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红寺堡三中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位科学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br />A.达尔文<br />B.虎克<br />C.恩吉尔曼<br />D.袁隆平</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袁隆平,1930年9月1日生,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br />A.空气<br />B.阳光<br />C.温度<br />D.水</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br />A.生物圈<br />B.草原生态系统<br />C.森林生态系统<br />D.海洋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的是( )<br />A.青蛙捕食昆虫<br />B.青蛙捕食蚊子<br />C.黄鼠狼吃鸡<br />D.羊吃草</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青蛙、昆虫是动物为消费者,A不正确;<br />B、青蛙、蚊子是动物为消费者,B不正确;<br />C、黄鼠狼、鸡是动物为消费者,C不正确;<br />D、羊是动物为消费者,草是植物为生产者,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条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br />A.狐狸→狼→兔→草<br />B.草→昆虫→青蛙→蛇<br />C.阳光→草→兔→狼<br />D.草→蛇→青蛙→昆虫</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狐狸是动物不是生产者,而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故不正确;<br />B、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昆虫、青蛙、蛇它们之间的关系,故正确;<br />C、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故不正确;<br />D、蛇是肉食性动物不吃草,把蛇、青蛙、昆虫的捕食关系高错了,故不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链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有些同学只爱吃肉,不爱吃水果和蔬菜,长期以往会造成身体缺乏( )<br />A.蛋白质和维生素<br />B.脂肪和无机盐<br />C.蛋白质和脂肪<br />D.维生素和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肉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水果和蔬菜含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因此有些同学只爱吃肉,不爱吃水果和蔬菜,常此以往会造成身体蛋白质和脂肪的积累剩余,而致肥胖,同时会导致缺乏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合理营养和合理营养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合理营养:每日三餐,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三餐应该按时;要合理补充各种人体所必须的五类食物,可以形象比喻成“平衡膳食宝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从物质转变的角度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br />A.把污染物转变为对人类有益的物质<br />B.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储存起来<br />C.把气体变为固体<br />D.是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55873686/SYS201702111635187374525958_DA/SYS201702111635187374525958_DA.001.png" width="53" height="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有机物(储存化学能)+氧气.<br />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实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转化,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二是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B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br />A.生物都能呼吸<br />B.生物都能进行运动<br />C.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br />D.生物都能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生物都能运动不是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不能移动位置.该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是( )<br />A.西双版纳热带雨林<br />B.呼伦贝尔<br />C.太湖<br />D.腾格里沙漠</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热带雨林属于森林生态系统,A符合题意;<br />B、呼伦贝尔大草原属于草原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br />C、太湖属于淡水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br />D、腾格里沙漠属于荒漠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不是膳食纤维对人体的作用( )<br />A.促进肠道的蠕动<br />B.多食,会增加体重<br />C.可以消除饥饿感<br />D.能促进体内胆固醇的代谢</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现在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类营养元素.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排便通畅、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除此之外,多食用膳食纤维还可以消除饥饿感.可见B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合理营养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合理营养:每日三餐,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概述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狐狸不吃草,所以这两种生物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狐狸在食物链中属于消费者,而草属于生产者,所以这两种生物都参与了构成食物链.<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利用食物链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种生物都能永远地适应环境。</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但并不是生物能适应所有的环境,当环境的变化超出了生物的适应能力,生物就会灭绝.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例如:将鲫鱼放到海水中,不久鲫鱼就会死亡,这说明生物不能适应所有的环境.<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必须需要光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所以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而在夜晚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呼吸作用.<br />所以答案是: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民在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膜覆盖地面,能提早出苗,原因是提高土壤温度。</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除了可以提高表层土壤的温度外,还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的散失.因此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来保湿、保温,能够促进种子提早出苗.<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子萌发的条件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因此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来自于土壤溶液,而土壤颗粒对植物主要起固着作用.无土栽培就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br />所以答案是: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给庄稼施肥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粪等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其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产生水和无机盐,施肥的目的就是给植物提供生长必需的无机盐.<br />所以答案是: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池塘中,由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等生物组成池塘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等.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部分(如光、空气、水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而此题只是包括池塘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等生物,不能构成的生态系统.要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要非生物部分.因此说法是错误的.<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麻雀会啄食粮食,所以它是有害无益的鸟。</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麻雀在生物圈中也构成了食物链,消灭他们,就会破坏食物链,导致生态失衡.大多数雀形目鸟类在育雏期都是以昆虫或它们的幼虫饲喂雏鸟的,麻雀也不例外.在温带地区,麻雀每年可繁殖3~4 窝,每窝平均有雏鸟4~6 只,每只雏鸟要经过亲鸟饲喂12天左右才离窠,这段时期内所吃掉的昆虫数量当然是十分可观的.因此虽然麻雀吃粮食,但是也吃害虫,并且是益处更大的.<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55873686/SYS201702111635195995738948_ST/SYS201702111635195995738948_ST.001.png" width="400" height="1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②;①;④;③<br />【解析】显微镜各部件的作用是:物镜和目镜由于观察和放大物像;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转换器用于调换物镜;反光镜能够将光线反射到镜筒内.所以答案是: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55873686/SYS201702111635195995738948_DA/SYS201702111635195995738948_DA.001.png" width="383"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有   、   、   、   、   、    .</p></div></div>
