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a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呼吸道和消化道共用的器官是( )<br />A.鼻<br />B.咽<br />C.喉<br />D.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鼻是气体的通道,A错误;<br />B、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通道,B正确;<br />C、喉是气体的通道,C错误;<br />D、肺是气体的通道,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没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br />A.胰液<br />B.胃液<br />C.胆汁<br />D.唾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能够初步消化淀粉的酶;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能够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加大了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的消化,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空气中的氧气从肺泡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至少要穿过几层细胞( )<br />A.四层<br />B.三层<br />C.二层<br />D.一层</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因此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需要经过两层细胞,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d7466b6b/SYS201708151052477158753408_DA/SYS201708151052477158753408_DA.001.png" width="310" height="2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氧气从肺部扩散人血后,绝大部分( )<br />A.与静脉血结合<br />B.与动脉血结合<br />C.与血红蛋白结合<br />D.与白细胞结合</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因此氧气从肺部扩散到血液后,造成血液中氧气浓度增高,血红蛋白便与氧气结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人体的各个部位.<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低倍镜下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观察到的情况是( )<br />A.白细胞呈白色<br />B.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r />C.血小板的数量最少<br />D.以上都对</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在显微镜下,我们看见最多的红细胞,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看到最少的血细胞是白细胞,白细胞呈圆球状,有细胞核;看不到的血细胞是血小板,因为血小板个体小,普通显微镜下很难观察的到.<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掌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血液的组成成分中,既含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又能够运载血细胞的是( )<br />A.红细胞<br />B.白细胞<br />C.血小板<br />D.血浆</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凝血的作用,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冬奥会前,国家短道速滑队来昆明集训,目的是使血液中的( )数量增多.<br />A.红细胞<br />B.白细胞<br />C.血小板<br />D.吞噬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红细胞承担运输氧气的职责,经过对体能的锻炼能使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加.A正确.<br />B、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B错误.<br />C、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C错误.<br />D、吞噬细胞属于白细胞.D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形表示血管,排序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d7466b6b/SYS201708151052481260847618_ST/SYS201708151052481260847618_ST.001.png" width="227" height="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静脉、动脉、毛细血管<br />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br />C.静脉、毛细血管、动脉<br />D.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分别为:静脉、动脉、毛细血管.<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管的相关知识,掌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结构是( )<br />A.细胞壁<br />B.叶绿体<br />C.线粒体<br />D.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细胞质里有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子宫内的胎儿、脐带和胎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d7466b6b/SYS201708151052486740637600_ST/SYS201708151052486740637600_ST.001.png" width="175" height="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一般来说,怀孕到第   周时,③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③和   (填序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    .<br />(2)如果孕妇喝酒、吸烟或者吃了某些药品,酒精、烟草和这些药品中的有害物质,就会通过   (填序号)到达③的体内,对③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p></div></div>
<div><p>【答案】<br />(1)40;①;分娩<br />(2)①②<br />【解析】(1)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孕妇摄入体内的有害物质会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br />所以答案是:(1)40;①;分娩(2)①②</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d7466b6b/SYS201708151052487501411858_ST/SYS201708151052487501411858_ST.001.png" width="147" height="2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是[   ]    , 能够分泌胆汁的是[   ]    ,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br />(2)营养物质中,大分子有机物只有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在营养物质中,口腔就开始消化的是    , 参与这一消化的消化酶是    . 胃内开始消化的是    , 参与这一消化的消化酶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3;胃;10;肝脏;6;小肠<br />(2)淀粉;唾液淀粉酶;蛋白质;胃蛋白酶<br />【解析】(1)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3胃,能够暂时储存食物,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能够分泌胆汁的是10肝脏,能分泌胆汁;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是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2)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唾液腺分泌唾液,只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少量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能分泌大量的胃液,胃液呈强酸性,其中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具有初步消化的作用;所以在营养物质中,口腔就开始消化的是淀粉,参与这一消化的消化酶是唾液淀粉酶.胃内开始消化的是蛋白质,参与这一消化的消化酶是胃蛋白酶.