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br />A.类人猿<br />B.长尾猴<br />C.黑猩猩<br />D.森林古猿</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掌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br />B.劳动对从古猿到人类的进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br />C.环境的变化使古猿进化成人<br />D.古猿适应了变化的生存环境就进化成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但人和动物具有本质的区别:人会制造工具,动物不会制造工具,A错误;<br />B、在地面生活的古猿,因为没有尖牙利爪进行攻击和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只能使用折断的树枝、破碎的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只能用后肢行走,而将上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工具.所以,劳动在从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B正确;<br />C、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如造山运动、气候变化导致森林减少,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C错误;<br />D、古猿原来是过着树栖生活,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适应环境的古猿继续过着树栖生活,另一部分古猿被迫从树上到了地面,改营地面生活,最终进化为人类,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的进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些消化液经过消化腺分泌后直接进入小肠( )<br />①唾液 ②胃液 ③胰液 ④胆汁 ⑤肠液.<br />A.②③④⑤<br />B.①②③④⑤<br />C.③④⑤<br />D.②④⑤</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①唾液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腺位于消化道外,与口腔相连,其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流入口腔,故错误;②胃液是胃分泌的,胃腺位于消化道内,它分泌的消化液胃液直接进入胃,消化食物,故错误;③④胰腺和肝脏都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分别通过胰管和胆管流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故正确;⑤肠腺位于小肠壁上,其分泌的肠液直接进入小肠,故正确.所以③胰液、④胆汁、⑤肠液经过消化腺分泌后直接注入小肠.<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物的消化,需要了解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进入青春期后,为了克服自己心理、生理的障碍,正确的做法是( )<br />A.对疑惑不解的问题,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明白,不急于弄清楚<br />B.有问题可以找同龄小伙伴和知心同学交谈<br />C.可从某些小书摊买卖杂志来寻求答案<br />D.以科学的态度、求知的心情向老师家长求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青春期少年在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遇到一些问题要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A错误.<br />B、遇到问题要与老师和家长交流,B错误.<br />C、在青春期,最好不从某些小书摊买卖杂志来寻求答案,要以科学的态度、像老师或家长得到答案,C错误.<br />D、遇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不要埋藏在心中,要以科学的态度,通过个别谈心等方式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的相关知识,掌握遗精是一种正常现象.“精满自溢”,精液过多就会排出.女孩月经期应该注意保持心态良好,坚持适当的运动,注意个人卫生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你认为人类生命的起点是( )<br />A.精子成熟<br />B.卵细胞成熟<br />C.精卵结合<br />D.婴儿诞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不能说人的生命起点是婴儿诞生.<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既能预防佝偻病,又能预防夜盲症的最佳食物是( )<br />A.辣椒和菠菜<br />B.柠檬和香蕉<br />C.猪肝和鱼肝油<br />D.牛奶和粗粮</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对人体非常重要.其中维生素A的作用是促进人体的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皮肤粗糙等,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食物中.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维生素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动又必不可少的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七大类,其中的膳食纤维虽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对人体有重要生理作用,下列食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是( )<br />A.菠菜、芹菜<br />B.鱼、虾<br />C.鸡蛋、猪肉<br />D.牛奶、牛肉</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类: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不同的.人类膳食中还有一种被称为纤维素的物质,它主要含于蔬菜和粗加工的谷类中,虽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有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等功能,因而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A、菠菜、芹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A符合题意.BCD、鱼、虾、奶、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质.BCD不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掌握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吸烟对人体的影响说法正确的( )<br />A.吸烟显示成熟<br />B.吸烟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br />C.吸烟不会影响他人健康<br />D.吸烟有利于提高肺活量</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更为严重的是,吸烟造成的烟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妨碍他人健康,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自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内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完全禁止吸烟.故B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呼吸道的功能是( )<br />①进行气体交换 ②温暖吸入的空气 ③清洁吸入的空气 ④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⑤湿润吸入的空气.<br />A.①②③④⑤<br />B.①②③④<br />C.②③④<br />D.②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可见①进行气体交换不是呼吸道的作用,故选项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呼吸系统的组成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呼吸道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br />B.呼吸道可以将外界污染严重的空气变得新鲜和干净<br />C.呼吸道还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br />D.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故A正确;<br />B、呼吸道对空气处理有一定的能力,能清洁、湿润、温暖的空气,但能力是有限的.故B错误;<br />C、呼吸道还能对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温暖、清洁.故C正确;<br />D、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故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呼吸系统的组成,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肺的叙述中,不属于有利于气体交换的是( )<br />A.肺可分为左肺和右肺<br />B.每个胚泡的壁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br />C.肺泡数目很多,总数约有7亿个<br />D.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肺分为左肺和右肺与气体交换没有关系,A错误;<br />B、每个肺泡的壁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B正确;<br />C、肺的末端形成肺泡,数目很多,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C正确;<br />D、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D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血液是人体内流动的组织,下面不属于血液功能的是( )<br />A.运输作用<br />B.分泌作用<br />C.防御作用<br />D.保护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CD、运输作用、防御保护、保护作用,都属于血液的功能,ACD正确;<br />B、血液没有分泌作用,有分泌作用的是消化腺、内分泌腺、皮脂腺和汗腺等,因此分泌作用不属于血液的功能,B不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掌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在[]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8a2072c3/SYS201708151053099391544659_ST/SYS201708151053099391544659_ST.001.png" width="148" height="2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小明早餐吃了一个馒头,馒头中营养物质淀粉在   开始被消化<br />(2)小华得了胃炎,图中表示“胃”的是[   ](填序号)<br />(3)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 它能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br />(4)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是    , 它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p></div></div>
