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消化道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来自下列哪些腺体?( )<br />①唾液腺 ②胃腺 ③肠腺 ④胰腺.<br />A.①②③<br />B.①②④<br />C.②③④<br />D.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可见C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高于正常值的是( )<br />A.红细胞<br />B.白细胞<br />C.血红蛋白<br />D.血小板</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br />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br />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预防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他们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下列哪类无机盐( )<br />A.含钙的<br />B.含锌的<br />C.含磷的<br />D.含碘的</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无机盐中含有的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幼年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因此,上了年纪的人易骨质疏松,应补充含钙的无机盐丰富的食物.<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水和无机盐的作用,需要了解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无机盐中的钙、铁、磷、碘、盐都是不可或缺的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沉溺网络游戏,会导致眼球中某一结构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 )<br />A.角膜<br />B.玻璃体<br />C.晶状体<br />D.视网膜</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该戴凸透镜进行矫正.因此沉溺网络游戏,会导致眼球中某一结构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晶状体.<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禁毒”、“预防艾滋病”的认识正确的是( )<br />A.吸食毒品对身体没有伤害,是一种时尚<br />B.作为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拒绝不良诱惑<br />C.艾滋病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我们要与艾滋病患者隔离<br />D.静脉注射毒品没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毒品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A错误;<br />B、我们都要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B正确;<br />C、艾滋病病毒也不会通过空气、饮水、食品、以及未消费的餐具、衣服被褥、货币等物品而传染.一般也不必担心与艾滋病病人握手、轻吻或共用电话、马桶、桌椅等而被感染.所以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感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C错误;<br />D、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因此要拒接毒品,珍爱生命.D错误;<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内的三种血管模式图,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ddb71312/SYS201708151252558924323055_ST/SYS201708151252558924323055_ST.001.png" width="195" height="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甲、乙、丙所示的血管分别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br />B.血液在甲、乙、丙所示血管中的流速是:乙>甲>丙<br />C.人体通过甲所示的血管将血液从心脏输送至全身各处<br />D.甲和乙所示血管的内表面都存在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甲、乙、丙所示的血管分别为静脉、动脉、毛细血管,而不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A错误;<br />B、血液在甲、乙、丙所示血管中的流速是:“乙>甲>丙”;B正确;<br />C、人体通过乙(动脉)而不是甲(静脉)所示的血管将血液从心脏输送至全身各处;C错误;<br />D、只有四肢的静脉内有静脉瓣,动脉血管内没有动脉瓣,而不是“甲和乙所示血管的内表面都存在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血管,需要了解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当你成年后,为挽救他人的生命献血奉献爱心,献出的血缓缓地输入患者的手臂静脉时,你认为下面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br />A.你和患者是同型血的可能性很大<br />B.如果病重依然坚持献血,更值得提倡<br />C.血液输入患者手臂静脉后,经过上腔静脉,直接到达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参与血循环<br />D.你献出的血将在患者的体内,伴陪一生,温暖一辈子</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人的血型主要有A、B、AB、O四种类型,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和患者是同型血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我们要积极献血,挽救他人是生命.符合题意.<br />B、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健康、合格者,可以参加献血.有病在身的患者不能参加献血,与人与己都不利.不符合题意.<br />C、血液输入患者手臂静脉后,经过上腔静脉,直接到达右心房,进入右心室,参与血循环.不符合题意.<br />D、你献出的血输入患者的体内后,能拯救患者的生命,人体内每天均有细胞衰老、死亡,也有细胞不断的补充更新.一般红细胞寿命120天,每天约有20亿个红细胞死亡.白细胞寿命7﹣14天,血小板7﹣9天.因此你献出的血不会在患者的体内一生,不久就会更新掉.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着动脉血;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动着静脉血.两条血管的名称分别是( )<br />A.主动脉和肺静脉<br />B.肺动脉和上腔静脉<br />C.肺静脉和肺动脉<br />D.下腔静脉和主动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ddb71312/SYS201708151252560441771569_DA/SYS201708151252560441771569_DA.001.png" width="460" height="2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br />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br />可见,“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该血管是肺静脉;“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该血管是肺动脉.<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人体内膈肌所处的几种状态.当膈肌由A状态向C状态转换时,胸廓容积、肺内气压和呼吸情况分别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ddb71312/SYS201708151252561357868750_ST/SYS201708151252561357868750_ST.001.png" width="106"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扩大、下降、吸气<br />B.扩大、升高、呼气<br />C.缩小、下降、吸气<br />D.扩大、下降、呼气</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膈肌由A→C转换时,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以及对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的理解,了解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 )<br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br />B.肺的通气<br />C.组织里的气体交换<br />D.体内的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举,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正好相反.因此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了,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 )<br />A.肺泡<br />B.支气管<br />C.组织细胞<br />D.血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ddb71312/SYS201708151252562442965932_DA/SYS201708151252562442965932_DA.001.png" width="429"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因此“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了”,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组织细胞.