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25:08

广东省揭西县棉湖中学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缺乏高科技设备的情况下,法医取某荒郊碎尸案受害者的干燥遗骨9克,然后在酒精灯上充分燃烧到灰白为止,再称其质量为6.5克,则此人的大致年龄是:(   )</p><p>A. 童年    B. 青年    C. 成年    D. 老年</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因此充分燃烧后的剩余物是无机物,无机物的含量是6.5÷9>2/3,所以此骨是老年时期的骨,则此人的大致年龄是老年。<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大象行走、袋鼠跳跃、鸵鸟奔跑,这些运动方式有利于(    )</p><p>A. 扩大陆生动物的活动空间    B. 获得食物</p><p>C. 躲避敌害    D. 以上三者都是</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相比,要复杂得多。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扩大生活空间,以便于觅食和避敌。<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95f188ce/SYS201712310119102070407395_ST/SYS201712310119102070407395_ST.001.png" width="229"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1使关节灵活</p><p>B. 4使关节牢固</p><p>C. 3和5共同围成2</p><p>D. 2内的滑液由1分泌</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图中所示结构名称:3是关节头,5是关节窝,两者构成6关节面。1是关节囊,2是关节腔,4是关节软骨。</p><p>1是关节囊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A错误;4是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荡,与骨的灵活性有关,B错误;3是关节头,5是关节窝,两者构成6关节面,C错误; 2关节腔内有1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的运动系统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     )</p><p>A.骨骼、骨连结和关节   B.骨骼、骨骼肌关节</p><p>C.骨骼、关节和关节囊     D.骨、关节和骨骼肌</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善于奔跑的猎豹、狮子等动物适宜生活在(   )</p><p>A. 开阔的大草原上    B. 茂密的森林中</p><p>C. 沼泽地中    D. 崇山峻岭中</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飞行、游泳、爬行、行走等。由于草原比较开阔,障碍物少,而猎豹、狮子等动物善于奔跑,适于它们生活。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动物社群行为的是(    )</p><p>A. 母鸡带领小鸡觅食    B. 乌贼喷出墨汁</p><p>C. 蜂王依靠工蜂喂养    D. 两只狗为争夺一块骨头而发生争斗</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A、母鸡带小鸡觅食群内没有明显的组织、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因此不属于社群行为,而属于繁殖行为,不符合题意;<br />B、乌贼喷出墨汁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等级次序,因此没有社会行为,而属于防御行为,不符合题意;<br />C、蜂群中的蜂王由工蜂喂养,表明分工明确,属于社会行为,符合题意;<br />D、狗为争夺骨头而争斗属于攻击行为,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四肢肌的是(    )</p><p>A. 肱二头肌    B. 肱三头肌    C. 股四头肌    D. 斜方肌</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附肢肌可分为两组:一组是内附肌,起于带骨或起于附肢骨近端部,止于附肢骨远端部,收缩的结果仅能使附肢本身动作;另一组是外附肌,起点在附肢以外(躯干中轴骨骼或躯干的筋膜),止点在附肢骨上,收缩的结果,能使整个附肢运动。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属于附肢肌,斜方肌不属于附肢肌。<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节腔内有滑液,它的作用是(   )</p><p>A. 减轻关节的重量    B. 有利于骨与骨之间的物质交换</p><p>C. 增强关节头与关节面的联系    D. 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p><p>A. 杠杆、支点、动力    B. 杠杆、连接、动力</p><p>C. 保护、支点、动力    D. 动力、支点、杠杆</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狮群的社群行为中,最占优势者(    )</p><p>A. 主要表现在攻击行为上总是得胜者    B. 最后享用食物和配偶</p><p>C. 往往是雌性个体    D. 没有责任、不用做工作</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身体最强壮者往往担任群体的首领,它可以优先获得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并负责指挥整个群体,其他成员对它表示顺从。因此,在动物的社会行为中,最占优势者主要表现在攻击行为上总是得胜者。<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白居易的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它描绘的是母燕的(    )</p><p>A. 取食行为    B. 繁殖行为    C. 攻击行为    D. 