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舌尖上的中国2》出现了各类美食,其中泉州萝卜饭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用盐腌萝卜时,萝卜发生的变化是( )<br />A.细胞吸水,菜变硬挺<br />B.细胞失水,菜变硬挺<br />C.细胞吸水,菜变皱缩<br />D.细胞失水,菜变皱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将新鲜萝卜切条后放置于浓盐水中,由于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小于浓盐水溶液的浓度,萝卜细胞会失水,从而导致细胞失水,菜变皱缩、变软.<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篮球运动员要准确地投一个三分球的全部必备条件是( )<br />A.骨骼肌、神经、关节<br />B.多组协作肌群、神经、关节<br />C.肌肉、关节<br />D.骨骼肌、控制神经</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br />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孔雀开屏”“蜻蜓点水”属于( )<br />A.繁殖行为<br />B.攻击行为<br />C.防御行为<br />D.节律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雌孔雀,属于求偶行为;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因此“孔雀开屏”“蜻蜓点水”属于繁殖行为.<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动物行为的特点的错误叙述是( )<br />A.动物行为是一种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br />B.动物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生理基础<br />C.动物行为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br />D.动物行为是一种先天性的表现</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无论哪种动物行为,都是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活动,都离不开动物身体内部的生理活动,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A正确;<br />B、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中,最主要起调节的是神经系统,B正确.<br />C、动物行为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C正确.<br />D、动物行为有的是一种先天性的表现,有的是学习行为,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意义是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婴儿出生仅仅十秒后,就会被细菌包围,彼此终生相伴.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br />A.孢子繁殖<br />B.分裂繁殖<br />C.出芽繁殖<br />D.复制繁殖</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N个细菌分裂n次的个数是N×2n个.<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菌的相关知识,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观察细菌时( )<br />A.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br />B.用低倍显微镜可以看到<br />C.应当用高倍显微镜观察<br />D.必须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到</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细菌数量最多,分布广泛,而且微小,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细菌的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还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的结构.要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用高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其形态,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可以观察它到结构.<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品的制作没有应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br />A.酸奶<br />B.馒头<br />C.泡菜<br />D.豆浆</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其中豆浆是用豆子加水研磨、煮沸而成的,与微生物的发酵无关.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乳酸发酵的相关知识,掌握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以及对酒精发酵的理解,了解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每天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动植物并未堆积如山,这是因为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了( )<br />A.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br />B.氧、水和无机盐<br />C.二氧化碳和水<br />D.水和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循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以及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理解,了解⑴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⑵引起植物人类生病,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导致的)⑶与生物共生,比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植物共生形成根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表达式,请回答:<br />【A】(贮存着能量)+【B】→【C】+水+能量<br />(1)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利用(B)   将(A)   分解成(C)   和水的同时,将A中贮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上述过程主要在细胞的动力车间   内进行.<br />(2)如果用菠菜叶证明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B,应在   条件下进行实验,为使实验严谨,应设置对照实验,一组用新鲜叶片,另一组用等量的    , 检验两组实验材料是否消耗B的方法是   <br />(3)从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不能天天给花浇水的原因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线粒体<br />(2)黑暗;用开水烫过的叶;将点燃的蜡烛放入装置内,看其是否熄灭<br />(3)浇水过多根会因缺氧无法呼吸而死亡,进而导致植株死亡<br />【解析】解:(1)生物体内的线粒体把有机物当做燃料与氧结合,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所以,A、B、C分别是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上述过程主要是在细胞的动力车间﹣﹣线粒体内进行的.(2)光下检测呼吸作用,效果不显著的原因是,在光下,光合作用较强,呼吸作用产生的大部分二氧化碳在植物体内就被光合作用当做原料消耗掉了,因而释放到大气的二氧化碳很少.要想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就要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因此应该在黑暗的条件下,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多,效果会明显一些.故通过叶片放出二氧化碳来检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必要的实验条件是要在黑暗无光条件下进行实验.为使实验严谨应设计对照实验,一组用新鲜的菠菜叶,另一组用等量的 用开水烫过的菠菜叶.检验两组实验材料是否消耗B的方法是 将点燃的蜡烛放入装置内,看其是否熄灭.(3)从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角度分析:不能天天给花浇水的原因是浇水过多根会因缺氧无法呼吸而死亡,进而导致植株死亡.<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与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括号内填写图中代号:横线填写文字.<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79071ba/SYS201707191952559674530483_ST/SYS201707191952559674530483_ST.001.png" width="404"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如图是人的关节模式图,结构(   )可减小运动时两骨的摩擦,结构(   )分泌的滑液进入结构3内使关节具有灵活性;结构(   )及其内外坚韧的韧带,把相邻两骨牢牢地连在一起,加之结构(   )和结构(   )一凹一凸相互吻合,使关节又具有牢固性.<br />(2)如图是人体屈肘模式图,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   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以(   )   为主的屈肌肌群就会产生收缩,以(   )为主的伸缩肌群舒张,牵动骨绕着(   )活动,可见,屈肘、伸肘等动作的产生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   和   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br />(3)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理由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4;2;2;1;5<br />(2)骨骼肌;6;肱二头肌;7;9;神经系统;内分泌<br />(3)A;一块骨骼肌至少附着在两块骨上<br />【解析】解:(1)如图是人的关节模式图,结构4关节软骨可减小运动时两骨的摩擦,结构2关节囊分泌的滑液进入结构3内使关节具有灵活性;结构2关节囊及其内外坚韧的韧带,把相邻两骨牢牢地连在一起,加之结构1关节头和结构(5)关节窝一凹一凸相互吻合,使关节又具有牢固性.(2)如图是人体屈肘模式图,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 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以6肱二头肌为主的屈肌肌群就会产生收缩,以7肱三头肌为主的伸缩肌群舒张,牵动骨绕着9肘关节活动,可见,屈肘、伸肘等动作的产生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3)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所以正确的是A,理由是一块骨骼肌至少附着在两块骨上.<br />【考点精析】掌握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为几种常见的细菌、真菌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79071ba/SYS201707191952560620433301_ST/SYS201707191952560620433301_ST.001.png" width="389"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与B、C、D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    , 当字母A所指的生物细胞壁增厚时,能够形成休眠体叫    , 以抵抗不良环境.<br />(2)善于观察的小李同学一眼就认出了是    , 因为它的直立菌丝顶端呈扫帚状,而且她还知道它和有着共同的生殖方式即用   繁殖.<br />(3)老味面包膨大松软,大家都喜欢吃.它的制造离不开图中的[   ]    .<br />(4)C是菌类食品,它们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那么长期保存它们的一般方法是      <br />A.渗透保存法<br />B.巴氏消毒法<br />C.脱水法<br />D.腌制法.</p></div></div>
<div><p>【答案】<br />(1)细胞核;芽孢<br />(2)青霉;孢子<br />(3)D;酵母菌<br />(4)C<br />【解析】解:图A没有未成形的细胞核,有DNA集中的区域,是细菌;图B直立菌丝的顶端呈球状,是曲霉;图C有菌盖和菌柄构成,是蘑菇;图D有细胞核和大液泡,是酵母菌.(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所以A与B、C、D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当字母A所指的生物细胞壁增厚时,能够形成休眠体叫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2)曲霉和青霉都属于多细胞真菌,菌体有许多菌丝组成,其中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呈扫帚状,生有成串的孢子;而曲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呈球状,因此图中B是青霉,靠孢子来繁殖后代.(3)做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面包暄软多空.(4)C是菌类食品,它们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那么长期保存它们的一般方法是脱水法.<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菌和真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