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古登乡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蚯蚓完成呼吸是依靠( )<br />A.专门的呼吸器官<br />B.气门<br />C.体壁<br />D.鳃</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环节动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区分蚯蚓的前端与后端,通常依据( )<br />A.口的位置<br />B.体节的大小<br />C.环带的位置<br />D.肛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在靠近蚯蚓身体的前端有一个节特别大,光滑,称为环带,与蚯蚓的生殖有关,是区别蚯蚓前后端的标志.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环节动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它能依靠肌肉的收缩和________的协助进行运动.( )<br />A.鞭毛<br />B.刚毛<br />C.足<br />D.纤毛</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人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所以蚯蚓依靠肌肉的收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进行蠕动的.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环节动物,需要了解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br />A.鱼类<br />B.节肢动物<br />C.环节动物<br />D.哺乳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而鱼类共有24600多种,爬行动物现在应该有接近8000种,世界现存鸟类9000多种,哺乳动物有5000多种.因此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节肢动物.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夏夜,听着蝉儿鸣唱,吹着悠悠的汉江风,人们喜欢吃着小龙虾、喝着饮料消暑.蝉和小龙虾均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 )<br />A.体表都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br />B.都有三对足、两对翅<br />C.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br />D.都有相同的生活环境</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虾和“知了”(蝉)的身体都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因此都属于节肢动物,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的动物,属于昆虫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2b833fe9/SYS201707192030308445728184_ST/SYS201707192030308445728184_ST.001.png" width="60"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2b833fe9/SYS201707192030308445728184_ST/SYS201707192030308445728184_ST.002.png" width="51" height="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2b833fe9/SYS201707192030308445728184_ST/SYS201707192030308445728184_ST.003.png" width="50" height="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2b833fe9/SYS201707192030308445728184_ST/SYS201707192030308445728184_ST.004.png" width="46" height="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昆虫有3对足,而图中动物有5对足,因此不是昆虫;B、昆虫有3对足,而图中动物有4对足,因此不是昆虫;C、昆虫有3对足,而图中动物只有腹足、有贝壳是软体动物,因此不是昆虫;D、昆虫有3对足,而图中动物有3对足,因此是昆虫.因此,属于昆虫的是D(蝴蝶).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下列的哪种活动会使水域环境受到污染( )<br />A.各种工厂污染物的排放<br />B.生活污水的排放<br />C.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冲进各种水域环境<br />D.以上各项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类活动是水污染的主要根源,工厂排放的废水,人们生活中排放的污水,都会造成水的污染.水的污染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时还会使人中毒.农田和果园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鲫鱼前进的动力来自于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 )<br />A.头部<br />B.背部<br />C.腹部<br />D.尾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鱼类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因此鲫鱼前进的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鱼的主要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r />A.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br />B.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br />C.环境的改变对两栖动物的影响不大<br />D.成体可用肺呼吸</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两栖动物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幼体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A正确;B、两栖动物的出现代表了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期.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B正确;C、由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环境中的水对两栖动物的生存繁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C错误.D、两栖动物幼体生活蝌蚪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D正确;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的是( )<br />A.鲨鱼<br />B.鳄鱼<br />C.娃娃鱼<br />D.章鱼</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一类动物,以青蛙、蟾蜍,蝾螈及大鲵(又称娃娃鱼)为代表;而鲨鱼、章鱼类终生用鳃呼吸,鳄鱼用肺呼吸,不符合题干特征.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下列有关鸟的结构和功能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br />①前肢变成翼②长骨中空③胸肌十分发达④体温恒定⑤有气囊辅助呼吸⑥有复杂的繁殖行为.<br />A.①②③④<br />B.①②③⑤<br />C.①③⑤⑥<br />D.②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由分析我们了解了鸟类的主要特征,其中有的是其它动物也具有的特点,如体温恒定、有复杂的繁殖行为等也是哺乳动物具有的特点.其中鸟类所特有的特征是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长骨中空,可减轻身体的重量,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能为鸟类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鸟的主要特征(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 )<br />A.胎生哺乳<br />B.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br />C.体表被毛<br />D.体温恒定</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BC、“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体表被毛”,都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特点;D、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所以,“体温恒定”不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br />B.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br />C.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br />D.先天性行为是可以遗传的</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正确;<br />B、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错误.C、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学习能力.因此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正确.D、先天性行为是可以遗传的,正确.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蜜蜂依靠哪种方式传递信息( )<br />A.动作<br />B.气味<br />C.声音<br />D.语言</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蜜蜂是通过舞蹈传递信息的.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br />A.猴王称霸<br />B.蜂群分工<br />C.蚂蚁通讯<br />D.乌贼喷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br />猴群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有猴王,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猴王,因此属于社会行为;蜜蜂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工蜂,个体之间有分工,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还有有等级现象,因此属于社会行为.