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09:33

贵州省黔东南州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br />A.两侧对称<br />B.有口无肛门<br />C.有刺细胞<br />D.营寄生生活</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同特征的是,有口无肛门.<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腔肠动物,需要了解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可提取用于制作抗血栓药物的动物是( )<br />A.蚯蚓<br />B.沙蚕<br />C.水蛭<br />D.涡虫</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水蛭唾腺中含水蛭素是一种多肽,由多种氨基酸组成.水蛭素对细菌内毒素引起的血栓形成有预防作用,并能减少死亡率.因此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能提取抗血栓药物的是蛭.<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软体动物的贝壳与昆虫的外骨骼的共同作用是( )<br />A.保护<br />B.运动<br />C.连接<br />D.营养</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软体动物的贝壳与昆虫的外骨骼都能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可见A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于寄生生活的线性动物,最发达的器官是( )<br />A.运动器官<br />B.生殖器官<br />C.感觉器官<br />D.消化器官</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与寄生生活相适应,寄生类线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大,如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因此对于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最为发达的是生殖系统.<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见到鱼会在黎明时候浮头,其原因是( )<br />A.水中缺氧<br />B.水中太暗<br />C.水中食物不足<br />D.水中空间太小</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池塘中的藻类白天通过光合作用能增加池塘中的氧气,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气.到了黎明时分,是池水中氧气含量最少的时候,其中鱼虾为了能呼吸到足够的氧气,只有浮头或跳出水面从空气中吸取氧气了.因此,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是因为水中缺氧,为了从空气中吸取氧气.<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为人类提供食物;丰富人类文化;鱼类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属于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爬行动物的是( )<br />A.蜥蜴<br />B.扬子鳄<br />C.大熊猫<br />D.大鲵</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不是哺乳动物,也不是一级保护动物,A错误.<br />B、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爬行动物,B正确;<br />C、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属于哺乳动物,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中国国宝”,C错误;<br />D、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爬行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蚕“作茧自缚”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是动物的本能<br />B.由遗传物质控制<br />C.属于后天性行为<br />D.属于先天性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喜鹊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蚕“作茧自缚”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 )<br />A.动物能为生态系统制造有机物<br />B.动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br />C.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r />D.没有动物生态系统将无法运行</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A错误;<br />B、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B错误;<br />C、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br />D、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的植物中,不需要人工施加含氮肥料的是( )<br />A.青菜<br />B.豌豆<br />C.西红柿<br />D.卷心菜</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大豆、花生等属于豆科植物,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得植物生长良好,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因此种植豆科植物时不要施加氮肥.可见B符合题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许多方便面里配有一小包干蔬菜,这些蔬菜采用的保存方法是( )<br />A.冷藏法<br />B.腌制法<br />C.脱水法<br />D.消毒法</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许多方便面里配有一小包干蔬菜采用的是脱水法,减少了蔬菜中的水分,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延长了干蔬菜的保存时间.<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黔东南州的人们都喜欢酸汤鱼,其中的酸汤制作需要利用的微生物是( )<br />A.乳酸菌<br />B.酵母菌<br />C.醋酸菌<br />D.甲烷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黔东南州的人们都喜欢酸汤鱼,其中制作需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菜的品质,可见A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乳酸发酵,掌握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病毒与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 )<br />A.无成形细胞核<br />B.没有细胞壁<br />C.没有细胞膜<br />D.没有细胞结构</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细菌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病毒与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病毒和细菌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病毒在寄主细胞内的生命活动主要表现为( )<br />A.游动和生长<br />B.繁殖新个体<br />C.生长和发育<br />D.取食、消化</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即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病毒在寄主细胞内的生命活动主要表现为繁殖新个体.<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便于对生物的研究,常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不能作为分类依据的是( )<br />A.亲缘关系<br />B.个体大小<br />C.生理特征<br />D.形态、习性</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功能等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明确生物间的亲缘关系;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故ACD都可作为分类依据;而B根据体型大小不能对生物进行分类.故B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公园和学校里各种植物标牌上除了写着植物的名称外,还写着它们所属的( )<br />A.纲<br />B.目<br />C.科<br />D.属</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植物的分类依据是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其中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植物最常用的分类单位是科,如白菜的花四瓣,呈十字形,属于十字花科.在植物园或公园里,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植物的标牌.