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23:23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br />A.机器人<br />B.病毒<br />C.蘑菇<br />D.苹果树</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机器人没有生命能力,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r />BCD、病毒、蘑菇和苹果树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生物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xa0;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br />A.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小梅把它记录下来<br />B.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下出来,带回家研究<br />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鼠妇,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br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后,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如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它生物等,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根据用途把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但是,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分类.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植物和伤害动物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螳啷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描述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关系.<br />A.捕食<br />B.竞争<br />C.合作<br />D.追逐</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一般会对另一种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也表现了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啷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br />A.沙漠中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br />B.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br />C.大树底下好乘凉<br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沙漠中的骆驼刺,叶是针叶,根特发达,这些特点是与干旱的沙漠环境相适应的.<br />B、地衣加速岩石的风化,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r />C、大树下面好乘凉,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br />D、蚯蚓在土壤中钻洞,可以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 蚯蚓能富集养分,生活着的蚯蚓每时每刻都在吞食大量的有机物和土壤,把蚓粪和其他代谢产物排泄到土壤中,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力,体现了生物对环境有影响.<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需要了解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叶落归根”,落叶最终将在下列哪项的作用下回归土壤( )<br />A.生产者<br />B.消费者<br />C.分解者<br />D.阳光、水分</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叶落归根”说的是叶片落地后,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被植物的根吸收.<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其组成都包括( )<br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r />B.动物和植物<br />C.所有生物<br />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生态系统除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外,还包括非生物成分.A错误;<br />B、动物属于消费者,植物属于生产者,构成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B错误;<br />C、生态系统除了所有的生物,还包括非生物成分.C错误.<br />D、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某食物链的写法,正确的是( )<br />A.鼠→蛇→鹰→细菌<br />B.草←鼠←蛇←鹰<br />C.太阳→鼠→蛇→鹰<br />D.草→鼠→蛇→鹰</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鼠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细菌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A不正确;<br />B、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B不正确;<br />C、太阳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C不正确.<br />D、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食物链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r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r />B.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少<br />C.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br />D.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有自我调节的能力,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A正确;<br />B、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B错误;<br />C、在生态系统内,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C正确;<br />D、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哪种生态系统( )<br />A.森林生态系统<br />B.海洋生态系统<br />C.湿地生态系统<br />D.农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该选项符合题意.<br />B、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海洋中的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C、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D、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br />A.森林生态系统<br />B.海洋生态系统<br />C.生物圈<br />D.草原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C正确,AB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需要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br />①选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br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r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br />④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br />A.①→②→③→④<br />B.②→①→③→④<br />C.③→④→②→①<br />D.③→②→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朝向光源的方向,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凹面镜可以聚光,因而在光线较弱时,要使用凹面镜来对光,才能使视野变亮.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④.<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练习使用显微镜,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连线说明下列生命现象主要由哪一种因素引起的.<br />生命现象 非生物因素<br />鲸在水下一段时间后要浮出水面&#xa0;&#xa0;&#xa0; A.水分<br />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xa0;&#xa0;&#xa0; B.阳光<br />柑橘适合生长在南方&#xa0;&#xa0;&#xa0; C.阳光<br />蛾在夜晚出来&#xa0;&#xa0;&#xa0; D.温度</p></div></div>
<div><p>【答案】B;A;D;C<br />【解析】解:①、鲸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因此鲸在水下一段时间后要浮出水面,体现了空气对生物的影响;②、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茎膨大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体现了水分对生物的影响;③、柑橘是热带水果,南方温度高,柑橘适合生长在南方,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④蛾是厌光动物,喜欢在夜间活动,蛾在夜晚出来活动,体现了阳光对生物的影响<br />所以答案是: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59bdca32/SYS201702111711330607536263_DA/SYS201702111711330607536263_DA.001.png" width="392"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考点精析】掌握生物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xa0;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显微镜的下列结构与其作用相连接.<br />反光镜&#xa0;&#xa0;&#xa0; A.安放物镜<br />光圈&#xa0;&#xa0;&#xa0; B.安放目镜<br />转换器&#xa0;&#xa0;&#xa0; C.反射光线<br />镜筒&#xa0;&#xa0;&#xa0; D.控制光线进入镜筒</p></div></div>
