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26:42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8)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细胞质先发生分裂,由一份分成两份<br />B.细胞核先发生分裂,由一个分成两个<br />C.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br />D.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前,染色体会进行复制,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而DNA就是染色体的成分之一,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也就是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选项A的叙述是错误的.<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①阳光 ②细菌 ③水 ④珊瑚虫 ⑤松树 ⑥土壤 ⑦空气.<br />A.①②③<br />B.④⑤⑥<br />C.②④⑤<br />D.②⑤⑦</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①阳光、③水、⑥土壤、⑦空气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②细菌、④珊瑚虫、⑤松树,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xa0;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br />A.流感病毒<br />B.酵母菌<br />C.变形虫<br />D.乳酸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br />流感病毒是动物病毒,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乳酸菌是细菌.<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病毒(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在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分布最广的是( )<br />A.绿色植物<br />B.可飞的昆虫和鸟类<br />C.细菌<br />D.各种兽类</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中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鸟类能高飞数千米,花粉、昆虫以及一些小动物可被气流带至高空,甚至在22000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在岩石圈中,生物分布的最深记录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处石油中的石油细菌,但大多数生物生存于土壤上层几十厘米之内.限制生物向土壤深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和缺光.但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茎和湖泊.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主要集中于表层和浅水的底层如乌贼、鲸、紫菜、扇贝.世界大洋最深处超过11000米,这里还能发现深海生物硫化细菌.限制生物在深海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光、缺氧和随深度而增加的压力.<br />因此在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分布最广的是细菌.<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能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br />A.一片森林<br />B.一个湖泊中所有的鱼<br />C.一个养有金鱼和水草的鱼缸<br />D.一个湖泊</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一片树林,即包括了树林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B、一个湖泊中所有的鱼只是消费者,缺少非生物部分、生产者和分解者.因此,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C、一个养有金鱼和水草的鱼缸,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D、一个湖泊,既包括了这个环境,也包括了河流中所有的生物,是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一个生态系统.<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概述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物象能够看到,但不清晰,则应该调节( )<br />A.反光镜<br />B.光圈<br />C.粗准焦螺旋<br />D.细准焦螺旋</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和,光弱时使用凹面镜.A错误;<br />B、遮光器具有调节光线强弱的作用,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弱时用大光圈,B错误;<br />C、粗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C错误;<br />D、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50倍的镜头可以观察到40个物像,如果换用l00倍的镜头可以观察到的物像大约为多少?( )<br />A.40<br />B.多于40<br />C.少于40<br />D.无法确定</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1)若观察到的物像是单行排列成的40个,那么在原来的基础上放大了2倍,此时视野中的物像数目=40/2=20个,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材料的长和宽放大的倍数,在原镜头中是将材料的长和宽分别放大50倍,而改换物镜后将把材料的长和宽分别放大100倍,镜头倍数提高了2倍,放大后观察到的范围将是原来的1/2.所以原来能观察到一行40个物像,而现观察到的物像只有20个.(2)若观察到的物像均匀分布的40个,设在放大50倍时,视野中圆直径为d,则面积S=л(d/2)2 . 此时观察到40个物像;当放大100倍时,圆的直径相当于原来的1/2,则圆面积S=л(d/4)2 . ,即为原来的1/4,故观察到物像的数目为40/4=10个.<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柑橘有酸味、甜味是由于细胞的( )里含有这些物质.<br />A.细胞质<br />B.细胞膜<br />C.细胞核<br />D.液泡</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细胞质的流动能加速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不符合题意.<br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不符合题意.<br />C、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不符合题意.<br />D、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植物细胞,需要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在正常的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能量转换器是( )<br />A.只有线粒体<br />B.线粒体和叶绿体<br />C.只有叶绿体<br />D.线粒体、叶绿体都可能</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尽管植物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生活都需要物质和能量.