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麻雀是北方常见鸟类,已列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麻雀的运动方式是( )<br />A.飞行、奔跑<br />B.奔跑、跳跃<br />C.飞行、跳跃<br />D.奔跑、爬行</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麻雀的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发达的龙骨突,直肠很短,这些有利于飞行.又因为麻雀在平地上没有行走能力,只会依靠双腿一起作快速频繁的跳跃运动. 因为麻雀的两肢较短,由股部、胫部、跗部和趾部等部分组成,整个后肢肌肉都分布在股部和胫部,其他部位则全是肌腱.这些肌腱贯穿至趾端,能控制足趾的弯曲,使麻雀能握紧树枝安稳地生活.但是,麻雀后肢的胫部跗骨和跗部趾骨之间却没有关节臼,因而胫骨和跗骨之间的关节不能弯曲,这就使麻雀没有能力在平地上行走,而只能快速频繁地跳跃.<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的相适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是动物的某些行为,其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①被蜜蜂蜇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 <br />②涡虫在强光的刺激下,转移到光线较暗处生活<br />③母鸡孵卵 <br />④老鼠走迷宫而取道食物 <br />⑤蜘蛛结网 <br />⑥老马识途.<br />A.①④⑤<br />B.②③⑤<br />C.②④⑥<br />D.①③⑥</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br />②涡虫在强光的刺激下,转移到光线较暗处生活、③母鸡孵卵、⑤蜘蛛结网是动物的一种本能,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①被蜜蜂蜇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④老鼠走迷宫而取道食物、⑥老马识途是在后天的学习中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br />A.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反应敏捷<br />B.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运动,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br />C.用望远镜观察鸟类繁殖期的活动<br />D.动物园用闭路电视研究东北虎生育幼虎的过程</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有影响的因素,选项B、C、D均没有对研究对象施加有影响的因素,均属于观察;选项A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属于实验法,实验变量是声波.<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3月13日,雷士照明国际泳联世界跳水系列赛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热力开启.外国运动员到北京参赛,由于时差的原因,他们白天没劲,想睡,晚上兴奋难以入睡,这主要是( )<br />A.  舟车劳累<br />B.体内的生物钟还未调拨过来<br />C.饮食不习惯<br />D.出国前超负荷训练</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br />通过研究生物钟,目前已产生了时辰生物学、时辰药理学和时辰治疗学等新学科.可见,研究生物钟,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对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起着促进作用.生物钟的形成有两种原因: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工作环境长期养成的因素.其实人的生物钟是可以调整的,外交官和运动员为了适应世界各地的时间差,就得人为地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努力使自己在最需要体力和精力时,处在最佳状态. 因此在北京奥运会上,外国运动员到北京参赛,开始的几天,由于时差的原因,白天没劲,想睡,晚上兴奋难以入睡,这主要是体内的生物钟还未挑拨过来.<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意义是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br />A.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br />B.哺育后代<br />C.找到配偶<br />D.逃避敌害</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需要了解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我国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鸟类是( )<br />A.绿孔雀<br />B.褐马鸡<br />C.野鸭<br />D.麻雀</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褐马鸡是我国特产珍稀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仅见于我国山西吕梁山、河北西北部、陕西黄龙山和北京东灵山.1987年调查野生种群仅有数百只,根据2009年文献报道,我国现存的野生褐马鸡数量在17900左右.褐马鸡主要栖息在以华北落叶松、云杉次生林为主的林区和华北落叶松、云杉、杨树、桦树次生针阔混交森林中.<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鸟类可以消灭鼠类及害虫;提供动物蛋白;观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保护野生动物只是专业动物学工作者的事<br />B.保护动物多样性是全体公民的责任和义务<br />C.保护多样性就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br />D.保护多样性与动物资源开发利用矛盾不可能解决</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一旦消失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随之消失,因此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多样性是全体公民的一项责任和义务.<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的是( )<br />A.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br />B.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br />C.为了在保护区内创造新物种<br />D.保护动物栖息地</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可见C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就地保护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每天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动物的遗体并未堆积如山,这是因为( )<br />A.遗体被分化而消失<br />B.