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18:37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和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艾滋病病人是传染源</p><p>B. 艾滋病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乳汁等体液传播</p><p>C. HIV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p><p>D. HIV可以在人体血浆中繁殖</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艾滋病病人是传染源,A正确;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乳汗等体液传播,B正确;HIV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C正确;HIV是动物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而不是可以在人体血浆中繁殖,D错误。<br />故选D。</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区学校正在举行的篮球联赛中,运动场上运动员个个生龙活虎.请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一系列动作产生的原因,正确的是(  )</p><p>A. 关节活动带动四肢活动产生的</p><p>B. 肌肉收缩牵动骨产生的</p><p>C. 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产生的</p><p>D. 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群产生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不是关节的活动带动四肢的活动产生的,A错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产生的,B错误,C正确;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D错误。<br />故选:C。</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描述了这两类昆虫的(  )</p><p>A. 取食行为 繁殖行为    B. 攻击行为 取食行为</p><p>C. 迁徙行为 繁殖行为    D. 取食行为 防御行为</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br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p><p>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br />迁徙行为:指某种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br />穿花蛱蝶深深见,是蝶类在采食花粉,属于取食行为;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br />故选A。</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学习了生物圈中的动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总是相适应的</p><p>B. 人体骨松质内的骨髓终身具有造血功能</p><p>C. 猫狗相斗属于攻击行为</p><p>D. 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总是相适应的,如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A正确;在人的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B正确;猫狗相斗不是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不属于攻击行为,C错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彼此联系起来,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D正确。<br />故选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动物行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p><p>A.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更重要</p><p>B. 乌鸦将核桃扔在斑马线上让车碾碎的行为属学习行为</p><p>C.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就越复杂</p><p>D. 蜜蜂社群中,工蜂和蜂后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生存基础,而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更重要,A不正确;乌鸦将核桃扔在斑马线上让车碾碎的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的行为,因此属学习行为,B正确;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大脑越发达,学习行为就越复杂,C正确;蜜蜂社群中,工蜂和蜂后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D正确。<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把母鸡正在孵化的鸡蛋换成假鸡蛋,它仍继续孵化,母鸡的这一行为是(  )</p><p>①先天性行为    ②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③学习行为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p><p>A. ①③</p><p>B. ②④</p><p>C. ①④</p><p>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把母鸡正在孵化的鸡蛋换成假鸡蛋,它仍继续孵化”,母鸡的这一行为是①先天性行为,是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实验法的是( )</p><p>A. 用黑布蒙住蝙蝠的眼睛,观察它在飞行时是否撞到障碍物</p><p>B. 用摄影机狮子的活动,研究狮子追击猎物的方法</p><p>C. 卧龙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p><p>D. 用望远镜观察藏羚羊的活动</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的。在四个选项中,选项A属于实验法,其余的选项均属于观察法。</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36ef1e93/SYS201712310153547326193746_ST/SYS201712310153547326193746_ST.001.png" width="356"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鹰在飞行时交替使用_____和_____等方式.</p><p>(2)鼠在遇到敌害时会装假死,从行为功能上属于_____行为.</p><p>(3)从图中可以看出,草是_____,其它动物是_____.</p><p>(4)图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_____.</p><p>(5)食物网中鹰和蛇之间是_____和_____关系.</p><p>&#xa0;</p></div></div>
<div><p>【答案】  滑翔  鼓翼飞行  防御行为  生产者  消费者  5  草→鼠→蛇→鹰  捕食  竞争</p><p>【解析】试题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1)图中鹰在飞行时交替使用滑翔和鼓翼飞行等方式;<br />(2)鼠在遇到敌害时会装假死,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因此从行为功能上属于防御行为;<br />(3)从图中可以看出,草是生产者,其它动物是消费者;<br />(4)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因此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br />(5)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属于竞争关系,因此食物网中鹰和蛇之间是捕食和竞争关系。</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级(上)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