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为( )<br />A.用根繁殖<br />B.用茎繁殖<br />C.用种子繁殖<br />D.用叶繁殖</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BD、“用根繁殖”、“用茎繁殖”、“用叶繁殖”,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br />C、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br />所以,属于有性生殖的是“用种子繁殖”.<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的有性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取一段天竺葵的茎,将其插入湿润的沙土中,4﹣10天后生出新根成活,最后成为一株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被称为( )<br />A.扦插<br />B.压条<br />C.嫁接<br />D.植物组织培养</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植物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用根、茎、叶进行的繁殖又叫营养繁殖.由题意可知,切取一段紫背天竺葵的茎,插入湿润的沙土中.一般在4﹣﹣10天后,即可生出新根,这种繁殖方式符合扦插的概念.可见A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植物的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悠悠文明史,漫漫丝绸路.我国素来以“缫丝养蚕”著称于世.你可知道蚕丝是家蚕发育过程中哪一时期的杰作( )<br />A.卵<br />B.成虫<br />C.蛹<br />D.幼虫</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蚕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因此蚕种是家蚕发育中的受精卵.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过程,春蚕是在幼虫期后期吐丝,春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所以一般养蚕的人,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可适当的延长它的幼虫期使其积累更多的营养.<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昆虫的发育,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夏秋季节都可以见到蝗虫,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蝗虫与家蚕的发育过程相同<br />B.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r />C.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熟的蝗虫有明显的差别<br />D.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错误.<br />B、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善缘不完全变态发育,正确.<br />C、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熟的蝗虫的差别不明显,错误.<br />D、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昆虫的发育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谁发出的?有何意义?( )<br />A.雄蛙、求偶<br />B.雌蛙、戏水<br />C.雄蛙、报警<br />D.雌蛙、呼吸</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雄蛙有鸣囊可以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属于求偶行为,因此“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蛙声”是雄蛙在鸣叫,属于生殖行为.<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意义是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的发育过程为( )<br />A.完全变态发育<br />B.变态发育<br />C.不完全变态发育<br />D.不变态发育</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青蛙的幼体为蝌蚪,形态结构与青蛙有显著的区别,而且其生活习性和内部结构也与青蛙有很大不同.蝌蚪生活在水中,青蛙可以水陆两栖,蝌蚪用鳃呼吸,青蛙用肺呼吸,蝌蚪无四肢有尾,青蛙有四肢无尾,故青蛙的发育类型符合变态发育的特点.<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两栖动物的发育,掌握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说明了生物的( )<br />A.进化现象<br />B.适应现象<br />C.遗传现象<br />D.变异现象</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进化是指在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重组和突变,使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变异的现象;变异指的是生物的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生物都有适应现象,但不会符合此谚语;因此,“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谚语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信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r />A.生长期相同的鲤鱼个体较大,鲫鱼个体较小<br />B.金鱼有体色透明和不透明的<br />C.桃的果实表面有的光滑、有的带有毛<br />D.番茄的果实有红果与黄果</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鲫鱼和鲤鱼是两种生物,因此同样是生长成熟的鱼,鲤鱼的个体较大,鲫鱼的个体较小,不是相对性状,A不正确;<br />BCD、金鱼有体色透明的和不透明的、桃的果实表面有的光滑、有的带有毛、番茄的果实有红果与黄果,都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BCD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需要了解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性状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r />B.一对相对性状纯种亲本杂交,后代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性状是显性性状<br />C.隐性性状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所它不能遗传<br />D.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所控制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正确;<br />B、一对相对性状纯种亲本杂交,后代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性状是显性性状,正确;<br />C、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得不到表现,但它还会遗传下去,而不是它不能遗传,不正确;<br />D、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所控制的,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基因与性状遗传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正确表示男性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是( )<br />A.22条+X<br />B.22条+Y<br />C.22条+XY<br />D.22条+X 或22条+Y</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类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88c63eb4/SYS201708151305392486381928_DA/SYS201708151305392486381928_DA.001.png" width="337" height="1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因此能正确表示男性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是22条+X 或22条+Y.<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变异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br />A.人类肤色的黑、黄、白<br />B.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秆细、穗小<br />C.人类的A,B,AB,O血型<br />D.玉米粒色的白、黄、红</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br />人类肤色的黑、黄、白,人类的A、B、AB、O血型,玉米粒色的白、黄、红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br />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秆细、穗小,是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br />A.皮肤的屏障作用<br />B.吞噬细胞的吞食作用<br />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br />D.