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br />C.动植物遗体的自我消失<br />D.被大自然的酸雨腐蚀而解体</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质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不仅为生产者自身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也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被固定下来,并源源不断的输入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与绿色植物的制造的有机物.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循环.故在自然界中,树木不断掉落树叶,动物不断地死亡,却不会出现树叶和动物尸体堆积如山的状况,这主要是因为分解者的作用.<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以及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理解,了解⑴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⑵引起植物人类生病,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导致的)⑶与生物共生,比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植物共生形成根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蒸馒头、制作泡菜、制作食用酸奶的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分别是( )<br />A.酵母菌、乳酸菌、乳酸菌<br />B.枯草杆菌、乳酸菌、霉菌<br />C.甲烷细菌、乳酸菌、酵母菌<br />D.枯草杆菌、甲烷细菌、乳酸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可见A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课后,同学们针对蘑菇展开了争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r />A.蘑菇是一类大型的真菌<br />B.蘑菇的营养方式为腐生<br />C.蘑菇均可以食用<br />D.蘑菇是一种多细胞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蘑菇是由地下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蘑菇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象一把撑开的小伞.由菌盖、菌柄(象伞柄)、菌褶(菌盖的下面)三部分组成,蘑菇属于大型的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蘑菇能分解稻壳、棉籽壳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是异养腐生.菌褶的表面长有许许多多褐色的孢子,孢子落在适宜的环境中,能萌发生出菌丝,一段时间后菌丝长出子实体.因此蘑菇用孢子繁殖后代蘑菇大多数可以食用,但是有的蘑菇有毒,如毒蝇鹅膏有剧毒,一旦食用有生命危险.因此采摘野生蘑菇,要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才能进行.<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真菌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需要了解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微生物无细胞结构的是( )<br />A.H5N1病毒<br />B.酵母菌<br />C.霉菌<br />D.放线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H5N1病毒的形体及其微小,它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而放线菌属于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真菌有的是单细胞,有的是多细胞.像酵母菌是真菌,霉菌是真菌,它们都有细胞结构,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于微生物的定义正确的是( )<br />A.在生物圈中,肉眼看不到的生物我们称之为微生物<br />B.在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我们称之为微生物<br />C.在生物圈中,起到分解作用的、个体较小的生物,我们称之为微生物<br />D.在生物圈中,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我们称之为微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可见B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⑴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⑵引起植物人类生病,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导致的)⑶与生物共生,比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植物共生形成根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中要经过的发育时期是( )<br />A.卵、若虫、成虫<br />B.幼虫、蛹、成虫<br />C.卵、幼虫、蛹、成虫<br />D.若虫、蛹、成虫</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和成体在形体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变态发育有两种,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例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蚊、蝇)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若虫→成虫(例如:蝗虫、螳螂、蝼蛄、蟋蟀、蜻蜓)<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昆虫的发育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鸡的受精卵从母体产下后,在常温条件下发育的情况是( )<br />A.受精卵开始发育<br />B.受精卵继续发育<br />C.胚胎暂停发育<br />D.胚胎继续发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鸟类是卵生的动物,在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在雌鸟体内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当雌鸟产下受精卵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胚胎会停止发育,需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鸟的发育的相关知识,掌握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果园的苹果树大都产量较低、果实品质欠佳.若要尽快更新为优质苹果树,你的合理化建议是( )<br />A.种子繁殖<br />B.全部换栽<br />C.果枝扦插<br />D.