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初级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训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部位是( )<br />A.卵巢<br />B.子宫<br />C.阴道<br />D.输卵管</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结合,形成一个受精卵,生命就开始了。受精卵随后,分裂为两个细胞,大约每隔12小时分裂一次。这些细胞从输卵管进入子宫后,细胞会继续分裂、分化变成胎儿。胎钻进子宫内膜,发育长大。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人的生殖,需要了解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医生从人的消化道中取出一些液体,经化验含蛋白质、多肽、维生素、无机盐、酶、盐酸、水、麦芽糖、淀粉和脂肪等。请判断这些液体最有可能取自哪个器官( )<br />A.小肠<br />B.大肠上部<br />C.十二指肠上部<br />D.胃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食物中含有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部分蛋白质被初步消化为多肽;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医生从人的消化道中取出一些液体,经化验含有含蛋白质、多肽、维生素、无机盐、酶、盐酸、水、麦芽糖、淀粉和脂肪等,说明食物中只有部分淀粉被消化为麦芽糖,因此这些液体应来自胃部。<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刚患感冒,发烧一个星期了,体重明显下降。他体内有机物被消耗最多的是( )<br />A.糖类<br />B.蛋白质<br />C.脂肪<br />D.水</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人体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食物中的糖类供给.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能源,人体所需的能量70%都来自于糖类.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细胞的修复以及更新有重要作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维生素、水、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由上可知,发烧感冒一般不思饮食,因此不能从食物中获得糖类,来提供能量.只能启用体内储存的脂肪,因此,他体内有机物消耗最大的是脂肪,使体重明显下降.可见C说法正确.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缺乏下列哪种无机盐,会造成身体贫血( )<br />A.含钾的无机盐<br />B.含钠的无机盐<br />C.含磷的无机盐<br />D.含铁的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无机盐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例如,无机盐中含有的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缺铁影响血红蛋白的形成,人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或红细胞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病。因此缺铁易患贫血症。<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无机盐中的钙、铁、磷、碘、盐都是不可或缺的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四位同学在体育测试时,各准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甲准备的是一些糖,乙准备的是一些牛肉干,丙准备的一些水果,丁准备的是一些蛋糕.这四位同学谁准备的食物能更快补充能量?( )<br />A.甲<br />B.乙<br />C.丙<br />D.丁</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蛋糕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要先经过消化,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提供能量,牛肉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因此最实用的是甲准备的糖。<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各项中,人体不需消化就能吸收的物质是( )<br />A.淀粉<br />B.蛋白质<br />C.脂肪<br />D.维生素</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相关知识,掌握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状态,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br />A.膈肌收缩<br />B.肋间外肌收缩<br />C.膈肌舒张<br />D.肋间外肌舒张</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做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叫做呼吸肌,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的前后径、左右径增大;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引起胸腔的上下径增大;肋间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引起胸腔的前后径、左右径缩小,结果胸廓缩小,膈肌舒张,膈顶上升,引起胸腔上下径缩小,胸廓容积变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呼吸系统的组成,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鼻腔内鼻毛的作用是( )<br />A.过滤、清洁空气<br />B.温暖空气<br />C.湿润空气<br />D.灭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鼻腔具有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体内空气的作用: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br />【考点精析】利用呼吸系统的组成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于( )<br />A.肺泡<br />B.血液<br />C.细胞<br />D.组织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5aeb319f/SYS201708151342382055148487_DA/SYS201708151342382055148487_DA.001.png" width="429"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还要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的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 )<br />A.白细胞<br />B.红细胞<br />C.血小板<br />D.血浆</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红细胞无细胞核,呈面的圆饼状,数目最多。<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需要了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正确的是( )<br />A.静脉→心房→心室→动脉<br />B.动脉→心房→心室→静脉<br />C.静脉→心室→心房→动脉<br />D.动脉→心室→心房→静脉</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心房与心室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向一个方向开发: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瓣,保证了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流倒流。因此:内血液流动由静脉→心房→心室→动脉。<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心脏的相关知识,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心房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有( )<br />A.左心房和右心房<br />B.左心房和左心室<br />C.左心房和右心室<br />D.右心房和左心室</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流的是静脉血;因为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肺循环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血液经肺循环后流回心脏的左心房,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开始体循环,体循环使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经体循环流回心脏的右心房,因此流动脉血的有左心房和左心室。