蚂蚁群体内有工蚁、兵蚁、蚁后、雄蚁之分,需要通过蚂蚁之间的通讯,彼此之间才能紧密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乌贼喷墨,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跑,防御敌害,因此属于防御行为,乌贼群体内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秩序,因此没有社会行为.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社会行为的特征,需要了解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措施中,那一种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 )<br />A.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br />B.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的通讯<br />C.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br />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那些有毒藻类死亡</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在菜地中喷洒剧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会会污染环境,造成农药残留,故不正确;B、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属于生物防治,不会污染环境,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正确.C、把大片的草原开垦成农田,会破坏生态平衡,故不正确;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那些有毒藻类死亡,会污染水环境,故不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面列举的鸟类中,被人们称为“森林医生”的是 ( )<br />A.啄木鸟<br />B.猫头鹰<br />C.大山雀<br />D.丹顶鹤</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啄木鸟是常见的留鸟,在我国分布较广的种类有绿啄木鸟和斑啄木鸟.它们觅食天牛、吉丁虫、透翅蛾、蠢虫等有害虫,由于啄木鸟食量大和活动范围广,在13.3公顷的森林中,若有一对啄木鸟栖息,一个冬天就可啄食吉丁虫 90%以上,啄食天牛80%以上.啄木鸟被称为是“森林医生”.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鸟类可以消灭鼠类及害虫;提供动物蛋白;观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实验结束后,应将小动物( )<br />A.继续饲养<br />B.送回土壤中<br />C.把它们杀死<br />D.送给小朋友</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是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我们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栖息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实验结束后,应把动物放回到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因此,选项A、C、D的做法均是错误的.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大家熟悉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2b833fe9/SYS201707192030324089232495_ST/SYS201707192030324089232495_ST.001.png" width="557"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①不能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因为要靠湿润的   进行呼吸;②适应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是   ;③与⑥都用   呼吸.<br />(2)标号⑤的发育方式为   发育.<br />(3)图示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 (填序号)</p></div></div>
<div><p>【答案】<br />(1)体壁;鳃;肺<br />(2)变态<br />(3)③⑥<br />【解析】解:(1)①蚯蚓不能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因为要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②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③大熊猫、⑤家鸽,都用肺呼吸,其中⑥家鸽的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能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2)⑤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3)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因此,③大熊猫是哺乳类,⑥家鸽是鸟类、体温恒定,都属于恒温动物.<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环节动物和鱼的主要特征,需要了解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如图所示的几种动物行为,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2b833fe9/SYS201707192030324910458237_ST/SYS201707192030324910458237_ST.001.png" width="403"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从行为获得途径分析,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有   (用数字表示),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br />(2)图3所示黑猩猩从洞穴钓取白蚁为食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上看属于   行为,从行为的目的上看属于   行为.<br />(3)图4中迁飞的大雁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因此大雁具有   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r />(1)1、2、4;遗传物质<br />(2)学习;取食<br />(3)社会<br />【解析】解:(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图1所示大山雀喂金鱼的行为、图2母鸡哺乳小鸡的行为、图4每年秋天,大雁分工合作,结队南飞的行为均属于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2)图3所示幼小的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钓取白蚁的行为,是通过学习模仿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从行为的目的看,这一行为属于动物的取食行为.(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图4中大雁分工合作,结队南飞,说明大雁营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是鲫鱼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2b833fe9/SYS201707192030326831411133_ST/SYS201707192030326831411133_ST.001.png" width="339"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鲫鱼的呼吸器官是[⑥]    , 具有感知水流和水压变化的器官是[⑦]    .<br />(2)鲫鱼的体形呈纺锤形,其作用是    .<br />(3)鲫鱼游泳时[④]   鳍能够控制前进的方向.</p></div></div>
<div><p>【答案】<br />(1)鳃;侧线<br />(2)有利于游泳时减少阻力<br />(3)尾<br />【解析】解:(1)鱼类生活在水中,用⑥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主要的结构是鳃丝,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由口进入流经鳃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在鱼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⑦侧线,是鱼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2)鲫鱼能够适应水中的生活,从形态结构上来看,它的体形呈流线形,有利于游泳时减少阻力.(3)④尾鳍可以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br />【考点精析】掌握鱼的主要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以桑叶和其他植物叶为食.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其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br />(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br />(2)该实验的变量是    , 其他条件都要    .<br />(3)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   组(填序号)家蚕为实验对象.<br />①找来的体形较大的蚕;②找来的体形较小的蚕;③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蚕.<br />(4)预计得出的结论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吗、<br />(2)不同科的植物的叶片;相同<br />(3)③<br />(4)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br />【解析】解:(1)某同学以桑叶和其他植物叶为食.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可以提出问题: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吗?(2)准备几种植物的叶片和桑叶,看家蚕更趋向哪儿取食.对研究对象有影响的因素,只有植物叶片的种类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不同科的植物的叶片.(3)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③组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蚕作为实验对象.(4)预计家蚕总是取食桑叶,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