果枝嫁接</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可见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使果树提早结果,增强抵抗力,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苹果、桃等果木的繁殖常采用嫁接技术,嫁接技术可以帮助尽快的更新果木的品种.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计划生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br />A.晚婚晚育有助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br />B.控制生育的主要方法有节育和避孕<br />C.人口的迅速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br />D.“早栽秧,早打谷”早晚都只生一个孩子,所以晚生不如早生</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但并不是就是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控制生育的主要方法有节育和避孕.可见D错误,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计划生育的相关知识,掌握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br />A.卵细胞<br />B.受精卵<br />C.胚<br />D.幼体或种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人体的产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不能说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从婴儿开始的.<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决定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br />A.染色体<br />B.DNA<br />C.基因<br />D.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DNA,每个DNA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才是控制性状(特征)的基本遗传单位.<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生物的变异随处可见.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br />A.笼中长大的麻雀部如野外的麻雀飞得高<br />B.菊花的红色和黄色<br />C.充足光照下的小麦比树阴下的小麦穗粒大<br />D.李涛暑假常到海边游泳,皮肤被晒黑了</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菊花的红色和黄色,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是遗传的变异;笼中长大的麻雀部如野外的麻雀飞得高,充足光照下的小麦比树阴下的小麦穗粒大,李涛暑假常到海边游泳,皮肤被晒黑了都是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列基因组合中,表现出相同性状的是( )<br />A.Ee和EE<br />B.EE和ee<br />C.Ee 和Ff<br />D.Ee和ee</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因此Ee和EE都表现E控制的性状,而EE和ee分别表现E和e控制的性状,Ee和Ff分别表现E和F控制的性状,Eeh和ee分别表现E和e控制的性状<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节模式图,请你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167441814815_ST/SYS201707191953167441814815_ST.001.png" width="91"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关节的特点既牢固又灵活.在运动时[   ]   能减少两骨之间之间的摩擦,[   ]   里有少量滑液;[   ]   能把构成关节的骨联系在一起,使关节    .<br />(2)有时会发生[   ]   从[   ]   脱落出来的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脱臼.</p></div></div>
<div><p>【答案】<br />(1)5;关节软骨;3;关节腔;2;关节囊;牢固<br />(2)1;关节头;4;关节窝<br />【解析】解:(1)关节面: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2)有时会发生 关节头从关节窝 脱落出来的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脱臼.<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植物无性生殖的几种方法,在每个图对应的字母后填上繁殖方法的名称.<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168208140559_ST/SYS201707191953168208140559_ST.001.png" width="403"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    , B.    , C.    , D.    .</p></div></div>
<div><p>【答案】组织培养;嫁接;扦插;压条<br />【解析】解:A、由图可知,该过程为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br />B、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由图看出该过程是嫁接.<br />C、由图可知是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br />D、压条是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又称压枝,由图看出此过程是压条.<br />所以答案是:组织培养;嫁接;扦插;压条<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资料,回答相关问题<br />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物,然而鼠又是狐和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br />(1)如图是一位同学根据资料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中还有一条食物链未画完整,请你补画完整.<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168876366302_ST/SYS201707191953168876366302_ST.001.png" width="160"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2)补画完整后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共有   条;<br />(3)该生态系统分解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   和    .