<br />所以答案是:(1)3; 胃;10;肝脏;6;小肠(2)淀粉;唾液淀粉酶;蛋白质;胃蛋白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作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d7466b6b/SYS201708151052488911107630_ST/SYS201708151052488911107630_ST.001.png" width="199"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所示血管为    , 与其他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    .<br />(2)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   (填某器官的名称)吸收进入血液.<br />(3)经过物质交换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   血.<br />(4)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   内被利用.<br />(5)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    . 例如:淀粉最终被分解成    , 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   才能被人体吸收.<br />(6)在人体的胃内有胃腺,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和   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br />(1)毛细血管;慢<br />(2)小肠<br />(3)静脉<br />(4)线粒体<br />(5)消化;葡萄糖;氨基酸<br />(6)胃蛋白<br />【解析】(1)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图中所示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是毛细血管,与其它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慢.(2)分析图示可知: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水、营养物质和氧气等主要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最终进入组织细胞.(3)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故经过物质交换后,流出的是静脉血.(4)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这个结构进行了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的生命活动.(5)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消化;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例如淀粉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6)解: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腺包括肝脏、唾液腺、胰腺、肠腺和胃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含有胃腺分泌的消化液胃液含胃蛋白酶,可以消化蛋白质.<br />所以答案是:(1)毛细血管;慢(2)小肠(3)静脉(4)线粒体(5)消化;葡萄糖;氨基酸(6)胃蛋白<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管的相关知识,掌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实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d7466b6b/SYS201708151052489975957553_ST/SYS201708151052489975957553_ST.001.png" width="120"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呼吸处”作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   (填“A”或“B”)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    .<br />(2)在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    .<br />(3)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br />A.血液<br />B.肺泡<br />C.细胞<br />D.气管<br />(4)在呼吸时,由于肋间肌和膈肌    , 胸廓扩大,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间肌和膈肌    , 胸廓变小时,气体就被呼出.</p></div></div>
<div><p>【答案】<br />(1)B;较多的二氧化碳<br />(2)对照<br />(3)C<br />(4)收缩;舒张<br />【解析】(1)由于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当呼气时,夹紧A管的橡皮管,呼出的气体进入B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中,由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B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2)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故设置A试管进行对照.(3)由于组织细胞更新需要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组织细胞.(4)当吸气时,由于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气体就被吸入;当呼气时,由于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变小,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就被呼出.<br />所以答案是:(1)B;较多的二氧化碳;(2)对照(或对比);(3)C;(4)收缩;舒张.<br />【考点精析】掌握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d7466b6b/SYS201708151052491017154735_ST/SYS201708151052491017154735_ST.001.png" width="419"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实验中所用A、B、C三块馒头应该是    . 此同学把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拌均,而C块不做任何处理.其中A、B的处理是模拟   的   作用,以及   的   作用,C的作用是    .<br />(2)如果这三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那么10分钟后,取出并加碘液,摇均,能变蓝的有    . A和B的结果对比说明   ;A和C的结果对比说明    .<br />(3)如果这三支试管都放入80℃的热水中加热10分钟,取出加碘、摇均后,能变蓝的有    . 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    .</p></div></div>
<div><p>【答案】<br />(1)大小一致;牙齿;咀嚼;舌;搅拌;对照<br />(2)B、C;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消化;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够促进淀粉的消化<br />(3)A、B、C;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br />【解析】(1)对照实验指的是除了探究的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自然状态下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由题意可知,A、B的处理是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C为对照组.(2)在37度左右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10分钟后,A试管的淀粉被淀粉酶转化成麦芽糖,加入碘液不变蓝;B试管中由于没有淀粉酶,淀粉不发生变化,加入碘液后变蓝;试管中的淀粉酶只能消化一部分淀粉,加入碘液后,也会变蓝.A和B的结果对比说明: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消化;A和C的结果对比说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够促进淀粉的消化.(3)酶的催化能力还受温度的影响,低温或高温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如果这三支试管都放入80℃的热水中加热10分钟,取出加碘、摇均后,能变蓝的有A、B、C,原因是A、C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将失去活性,试管中的淀粉将不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会变蓝色.B试管中由于没有淀粉酶,淀粉不发生变化,加入碘液后变蓝.由此可见: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br />所以答案是:(1)大小一致;牙齿;咀嚼;舌;搅拌;对照;(2)B、C;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消化;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够促进淀粉的消化;(3)A、B、C;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物的消化和科学探究的过程,需要了解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