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同步训练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酸雨问题时,为了比较快、比较明显的获得试验结果,实验材料最好选择( )<br />A.成熟的叶片<br />B.幼苗<br />C.大树的根<br />D.树皮</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酸雨是指雨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的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在实验条件下研究酸雨问题时,选择生命力旺盛的,生长快的结构;能较快、较明显的获得试验结果。故选:B <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事例不可能由酸雨危害造成的是<br />A.鱼塘的鱼大量死亡<br />B.植物叶片脱落、死亡<br />C.大米的重金属超标<br />D.建筑物外墙受腐蚀</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酸雨呈酸性,所以酸雨能够腐蚀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或金属的建筑物、雕像等,同时也能毁坏森林树木,使水体、土壤酸化。大米的重金属超标属于金属污染。故选:C <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掌握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导致酸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含有大量的    (  )<br />A.由工业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br />B.由工业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br />C.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过氧化物增加<br />D.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含氮气体</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在阳光、水蒸气、浮尘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含硫酸的微滴,飘逸在空气中,遇到降雪或降雨,形成酸雪或酸雨,其形成与石油、煤等含硫燃料的燃烧有关。故选:A <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掌握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示:通过实验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能说明酸雨对植物有影响的实验结果是(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8/0989be60/SYS201702110819014715117128_ST/SYS201702110819014715117128_ST.001.png" width="222"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甲组和乙组植物都死亡<br />B.甲组植物正常生长,乙组植物死亡<br />C.甲组和乙组的植物都正常生长<br />D.甲组植物死亡,乙组植物正常生长</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该实验的变量是酸雨。实验结果:甲组植物死亡,乙组植物正常生长。该实验证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掌握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br />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br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用煤和石油等燃料<br />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变得贫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会严重抑制林木的生长。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雨还可使森林的病虫害明显增加。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故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发电厂可以利用煤、天然气、核能发电,这三种原料中最普通引发酸雨的是( )<br />A.煤和天然气<br />B.天然气<br />C.核能<br />D.三者都可能</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PH小于5.6的雨水就算酸雨: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很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及含硫量很高的天然气。 可见A正确。故选:A <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掌握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低碳生活”理念已进入寻常百姓脑海中,这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年度逐渐增加,“温室效应”越来越危及地球,以下哪一因素与二氧化碳增加无直接关系( )<br />A.砍伐热带雨林<br />B.燃烧化石燃料<br />C.土地沙漠化日益扩张<br />D.滥捕野生动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砍伐热带雨林,降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增加,故A不符合题意。 B、化石燃料的燃烧能引起二氧化碳的含量大量增加,故B不符合题意。<br />C、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造成了土地出现沙漠化,形成沙尘暴,可引起二氧化碳的含量大量增加。故C不符合题意。<br />D、滥捕野生动物会造成生物种类减少,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不会使二氧化碳增加。故D符合题意。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于酸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br />B.酸雨主要是由于人为地向水中排放酸性物质造成<br />C.酸雨对植物、鱼虾、人类等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br />D.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PH小于5.6的雨水就算酸雨,腐蚀建筑物,毁坏庄稼,使土壤酸化,使水体显酸性等,所以被称为“空中死神”,故正确; B、机动车辆排放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它们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故错误;<br />C、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酸雨不但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故正确;<br />D、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故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D正确;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掌握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相关做法和观点,错误的是( )<br />A.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环境保护<br />B.减少石油、煤碳的燃烧,可以有效减轻雾霾程度<br />C.骑自行车既可锻炼身体又可减少城市大气污染<br />D.生态系统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环境污染不用担心</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A正确; B、石油、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一氧化碳和氢气)作燃料,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有效减轻雾霾程度,B正确;<br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少利用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C正确;<br />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因此,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错误。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被称为“空中死神”的是   。</p></div></div>
<div><p>【答案】二氧化碳;酸雨<br />【解析】(1)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绿化草地,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2)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的危害极大,可破坏土壤的肥力、酸碱度,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土壤、河流、湖泊酸化,使鱼虾死亡等,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所以答案是:二氧化碳;酸雨<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掌握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    , 减少   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   这些污染物的工作。</p></div></div>
<div><p>【答案】净化装置;煤、石油;回收和利用<br />【解析】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预防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石油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等净化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的工作。<br />所以答案是:净化装置;煤、石油;回收和利用。<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掌握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污染是   和   。</p></div></div>
<div><p>【答案】温室效应;酸雨<br />【解析】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因素使有害有毒物质对大气、水体、土壤、动植物造成损害,使它们的构成和状态发生变化,从而破坏和干扰人类的正常生活。据调查,全球污染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扰乱了全球生态平衡,促使部分动物因受污染而绝种。思考解答。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污染表现在温室效应和酸雨两大问题上。<br />所以答案是:温室效应酸雨<br />【考点精析】掌握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雨水是否具有酸性用   来表示,酸雨的PH值一般小于   。</p></div></div>