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或几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如患过天花的人,不在患天花病.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皮肤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食作用、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是人人都有,生来就有的,不是后天获得的,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是非特异性免疫;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是患过麻疹以后才有的,只对麻疹有免疫作用,因此是特异性免疫.<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对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处罚加重,酒后驾驶以危险驾驶罪入刑.其科学依据是( )<br />A.酒精使人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br />B.酒精对人的心脏、血管有害<br />C.酒精可以使呼吸加快,记忆力下降<br />D.酒精使人的免疫力降低</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知识、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酒精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并对人的心脏、血管都有害;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系统,使行为失控,酒驾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用药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非处方药也应按照规定的方法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br />B.处方药不能随意购买但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服药<br />C.健康是指身体和心理等各个方面的良好状态<br />D.拒绝毒品,远离烟酒是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不符合题意.B、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符合题意.C、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即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不符合题意.D、拒绝毒品,远离烟酒是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不符合题意.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安全用药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危害.</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人的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例如,人类有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一个细胞里有23对染色体. 对人来说,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男性为XY.在人的体细胞中也有性染色体,如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女性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掌握人类染色体的传递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性状不仅与该生物体内基因有关,还与环境有关.(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生物的性状不仅与该生物体内基因有关,还与环境有关,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需要了解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的性别也是一种性状,双胞胎的性别一定相同.(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双胞胎性别相同,由两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双胞胎性别不一定相同如龙凤胎.<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掌握人的生殖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是所有的变异都可以遗传,如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都是不可遗传的.(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引起变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二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变异,由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不遗传的变异.但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使生物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生物出现变异,如核辐射等,这种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也可能会遗传给后代.<br />所以答案是: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需要了解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既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而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海龟.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蚊、蝇、虱和狂犬都是病原体.(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病原体是能够使人或者动植物患传染病的微生物或者寄生虫,蚊、蝇、虱和狂犬并不是致病的病原体,只是一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如蚊子、虱子常是血液传染病的传播媒介,苍蝇是消化道传染病的媒介,狂犬是体表传染病(狂犬病)的传播媒介,题干说法错误.<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般情况下,与艾滋病人同餐吃饭、握手不会传染上艾滋病.(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传染病及其预防,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章鱼、娃娃鱼、鳄鱼、甲鱼这四种动物中,其中   是两栖动物.</p></div></div>
<div><p>【答案】娃娃鱼<br />【解析】解:章鱼属于软体动物、娃娃鱼生活在水中,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两栖动物,鳄鱼甲鱼属于爬行动物,<br />所以答案是:娃娃鱼<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   中完成,幼体用   呼吸,成体用   呼吸,   辅助呼吸.</p></div></div>
<div><p>【答案】水;鳃;肺;皮肤<br />【解析】解:两栖动物幼体生活蝌蚪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幼体和成体的差别较大,属于变态发育.代表动物有青蛙、蟾蜍.<br />所以答案是:水; 鳃;肺;皮肤<br />【考点精析】掌握两栖动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常情况下,人类的卵细胞中含有   个DNA分子.</p></div></div>
<div><p>【答案】23<br />【解析】解: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因此正常情况下,人类的卵细胞中含有23个DNA分子.<br />所以答案是:23<br />【考点精析】掌握人的生殖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   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并著有《物种起源》.</p></div></div>
<div><p>【答案】达尔文<br />【解析】解: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创立了自然选择学说.<br />所以答案是:达尔文<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自然选择学说(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抗体是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特殊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淋巴<br />【解析】解: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因此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br />所以答案是:淋巴</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胃液是我们的胃腺分泌的,它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杀死食物中的绝大部分病菌,它是人体的第   道防线,属于   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一;非特异<br />【解析】解:人体的胃液是强酸性的有杀菌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r />所以答案是:一;非特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嫁接方法,请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88c63eb4/SYS201708151305401829413378_ST/SYS201708151305401829413378_ST.001.png" width="104" height="1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①    , ②是   <br />(2)嫁接成功的关键是让①与②二者的   紧密结合.<br />(3)嫁接的方法有两种,图中的方法是    .<br />(4)鸭梨果大味甜,但抗病能力弱,杜梨果小味涩,但抗病能力强,如果让你嫁接,你选择   作图中的①,选择   作图中的②.</p></div></div>