<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呼吸作用的实质和呼吸系统的组成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戴助听器的耳病患者,一般是传导性耳聋,其损伤的结构是( )<br />A.鼓膜、听小骨<br />B.耳蜗、半规管<br />C.听神经<br />D.前庭、半规管</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鼓膜的作用是当声波传送来时产生振动,鼓室内主要有三块听小骨,听小骨主要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导到内耳;鼓膜和听小骨起传导作用,戴助听器的耳病患者,一般是传导性耳聋,其损伤的结构是鼓膜、听小骨,故A正确;<br />B、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里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耳蜗里有听觉感受器,耳蜗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听力丧失,故B错误;<br />C、听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听力丧失,故C错误;<br />D、前庭和半规管受损听力丧失,故D错误.<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中枢神经系统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br />A.灰质<br />B.白质<br />C.神经中枢<br />D.神经节</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生理活动的部位,叫做神经中枢.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或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在脑和脊髓里,细胞体密集的地方,色泽灰暗,叫灰质;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在脑和脊髓里神经纤维汇集的部位,色泽亮白叫白质;在周围神经系统里,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神经系统的组成,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脊髓的功能有( )<br />A.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br />B.只有反射功能<br />C.只有传导功能<br />D.多种调节高级神经活动的功能</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脊髓是感觉和运动神经冲动传导的重要通路,全身的深、浅感觉和大部分内脏感觉冲动,都经脊髓白质的上行纤维束才能传到脑.由脑发出的冲动,也要通过脊髓白质的下行纤维束才能调节躯干、四肢骨骼肌以及部分内脏的活动;脊髓可执行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包括排尿反射和排便反射,脊髓各种反射都是通过脊髓节内和节间的反射弧完成的.<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神经系统的组成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意识和其他一切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脑中没有损伤的部位最可能是( )<br />A.大脑<br />B.小脑<br />C.脑干<br />D.大脑和小脑</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意识和其他一切活动的病人,因此这种病人脑中没有损伤的部位最可能是脑干.<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神经系统的组成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课铃响了,你匆匆地跑出教室,直奔食堂,你看到了饭菜的颜色,闻到了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横线上填写文字)<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ddb71312/SYS201708151252566843658733_ST/SYS201708151252566843658733_ST.001.png" width="391"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   的折射,物像形成于视觉感受器   上,并最终在大脑   形成了视觉.<br />(2)你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鼓膜的振动,刺激了   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最终产生了听觉.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同学们自动停止答题,这属于   反射.<br />(3)考试中遇到难题,心跳和呼吸难免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这是   调节和   调节协同作用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br />(1)晶状体;视网膜;皮层<br />(2)耳蜗;条件<br />(3)激素;神经<br />【解析】解:(1)饭菜反射的光线经过4晶状体的折射作用,落到7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7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2)铃声通过外耳道传到11,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9耳蜗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听觉.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考试开始后,同学们冥思苦想,奋笔疾书,参与这一过程的神经中枢主要有躯体运动中枢、语言和视觉中枢等.听到考试结束铃声,停止答卷,该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这一过程属于复杂(或条件)反射.(3)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其中主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考试中遇到难题,心跳和呼吸难免会不由自主地加快,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的结果.<br />所以答案是:(1)晶状体;视网膜;皮层;(2)耳蜗;条件;(3)激素;神经.<br />【考点精析】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我国目前有500万肺结核患者,①接种卡介苗、积极参加“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②不随地吐痰.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br />(1)结核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    , 其中分布有DNA.<br />(2)接种卡介苗后,体内会产生一种抵抗结核杆菌的特殊蛋白质,称为    , 这属于   免疫.<br />(3)资料中的①和②,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br />(4)链霉素等抗生素可以有效治疗结核病,它能杀死病毒吗?    . 该药物包装上没有“OTC”字样,能自行购买吗?    .<br />(5)不规范的用药,会导致结核杆菌产生更多的耐药性个体.这些耐药细菌的出现可以用达尔文的“   ”学说来解释.</p></div></div>
<div><p>【答案】<br />(1)细胞核<br />(2)抗体;特异性<br />(3)②<br />(4)不能;不能<br />(5)自然选择<br />【解析】解:(1)引起结核病的结核杆菌是一种细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具有DNA集中区域.(2)免疫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接种卡介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只对结核杆菌起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没有免疫作用;因此接种卡介苗后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3)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资料中的“①接种卡介苗、积极参加“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保护易感者,“②不随地吐痰”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切断传播途径.(4)由某些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某些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只对细菌具有灭杀作用,对病毒则没有作用;OTC为非处方药的标识,链霉素属于处方药,不能自行购买.(5)耐药细菌的产生可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结核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抵抗链霉素变异,具有这种变异的结核杆菌不能被链霉素杀死,并能把这种变异遗传下去,通过一代代的积累,耐药的结核杆菌就产生了.<br />所以答案是:(1)细胞核;(2)抗体;特异性;(3)②;(4)不能;不能;(5)自然选择.<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细菌和传染病及其预防,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