<div><p>【答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r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r />所以答案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r />【考点精析】利用科学探究的过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光合作用的实质上说,光合作用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转化过程:一方面是物质转化过程,把简单的    , 制造成复杂的   并且释放出   ;另一方面是能量转化过程,在物质转化的同时,把   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p></div></div>
<div><p>【答案】无机物;有机物;氧气;光能;化学能<br />【解析】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55873686/SYS201702111635198344945994_DA/SYS201702111635198344945994_DA.001.png" width="47" height="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br />由公式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完成了物质和能量的转化:①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物质转变.它把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合成的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同时释放氧气,为生物呼吸利用.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br />所以答案是:无机物;有机物;氧气;光能;化学能<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物中的三大供能物质是   、   、    . 其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 重要的储能物质是    .</p></div></div>
<div><p>【答案】糖类;脂肪;蛋白质;糖类;脂肪<br />【解析】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其中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人体的废物和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br />所以答案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糖类;脂肪<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p></div></div>
<div><p>【答案】肺<br />【解析】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55873686/SYS201702111635199689820404_DA/SYS201702111635199689820404_DA.001.png" width="301"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可见,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交换的场所.<br />所以答案是:肺.<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由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可知:水和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水是通过导管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淀粉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氧气是通过叶片进入空气的.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请据图回答:<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55873686/SYS201702111635200284898889_ST/SYS201702111635200284898889_ST.001.png" width="160"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 含有能吸收光能的色素,其中最主要的是    , 它能使植物呈绿色.<br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③]   和[④]    .<br />(3)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br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叶绿体;叶绿素<br />(2)水;二氧化碳<br />(3)光<br />(4)叶<br />【解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分析题意,如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由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可知:水和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水是通过导管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有机物淀粉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氧气是通过叶片进入空气的.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据此可知,①是有机物淀粉,②是氧气,③是水,④是二氧化碳,A是叶绿体;(1)由上可知,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图中的A叶绿体,它含有能吸收光能的色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叶绿素,它能使植物呈绿色;(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的③水和④二氧化碳;(3)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选择状况相似的1~3号三盆青菜幼苗,以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现在设置如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请根据表回答问题:</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9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编 号</p></td><td style="width:9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号幼苗</p></td><td style="width:9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号幼苗</p></td><td style="width:9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号幼苗</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环境条件</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光照充足、适量浇水</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光照充足、不浇水</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光照充足、大量浇水</p></td></tr></table><p><br />(1)在该探究实验中,1号幼苗起   作用.<br />(2)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能正常生长的是1号幼苗,其余都不能正常生长.由此得出结论:   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因素之一.<br />(3)如果还要探究光照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应增加一盆生长状况相似的青菜幼苗.该青菜幼苗与表中1号幼苗相比,放置的环境条件应为   和    .</p></div></div>
<div><p>【答案】<br />(1)对照<br />(2)水<br />(3)遮光;适量浇水<br />【解析】解:(1)1号实验条件充足,青菜幼苗生长健壮,是对照组,起对照作用;(2)3号与1号有唯一变量﹣﹣水,而1号实验青菜幼苗生长健壮,3号实验青菜幼苗不能正常生长,说明青菜幼苗的生存需要水;(3)如果还要探究光照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应增加一盆生长状况相似的青菜幼苗.该青菜幼苗与表中1号幼苗相比,放置的环境条件应为遮光和适量浇水.</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碘液遇淀粉变蓝),观察实验现象.回答有关问题:<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55873686/SYS201702111635202000127451_ST/SYS201702111635202000127451_ST.001.png" width="478"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2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1号试管   ;2号试管    .<br />(2)如图烧杯中的1号、2号试管适宜放置在   的温水中,效果最好.<br />(3)该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对   有消化作用,淀粉被消化分解的终产物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变蓝;不变蓝<br />(2)37℃;<br />(3)淀粉;葡萄糖<br />【解析】解:“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是: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37℃水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1)1号试管和2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1号试管为对照组,说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号试管遇碘颜色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唾液淀粉酶,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1号试管遇碘颜色变蓝,原因是淀粉遇碘变蓝色,说明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2)将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是模拟人体的正常体温,在此条件下,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活力最强,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3)由(1)可知,该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淀粉在口腔中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分解成麦芽糖,通过食道和胃进入小肠,在多种酶的作用下最终被分解成可以被小肠吸收的葡萄糖.<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