<div><p>【答案】C;D;A;B<br />【解析】解:①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②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③转换器是镜筒下端的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其上可以安装几个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镜头.④镜筒是安装在镜臂上端的圆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br />所以答案是:<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59bdca32/SYS201702111711331199937672_DA/SYS201702111711331199937672_DA.001.png" width="439" height="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考点精析】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59bdca32/SYS201702111711332100840490_ST/SYS201702111711332100840490_ST.001.png" width="238"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兔、鼠、鹰等动物属于&#xa0;&#xa0;&#xa0; .<br />(2)该图中共有&#xa0;&#xa0;&#xa0;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xa0;&#xa0;&#xa0; , 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xa0;&#xa0;&#xa0; .<br />(3)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最多的是&#xa0;&#xa0;&#xa0; , 若该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是&#xa0;&#xa0;&#xa0; .<br />(4)图中鹰和蛇存在捕食关系和&#xa0;&#xa0;&#xa0;关系.<br />(5)如果大量捕杀狐狸,那么兔子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增加后下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xa0;&#xa0;&#xa0;能力.<br />(6)该图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该有&#xa0;&#xa0;&#xa0;和&#xa0;&#xa0;&#xa0;部分.</p></div></div>
<div><p>【答案】<br />(1)消费者<br />(2)5;食物网;草→鼠→蛇→鹰<br />(3)草;鹰<br />(4)竞争<br />(5)自动调节<br />(6)分解者;非生物<br />【解析】解:(1)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该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猫头鹰、鼠、兔等动物属于消费者.(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草→兔→猫头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共5条.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分解者则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被生产者吸收利用,所以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不断循环的;而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太阳,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最终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流动的.因此在这条食物链中草是数量最多的,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被排出,也不易分解,随着食物链逐级积累,所以鹰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最多.(4)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该生态系统中,鹰以蛇为食,属于捕食关系,同时鹰和蛇有都以鼠为食,又属于竞争关系.若鹰大量减少,蛇会因失去天敌的控制而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增加.(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6)本题图中有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兔、狐和鹰等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所以要想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br />所以答案是:(1)消费者(2)5、食物网、草→鼠→蛇→鹰(3)草、鹰(4)竞争(5)自动调节(6)分解者、非生物<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以及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理解,了解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下面显微镜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59bdca32/SYS201702111711332885166234_ST/SYS201702111711332885166234_ST.001.png" width="249" height="2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具有放大物像功能的结构[&#xa0;&#xa0;&#xa0;] &#xa0;&#xa0;&#xa0;和[&#xa0;&#xa0;&#xa0;]&#xa0;&#xa0;&#xa0; .<br />(2)转动[&#xa0;&#xa0;&#xa0;] &#xa0;&#xa0;&#xa0;就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使视野里模糊的细胞图象变得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xa0;&#xa0;&#xa0; .<br />(3)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xa0;&#xa0;&#xa0;和[&#xa0;&#xa0;&#xa0;] &#xa0;&#xa0;&#xa0; .<br />(4)观察操作显微镜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看着&#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1;目镜;6;物镜<br />(2)3;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br />(3)遮光器;13;反光镜<br />(4)物镜<br />【解析】解:(1)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能将观察的物体进行第一次放大,是显微镜性能高低的关键性部件.目镜:由二、三片透镜组成,安装在镜筒上端,其作用是把物镜放大的物体实像进一步放大.由图示可知:1为目镜,6为物镜.(2)镜臂上装有两种可以转动的螺旋,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称为准焦螺旋.粗粗准焦螺旋可以较大范围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升降范围较小,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由图示可知:3为粗准焦螺旋,5为细准焦螺旋.(3)反光镜:一个可以转动的圆镜,叫做反光镜.反光镜具两面,一面为平面镜,能反光;一面为凹面镜.其用途是收集光线.平面镜使光线分布较均匀.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反射的光线较强,一般在光线较弱时使用.在载物台的下方有一个圆形塑料板,称为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称为光圈.选择光圈可以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由图示可知:13为反光镜,10为遮光器.(4)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中的用眼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在对光和观察时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以备绘图;在操作显微镜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避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所以观察前,操作显微镜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br />所以答案是:(1)1;目镜;6;物镜;(2)3;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3)遮光器;13;反光镜;(4)物镜.<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某植物细胞.请回答相关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59bdca32/SYS201702111711333895216311_ST/SYS201702111711333895216311_ST.001.png" width="253"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甲、乙两细胞&#xa0;&#xa0;&#xa0;是植物细胞.<br />(2)图中[&#xa0;&#xa0;&#xa0;] &#xa0;&#xa0;&#xa0;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br />(3)若乙细胞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辛辣物质存在于&#xa0;&#xa0;&#xa0;中.<br />(4)乙图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是&#xa0;&#xa0;&#xa0;<br />(5)在普通显微镜下不易看清的结构是图中的 &#xa0;&#xa0;&#xa0; , 作用是控制&#xa0;&#xa0;&#xa0;进出.<br />(6)甲、乙两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化器是&#xa0;&#xa0;&#xa0; .<br />(7)细胞的控制中心是[&#xa0;&#xa0;&#xa0;] &#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乙<br />(2)6;细胞壁<br />(3)液泡<br />(4)叶绿体<br />(5)细胞膜;物质<br />(6)线粒体<br />(7)3;细胞核<br />【解析】解:由甲乙两图可知: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4液泡、5叶绿体、6细胞壁.(1)比较甲乙两图,乙图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所以乙图是植物细胞.(2)图中6细胞壁,处在植物细胞的最外面,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3)植物细胞的液泡里面有细胞液,细胞液内溶解着酸甜苦辣的多种物质及色素,所以洋葱辛辣物质存在于液泡中.(4)植物细胞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5)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此结构在细胞中除有保护作用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控制物质进出.(6)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所以线粒体存在于所有的活细胞中.(7)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r />所以答案是:(1)乙(2)6细胞壁(3)液泡(4)叶绿体(5)细胞膜;物质(6)线粒体(7)3细胞核<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七级(上)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