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14:32

海南省海口十四中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涡虫的体型( )<br />A.两侧对称、上下扁平<br />B.辐射对称、左右扁平<br />C.两侧对称、背腹扁平<br />D.不对称、梭形</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由于扁形动物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可以分化形成的肌肉层.<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和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br />A.海鸥<br />B.大雁<br />C.翠鸟<br />D.蚯蚓</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海鸥、大雁、翠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运动方式是行走与飞行,蚯蚓的体内无骨骼,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运动方式是蠕动.<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的相适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主要原因 是( )<br />A.幼体只能生活在水里,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br />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br />C.幼体在陆地上生活,成体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br />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幼体能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A错误.<br />B、青蛙生物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B错误.<br />C、幼体能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C错误.<br />D、幼体生活在水中,鳃呼吸;成体多生活在陆地,也可在水中游泳,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两栖动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都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是( )<br />A.蜜蜂、苍蝇<br />B.蜻蜓、蝴蝶<br />C.白蚁、非洲草原上的狮子<br />D.家蚕、蚊子</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br />A、蜜蜂群体内有蜂王、雄蜂、工蜂,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故不符合题意;苍蝇内没有明显的组织、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因此不属于社群行为.<br />B、蜻蜓、蝴蝶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分工和等级制度等.因此不属于社群行为.<br />C、白蚁的群体有蚁后、雄蚁、工蚁、兵蚁,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非洲草原上的狮子的群体都存在着明确的分工,具有社会行为.故符合题意;<br />D、家蚕、蚊子群内没有明显的组织、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因此不属于社群行为.<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社会行为的特征,需要了解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不仅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由于它可以以植物的枯枝落叶、家畜粪便、生活垃圾等为食,所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蚯蚓还可用作水产养殖业的饲料以及很好的中药材.请分析回答:<br />(1)如果让你去挖蚯蚓,应该选择的环境是&#xa0;&#xa0;&#xa0;<br />A 清澈的小河 B 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br />C 湿润的土壤 D 干燥、疏松的土壤<br />(2)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xa0;&#xa0;&#xa0;<br />A 体节 B 环节 C 环带 D 刚毛<br />(3)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原因是:&#xa0;&#xa0;&#xa0; .<br />(4)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xa0;&#xa0;&#xa0;<br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三者都是.</p></div></div>
<div><p>【答案】<br />(1)B<br />(2)C<br />(3)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br />(4)C<br />【解析】解:(1)蚯蚓喜欢以土壤中的腐烂有机物为食,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因此挖蚯蚓时,应该选择的环境是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可见B符合题意.<br />(2.)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环带位置.可见C符合题意.<br />(3.)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原因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br />(4.)蚯蚓是腐食性动物,能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因此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可见C符合题意.<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8/c973f3d6/SYS201707191841573618660833_ST/SYS201707191841573618660833_ST.001.png" width="503" height="2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类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用&#xa0;&#xa0;&#xa0;呼吸.<br />(2)C类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用&#xa0;&#xa0;&#xa0;呼吸.<br />(3)D类动物的呼吸方式很特殊,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称为&#xa0;&#xa0;&#xa0;呼吸,且它的肺上连着许多的&#xa0;&#xa0;&#xa0; .<br />(4)E类动物所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xa0;&#xa0;&#xa0; .<br />(5)F类动物的体表有&#xa0;&#xa0;&#xa0; , 可以防止体内&#xa0;&#xa0;&#xa0;的蒸发.<br />(6)B类动物成体用&#xa0;&#xa0;&#xa0;呼吸,同时用&#xa0;&#xa0;&#xa0;辅助呼吸.<br />(7)请把以上六种动物进行分类:&#xa0;&#xa0;&#xa0;是一类&#xa0;&#xa0;&#xa0; , 是一类(填字母),分类的依据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鳃<br />(2)体壁<br />(3)双重;气囊<br />(4)胎生哺乳<br />(5)外骨骼;水分<br />(6)肺;皮肤<br />(7)A、B、D、E;C、F;体内有无脊柱<br />【解析】解:(1)A是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br />(2.)C是蚯蚓,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无呼吸系统,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br />(3.)D属于鸟类,应飞行生活,需氧量大,体内有气囊,与肺相同,能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br />(4.)E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br />(5.)F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为:身体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br />(6.)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br />(7.)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图A、B、D、E都属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图C、F都属于无脊椎动物.<br />【考点精析】掌握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1是伸肘动作的产生模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8/c973f3d6/SYS201707191841574698710910_ST/SYS201707191841574698710910_ST.001.png" width="553"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一块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是&#xa0;&#xa0;&#xa0; , 是&#xa0;&#xa0;&#xa0; .<br />(2)图2中显示的骨与骨之间的连接都是关节.主要由关节头、&#xa0;&#xa0;&#xa0;、关节软骨、关节腔和关节囊组成.<br />(3)关节的特点是既&#xa0;&#xa0;&#xa0;又&#xa0;&#xa0;&#xa0; .<br />(4)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xa0;&#xa0;&#xa0;状态,&#xa0;&#xa0;&#xa0;(填肌肉名)处于&#xa0;&#xa0;&#xa0;状态.可见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xa0;&#xa0;&#xa0;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肌腱;肌腹<br />(2)关节窝<br />(3)灵活;牢固<br />(4)舒张;肱三头肌;收缩;神经<br />【解析】解:(1)骨骼肌包括1肌腱和2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br />(2.)骨骼肌一般要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又分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与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有光滑的关节软骨.<br />(3.)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将两骨牢固地连在一起,使关节具有牢固性.<br />(4.)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有骨骼肌、骨、关节三者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br />(1)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xa0;&#xa0;&#xa0;和所占的&#xa0;&#xa0;&#xa0;总是维持在&#xa0;&#xa0;&#xa0;的状态;<br />(2)动物作为&#xa0;&#xa0;&#xa0; , 直接或间接地以&#xa0;&#xa0;&#xa0;为食.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分解者分解后,也能释放出&#xa0;&#xa0;&#xa0;(填气体名称)、水和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xa0;&#xa0;&#xa0; .<br />(3)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xa0;&#xa0;&#xa0;的关系.如动物能帮助植物&#xa0;&#xa0;&#xa0; , 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还能帮助植物&#xa0;&#xa0;&#xa0; , 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p></div></div>
<div><p>【答案】<br />(1)数量;比例;相对稳定<br />(2)消费者;植物;二氧化碳;物质循环<br />(3)相互依存;传粉;传播种子<br />【解析】解:(1)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如草→兔,兔多了草就少,草少了兔就被饿死,兔因饿死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就会慢慢增多,草多了,兔因食物充足数量也慢慢增多,但最终草的数量远大于兔的,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并维持一定的比例.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br />(2.)动物在生态平衡中扮演者消费者的角色,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①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以及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r />(3.)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消费者,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还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br />【考点精析】利用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南省海口十四中八级(上)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