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而植物有叶绿体,动物没有叶绿体,所以动植物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因此人体在正常的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br />所以答案是: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下看字母“d”时,视野中的像应该是( )<br />A.d<br />B.b<br />C.q<br />D.p</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所以将字母“d”旋转180°后得到的字母是“p”.<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练习使用显微镜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的叶片看起来是绿色,是因为有些细胞含有( )<br />A.液泡<br />B.叶绿体<br />C.细胞壁<br />D.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叶片看起来是绿色,是因为叶肉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叶绿体内的叶绿素能吸收太阳能,使得叶呈现绿色,所以叶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植物细胞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如看到的物像偏向右上方,要想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标本应向( )移动.<br />A.左上方<br />B.右上方<br />C.左下方<br />D.右下方</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所以如果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朝着物像相同的方向移动.因此,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时,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练习使用显微镜,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最多的是( )<br />A.5X,10X<br />B.10X,40X<br />C.15X,10X<br />D.10X,10X</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br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br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10═150(倍);<br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br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四台显微镜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5×,10×”(50倍).所以,“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最多的是“5×,10×”.<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xa0;&#xa0;&#xa0; , 它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p></div></div>
<div><p>【答案】生态因素<br />【解析】解: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又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br />所以答案是:生态因素</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xa0;&#xa0;&#xa0;;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xa0;&#xa0;&#xa0; .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xa0;&#xa0;&#xa0; . &#xa0;&#xa0;&#xa0;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p></div></div>
<div><p>【答案】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圈;岩石圈<br />【解析】解: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为生物生存提供了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其中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br />所以答案是: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圈;岩石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xa0;&#xa0;&#xa0; , 它的起始环节是&#xa0;&#xa0;&#xa0; . 请书写一条你熟悉的由4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食物链;生产者;草→鼠→蛇→鹰<br />【解析】解:“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它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由4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如:草→鼠→蛇→鹰.<br />所以答案是:食物链;生产者;草→鼠→蛇→鹰<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对光:转动转换器,使&#xa0;&#xa0;&#xa0;(填低倍或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把一个&#xa0;&#xa0;&#xa0;(填写较大或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以通过目镜看到&#xa0;&#xa0;&#xa0;的圆形视野为宜.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xa0;&#xa0;&#xa0;(填写粗或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p></div></div>
<div><p>【答案】低倍;较大;明亮;粗<br />【解析】解:显微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选择一个较大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较弱时用凹面镜.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光就对好了.观察时,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将玻片中的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心.先转动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降低时,必须从侧面仔细观察物镜,切勿使物镜与玻片标本接触,然后一面用左眼自目镜中观察,一面用右手旋转粗准焦螺旋(切勿弄错旋转方向),直到看清标本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br />所以答案是:低倍;较大;明亮;粗<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显微镜下所要观察的材料一定要&#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薄而透明<br />【解析】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显微镜下所要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的,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br />所以答案是:薄而透明.<br />【考点精析】掌握练习使用显微镜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胞中的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一般含碳)的物质,称为&#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有机物<br />【解析】解: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br />所以答案是:有机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xa0;&#xa0;&#xa0; ,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xa0;&#xa0;&#xa0;中.</p></div></div>