标牌上写着植物的名称和国际通用名称、属于哪个科、分布和用途等.标牌上还有外文字是拉丁文,前面是属名,后面是种加词,表示该种植物的国际通用名称.例如金松的标牌内容是:金松 Sciadopitys verticillata(Thunb.)Sieb.et Zucc. 金松亦称日本金松(种).衫科.常绿乔木.原产日本.<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分类的单位,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是指( )<br />A.物种的多样性<br />B.基因的多样性<br />C.个体的多样性<br />D.蛋白质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指的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雷公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鸟类121种,爬行类56种,还有植物1390种,雷公山形成生物种类多样性的一个根本原因是( )<br />A.环境的多样性<br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r />C.基因的多样性<br />D.营养来源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br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br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br />因此,基因(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中鸟儿“举家迁徙”的无奈之举告诉人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79071ba/SYS201707191952504377111455_ST/SYS201707191952504377111455_ST.001.png" width="157" height="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禁止开发利用任何生物资源<br />B.建立自然保护区<br />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br />D.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需要了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与运动有关的形态结构图,请分析回答: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79071ba/SYS201707191952505302914272_ST/SYS201707191952505302914272_ST.001.png" width="484"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形式.如:①鱼类可依靠尾部的摆动和&#xa0;&#xa0;&#xa0;的协调作用游泳;②昆虫大多依靠&#xa0;&#xa0;&#xa0;飞行,有的还能跳跃;③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xa0;&#xa0;&#xa0; , 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有利于鸟类的迁徙.鸟类迁徙行为的获得途径看,迁徙是鸟类的&#xa0;&#xa0;&#xa0;(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它是由体内的&#xa0;&#xa0;&#xa0;决定的.近年来迁徙的鸟的种类和数量因各种原因遭到破坏,致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xa0;&#xa0;&#xa0;;④人类主要依靠&#xa0;&#xa0;&#xa0;、&#xa0;&#xa0;&#xa0;和关节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精细而灵活的动作.<br />(2)动物的运动器官有许多共同的结构特征.如:①多具有发达的&#xa0;&#xa0;&#xa0; , 能为运动提供动力;②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昆虫体表的&#xa0;&#xa0;&#xa0; , 鸟类的龙骨突,人体四肢的骨骼;③多具有便于灵活运动的分支和节点,如蝗虫的足分节,人的四肢有许多&#xa0;&#xa0;&#xa0; .<br />(3)呼吸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xa0;&#xa0;&#xa0;与肺相通,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鱼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xa0;&#xa0;&#xa0; . 在市场上买鱼,如果鳃的颜色是鲜红的,则是新鲜的鱼,这是由于鳃里面有&#xa0;&#xa0;&#xa0; , 可以进行气体交换.<br />(4)动物的运动对其生存有重要意义.对于各种动物来说,运动都能扩大其活动和生存范围,因而也就增大了其&#xa0;&#xa0;&#xa0;、逃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的机会.</p></div></div>
<div><p>【答案】<br />(1)鳍;翅;翼;先天性;遗传物质;建立自然保护区;骨;骨骼肌<br />(2)骨骼肌;外骨骼;关节<br />(3)气囊;鳃;毛细血管<br />(4)生存环境<br />【解析】解:(1)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形式.如①鱼类可依靠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②昆虫的运动器官有翅.适于飞行,还有足,适于跳跃;③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翼,可自由飞行,鸟类迁徙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迁徙是鸟类的 先天性行为;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人类主要依靠骨、骨骼肌和关节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精细而灵活的动作.(2)动物的运动器官有许多共同的结构特征.如①多具有发达的肌肉,能为运动提供动力;②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昆虫体表的外骨骼,鸟类的龙骨突,人体四肢的骨骼;③多具有便于灵活运动的分支和节点,如蝗虫足分节,人的四肢有许多关节.(3)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鱼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鳃.在市场上买鱼,如果鳃的颜色是鲜红的,则是新鲜的鱼,这是由于鳃里面有毛细血管,可以进行气体交换.(4)动物的运动对其生存有重要意义.对于各种动物来说,运动都能扩大其活动和生存范围,因而也就增大了生存环境、逃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的机会.<br />【考点精析】利用节肢动物和鱼的主要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细菌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79071ba/SYS201707191952506540641425_ST/SYS201707191952506540641425_ST.001.png" width="233"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A是&#xa0;&#xa0;&#xa0;集中的区域.<br />(2)F是&#xa0;&#xa0;&#xa0; , 它能帮助细菌&#xa0;&#xa0;&#xa0; .<br />(3)与真菌相比,它的细胞中没有&#xa0;&#xa0;&#xa0; .<br />(4)由于细菌体内没有&#xa0;&#xa0;&#xa0; , 所以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为&#xa0;&#xa0;&#xa0; .<br />(5)该图的细菌由&#xa0;&#xa0;&#xa0;个细胞组成,根据其形状,应属于&#xa0;&#xa0;&#xa0;菌.</p></div></div>
<div><p>【答案】<br />(1)DNA<br />(2)鞭毛;运动<br />(3)成形的细胞核<br />(4)叶绿体;异养<br />(5)1;杆<br />【解析】解:①图中各字母分别表示A:未成形的细胞核;它是遗传物质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核膜.②细菌通过鞭毛的摆动来运动,因此F、鞭毛,它使细菌能够运动.③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④细菌的结构中不具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营养方式是营养.⑤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菌有球菌、杆菌、螺旋菌,该图中的细菌根据其形状,应属于杆菌.<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细菌,需要了解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腐生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79071ba/SYS201707191952507431867167_ST/SYS201707191952507431867167_ST.001.png" width="216" height="2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组成植物体和兔、鹿等动物体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的&#xa0;&#xa0;&#xa0;过程.<br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上看,腐生细菌、真菌属于&#xa0;&#xa0;&#xa0; .