防御行为</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繁殖行为是指动物与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包括占领繁殖的区域、雌雄两性的识别、求偶、交配、繁殖后代或产卵、对后代的哺育、以及鸟类的孵卵、筑巢等一系列行为。“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体现了鸟类的育雏行为,属于繁殖行为。<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哪个部位的骨连结是没有活动性的骨连结?(    )</p><p>A. 肩    B. 肘    C. 脊椎骨间    D. 颅骨间</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骨连接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有不活动的骨连结(如颅骨间的连结)、半活动的骨连结(脊椎骨之间)和活动的骨连结(如肩关节和肘关节等)组成。<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红骨髓的主要功能是(    )</p><p>A. 给骨质提供营养    B. 产生骨细胞    C. 制造血细胞    D. 贮存养分</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蹄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在人的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因此,红骨髓的主要功能是造血。<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成年人的红骨髓位于(    )</p><p>A. 骨髓腔内    B. 骨密质内    C. 骨松质内    D. 骨膜内</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胎儿和婴幼儿的骨髓都是红骨髓,具有造血的功能。随年龄的增长(6岁前后),长骨(多位于四肢,如肱骨、股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替代,成为黄骨髓。正常情况下,黄骨髓已不具备造血能力,但当体内大量失血时,它仍可能转化为红骨髓而恢复造血功能。成人的长骨的两端、短骨(如手的腕骨)、扁骨(如胸骨)和不规则骨(如椎骨,骨盆)的骨松质内终生都是红骨髓。<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验:将一根鱼肋骨浸入稀盐酸中,据此回答下列小题:</p><p>【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骨中明显减少的是(     )</p><p>A. 蛋白质    B. 脂肪    C. 无机物    D. 以上三者</p><p>【2】上述实验后,鱼肋骨呈现出的物理特性是(     )</p><p>A. 骨变软,可以弯折    B. 骨变得脆硬,一敲即碎</p><p>C. 柔韧性和硬度不变    D. 骨溶解在盐酸中</p><p>【3】上述实验中说明骨中含有(       )</p><p>A. 无机物    B. 有机物    C. 无机物和有机物    D. 蛋白质</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C</p><p>【2】A</p><p>【3】B</p><p>【解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骨胶原蛋白)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盐溶于某些酸,常用煅烧法和盐酸脱钙法来验证。①盐酸脱钙法:将鱼的肋骨浸泡在15%的盐酸中,无机物在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是能被溶解出来,剩余的物质是有机物,骨这时会变的柔韧,骨能对折弯曲,称为骨的脱钙;②煅烧法:将鱼骨用火烧,有机物能燃烧,且有焦糊的味道,剩余物为无机物不易燃烧,骨会慢慢变成灰白色,变得脆硬,用镊子轻敲煅烧后的骨,骨会碎裂,为骨的煅烧。</p><p>【1】将一根鸡肋骨浸入稀盐酸中,无机物在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是能被溶解出来,剩余的物质是有机物,骨这时会变的柔韧,骨能对折弯曲,称为骨的脱钙。因此,“将一根鱼肋骨浸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骨中明显减少的是无机物。<br />故选:C。</p><p>【2】将一根鱼肋骨浸入稀盐酸中,无机物在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时能被溶解出来,剩余的物质是有机物,骨这时会变的柔韧,骨能对折弯曲。因此,“将一根鱼肋骨浸入稀盐酸中”,鱼肋骨呈现出的物理特性是骨变软,可以弯折。<br />故选:A。</p><p>【3】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因此在骨的煅烧实验中,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且有焦糊的味道,剩余物为无机物不易燃烧,骨会慢慢变成灰白色,变得脆硬,用镊子轻敲煅烧后的骨,骨会碎裂.所以,实验后,鱼肋骨呈现出骨变软,可以弯折,说明骨中含有有机物。<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骨折后骨能自己愈合主要是由于骨膜内具有(    )</p><p>A. 神经    B. 血管    C. 软骨层细胞    D. 成骨细胞</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蹄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p><p>B. 后天性行为是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p><p>C. 动物的行为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p><p>D. 动物的本能是先天性行为</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刚出生的婴儿会吃奶等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动物行为并不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而有的则是通过自身的学习而获得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适于飞行的结构不包括   (    )</p><p>A.