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28:54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丝瓜开了花,它的繁殖过程就结束了<br />B.水稻与动物不同的是,水稻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r />C.空心菜具有生物的一切特征<br />D.植物都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丝瓜花开后,还要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结果产生种子,A错误;B、水稻与动物不同的是,水稻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B正确;C、空心菜具有生物的一切特征,属于植物,C正确;D、植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叫做应激性,D正确.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xa0;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细胞癌变说法正确的是(  )<br />A.受细胞中遗传物质控制<br />B.只分裂不分化<br />C.不可无限分裂<br />D.癌变细胞丧失分裂能力</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经过很多年才长成肿瘤.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叛变”细胞脱离正轨,自行设定增殖速度,累积到10亿个以上我们才会察觉.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有无限生长、转化和转移三大特点,也因此难以消灭.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的过程称为癌变.正常细胞癌变后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分裂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地分裂,形成肿瘤;二是癌细胞还可以侵入临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等进入远处的其它组织和器官,这就是癌的转移.细胞癌变的实质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改变.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决定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故细胞癌变的实质是细胞遗传特性改变.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掌握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颗芹菜苗就是一个植物体.芹菜苗的结构层次可以描述为(  )<br />A.分生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芹菜苗<br />B.各种细胞→芹菜苗<br />C.细胞→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芹菜苗<br />D.细胞→组织→根、茎、叶→芹菜苗</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分生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芹菜苗,芹菜苗是一个完整的植物体不是器官,不能由组织直接构成,所以A不正确;B、各种细胞构成组织,组织可以形成器官,但不能由细胞直接构成芹菜苗,所以B不正确;C、芹菜苗没有花果实种子,所以C不正确.D、细胞→组织→根、茎、叶→芹菜苗,是绿色开花植物体白菜的结构层次,所以D是正确的;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br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br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整体<br />C.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生存的环境<br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在生物圈中既有高大的山脉,也有低洼的海洋,因此这三个圈层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生物就生活在这三个圈层中,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几年,甲流在全球许多国家蔓延,经专家研究确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引起该疫情的病原体.下列各项中能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br />A.由有机物组成<br />B.具有细胞结构<br />C.能在动物体内繁殖<br />D.能使人体患病</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由有机物组成,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A错误;B、病毒无细胞结构,B错误;C、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C正确;D、能使人体发病,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D错误;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xa0;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松树与苹果树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  )<br />A.高大<br />B.不形成果实,种子裸露<br />C.不形成种子和果实<br />D.叶片形状</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苹果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能发育成果皮,因此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松树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br />B.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叶表皮细胞含有叶绿素<br />C.叶片中的叶脉有支持和输导作用<br />D.叶片上的气孔是蒸腾水分和气体交换的门户</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气孔位于叶的表皮,并且下表皮上的气孔比上表皮的气孔多,故不符合题意.B、叶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在叶的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故符合题意.C、叶脉属于输导组织,具有支持和输导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D、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其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br />①光合作用<br />②呼吸作用<br />③蒸腾作用<br />④吸收水和无机盐.<br />A.①<br />B.①②<br />C.①②③<br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呼吸作用是指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可见只要是活细胞就要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把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植物主要是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由上可知,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的影响,因此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吸收水和无机盐,所以说都能进行.