<div><p>【答案】<br />(1)接穗;砧木<br />(2)形成层<br />(3)枝接<br />(4)鸭梨;杜梨<br />【解析】解:(1)如图是嫁接的图象,接上去的枝或芽①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②叫砧木.(2)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3)嫁接有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如图是用枝条作接穗,是枝接.(4)嫁接属于无性繁殖,后代不会发生变异,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鸭梨果大味甜,但抗病能力弱,杜梨果小味涩,但抗病能力强,应该选择鸭梨作图中的①接穗,杜梨作图中的②砧木.<br />所以答案是::(1)接穗; 砧木(2)形成层;(3)枝接;(4)鸭梨;杜梨<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掌握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的示意图,请看图作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88c63eb4/SYS201708151305402977363301_ST/SYS201708151305402977363301_ST.001.png" width="327"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一)是表示    .<br />(2)图(二)中B是    ,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br />(3)图(三)中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染色体<br />(2)蛋白质;DNA<br />(3)基因<br />【解析】解:由图可知,(1)图(一)是表示的是染色体.(2)图(二)中B是蛋白质,A是DNA,共同组成了染色体,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因此在(三)DNA上,有许多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小片断叫做基因.<br />所以答案是:(1)染色体(2)蛋白质;DNA(3)基因<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黏虫是一种危害多种作物(如玉米、小麦等)的害虫,下面是黏虫发育多的四个时期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88c63eb4/SYS201708151305403776137559_ST/SYS201708151305403776137559_ST.001.png" width="481"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黏虫的个体发育顺序是   (填代码),它的生殖方式是    , 发育属于   发育.<br />(2)与黏虫相比,蝗虫的个体发育不经过上面哪个时期   (填代码).<br />(3)针对黏虫的生活史,消灭黏虫的最佳时期是   (填代码).</p></div></div>
<div><p>【答案】<br />(1)②④①③;有性生殖;完全变态<br />(2)①<br />(3)④<br />【解析】解:(1)由图中资料可以看出黏虫的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其中②为受精卵,④为幼虫,①为蛹,③为成虫.所以黏虫的个体发育顺序是:②→④→①→③.它的生殖方式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善缘有性生殖.(2)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相比,完全变态发育多了一个①蛹期;(3)黏虫是害虫,它在④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叶,由于它在幼虫时期没有翅膀不会飞,活动范围小,适于消灭.<br />所以答案是:(1)②④①③;有性生殖;完全变态;(2)①;(3)④.<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昆虫的发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br />我国多地曾相继出现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许多科研人员为了有效控制疫情,作了如下的实验:<br />实验1:取活的H7N9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健康鸡(A)的体内,不久这只鸡死亡.<br />实验2:取灭活的H7N9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健康鸡(B)的体内,经过几周后,再取活的H7N9禽流感病毒注射在B鸡的体内,结果这只鸡存活下来.<br />(1)引发禽流感的病原体是什么?    .<br />(2)实验2中说明B鸡产生了抵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    , B鸡产生的这种免疫从免疫类型上划分,应该属于   免疫.<br />(3)某地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立刻关闭了“活禽动物交易市场”,并把该市场内的鸡全部扑杀后进行焚烧或深埋,这些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措施.<br />(4)随后防疫人员对该地重点区域喷洒消毒液,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p></div></div>
<div><p>【答案】<br />(1)禽流感病毒<br />(2)抗体;特异性免疫<br />(3)控制传染源<br />(4)切断传播途径<br />【解析】解:(1)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禽流感的病原体是禽流感病毒.(2)灭活的H7N9禽流感病毒注射在B鸡后,会刺激鸡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对H7N9禽流感病毒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属于传染源,鸡全部扑杀后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采取的这些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4)防疫人员对该地重点区域喷洒消毒液,这些处理方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r />所以答案是:(1)禽流感病毒(2)抗体;特异性免疫(3)控制传染源(4)切断传播途径<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卫生部宣告,从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某生物兴趣小组就“吸烟是否有害健康”设计了如下实验:<br />①取5只1000mL的烧杯,分别贴上标签A、B、C、D、E<br />②在4份等量的香烟丝中分别加入50mL、40mL、30mL、20mL蒸馏水浸泡一昼夜,滤去残渣得浸出液.<br />③往B、C、D、E中分别加入上述四组烟草浸出液,A中不加.再分别向A、B、C、D、E中加入清洁池塘水至总量为800mL.<br />④向A、B、C、D、E中各放入1只蝌蚪,定期喂同种、同量饲料,观察并记录.<br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br />(1)该小组的假设是    .<br />(2)该实验的变量是    .<br />(3)你认为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有不完善之处吗?如有请指出来并改正:    .<br />(4)A、B、C、D、E组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    .<br />(5)预测实验结果:烟草浸出液浓度越大,蝌蚪存活的时间越    .</p></div></div>
<div><p>【答案】<br />(1)吸烟有害健康<br />(2)烟草浸出液浓度<br />(3)第四步各加入1只蝌蚪不完善,应该各加入10只蝌蚪<br />(4)作对照<br />(5)短<br />【解析】解:烟草燃烧时会产生约1400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CO、焦油等),会随着吸烟(烟雾)首先进入呼吸系统,因此吸烟者首先危害的是人体的呼吸系统,进而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慢性病,严重时还会导致肺癌、冠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1)此题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来探究烟草浸出液对蝌蚪生命活动的影响,因此该小组的假设应该是吸烟有害健康.(2)据题意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浓度;(3)将50只蝌蚪平均分别放入A、B、C、D、E中;而不是一只,否则具有偶然性;(4)A组不加烟草浸出液,是起对照作用,为对照组,其它为实验组;(5)若实验结果为烟草浸出液浓度越大,蝌蚪存活的时间越短,则该小组的假设是成立的.<br />所以答案是:(1)吸烟有害健康(2)烟草浸出液浓度(3)第四步各加入1只蝌蚪不完善,应该各加入10只蝌蚪.(4)作对照(5)短<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