昆虫的足         B.昆虫的翅</p><p>C.鸟的翼           D.蝙蝠的翼膜</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多数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多数昆虫具有2对翅,蝙蝠的翼膜是其飞行器官,昆虫胸部有三对足,爬行,第三对足有的进化成跳跃足,如蝗虫,适于陆生,因此,动物适于飞行的结构不包括昆虫的足,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些动物行为都是先天性行为?(   )</p><p>A. 惊弓之鸟、蜜蜂采蜜    B. 老马识途、蜘蛛织网</p><p>C. 鸟类筑巢、小羊羔吃奶    D. 孔雀开屏、鹦鹉学舌</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羊羔一出生就会吮吸乳头吃奶、鸟会筑巢、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孔雀开屏等都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惊弓之鸟、老马识途、鹦鹉学舌等都是一种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完成屈肘动作的正确顺序是(  )</p><p>①骨骼肌收缩 </p><p>②骨受到肌肉牵拉绕着关节产生动作 </p><p>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p><p>A. ③①②    B. ②③①    C. ①③②    D. ②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的以下活动不是模仿动物运动的是(    )</p><p>A. 用桨和橹划木船    B. 滑翔机的飞行</p><p>C. 发射火箭    D. 骑自行车</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仿生技术的应用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如用桨和橹划木船模仿的是鱼鳍在运动中的作用,滑翔机的飞行模仿的是鹰,发射火箭模仿的是乌贼,当乌贼身体紧缩时,口袋状身体内的水分就能从漏斗口急速喷出,乌贼借助水的反作用力迅速前进,尤如强弩离弦,骑自行车不是仿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段时间后,小鸟对立在田间的稻草人不再警惕和害怕,这种行为是(    )</p><p>A. 印随学习    B. 习惯化    C. 防御行为    D. 攻击行为</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A、一些刚孵化出来的小鸟和刚生下来的哺乳动物学着认识并跟随着它所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通常是他们的母亲,这就是印随行为,小鸟对立在田间的稻草人不再警惕和害怕不属于此行为,A错误。<br />B、由于刺激重复发生而无任何有意思的结果致使个体对这种刺激(例如警报、防御、攻击)的自发反应减弱或消失的现象。改变刺激的形式或结果,可能使习惯化了的反应重新发生、B正确。<br />C、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小鸟对立在田间的稻草人不再警惕和害怕不属于此行为,C错误。<br />D、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小鸟对立在田间的稻草人不再警惕和害怕不属于此行为,D错误。<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    )</p><p>A. 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动物,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p><p>B. 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p><p>C. 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p><p>D. 用黑布蒙住蝙蝠的眼睛,观察它在飞行时是否撞到障碍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ABC、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摄影机拍摄猎豹的奔跑,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都属于观察法。ABC不合题意。<br />D、生物学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自然科学。利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用黑布蒙住蝙蝠的眼睛,观察它在飞行时是否撞到障碍物,属于实验法,D符合题意。<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 秋去冬来,大雁南飞,这一现象属于大雁的</p><p>A.繁殖行为 B.防御行为 C.节律行为 D.社群行为</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所以秋去冬来,大雁南飞属于节律行为,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尺蠖静止不动时,形态象一段树枝,这属于(   )</p><p>A. 防御行为    B. 繁殖行为</p><p>C. 攻击行为    D. 节律行为</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尺蠖不动时像一段树枝,有利于保护自己,防御敌害,因此属于防御行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老虎在自己的领地周围撒尿留下气味的行为属于(    )</p><p>A. 繁殖行为    B. 防御行为    C. 领域行为    D. 