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10:40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同步训练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种子萌发时需要空气,其根本原因是(  )<br />A.种子在不停地吸收水分<br />B.种子在不停地提供养料<br />C.种子在不停地进行呼吸<br />D.种子在不停地运送养料</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种子萌发的前提是具有生活力,因此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分为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自身条件是完整的具有生活力的胚,有足够的营养储备,不处于休眠状态;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是需要能量的。只有种子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子的正常萌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光下检测植物的呼吸作用不明显的原因是( )<br />A.光合作用强,吸收了二氧化碳<br />B.光下不进行呼吸作用<br />C.光合作用抑制了呼吸作用<br />D.光下呼吸作用减弱</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在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大量吸收,以至于呼吸作用不明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进行呼吸作用?( )<br />A.萌发的种子<br />B.未萌发的种子<br />C.煮熟的种子<br />D.新鲜的叶片</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都是活细胞,萌发的种子、未萌发的种子及新鲜叶片,组成它们的细胞都是活细胞,能进行呼吸作用。而煮熟的种子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进行呼吸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的下列活动中,能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br />A.将水稻和小麦的种子晒干后入库保存<br />B.大雨过后,给棉花和蔬菜等作物中耕松土<br />C.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br />D.向贮藏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将水稻和小麦的种子晒干后入库保存、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向贮藏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都是在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而大雨过后进行中耕松土是使土壤中含有足够的空气,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温室大棚里把种植和养殖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下列对这种生态模式的错误叙述是( )<br />A.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br />B.种植为养殖提供丰富的氧气<br />C.养殖为种植提供二氧化碳<br />D.养殖为种植提供氧气</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答 :养殖为种植提供的是二氧化碳,不能提供氧气。<br />考查种植和养殖结合的益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是( )<br />①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来源 ②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③降低叶片温度 ④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⑤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br />A.①②③<br />B.①③⑤<br />C.①②⑤<br />D.①④⑤</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和有机物除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外,还能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和食物。②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③降低叶片温度说的都是蒸腾作用的意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任何活细胞都能发生<br />B.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呼吸作用<br />C.只有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br />D.叶片细胞不进行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体内的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不仅发生在萌发的种子内,在所有植物活细胞中都能发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栽培花卉或农作物时,要适当松土,这种做法主要有利于植物( )<br />A.根的呼吸作用<br />B.叶的光合作用<br />C.水分的运输<br />D.无机盐的运输</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对土壤进行松土,可以使氧气进入土壤中,有利于植物的根进行呼吸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超同学在帮父母搬运蒜薹时发现,蒜薹堆的内部比较热,这些热量来源于(  )<br />A.光合作用<br />B.呼吸作用<br />C.吸收作用<br />D.蒸腾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蒜薹含水较多,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多,堆在一起的蒜薹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失,故蒜薹堆的内部比较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低温以及适当控制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延长果蔬的贮藏期,这主要是 因为该环境( )<br />A.能使呼吸作用旺盛<br />B.能使呼吸作用减弱<br />C.能够调节光合作用强度<br />D.使细菌等微生物不能生存</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低温、低氧、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有效地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果蔬中营养物质的损耗,更好地保持果蔬的新鲜度。</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储存能量的过程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光合作用<br />【解析】光合作用可以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储存能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设置这条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br />【解析】土壤板结会使空气中的氧气不能进入到土壤中,使得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玉米田里的白化苗,在长到几片叶时就会死亡。原因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其叶肉细胞内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r />【解析】白化苗的体内缺少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科院院士袁隆平在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时,专门挑选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株,其目的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叶片互不遮挡,两面受光,增加光合作用功效<br />【解析】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株 叶片互不遮挡,两面受光,增加光合作用功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进行饥饿处理的一叶片切断叶脉放在阳光下照射4个小时 ,然后取下该叶片脱色,加碘处理。结果,叶片的上半部分没有变蓝,下半部分变蓝。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水<br />【解析】淀粉遇碘变蓝色。一叶片切断叶脉,不能将吸收到的水分运送到上半部分,处理后叶片的上半部分没有变蓝,说明光合作用时不能合成淀粉。同时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的参与。</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简述光合作用的实质</p></div></div>
<div><p>【答案】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br />【解析】光合作用的实质为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同。有人把等量的紫罗兰叶分别放在封闭的、大小相同的1号和2号容器中,并将它们置于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照下,8小时后分别对容器中的氧气进行检测,得到如下实验数据:</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5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容器</p></td><td style="width:80.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植物</p></td><td style="width:80.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的颜色</p></td><td style="width:57.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温度(℃)</p></td><td style="width:102.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氧气增加量(毫升)</p></td></tr><tr><td style="width:5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p></td><td style="width:80.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紫罗兰</p></td><td style="width:80.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红</p></td><td style="width:57.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2</p></td><td style="width:102.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0</p></td></tr><tr><td style="width:5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d style="width:80.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紫罗兰</p></td><td style="width:80.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黄</p></td><td style="width:57.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2</p></td><td style="width:102.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p></td></tr></table><p><br />(1)该实验的变量是&#xa0;&#xa0;&#xa0;。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容器大小、温度等条件相同的目的是&#xa0;&#xa0;&#xa0;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r />(2)由表中数据可知,&#xa0;&#xa0;&#xa0;光条件下,紫罗兰光合作用更强。2号容器中,氧气不增反降的原因是在黄光条件下,紫罗兰&#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光的颜色;排除其他因素<br />(2)红;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多于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或“呼吸作用更强”等)<br />解析:(1)对照实验的关键是变量的唯一性,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条件不同, 其他条件都相同。根据题干中的图表可知,容器1和2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的颜色,主要是探究光的颜色对光合作用的影响。(2)植物大量吸收红光,基本不吸收黄光,在2号容器中,光合作用微弱,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多于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所以氧气的量减少。<br />【解析】(1)光的颜色 排除其他因素 (2)红 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多于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或“呼吸作用更强”等)<br />(1)对照实验的关键是变量的唯一性,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条件不同, 其他条件都相同。根据题干中的图表可知,容器1和2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的颜色,主要是探究光的颜色对光合作用的影响。(2)植物大量吸收红光,基本不吸收黄光,在2号容器中,光合作用微弱,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多于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所以氧气的量减少。</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气(约含5千克的氧气)消耗其中的约1千克的氧(不含动物呼吸及燃烧所消耗的),当空气中氧的含量下降到7%--8%时,人就会昏迷、窒息、甚至死亡。可是自然界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p></div></div>
<div><p>【答案】因为自然界一直有绿色植物在产生氧气<br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源源不断的产生氧气,故自然界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生物七级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同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