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晴天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正确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c6eeea7/SYS201708151000038280548830_ST/SYS201708151000038280548830_ST.001.png" width="114" height="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c6eeea7/SYS201708151000038280548830_ST/SYS201708151000038280548830_ST.002.png" width="114" height="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c6eeea7/SYS201708151000038280548830_ST/SYS201708151000038280548830_ST.003.png" width="114" height="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c6eeea7/SYS201708151000038280548830_ST/SYS201708151000038280548830_ST.004.png" width="114" height="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0点~6点没有光绿藻不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浓度增加;6点~18点绿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而且绿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导致二氧化碳浓度逐级减少;18点~24点绿藻不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所以”如图表示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晴天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正确的是B.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c6eeea7/SYS201708151000041303222934_ST/SYS201708151000041303222934_ST.001.png" width="111"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3是关节头<br />B.4使关节牢固<br />C.1和3表面覆盖着光滑软骨<br />D.2内有滑液</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1关节头,3关节窝,表面覆盖着关节软骨,使关节运动灵活,A错误,C正确.B、4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B正确.D、4关节囊,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2关节腔内有滑液,使关节运动灵活,D正确.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下述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①山雀喝牛奶<br />②野鸭孵小鸭<br />③蚯蚓避开电极爬向潮湿的暗室<br />④失去幼崽的雌猫哺育狗崽<br />⑤小狗算数学题.<br />A.②④<br />B.④⑤<br />C.①②<br />D.③⑤</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①山雀喝牛奶、③蚯蚓避开电极爬向潮湿的暗室、⑤小狗算数学题都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所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②野鸭孵小鸭和④失去幼崽的雌猫哺育狗崽是由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br />A.气门<br />B.气管<br />C.鳃<br />D.体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气门只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不是气体交换的部位,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芽孢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芽孢可度过不良环境<br />B.芽孢是细菌休眠体<br />C.芽孢对干旱、严寒、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br />D.一个芽孢可萌发出多个细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加厚,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遇到适宜的环境,芽孢又恢复生命现象,一个芽孢萌发变成一个细菌,因此芽孢不是生殖细胞.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细菌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真菌主要特征的是(  )<br />A.细胞具有细胞壁<br />B.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br />C.能够形成菌柄和菌盖<br />D.能够产生孢子</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B、真菌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AB正确.C、有的真菌能形成菌柄和菌盖,如蘑菇菌,C错误;D、大部分的真菌依靠孢子繁殖,能够产生孢子,D正确.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真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回答下列与显微镜操作有关的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c6eeea7/SYS201708151000046746912915_ST/SYS201708151000046746912915_ST.001.png" width="294"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如图中,甲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使用上述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时,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xa0;&#xa0;&#xa0; , 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图&#xa0;&#xa0;&#xa0; .<br />(2)图7中,乙的①、②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丙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①变为视野②时,操作方法是&#xa0;&#xa0;&#xa0; .<br />(3)图7中,乙的A、B为A、B两位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的效果图,你认为&#xa0;&#xa0;&#xa0;同学的观察效果好.另一同学效果欠佳是因为装片中有&#xa0;&#xa0;&#xa0; , 要想不出现这位同学视野中不正常的情况,盖盖玻片时&#xa0;&#xa0;&#xa0; .<br />(4)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有流动现象.请你帮他想一个补救的办法:&#xa0;&#xa0;&#xa0; .<br />(5)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试验”中,需要将口腔上皮细胞置于生理盐水中制成装片,生理盐水的作用是&#xa0;&#xa0;&#xa0; .<br />(6)你在观察过程中发现,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的相同点有:&#xa0;&#xa0;&#xa0;;不同点有&#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④和①;⑥<br />(2)将装片向左平行移动<br />(3))B;气泡;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将另一侧慢慢放下<br />(4)用吸水纸从一侧把装片中的水吸走一些<br />(5)保持细胞的形状<br />(6)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而口腔上皮细胞没有<br />【解析】解:(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长目镜④和短物镜①,在观察的时,低倍物镜距离玻片就远,远了视野就宽,看到的细胞数目就多,高倍镜距离近,近视野就窄,但看到物像大.