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25:41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建武初级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人捕捉大鲵、穿山甲等珍稀动物作为宴席上的佳肴,这种行为事实已经触犯了(    )</p><p>A.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p><p>C. 《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资源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我国相继颁布了多部法律和文件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为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我国还是最先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了大量实质性工作,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穿山甲、大鲵等属于野生动物,要加以保护,猎杀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的一块骨就是</p><p>A. 一个细胞    B. 一种组织    C. 一个器官    D. 一个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一块骨:骨膜属于结缔组织,内有神经和血管,也就有了神经组织与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等,可见一块骨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保护大熊猫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p><p>A.移入室内生活         B.禁止偷猎</p><p>C.保护栖息地           D.采用人工技术繁殖</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及环境内的生物,因此保护大熊猫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即可以保护大熊猫的栖息环境,继而保护大熊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屈肘的过程中,上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态是(   )</p><p>A. 同时收缩    B. 同时舒张</p><p>C. 收缩,舒张    D. 舒张,收缩</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一个运动的完成要靠两组以上的肌肉共同协调来完成。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p><p>A. 种内互助    B. 捕食    C. 互惠互利    D. 种内斗争</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一般会对另一种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也表现了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黄雀捕食螳螂,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p><p>A. 大山雀偷饮牛奶    B. 蚯蚓走迷宫</p><p>C. 猕猴做花样表演    D. 母狼哺育刚出生的小狼</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小狗算加法”、“蚯蚓走迷宫”、“猕猴做花样表演”,都是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ABC不符合题意;<br />“母狼哺育刚出生的小狼”,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公元1600—180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25种鸟;公元1800—195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378种鸟。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减少,会直接导致(  )</p><p>A. 基因多样性的减少    B. 外来物种的入侵</p><p>C. 环境恶化    D.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鸟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br />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公元1800至195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378种鸟。因此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减少会直接导致基因多样性的减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节律行为的形成是(    )</p><p>A. 长期对自然生活环境适应的结果    B. 节律性活动形成习惯的结果</p><p>C. 季节变化的结果    D. 昼夜节律变化的结果</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季节节律是指有些生物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发生周期性的行为,这是长期对自然生活环境适应的结查。故选A。</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完成各种运动都是在________的调节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参与,由许多组__________协同作用,共同完成。</p><p>&#xa0;</p></div></div>
<div><p>【答案】  神经系统  骨  骨连接  骨骼肌  肌群</p><p>【解析】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骼肌的收缩特性,骨骼肌受到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能产生收缩骨骼肌的收缩特性骨骼肌受到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能产生收缩,一个准确的动作,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如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群的协调作用,才能共同完成。</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骨的基本结构包括         .          .           三部分。</p><p>&#xa0;</p></div></div>
<div><p>【答案】骨膜;骨质;骨髓</p><p>【解析】</p><p>试题分析: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              。</p><p>&#xa0;</p></div></div>
<div><p>【答案】实验法</p><p>【解析】</p><p>试题分析:研究动物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和观察法。</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动物与它们的运动方式用线连接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16f1d2ba/SYS201712310144548533763897_ST/SYS201712310144548533763897_ST.001.png" width="249"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E  ②—A   ③—D  ④—B   ⑤—C</p><p>【解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蝴蝶具有翅,适于飞行;鲫鱼生活在水中,运动方式是游泳,大象的运动方式是行走;蜈蚣的运动方式是爬行,袋鼠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判断对错:</p><p>①人体的肩关节、髋关节、肘关节和膝关节都仅能在一个平面上转动。       (_____)</p><p>②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攻击行为一般是你死我活的。                 (_____)</p><p>③科学家利用鸟环志对鸟类的迁徙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实验法。     (_____)</p><p>④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核心是保护动物遗传多样性。                         (_____)</p><p>⑤老年人的骨中缺钙,所以无机物含量降低,易骨折。                  (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错  错  对  对  错</p><p>【解析】肩关节属于球窝关节,能作多轴性灵活运动,为全身最灵活的球窝关节,可作屈、伸、</p><p>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髋关节为多轴性关节,能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尺骨、桡骨上端构成,包括三个关节,即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可做前屈、后伸运动,也参与前臂的旋前和旋后运动;膝关节运动主要为屈伸,在屈膝时由于侧副韧带松驰,稍可作旋转运动,肩关节、髋关节能在多个平面上转动,综上所述,人体的肩关节、髋关节、肘关节和膝关节都仅能在一个平面上转动,错误;②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区而发生的相互攻击或战斗,该行为的最大特点是攻击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伤害,争斗一方表示屈服,另一方则停止攻击,因此,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攻击行为一般是你死我活的,错误;③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因此,科学家利用鸟环志对鸟类的迁徙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错误;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因此,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核心是保护动物遗传多样性,正确;⑩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含量超过三分之二,有机物的含不到三分之一,骨的弹性小,硬脆易骨折,因此,老年人的骨中缺钙,所以无机物含量降低,易骨折,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庭制作酸奶:请按下列步骤进行:</p><p>(1)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如将250克鲜奶中加入两匙白糖)→(2)热处理(煮沸)→(3)冷却(42~43℃)→(4)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5)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如夏季可放在室温下,冬季可放在取暖设施附近;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将盖密封)→(6)冷藏或食用。</p><p>(1)制作酸奶时,对材料热处理(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p><p>(2)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p><p>(3)发酵时要将盖密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p><p>(4)产生酸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杀死其中的各种菌类、防止杂菌生长  接种乳酸菌  为乳酸菌提供一个缺氧的环境,这样才有利于乳酸菌的发酵,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则不能产生乳酸  通过乳酸菌的发酵,在氧不足的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并产生了乳酸</p><p>【解析】(1)制作酸奶时,对材料进行煮沸处理,高温可以杀菌,防止杂菌的污染;(2)购买的酸奶中有乳酸菌,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相当于接种了乳酸菌,使乳酸菌生长、繁殖、发酵产生乳酸;(3)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因此发酵时要加盖密封,目的是为乳酸菌提供一个少氧的环境,有利于乳酸菌的发酵;(4)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上肢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adc8109d/SYS201712310133232019221098_ST/SYS201712310133232019221098_ST.001.png" width="133"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①是___________肌。②是___________肌</p><p>(2)该图表示人体屈肘动作,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屈肘运动时,骨骼肌接受了__________传来的兴奋而收缩,牵引______________绕着______活动。</p><p>(3)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感觉比较轻松,因为此时①处于_______状态,②处于_______状态。</p><p>(4)以上实例说明任何动作都需要各种肌群之间的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肱二头  肱三头  收缩  舒张  神经  骨  关节  舒张  舒张  协调完成</p><p>【解析】试题分析:(1)图中①为肱二头肌,②为肱三头肌。</p><p>(2)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的,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参与屈肘的肌肉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产生的动力使牵动骨绕着肘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p><p>(3)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此时处于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所以人感觉比较轻松,当人手提一重物时会感觉比较累,是因为此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收缩状态。</p><p>(4)以上例子表明任何动作都需要各种肌群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共同来完成,如果没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或只有一块骨,运动是无法完成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节的模式图;请回答: 填出关节的各部分名称:</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16f1d2ba/SYS201712310144547031315384_ST/SYS201712310144547031315384_ST.001.png" width="152"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其中,内有_________,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此外,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还有_________等,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头  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面  滑液  韧带</p><p>【解析】由图可知:1是关节囊,2是关节腔,3是关节头,4是关节软骨,5是关节窝,6是关节面,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鹦鹉学舌”的生物学现象:</p><p>(1)从行为的发生和获得方式上看,“鹦鹉学舌”是一种_____行为,是在____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p><p>(2)从反射类型上分析,“鹦鹉学舌”属于________反射。</p><p>&#xa0;</p></div></div>
<div><p>【答案】  后天学习  先天性  条件</p><p>【解析】(1)鹦鹉学舌是鹦鹉通过学习和经验形成的后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p><p>(2)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人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条件反射.鹦鹉学舌是鹦鹉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建立的,是条件反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建武初级中学校八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