<br />(4)若某种自然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鼠灾发生,短时期内,该生态系统中的鹰和狐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两种动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也会随着    , 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br />(5)如果人们是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鹰、狐和鸟类,会造成   和   大量繁殖,毁坏森林.这说明动物是生态系统   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168876366302_DA/SYS201707191953168876366302_DA.001.png" width="161"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br />(2)5<br />(3)细菌;真菌<br />(4)减少;自动调节<br />(5)鼠;昆虫;食物链(营养)<br />【解析】解:(1)杂食性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所以少了从绿色植物到杂食性鸟的这个过程,即下图中红色的部分: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168876366302_DA/SYS201707191953168876366302_DA.001.png" width="161"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2)确定食物链的条数,要先确定生产者和最高级消费者,然后数一数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途径就是该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在该食物网中最终消费者是狐和鹰,从绿色植物到狐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鼠→狐;从绿色植物到鹰的食物链有: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绿色植物→杂食性鸟→鹰,绿色植物→吃草籽鸟→→鹰,共四条,所以本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3)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构成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一般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为动物,分解者为营腐生的细菌和真菌.(4)狐和鹰是鼠的天敌,鼠的食物是绿色植物,所以若鹰和狐数量增加,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在短期内也会随着减少.在一定的范围内生态系统具有自动的调节能力,若超越了这个能力,生态系统平衡就会遭到破坏.(5)食物链是生产者通过捕食关系建立的链状结构,鹰、狐和鸟的食物为鼠和昆虫,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鹰、狐和鸟类,会造成鼠和昆虫的大量繁殖,毁坏森林.这说明动物是生态系统 营养结构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r />【考点精析】利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示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171316143531_ST/SYS201707191953171316143531_ST.001.png" width="399"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蝗虫的发育是从   开始,经历了   、    , 共   个时期,属于   (完全/不完全)变态<br />(2)蝗虫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虫体的生长而生长,所以在发育过程中有   现象<br />(3)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    , 为什么?    .</p></div></div>
<div><p>【答案】<br />(1)受精卵;幼虫;成虫;3;不完全<br />(2)蜕皮<br />(3)幼虫只会跳;蝗虫的幼虫只会跳,不会飞<br />【解析】解:(1)蝗虫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经历了幼虫、成虫,共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2)蝗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3)蝗虫的幼虫只会跳,不会飞,是消灭的最佳时期.<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肢动物和昆虫的发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依据如图所示的几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172066799090_ST/SYS201707191953172066799090_ST.001.png" width="550"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侵入人体后,可能会导致人体患“腥红热”疾病的是[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   ]侵入家禽的体内引起的.<br />(2)图中属于霉菌的有[   ],属于真菌的有[   ].<br />(3)D种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分别位于[   ]   内.<br />(4)图中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的有[   ],都是单细胞生物的有[   ].<br />(5)蒸出的馒头软而多孔,是因为有[   ]参与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br />(1)A;E<br />(2)BC;BCD<br />(3)4;细胞核<br />(4)E;AD<br />(5)D<br />【解析】解:(1)细菌是营寄生生活,它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患不同的病,例如使人患猩红热.病毒也是寄生生活,禽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2)图中的B是曲霉,C是青霉,两者都属于霉菌;霉菌是由菌丝构成的.青霉和曲霉、酵母菌都是属于真菌.(3)A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3DNA集中区域,D是酵母菌,4是细胞核.(4)E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营寄生生活,细菌和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5)制作馒头用酵母菌,蒸出的馒头软而多孔是因为制作馒头或面包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膨大和松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以及对细菌的理解,了解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一个受精卵到呱呱坠地的婴儿,再通过生长发育成长为今天青春洋溢的初中生,生命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奇,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173542350577_ST/SYS201707191953173542350577_ST.001.png" width="213"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一个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一般情况下,受精卵形成的场所为    , 胎儿着床的场所在    , 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场所是    .