因此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⑥.(2)因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图甲物像偏左,应向右移动,因此装片应该向左平行移动.(3)B同学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视野中没有气泡,而A同学观察到的视野中有气泡(圆形有黑边的气泡),因此B同学的观察效果好.另一同学效果欠佳是因为装片中有气泡,为了避免气泡的产生盖片时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就会发现水滴会沿着盖玻片的边缘向两边散开,这时慢慢地把盖玻片放平,水就会从一侧均匀地赶向另一侧,不容易产生气泡.(4)细胞流动实际上是由于细胞外面加的生理盐水过多,直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旁边用肉眼看着吸收一部分水就可以了. 由于水少了,细胞就不会漂浮在水上面,所以就不会游动了.(5)在“观察柔嫩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需要将口腔上皮细胞置于生理盐水中制成装片,由于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体细胞的浓度一致,为了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而膨胀,失水而皱缩,所以往装片上滴加浓度为0.9%生理盐水的作用是为了保持细胞的形状或者防止细胞变形,便于观察.(6)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但洋葱表皮细胞还具有细胞壁、液泡,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和植物细胞,需要了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c6eeea7/SYS201708151000049104705869_ST/SYS201708151000049104705869_ST.001.png" width="298" height="2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br />②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C处;用装有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将部分枝叶密封.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M、N,去掉遮光的黑纸片.<br />③将叶片M、N放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隔水加热.<br />④把经过上述处理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br />⑤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br />请分析回答:<br />(1)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环境中的目的是&#xa0;&#xa0;&#xa0; .<br />(2)实验中用于脱色的某溶液是&#xa0;&#xa0;&#xa0; , 隔水加热的目的是&#xa0;&#xa0;&#xa0; .<br />(3)滴加碘液后,发现只有B处变成蓝色,A、C、D处均未变蓝色.则<br />①比较A、B两处,可以说明是&#xa0;&#xa0;&#xa0; . <br />②比较B、C两处,可以说明&#xa0;&#xa0;&#xa0; . <br />③比较B、D两处,可以说明&#xa0;&#xa0;&#xa0; .<br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银边天竺葵的细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过程是&#xa0;&#xa0;&#xa0; , 该过程的反应式可以表示为&#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消耗掉叶片原有淀粉<br />(2)酒精;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br />(3)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r />(4)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br />【解析】解:(1)为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将该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可以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呼吸作用运走耗尽.(2)为去除叶片内叶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对叶片进行光照后,要把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目的是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里,叶片变成黄白色.(3)比较结果发现:只有B处变成蓝色,A、C、D处均未变成蓝色.①叶片B的见光部分变蓝色,说明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叶片A银边部分、叶片C的遮光部分,叶片D的绿色部分,均不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不产生淀粉.比较A、B两处,可以说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②叶片B绿色部分和叶片C遮光部分以光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现象是:叶片B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C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说明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③由图可知:B、D两处对照实验,变量是否有二氧化碳,滴加碘液后,B处含有二氧化碳变成蓝色,由于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D处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不含有二氧化碳)未变蓝色,说明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4)呼吸作用是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银边天竺葵的细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该过程的反应式可以表示为:有机物十氧→二氧化碳+水+能量.<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校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br />(1)科技小组的同学在园内移栽花卉时,采取了①选择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栽培;②剪掉移栽植物的部分叶片③让移栽花卉的根部尽量带一个“土坨”其中①②措施都是为了&#xa0;&#xa0;&#xa0; , 保证移栽植物的正常水代谢;③是为了&#xa0;&#xa0;&#xa0; , 提高移栽的成活率.<br />(2)在园内植物生长过程中,同学们还采取了治虫、除草、经常松土等措施.其中,经常给植物松土的目的是&#xa0;&#xa0;&#xa0; .<br />(3)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的影响,同学们在园内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两株健壮天竺葵幼苗,分别放在甲、乙两瓶不同的培养液中培养,并观察、测量其发生的变化.