<div><p>【答案】复制加倍;新细胞<br />【解析】解: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在细胞分裂时,首先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在细胞进行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加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br />所以答案是:复制加倍;新细胞<br />【考点精析】利用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xa0;&#xa0;&#xa0;分不开的.</p></div></div>
<div><p>【答案】分化<br />【解析】解: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br />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br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进而再组成各种器官,由器官进一步构成植物体(或由器官构成系统,由系统进一步构成人或动物).<br />所以,“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br />所以答案是:分化.<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体的根、茎、叶称为&#xa0;&#xa0;&#xa0;器官;花、果实、种子称为&#xa0;&#xa0;&#xa0;器官.</p></div></div>
<div><p>【答案】营养;生殖<br />【解析】解:绿色植物的结构层次的构成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绿色植物直接由六大器官构成植物体.<br />其中根除了支持植物体外,能给植物体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茎除了支持植物体外,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能够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韧皮部的筛管能够将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供给其它组织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叶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利于植株的生长,因此根、茎、叶称作营养器官.<br />植物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开花,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就会结出果实和种子,植物再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这样花、果实和种子三种器官与植物的繁衍有关,故称作生殖器官.<br />所以答案是:营养;生殖<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需要了解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xa0;&#xa0;&#xa0;→器官→&#xa0;&#xa0;&#xa0;→动物体.与植物体比较,多了&#xa0;&#xa0;&#xa0;这一结构层次.</p></div></div>
<div><p>【答案】组织;系统;系统<br />【解析】解:细胞是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物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因此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而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与植物体比较,动物体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br />所以答案是:组织;系统;系统.<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掌握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切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但病毒结构简单,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这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掌握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胞结构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答:一般地说,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所以在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是对的“√”.<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的相关知识,掌握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的是水温升高,藻类植物在水中大量繁殖.</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在适宜的地方都能萌发长成一个植物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写的是春天温度适宜,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物自由的漂浮在水中,使春水荡漾着绿波.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大都生活在陆地上.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br />所以答案是: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是动植物细胞比较图,据图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d0fec3e5/SYS201702111712162978483650_ST/SYS201702111712162978483650_ST.001.png" width="318"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比较,都具有[&#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xa0;&#xa0;&#xa0;、[&#xa0;&#xa0;&#xa0;] &#xa0;&#xa0;&#xa0;三个结构,而且功能基本相同.<br />(2)在结构上相比,动物细胞没有植物细胞结构中的[&#xa0;&#xa0;&#xa0;]&#xa0;&#xa0;&#xa0;和[&#xa0;&#xa0;&#xa0;]&#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2;细胞膜;4;细胞核;6;细胞质<br />(2)1;细胞壁;3;叶绿体<br />【解析】解:(1)结合图形,通过比较知道动物细胞和绿色植物的细胞在结构上有相同的结构都有2细胞膜、4细胞核、6细胞质.(2)在结构上相比,动物细胞内没有1细胞壁、3叶绿体和液泡液泡.<br />所以答案是:(1)2细胞膜;4细胞核;6细胞质;(2)1细胞壁;3叶绿体<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以及对动物细胞的理解,了解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用图中序号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d0fec3e5/SYS201702111712163543455242_ST/SYS201702111712163543455242_ST.001.png" width="162"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请指出图中生产者是&#xa0;&#xa0;&#xa0; , 消费者是&#xa0;&#xa0;&#xa0;和&#xa0;&#xa0;&#xa0;分解者是&#xa0;&#xa0;&#xa0; .<br />(2)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xa0;&#xa0;&#xa0;的关系.</p></div></div>