<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伤口流出的浓液的主要成分是( )<br />A.死亡的白细胞<br />B.死亡的血小板<br />C.死亡红细胞<br />D.死亡的细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血液中的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白细胞吞噬病菌后自己也会死亡,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从伤口流出,形成脓液。<br />【考点精析】掌握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如某人在一次事故中刺伤动脉要比刺伤静脉危险得多。这主要是因为( )<br />A.动脉血管血液中没有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br />B.动脉血管血液具有更大的压力<br />C.动脉血管血液中含有更多的白细胞和抗体<br />D.动脉血液中有更多的氧气和养料</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方向是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血管内具有更大的压力,从而使得血流速度极快。当不小心刺伤动脉血管时,血液就会喷流而出,就可能造成失血过多,当失血量达到1200毫升时,就会有生命危险,因此极其危险。<br />【考点精析】掌握血管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丽丽同学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实验中想测定花生仁与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他们小组是这样进行实验的:取两支相同试管装入同样高度的水,取一个花生仁、半个核桃仁在酒精灯上点燃后,分别放在试管下方,给水加热,等花生仁、核桃仁完全燃烧后,分别测出两个试管中水的温度,再经过计算,得出结论。<br />(1)请问他们的结果准确吗?   。为什么?原因是   。<br />(2)小伟同学做的是测定花生仁中含有多少能量,但小伟发现他测定的数据小于标准数据,请你帮小伟分析有可能的原因?   </p></div></div>
<div><p>【答案】<br />(1)不准确;因为在实验中没有很好地控制变量,一个花生仁与半个核桃仁的质量可能不一样<br />(2)花生燃烧时散失较多的热量;测量不准确;计算有误。<br />【解析】解:(1)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想测定花生仁与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变量是能量的多少,因此其它量都要相同。因此花生仁与核桃仁的质量必须相同如都是1克。而实验中一个花生仁与半个核桃仁的质量可能不一样,因此实验结果不准确。(2)小伟同学做的是测定花生仁中含有多少能量,但小伟发现他测定的数据小于标准数据,可能是没有加保温装置、试管受热面积较小等导致花生燃烧时散失较多的热量;测量不准确;计算有误等。<br />【考点精析】利用科学探究的过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示意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5aeb319f/SYS201708151342389155386983_ST/SYS201708151342389155386983_ST.001.png" width="182"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处于a点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 此时进行的是呼吸运动的   过程。<br />(2)b和d点肺的状态变化是   、   。</p></div></div>
<div><p>【答案】<br />(1)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吸气<br />(2)肺扩张;肺收缩<br />【解析】解:(1)呼吸运动能使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大,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就被吸入,吸气和呼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图中原点-a-b段所表示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因此表示吸气;bd表示呼气,当呼气时,由于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变小,肺随着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体就被呼出,当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时,人体既不呼气也不吸气,所示b、d点均表示气压和大气压相等。因此,由图中曲线可知,a点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标准大气压,完成的是吸气过程。(2)在坐标系中的b和d点处在横坐标上,表示肺内压和外界大气压相等,既不呼气也不吸气,c点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标准大气压,完成的是呼气动作。所以在b点刚刚吸气完,此时肺处在扩张状态;而在d点肺刚刚完成呼气的状态,所以此时肺还在收缩状态。<br />【考点精析】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示意图,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5aeb319f/SYS201708151342389953913981_ST/SYS201708151342389953913981_ST.001.png" width="195"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B,C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糊2毫升,再向A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B和C中各加入2毫升唾液,再向C中滴入稀碘液,C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br />(2)将三支试管震荡后,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浴热十分钟,C试管的变化是   。<br />(3)再过十分钟后,向A、B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A试管的变化是    , B试管内的现象是   。B试管的现象证明了   。<br />(4)这个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与B试管   。</p></div></div>
<div><p>【答案】<br />(1)变蓝色<br />(2)蓝色逐渐消失<br />(3)变蓝色;无蓝色出现(或不变蓝);淀粉被消化了(或B试管中没有淀粉)<br />(4)起对照作用(或进行对比)<br />【解析】解:(1)在唾液还没有起作用的情况下,向C中滴入稀碘液,C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变蓝色。(2)将三支试管震荡的目的是让唾液与淀粉糊充分混合,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水浴是模拟口腔内的温度;在此条件下,C试管中的淀粉逐渐被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由此C试管中的蓝色会逐渐消失。(3)冷却后,向A、B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A试管的变化是变蓝色,因为A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B试管内的现象是不变蓝色,因为B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了,即淀粉被唾液消化了。(4)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在这个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与B试管进行对照。<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输液时,用橡皮筋扎住人的上臂,人手臂上暴起一条条的青筋属于下图中的   血管(填字母),下图中表示动脉血管的是   (填字母),C表示   血管。<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5aeb319f/SYS201708151342390997111164_ST/SYS201708151342390997111164_ST.001.png" width="404"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div></div>
<div><p>【答案】B;A;毛细血管<br />【解析】解:血液在动脉里是从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的,在静脉里是从分支血管流向主干血管的,在毛细血管里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根据血流方向,题干中的图示告诉我们:A血管内的血液从主干血管流向分支,因此是动脉,B血管内的血液是从分支血管流向主干,因此是静脉血管,C血管内红细胞呈单行通过,因此是毛细血管。有些静脉位置较浅,在体表可以看到,输液时,用橡皮筋扎住人的上臂,由于静脉瓣的作用,血液不能倒流,血液积存在静脉血管中,使分布在人的手臂较浅部位的静脉就暴起一条条“青筋”。<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血管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