具体情况如下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植株</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实验前质量/克</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实验后质量/克</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生长情况</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甲</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92</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16</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矮小、纤细、叶色变黄</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乙</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91</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58</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茎粗、枝多、叶色浓绿</p></td></tr></table><p>①该实验中的变量是&#xa0;&#xa0;&#xa0;;通过比较甲、乙两瓶中植株的变化,可以说明:&#xa0;&#xa0;&#xa0; . <br />②小明在上述探究基础上,回家用土壤浸出液栽培了一株天竺葵,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栽培的天竺葵生长情况不理想,甚至出现了烂根,试分析可能的原因:&#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对植物的幼根和根毛的损伤<br />(2)为根的呼吸提供充足的氧气<br />(3)无机盐;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没有及时更换土壤浸出液(或没有及时补充所需要的无机盐或没有注意通气,其它合理说法也可)<br />【解析】解:(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刚移栽的植物,根的吸水能力较弱,而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其中措施③让移栽花卉的根部尽量带一个“土坨”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提高成活率;措施①选择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栽培;②剪掉移栽植物的部分叶片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因而保证了移栽植物的正常水代谢,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2)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因此经常给植物松土的目的是为根的呼吸提供充足的氧气.(3)①、植株质量大增,主要是其进行了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且有机物得以积累在植物体内.甲中装蒸馏水,不含无机盐,乙中装土壤浸出液,含大量的无机盐,结果甲生长瘦弱,乙生长旺盛,可见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②、植物的根需要呼吸,天竺葵浸在溶液中,影响根的呼吸,从而会出现烂根现象.<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br />脊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重要的一个类群,它分为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三大类.其中又以脊椎动物亚门最为重要,该亚门中重要的类群由高级到低级依次有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鱼类动物常见的有鲫鱼、鲸鱼、鲨鲆、中华鲟等.两栖类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也有的能在水中生活.常见的代表动物有青蛙、大鲵等.常见的龟、蛇、扬子鳄等动物都属于爬行动物.鸟类是脊椎动物中能飞行的一类动物,如丹顶鹤、褐马鸡、朱鹮等珍稀鸟类.哺乳纲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高等的一类动物.该类群中最低等的是单孔目的动物,鸭嘴兽就是这一类的代表,能哺乳,它有很多特征像爬行动物,如卵生.最高级的属灵长目(如金丝猴、长臂猿、黑猩猩等),还有偶蹄目(如猪、双峰驼、鹿、牛、羚羊)和奇蹄目等等,奇蹄目又分马科、貘科(如貘)和犀科(如独角犀)三个科.马科现只生存着马属的少数种类,如亚洲的野驴、非洲的斑马、野马.其中野马曾栖息在我国新疆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边境的草原、戈壁、荒漠地带,善于奔跑.<br />(1)将以上划线部分有错误的地方找出来,并改正.<br />①&#xa0;&#xa0;&#xa0;②&#xa0;&#xa0;&#xa0;<br />(2)综合以上资料写出斑马的分类地位.<br />界&#xa0;&#xa0;&#xa0;<br />门&#xa0;&#xa0;&#xa0;<br />亚门&#xa0;&#xa0;&#xa0;<br />纲&#xa0;&#xa0;&#xa0;<br />目&#xa0;&#xa0;&#xa0;<br />科&#xa0;&#xa0;&#xa0;<br />属&#xa0;&#xa0;&#xa0;<br />种&#xa0;&#xa0;&#xa0;<br />(3)野马、单峰驼、双峰驼、牛、蛇、青蛙、鲨鱼这七种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动物应当是&#xa0;&#xa0;&#xa0; .<br />(4)下列&#xa0;&#xa0;&#xa0;&#xa0;&#xa0;&#xa0;组动物之间的遗传物质的差异最大?<br />A.野驴和野马<br />B.独角犀与牛<br />C.野驴与独角犀<br />D.金丝猴与长臂猿<br />(5)从以上资料可以推断出哺乳动物是由&#xa0;&#xa0;&#xa0;动物进化而来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第一处错误:“高级到低级”改为“低级到高级”;第二处错误:鲸不属于鱼类,应属于哺乳类<br />(2)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斑马种<br />(3)单峰驼和双峰驼<br />(4)B<br />(5)古代爬行<br />【解析】解:(1)脊椎动物亚门按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有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鱼类动物常见的有鲫鱼、鲨鱼、中华鲟等,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因此划线部分有两处错误并改正为:①第一处错误:“高级到低级”改为“低级到高级”,②第二处错误:鲸不属于鱼类,应属于哺乳类(2)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斑马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斑马种.(3)野马、单峰驼、双峰驼、牛都属于哺乳纲,蛇属于爬行纲、青蛙属于两栖纲、鲨鱼属于鱼纲;野马属于奇蹄目,单峰驼、双峰驼、牛都属于偶蹄目;牛属于牛科,单峰驼、双峰驼都属于骆驼科.因此单峰驼、双峰驼同属的分类等级最小,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所以野马、单峰驼、双峰驼、牛、蛇、青蛙、鲨鱼这七种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动物应当是单峰驼、双峰驼.(4)A、野驴奇蹄目、马科,野马奇蹄目,马科,同科;B、独角犀,奇蹄目、犀科,牛偶蹄目、牛科,不同目;C、野驴奇蹄目、马科,独角犀,奇蹄目、犀科,同目不同科;D、金丝猴与长臂猿属于灵长目,同目.因此独角犀与牛不属于同目,他们之间的遗传物质的差异最大,故选B.(5)哺乳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鸭嘴兽,有很多特征像爬行动物,如生殖方式与爬行动物一样,为卵生.由此可以推断出哺乳动物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和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除了最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和高等脊椎动物外,还有许多不开花的植物(如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和低等无脊椎动物(如蚯蚓、昆虫、草履虫等)以及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正是各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c6eeea7/SYS201708151000052414125823_ST/SYS201708151000052414125823_ST.001.png" width="134"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已查明:流行性感冒、肝炎、艾滋病、非典型性肺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而病毒是一种没有&#xa0;&#xa0;&#xa0;结构的特殊生物.