<div><p>【答案】酸碱度(PH);5.6<br />【解析】PH小于5.6的雨水就算酸雨,酸雨的酸性的大小用酸碱度(PH)来表示;正常的雨水的pH值为中性或略小于7,微偏酸。一般情况正常雨水在7左右波动,可以大于7,有人认为是由于含有碱性气体造成的,实际上应该是含有碱性颗粒物,如扬沙天气的影响。由于空气中含有CO2,所以正常来说雨水范围应该是5.6-7,但是扬沙严重地区可以>7。<br />所以答案是:酸碱度(PH);5.6。<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需要了解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为了研究电池、满江红对水质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在5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3 500毫升未被污染的池塘水;在A、B、C、D 4个鱼缸中分别放入一节不同型号的废电池;再向鱼缸中分别放入几条健康的、大小、体重相近的金鱼;定时喂养,观察记录。结果如表:<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8/0989be60/SYS201702110819022746681449_ST/SYS201702110819022746681449_ST.001.jpeg" width="409"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实验二:在5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3 500毫升未被污染的池塘水;向各缸中分别放入一节经过打洞处理的同型号废电池;向B、C、D、E缸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满江红,20天后,再向缸中分别放入几条健康的、大小、体重相近的金鱼;定时喂养,观察记录。结果如表:<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8/0989be60/SYS201702110819022746681449_ST/SYS201702110819022746681449_ST.002.jpeg" width="419" height="2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注:其中溶解氧、铅(重金属)在水中的数据是放入满江红后20天测得的,表中“至今”指放入金鱼后第20天。<br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br />(1)实验一中的“E”装置起何作用?   。<br />(2)满江红是一种水生   植物。<br />(3)通过实验一、二分别得到何种结论?<br />(4)满江红是怎样净化污水的?<br />(5)结合生物小组的探究过程,请提出几条有利于水质保护的建议。</p></div></div>
<div><p>【答案】<br />(1)对照<br />(2)蕨类<br />(3)实验一表明废电池对金鱼有毒害作用,其毒害程度与废电池的型号(容量)有关。实验二表明满江红对废电池污染的水有净化作用,净化能力与满江红的数量有关。 <br />(4)满江红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而起到减少水中二氧化碳的作用;通过降低废电池污染的水中的铅等重金属含量,减轻毒性,起净化水中有毒物质的作用。 <br />(5)①废电池有毒,对生物的危害极大,对环境造成污染。应向社会宣传,树立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p><p>②禁止乱扔废电池,应对废电池进行集中和无公害处理;</p><p>③满江红对废电池污染的水有净化作用,因此水体中可适当种养满江红。</p><p><br />【解析】解读实验一和实验二可获得以下信息:(1)实验一中E组为对照组,A、B、C、D组为实验组;(2)电池型号越大,鱼存活的时间越长,即毒性越小;(3)蕨类植物满江红能有效净化废电池污染的水体,且满江红的数量越多,净化能力越强。 答案:(1)对照 (2)蕨类(3)实验一表明废电池对金鱼有毒害作用,其毒害程度与废电池的型号(容量)有关。实验二表明满江红对废电池污染的水有净化作用,净化能力与满江红的数量有关。(4)满江红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而起到减少水中二氧化碳的作用;通过降低废电池污染的水中的铅等重金属含量,减轻毒性,起净化水中有毒物质的作用。(5)①废电池有毒,对生物的危害极大,对环境造成污染。应向社会宣传,树立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②禁止乱扔废电池,应对废电池进行集中和无公害处理;③满江红对废电池污染的水有净化作用,因此水体中可适当种养满江红。<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你参加过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了吗?低碳, 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理念的世博会,也是第一个 “无烟世博会”。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8/0989be60/SYS201702110819024453810011_ST/SYS201702110819024453810011_ST.001.png" width="199" height="2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 并释放出   气体。<br />(2)一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   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br />(3)吸烟不仅违背“低碳”的生活方式,而且主要对人体的系   统造成严重危害。<br />(4)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说一例即可)</p></div></div>
<div><p>【答案】<br />(1)氧气;二氧化碳<br />(2)光合;碳—氧<br />(3)呼吸<br />(4)随手关灯 <br />【解析】本题借“低碳”理念的世博会,考查碳循环的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自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生物的呼吸作用,燃烧和呼吸都要消耗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有重要作用。吸烟不仅违背“低碳”的生活方式,而且主要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危害,应禁止吸烟。在日常生活中,应从节约能源入手,来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 答案:(1)氧气 二氧化碳 (2)光合 碳—氧 (3)呼吸 (4)随手关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它对生物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而福建省是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地区之一。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宇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①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的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br />②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br />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br />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br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br />(1)此实验中小宇同学提出的问题是什么?<br />(2)作出的假设是什么?<br />(3)小宇同学制定的计划中有没有设置对照组?    <br />(4)如果需要,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做为其对照组( )<br />A.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br />B.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br />C.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br />D.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并放在低温环境中<br />(5)根据小宇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br />(6)有人认为只要用1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说呢?简述你的理由。</p></div></div>
<div><p>【答案】<br />(1)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p><p><br />(2)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或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p><p><br />(3)没有<br />(4)A<br />(5)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不良影响。<br />(6)不行,只用一粒种子做实验存在偶然性,影响实验的可信度。 <br />【解析】(1)题干中描述酸雨对农作物、建筑物及人体的伤害,制定的探究实验以大豆幼苗,模拟酸雨,显然是探究酸雨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所以问题是: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2)针对实验问题作假设时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假设,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或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3)我们所做的实验一般为对照实验,那么就要求①要形成对照②变量具有唯一性,在设计的实验中我们明显发现缺少对照实验设计。(4)作为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由于实验探究酸雨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所以唯一变量应为--酸雨,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5)由于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可以发现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不良影响。(6)实验中我们我们为了避免种子过少带来的偶然性(自身条件,休眠等因素),我们一般使用多粒种子,如10粒。<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掌握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平常下的雨也是酸性的,所以也可以称为酸雨。(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实际酸雨的成分是硫酸和水,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大量燃烧含硫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酸雨的pH值小于5.6。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变得贫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平时下的雨有时也是酸性的,如果PH不小于5.6也不能称之为酸雨。<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掌握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