攻击行为</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A、动物的繁殖行为是指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老虎在自己的领地周围撒尿留下气味的行为不属于繁殖行为,A错误;<br />B、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老虎在自己的领地周围撒尿留下气味的行为不属于防御行为,B错误;<br />C、领域行为是动物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等而占领地域的行为。因此老虎在自己的领地周围撒尿留下气味,是在用尿来标记自己的领地,属于领域行为.C正确;<br />D、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老虎在自己的领地周围撒尿留下气味的行为不属于攻击行为,D错误。<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王明同学的身高早上时有157厘米,晚上却变成155厘米,原因是(    )</p><p>A. 椎间盘有弹性    B. 脊椎有生理弯曲    C. 骨胳肌收缩    D. 骨干缩短</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早上是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后,测量的身高是高些的,因为白天站的时间长,脊柱受到的重力很大,椎间盘会因为压力的作用而变得扁平些,因此到了晚上时测得的身高是比早上低些。<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正常情况下,构成黄骨髓的主要成分是(   )</p><p>A. 造血细胞    B. 上皮细胞    C. 脂肪细胞    D. 神经细胞</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骨髓是存在于长骨(长骨主要存在于四肢,呈长管状。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肋骨、胸骨、脊椎骨等)的松质骨间网眼中的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br />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人出生时,全身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骨髓中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松质骨中有红骨髓。<br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构成黄骨髓的主要成分是脂肪细胞。<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常背单肩书包造成双肩发育不平衡,这是因为小明此时骨的特点是(   )</p><p>A. 弹性小,硬度小,容易变形    B. 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变形</p><p>C. 弹性大,硬度大,容易变形    D. 弹性小,硬度大,不容易变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青少年学生的骨中,有机物含量超过三分之一,无机物含量小于三分之二,这样骨的弹性大,不容易骨折,但是容易变形。所以小明经常背单肩书包易造成双肩发育的不平衡,这是因为此年龄阶段的骨的特点是有机物含量超过三分之一,骨的弹性大,硬度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能正确表示关节.骨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4f9961fb/SYS201712310145122181137007_ST/SYS201712310145122181137007_ST.001.png" width="106" height="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4f9961fb/SYS201712310145122181137007_ST/SYS201712310145122181137007_ST.002.png" width="114" height="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4f9961fb/SYS201712310145122181137007_ST/SYS201712310145122181137007_ST.003.png" width="124" height="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4f9961fb/SYS201712310145122181137007_ST/SYS201712310145122181137007_ST.004.png" width="119" height="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br />A、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故符合题意。<br />B、两块肌肉没有跨越关节,不符合题意。<br />CD、肌肉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些结构适于在水中游泳?(     )</p><p>①鳍    </p><p>②趾间有发达的蹼的足    </p><p>③翼       </p><p>④间无发达的蹼的足  </p><p>⑤鳍状的附肢       </p><p>⑥翼膜     </p><p>⑦翅         </p><p>⑧步行足</p><p>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①⑥⑦    D. ④⑦⑧</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由于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运动方式,对于不同种动物来说,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对不同环境的适应。<br />①鱼靠鳍游泳,适合水中生活;<br />②青蛙趾间具蹼的足,主要是用来划水,有利于水中生活;<br />③翼,主要是空中生活的动物,如鸟类、昆虫等;<br />④趾间无蹼的足,如大部分鸟的足,适合陆地生活;<br />⑤鳍状附肢,鱼类的胸鳍和腹鳍,相当于陆生脊椎动物的前肢和后肢,故称鳍肢。在水生哺乳动物中,如鲸目的鲸、白鳍豚、海豚,鳍足目的海狗、海豹等,前肢和后肢特化成似鱼类的鳍肢,故称鳍状肢,有利于水中生活;<br />⑥蝙蝠的飞行器官是由皮质膜将四肢(包括指间)和尾连接起来构成的翼膜,没有羽毛。