<br />(2)一种植物,它分布在占地球70%的水域环境中,能为空气提供许多氧气,它的结构很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诗人曾这样形容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它是&#xa0;&#xa0;&#xa0;植物.<br />(3)水绵能够制造有机物,草履虫能净化水体,枯草杆菌能使梨和香蕉腐烂,这三种生物中,&#xa0;&#xa0;&#xa0;可以作为分解者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br />(4)回忆葫芦藓、满江红、海带、大肠杆菌和青霉菌的结构特点,其中&#xa0;&#xa0;&#xa0;的结构与如图最相似,属于原核生物;其余的都属于&#xa0;&#xa0;&#xa0;生物.<br />(5)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的时候,我们常使用一种单细胞的真菌,它的名称叫&#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细胞<br />(2)藻类<br />(3)枯草杆菌<br />(4)大肠杆菌;真核<br />(5)酵母菌<br />【解析】解:(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其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例如:流行性感冒病毒、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2)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也没有疏导组织,但它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空气中大约有90%的氧气就是藻类植物提供的.(3)分解者是将动植物的遗体或是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来制造有机物,从而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所以分解者必须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在上述例子中,只有枯草杆菌是营腐生生活的,应属于分解者.(4)图中生物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应属于细菌,上述生物中只有大肠杆菌属于细菌.而葫芦藓、满江红、海带属于植物;青霉菌属于真菌,它们都没有鞭毛和荚膜等特殊结构.(5)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能够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或是馒头松软可口,故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的时候常用到它,它是一种单细胞的真菌.<br />【考点精析】掌握病毒和细菌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某现代化温室蔬菜实验基地,要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了同一品种,生长状况和质量基本相同的甲、乙、丙、丁、戊五组蔬菜,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暗处理1小时后,分别测出其质量变化;然后再同时置于光照下1小时(光照强度相同),分别测其质量,记录数据如表,请分析数据,回答问题.(实验中不考虑蒸腾作用对蔬菜质量的影响)</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263.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组别</p></td><td style="width:29.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甲</p></td><td style="width:29.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乙</p></td><td style="width:29.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丙</p></td><td style="width:29.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丁</p></td><td style="width:29.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戊</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温度(单位:℃)</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6</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9</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2</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5</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8</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暗处理1小时后质量的变化(单位:mg)</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4</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光照后1小时与暗处理前的质量变化(单位:mg)</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4</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p></td></tr></table><p><br />(1)分析表中数据,暗处理后的五组蔬菜的质量都减轻了,减轻的主要原因是&#xa0;&#xa0;&#xa0; . 温度不同,五组蔬菜减轻的质量也不同,这说明&#xa0;&#xa0;&#xa0; .<br />(2)将蔬菜光照1小时后,五组蔬菜的质量都增加了,原因是&#xa0;&#xa0;&#xa0; . 该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xa0;&#xa0;&#xa0; .<br />(3)依据实验结果,要提高温室内该蔬菜的产量,你认为应如何调节温室内的温度?&#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温度不同,呼吸作用的强度不同(或呼吸作用的强度受温度的影响;或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等)<br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或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了有机物);25℃<br />(3)夜晚适当降低室内的温度,白天适当增加室内的温度<br />【解析】解:(1)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呼吸作用的实质就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将五组蔬菜,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暗处理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分析表中的数据说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温度不同,呼吸作用的强度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2)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分析表中的数据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或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了有机物),该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25℃.(3)依据实验结果,要提高温室内该蔬菜的产量,白天适当增加室内的温度,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夜晚适当降低室内的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利于蔬菜体内有机物的积累.夜晚适当降低室内的温度,白天适当增加室内的温度.</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七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