<br />(2)双眼皮由基因A控制,aa则表现为单眼皮;爸爸为单眼皮,妈妈为双眼皮,女儿表现为双眼皮,则妈妈的基因型为    . 计生政策调整后,爸妈准备再给女儿生个双眼皮的弟弟,弟弟的基因型为    .<br />(3)遗传学上把单眼皮和双眼皮称为一对    .<br />(4)法律上禁止近亲结婚,其科学依据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输卵管;子宫内膜;胎盘<br />(2)AA或Aa;Aa<br />(3)相对性状<br />(4)近亲结婚导致隐性致病基因结合的机会大大增加,生出有遗传病孩子的可能性大<br />【解析】解:(1)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可见受精卵形成的场所为输卵管,胎儿着床的场所在子宫内膜,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场所是胎盘.(2)已知双眼皮由基因A控制,则表现为双眼皮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单眼皮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爸爸为单眼皮(基因组成是aa),妈妈为双眼皮(基因组成是AA或Aa),则其后代为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如图所示: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173542350577_DA/SYS201707191953173542350577_DA.001.png" width="411" height="2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3)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4)近亲含有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近亲结婚后代得遗传病的几率大,因此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还要掌握人的生殖(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有耳垂(E)和无耳垂(e)是一对相对性状,如图是某家庭中耳垂性状的遗传图解,请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175089224987_ST/SYS201707191953175089224987_ST.001.png" width="369"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该遗传图解中,父亲的性状表现是   ;从基因组成看,父亲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种.<br />(2)该遗传图解中,控制有耳垂性状的基因组成是   或   ;该夫妇生出一个无耳垂孩子的可能性是    .<br />(3)子代的基因组成与父母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变异能否遗传?    .</p></div></div>
<div><p>【答案】<br />(1)有耳垂;2<br />(2)EE;Ee;25%<br />(3)能遗传<br />【解析】解:(1)某家庭中耳垂性状的遗传图解如图: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175089224987_DA/SYS201707191953175089224987_DA.001.png" width="295" height="2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该遗传图解中,父亲的性状表现是有耳垂;从基因组成看,父亲产生的精子类型有2种(E、e).(2)该遗传图解中,控制有耳垂性状的基因组成是EE或Ee;该夫妇生出一个无耳垂孩子的可能性是25%.(3)“子代的基因组成与父母之间存在差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遗传这种变异能遗传.<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还要掌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观察鸡卵结构的实验,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177112607699_ST/SYS201707191953177112607699_ST.001.png" width="383"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取一枚新鲜鸡卵,用手掌适度用力握一下,体验   对外力的承受能力,说明该结构具有   作用.<br />(2)用放大镜观察鸡卵的表面,可以看到卵壳表面有许多    , 该结构可利用胚胎与外界间的气体交换,为了证实所观察到的结构的存在,将鸡卵放在盛有45℃﹣50℃温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鸡卵的表面上有许多   出现.<br />(3)用剪刀轻轻敲打图一所示鸡卵的   端(填代号),将卵壳敲出裂纹,用镊子小心将敲碎的卵壳和外壳膜除去,会发视该处有两层卵壳膜间裂开的一个空隙叫做    .<br />(4)用剪刀将开口处的内壳膜剪破,将卵壳内的物质轻轻倒入培养皿中(图二)进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卵黄悬浮于卵白中,卵黄的表面有一个   的小圆点,该小圆点结构是(图三)中的[   ]    , 它里面包含着细胞核,是进行   发育的部位.<br />(5)在未受精的鸡蛋中,一个完整的卵细胞包括   、   、   等三部分结构.</p></div></div>
<div><p>【答案】<br />(1)卵壳;保护<br />(2)小孔;气泡<br />(3)B;气室<br />(4)白;5;胚盘;胚胎<br />(5)胚盘;卵黄;卵黄膜<br />【解析】解:(1)取一枚新鲜鸡卵,用手掌适度用力握一下,体验卵壳对外力的承受能力,从而说明卵壳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2)用放大镜观察鸡卵的表面,可以看到卵壳表面有许多小孔,为了证实所观察到的小孔的存在,将鸡卵放在盛有45℃﹣50℃温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鸡卵的外壳上有许多气泡出现.(3)用剪刀轻轻敲打图一所示鸡卵的B钝端,将卵壳敲出裂纹,用镊子小心将敲碎的卵壳和外壳膜除去,会发现该处是由卵壳膜围成的气室.气室内有气体,可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4)用剪刀将开口处的内壳膜剪破,将卵壳内的物质轻轻倒入培养皿中(如图二所示)进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牵引着卵黄悬浮于卵白中的卵黄系带;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5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5)在未受精的鸡蛋中,一个完整的卵细胞包括胚盘、卵黄、卵黄膜等三部分结构.<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鸟的发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