</p><p>⑦翅,属于适于陆地生活的动物所具有的器官,如鸟类或昆虫的翅;</p><p>⑧步行足,昆虫等甲壳动物用于步行的足,适于陆地生活。综上所述,①②⑤适合水中生活。<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老年人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这是因为老年人骨( )</p><p>A. 有机物不到1/3    B. 有机物超过1/3    C. 红骨髓减少    D. 骨密质减少</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分析:</p><p>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骨的成分的应用解析知识 。骨的成分随不同年龄阶段而发生变化,同时骨的物理特性也发生改变 。</p><p>解答:</p><p>少年儿童的骨成分有机物超过1/3,无机物不到2/3,这样的骨柔韧,弹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变形 。中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约为1/3,无机物约为2/3,这样的骨即坚韧,又有弹性 。老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不到1/3,无机物超过2/3,这样的骨硬、脆,易发生骨折 。综上所述,老年人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这是因为老年人骨有机物不到1/3,可见选项A符合题意 。</p><p>故选A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无论对儿童、青少年还是老年,钙对人体的作用都是重要的。人体中最大的“钙库”是( )</p><p>A. 小肠    B. 骨    C. 皮肤    D. 肌肉</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少年儿童的骨成分有机物超过1/3,无机物不到2/3,这样的骨柔韧,弹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变形。</p><p>中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约为1/3,无机物约为2/2,这样的骨即坚韧,又有弹性</p><p>老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不到1/3,无机物超过2/3,这样的骨硬、脆,易发生骨折</p><p>通过上述可以看出,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老年,无机物的含量都在骨成分含量中的2/3左右,而骨的无机物中含的钙盐最多。另外人的其他器官内如小肠、皮肤和肌肉内含钙量都要比骨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p><p>A.一只蛇追击一只青蛙</p><p>B.螃蟹举起螯反击天敌的进攻</p><p>C.猫捉老鼠</p><p>D.两狗争食</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一只蛇追击一只青蛙属于捕食行为;A不符合题意;螃蟹举起螯反击天敌的进攻属于防御行为,B不符合题意;猫捉老鼠属于捕食行为;C不符合题意;两狗争食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属于攻击行为,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几个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主要采用观察法的是(     )</p><p>A.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p><p>B.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p><p>C.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p><p>D.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弗里斯是奥地利利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用实验法对蜜蜂色觉的进行了研究.A错误;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是用实验法,对发生行为的动物和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他们之间的信号,经进一步分析刺激发生的主要原因,B错误;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行为时,没有改变昆虫的生活环境,也没对昆虫施加任何影响;因此,法布尔研究昆虫行为的方法是观察法,C正确;廷伯根,现代行为生物学奠基人之一.自幼对博物,特别是鸟类生活有浓厚兴趣,主要通过实验法对银鸥幼雏的求食行为进行研究,D错误;。</p><p>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依靠</p><p>A. 关节的变化    B. 关节的牵拉</p><p>C. 骨骼肌的牵拉    D. 躯体位置的变化</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我们用观察法研究鸟类的育雏行为时,发现其中一只雏鸟总是不能得到足够的食物,此时我们应该</p><p>A. 不对动物施加任何外界的影响</p><p>B. 将雏鸟从巢中取出,人工喂养</p><p>C. 模仿亲鸟,给该雏鸟额外补充食物</p><p>D. 从巢中取出其它雏鸟,增加该雏鸟从亲鸟处得到食物的机会</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在观察某种动物行为是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外界影响或将影响降低到最小精确仔细,A正确;将小鸟从巢中取出,人工喂养,有可能使小鸟不适应环境,对小鸟不利,B错误;模仿亲鸟,给该小鸟额外补充食物,有可能对小鸟不利,C错误;从巢中取出其它小鸟,增加该小鸟从亲鸟处得到食物的机会,有可能对其它小鸟不利,D错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揭西县棉湖中学实验学校八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