<br />(3)生物遗体被图中的&#xa0;&#xa0;&#xa0;分解生成&#xa0;&#xa0;&#xa0;释放到空气中,产生的&#xa0;&#xa0;&#xa0;和&#xa0;&#xa0;&#xa0;渗入到土壤中,这些物质又可被植物吸收和利用.由此可见,这些生物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br />(4)图中,生产者是&#xa0;&#xa0;&#xa0;;消费者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光合作用<br />(2)分解者<br />(3)腐生细菌、真菌;二氧化碳;水;无机盐<br />(4)绿色植物;兔、鹿等动物<br />【解析】解:(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因此组成植物体和兔、鹿等动物体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上看,腐生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属于分解者.(3)细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水和无机盐渗入到土壤中,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4)图中,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兔、鹿等动物以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请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79071ba/SYS201707191952508683594320_ST/SYS201707191952508683594320_ST.001.png" width="466"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从体形来看,绝大多数动物身体呈&#xa0;&#xa0;&#xa0; , 这种体形使其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能更好地捕食与御敌.<br />(2)从体表来看,与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A类动物的体表具有&#xa0;&#xa0;&#xa0; , 适于寄生生活;B类动物的体表具有&#xa0;&#xa0;&#xa0; , 是对陆地生活的适应.<br />(3)从呼吸器官来看,观察蚯蚓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xa0;&#xa0;&#xa0; , 而青蛙的呼吸器官是&#xa0;&#xa0;&#xa0; , E属于&#xa0;&#xa0;&#xa0;动物,用&#xa0;&#xa0;&#xa0;呼吸.<br />(4)从生殖和发育来看,&#xa0;&#xa0;&#xa0;(填字母)类动物摆脱了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与此相适应的特点有:&#xa0;&#xa0;&#xa0;(任意举例2项).与D类动物相比,E类动物的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xa0;&#xa0;&#xa0;从母体获得营养.<br />(5)从分类等级来看,脊椎动物的五个类群所处的分类等级是&#xa0;&#xa0;&#xa0; , 生物学家在进行丁武分类时,除了要比较形态,还要比较&#xa0;&#xa0;&#xa0; .<br />(6)从进化过程来看,在我国发现的孔子鸟化石显示它具有鸟类和D类动物的一些特征:被覆羽毛;具有和鸟翼一样的前肢,但前肢上长着3个爪;上下颌没有牙齿,有角质喙.据此可以判断,鸟类可能是由&#xa0;&#xa0;&#xa0;进化而来的.<br />(7)综上所述,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充分体现了&#xa0;&#xa0;&#xa0;的进化规律.</p></div></div>
<div><p>【答案】<br />(1)左右<br />(2)角质层;外骨骼<br />(3)维持正常的呼吸;肺;哺乳;肺<br />(4)D;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表面有坚硬的外壳;胎盘<br />(5)纲;内部构造<br />(6)古代爬行动物<br />(7)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br />【解析】解:(1.)从体型来看,绝大多数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这种体形使其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能更好的捕食于御敌;<br />(2.)A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B节肢动物,体表具有外骨骼,外骨骼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应陆地生活;<br />(3.)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实验过程中,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E家兔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br />(4.)从生殖和发育来看,D爬行动物摆脱了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与此相适应的特点有: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表面有 坚硬的外壳.与D类动物相比,E哺乳动物的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br />(5.)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从分类等级来看,脊椎动物的五个类群所处的分类等级都是纲;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如是否有翅、身体是否分节等,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如有无脊椎和生理功能,如体温是否恒定、呼吸等.<br />(6.)从进化过程来看,在我国发现的孔子鸟化石显示它具有鸟类和D类动物的一些特征:被覆羽毛,具有和鸟翼一样的前肢,但前肢上长着3的系;上下颚没有牙齿,有角质噱,据此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br />(7.)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相关知识,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以及对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理解,了解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雷公髭蟾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仅分布于雷公山,虽然近年来加大了保护力度,但其生存同其它野生动物一样受到威胁,究其原因如表所示:</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原因</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偷猎</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栖息地丧失</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外来物种的影响</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其他原因</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雪山髭蟾</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5%</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56%</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7%</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2%</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哺乳类</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1%</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2%</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7%</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0%</p></td></tr></table><p>由此可知,雪山髭蟾和其它野生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xa0;&#xa0;&#xa0; , 保护雪山髭蟾和其它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措施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栖息地的丧失;建立自然保护区<br />【解析】解:从表中可以看出雪山髭蟾和其它野生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占56%、偷猎占25%、外来物种入侵7%、其他原因占12%,因此表明雪山髭蟾和其它野生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因为它既保护了野生动物又保护了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br />所以答案是:栖息地的丧失;建立自然保护区.<br />【考点精析】利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贵州省黔东南州八级(上)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