<div><p>【答案】<br />(1)①;②;④;③<br />(2)吃与被吃<br />【解析】解:(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阳光、空气、土壤和水等是非生物成分,因此,图中①属于生产者,②和④属于消费者,③属于分解者.(2)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止,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br />所以答案是:(1)①;②;④;③;(2)吃与被吃.<br />【考点精析】利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回忆我们所做的探究,图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两侧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d0fec3e5/SYS201702111712164058533727_ST/SYS201702111712164058533727_ST.001.png" width="195"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甲、乙载玻片的下方的括号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br />(2)该实验说明植物体(如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xa0;&#xa0;&#xa0; . 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br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们能&#xa0;&#xa0;&#xa0;、&#xa0;&#xa0;&#xa0;等.<br />(4)与草履虫一样,&#xa0;&#xa0;&#xa0;等生物也是仅由一具细胞构成的生物体(只需要填一种).</p></div></div>
<div><p>【答案】<br />(1)</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d0fec3e5/SYS201702111712164058533727_DA/SYS201702111712164058533727_DA.001.png" width="222"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br />(2)反应<br />(3)形成赤潮(寄生在人体内);净化水体,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br />(4)酵母菌(或变形虫、疟原虫、衣藻、眼虫)<br />【解析】解:(1)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害的刺激,草履虫要躲避它,肉汁对草履虫是有利的刺激,草履虫要趋向它.因此甲载玻片上的草履虫向左运动,乙载玻片上的草履虫向右运动.(2)实验说明:草履虫能够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这种生物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叫应激性.(3)简单地说,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分为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有利:鱼类饵料、净化污水等,有害:危害健康,造成赤潮等.(4)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酵母菌、变形虫、疟原虫、衣藻、眼虫等.<br />所以答案是:(1)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d0fec3e5/SYS201702111712164058533727_DA/SYS201702111712164058533727_DA.001.png" width="222"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2)反应(3)形成赤潮(寄生在人体内);净化水体,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4)酵母菌(或变形虫、疟原虫、衣藻、眼虫)<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还要掌握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资料:人类征服疟疾的历程<br />疟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早在两千年前,疟疾就在世界各地流行.许多科学家都想找出引发疟疾的原因,以便能更好的预防和减少这种病的发生.当时,科学家们观察居住在沼泽地区人群的患病情况,提出假设:疟疾是由于沼泽的水被污染而引起的.同时,设计了让人直接喝沼泽地里污水的实验.结果喝污水的人没有患疟疾,假设被否定了.科学家们又经过长期的探索,到了19世纪后半叶,发现疟原虫是疟疾的致病“凶手”.有些科学家还发现,在疟疾的发病区,抽干沼泽地里的水,这个地区患疟疾的人就大大减少了,甚至消失了.科学家们就思考:引起人体患疟疾的疟原虫和沼泽地里的水有什么关系呢?直到本世纪初,一位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大量观察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蚊子传播了疟疾.蚊子在水中繁殖,如果抽干了沼泽地里的水,就可以消灭蚊子的幼虫,消灭了蚊子就可以消灭疟疾.又过了若干年,一位英国医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他让蚊子去叮咬体内有疟原虫的麻雀,再解剖发现在蚊子的唾液腺里有大量的疟原虫.这样人类终于弄明白了人体患疟疾的原因,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治疗和预防疟疾的方法.<br />(1)科学家们提出的问题是:&#xa0;&#xa0;&#xa0; , 作出的假设:&#xa0;&#xa0;&#xa0; , 然后设计实验进行探究.<br />(2)疟疾实际上是由&#xa0;&#xa0;&#xa0;引起的,在显微镜下看它是一种&#xa0;&#xa0;&#xa0;生物.<br />(3)蚊子的唾液腺属于&#xa0;&#xa0;&#xa0;(填细胞、组织、器官或系统)<br />(4)蚊子不仅传播疟疾,还传播很多其他疾病,你还知道什么疾病是由蚊子传播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疟疾是由什么传播的?;疟疾是由于沼泽的水被污染而引起的<br />(2)疟原虫;单细胞<br />(3)器官<br />(4)</p><p>流行性乙型脑炎和丝虫病</p><p><br />【解析】解:(1)由材料分析得知:早在两千年前,疟疾就在世界各地流行了,许多科学家都想找出引发疟疾病的原因,疟疾是由什么传播的?以便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这种病的发生.当时,科学家们观察居住在沼泽地区人群的患病情况,提出假设:疟疾病是由于沼泽的水被污染而引起的.(2)让蚊子去叮咬体内有疟原虫的麻雀,再解剖发现在蚊子的唾液腺里有大量的疟原虫,所以疟疾实际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3)唾液腺的上皮属于上皮组织,其内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壁及内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唾液腺也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一个器官.因此蚊子的唾液腺属于器官.(4)蚊子通过吸食血液来传播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和丝虫病等.<br />所以答案是:(1)疟疾是由什么传播的?疟疾是由于沼泽的水被污染而引起的.(2)疟原虫;单细胞(3)器官(4)流行性乙型脑炎和丝虫病.<br />【考点精析】掌握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人教版七级(上)期中生物试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