<div><p>【答案】<br />(1)口腔<br />(2)3<br />(3)7;肝脏<br />(4)小肠<br />【解析】(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最最先被消化,在1口腔中可以被唾液淀粉酶分解麦芽糖,在5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葡萄糖.(2)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即图中的3,胃液里含有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3)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图中的7肝脏,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4)图中的5是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能够消化多种食物;小肠绒毛壁、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br />所以答案是:(1)口腔 (2)3(3)7;肝脏(4)小肠<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说明了气球在膈肌收缩时胀大,在膈肌舒张时回缩,通过以上实验说明<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8a2072c3/SYS201708151053100231318916_ST/SYS201708151053100231318916_ST.001.png" width="206" height="1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A表示    , 图中B表示    , 图中D表示    .<br />(2)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    ,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外界气体就被    .</p></div></div>
<div><p>【答案】<br />(1)气管;肺;膈<br />(2)扩张;吸入<br />【解析】(1)图中,A玻璃管代表气管,B气球代表肺,C钟罩代表胸廓,D橡皮膜代表膈,左图表示呼气,右图表示吸气.(2)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br />所以答案是:(1)气管;肺;膈(2)扩张 吸入<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掌握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8a2072c3/SYS201708151053101186416098_ST/SYS201708151053101186416098_ST.001.png" width="173"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D、E、F、G各代表心脏的:<br />D   ;E   ;F   ;G    .<br />(2)在心脏和部分血管中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的结构称为    .<br />(3)心脏的四腔中,   的壁最厚.</p></div></div>
<div><p>【答案】<br />(1)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br />(2)瓣膜<br />(3)左心室<br />【解析】(1)图中D、E、F、G各代表心脏的:D.左心房 E.左心室 F.右心室 G.右心房(2)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3)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与心脏各腔的输血功能相适应.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br />所以答案是:(1)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2)瓣膜(3)左心室<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心脏的相关知识,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8a2072c3/SYS201708151053102243366021_ST/SYS201708151053102243366021_ST.001.png" width="228"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箭头①表示   进入血液,箭头②表示   进入肺泡.<br />(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与   的功能相适应.</p></div></div>
<div><p>【答案】<br />(1)氧气;二氧化碳<br />(2)一;气体交换<br />【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①表示氧气,②二氧化碳.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由肺静脉流入左心房.(2)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只要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肺泡的高,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通过呼气排出体外.如图所示:<br />所以答案是:(1)氧气;二氧化碳 (2)一;气体交换<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8a2072c3/SYS201708151053102243366021_DA/SYS201708151053102243366021_DA.001.png" width="330" height="1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显微镜下看到的血图片一个视野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8a2072c3/SYS201708151053103541961793_ST/SYS201708151053103541961793_ST.001.png" width="100"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当人体发生炎症时,其数目增加的是②    .<br />(2)具有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是④   <br />(3)当图中③   数目明显下降时,会引起人体皮下出血.<br />(4)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①    , 它的数量过少易出现    , 其作用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白细胞<br />(2)血浆<br />(3)血小板<br />(4)红细胞;贫血;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br />【解析】(1)②是白细胞,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2)④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3)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当图中③血小板数目明显下降时,会引起人体皮下出血.(4)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①红细胞,它的数量过少易出现贫血,其作用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br />所以答案是:(1)白细胞;(2)血浆;(3)血小板;(4)红细胞; 贫血;运输氧<br />【考点精析】掌握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三支试管中各加入淀粉糊2毫升,再向A试管中加入2毫升水,向B、C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唾液,再向A、C试管中各滴入一滴稀碘液.将三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37℃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观察三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A管现象    , B管现象    , C管现象    . 本实验设置A管目的是    .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8a2072c3/SYS201708151053104531158975_ST/SYS201708151053104531158975_ST.001.png" width="305"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div></div>
<div><p>【答案】变蓝;不变蓝;先变蓝,后蓝色褪色;对照<br />【解析】由于向A、C试管中各滴入一滴稀碘液,A试管的变化是变蓝色,因为A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C试管内的现象是变蓝色,因为C试管中入了碘液,淀粉遇碘变蓝色.10分钟后,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蓝色褪色.B试管内的现象是不变蓝色,因为没有加入碘液,颜色不发生变化.本实验设置A管目的是对照.<br />所以答案是:变蓝;不变蓝;先变蓝,后蓝色褪色;对照.<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物的消化和科学探究的过程,需要了解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