br /> </p></td></tr></table><p> </p><p> </p><p>(1)比较步骤三、四,你认为实验中的变量是 。(填选项字母)</p><p>A.温度 B.水分 C.是否有活的微生物 </p><p>(2)(2分)通过A.B两只锥形瓶的实验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p><p>(3)根据以上实验,请你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 。</p><p> </p></div></div>
<div><p>【答案】(1)A(2)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3)低温保存</p><p>【解析】试题分析:①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②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A、B是一组对照试验;B、C是一组对照试验.</p><p>解:(1)将等量的猪肉汁分别加入标有A、B、C的三只锥形瓶中,静置1小时,然后用脱脂棉花塞住瓶口.把B锥形瓶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把C锥形瓶加热煮沸后,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可以看出温度、水分等都相同,只是把C锥形瓶加热煮沸,所以变量是否有活的微生物,故选C.</p><p>(2)把A锥形瓶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内,冷藏室的温度是6℃;把B锥形瓶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所以它们的变量是温度,温度高的B瓶,细菌多,可得出:低温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p><p>(3)食品保存的方法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低温保存或加热后密封保存.</p><p>故答案为:(1)C</p><p>(2)低温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p><p>(3)低温保存或加热后密封保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f43f90f5/SYS201712310122359326992025_ST/SYS201712310122359326992025_ST.001.png" width="222"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有 条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 .</p><p>(2)绿色植物能够制造有机物,作为 成分;细菌和真菌作为 成分,将枯枝败叶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供植物重新利用.</p><p>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p><p>(3)图中若加入阳光、空气、土壤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了一个 .</p><p>(4)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么它们之间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鸟 虫.(用箭头表示)</p><p>(5)﹣般情况下,虫与鸟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p><p> </p></div></div>
<div><p>【答案】(1)一;菜青虫; (2)A;C; (3)生态系统; (4)←; (5)自我调节;</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p><p>(1)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食物联系。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指各种动物。图中的油菜是生产者,菜青虫和食虫鸟是消费者。食物链的数法应该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走到最高消费者,逐条逐条的数,看有多少种走法,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油菜→菜青虫→食虫鸟。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菜青虫。</p><p>(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p><p>(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中若加入阳光、空气、土壤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p><p>(4)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么它们之间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鸟←虫。</p><p>(5)﹣般情况下,虫与鸟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p><p>故答案为:(1)一;菜青虫;(2)A;C;(3)生态系统;(4)←;(5)自我调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的四种单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都能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存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4229ac1e/SYS201712310114507369250933_ST/SYS201712310114507369250933_ST.001.png" width="339"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B都属于菌类,A在细胞结构上与B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p><p>(2)C属于植物,因为其细胞结构中有_____,所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_____的角色。</p><p>(3)D属于动物,它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p><p>(4)B、C、D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的,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p><p>(5)上述四种单细胞生物都能独立完成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生长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又是以单个细胞为基本构建的。可见,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___基本单位。</p><p> </p></div></div>
<div><p>【答案】(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2)叶绿体 生产者</p><p>(3)没有细胞壁</p><p>(4)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p><p>(5)结构和功能</p><p>【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跟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图中的A是细菌,B是酵母菌,是真菌,C是衣藻,是植物,D是草履虫,是动物,</p><p>(1)A细菌、B真菌都属于菌类,A在细胞结构上与B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2)C属于植物,因为其细胞结构中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p><p>(3)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因此动物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细胞壁;</p><p>(4)由(3)可知,B、C、D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p><p>(5)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请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p><p>鸡枞是一种名贵食用菌,如图所示。它广泛分布于滇中亚热带红壤山林的山坡和野草丛中的白蚁窝上。白蚁食鸡枞的孢子和茵丝,鸡枞的孢子则靠白蚁的多种酶溶解而萌发。萌发时先在蚁巢及其周围的土壤中长出大量菌丝,再从上面长出子实体。初出土时,茵顶部像蒜头,生长很快,以后逐渐展开呈伞状。其伞盖下面的菌褶上生有大量的孢子,成熟后随风飘散,一旦落到适宜的地方就再次长出鸡枞。</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f43f90f5/SYS201712310122361529462055_ST/SYS201712310122361529462055_ST.001.png" width="122"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l)鸡枞在生物分类中属于______,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其细胞里不含______,它只能依靠地下的______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______进行腐生生活。</p><p>(2)鸡枞与白蚁的关系属于______关系。</p><p>(3)鸡枞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真菌 叶绿体 菌丝 有机物 共生 孢子生殖</p><p>【解析】(1)鸡枞属于多细胞真菌,有大量的菌丝构成的,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其地上部分为子实体,是由菌丝构成的,地下部分为菌丝,交错延伸在土壤中,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br />(2)鸡枞与白蚁的关系属于共生关系。<br />(3)鸡枞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生殖方式属于孢子生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屈肘和伸肘动作图,乙图是甲图⑤的放大,请据图回答下面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f43f90f5/SYS201712310122364117107751_ST/SYS201712310122364117107751_ST.001.png" width="271"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的运动系统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的。</p><p>(2)(a)图表示的肱二头肌这块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①______、②______。</p><p>(3)人伸肘时,③______的状态是______,肱三头肌的状态是______。在这个过程中这两块骨骼肌接受了______传来的刺激而产生上述现象,进而牵动______绕______活动,产生伸肘运动。说明了人做伸肘动作,不仅需要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______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同时也可以说明⑤在运动时起着______作用。</p><p>(4)(b)图是⑤的模式图,请根据图填出它的结构名称:⑥______,⑦______,⑧______,⑨______,⑩______。其中,关节腔内有______,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p><p> </p></div></div>
<div><p>【答案】 骨 骨连接 骨骼肌 肌腱 肌腹 肱二头肌 舒张 收缩 神经 骨 关节 神经 支点 关节头 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 关节囊 滑液</p><p>【解析】(1)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br />(2)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如图一块骨骼肌由①肌腱和②肌腹两部分构成。<br />(3)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如图,伸肘时③肱二头肌舒张,④肱三头肌收缩屈肘时。可见,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br />(4)关节的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名称是:⑥关节头⑦关节软骨⑧关节窝⑨关节面⑩关节囊11关节腔。⑦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腔内还有滑液,关节囊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所以,关节既牢固又灵活。</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