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09:17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七年级(下)开学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br />A.积极参加有氧运动<br />B.开展关于戒烟的教育活动<br />C.植树造林<br />D.控制污染物的任意排放</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空气质量等级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它能反应空气污染的程度.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就要从源头上把污染刹住,即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平静呼吸完成的一瞬间,肺内气压( )<br />A.低于大气压<br />B.高于大气压<br />C.等于大气压<br />D.等于零</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吸气和呼气是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是指实现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吸气和呼气是由于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而造成的,随着吸气和呼气的进行,压力差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即吸气和呼气完成的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是相等的.<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掌握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芳在升旗时,突然脸色发白、头晕眼花,晕倒在地,可能的原因是( )<br />A.升旗时情绪激动<br />B.升旗时情绪过于紧张<br />C.没吃早饭,出现低血糖现象<br />D.没完成作业,怕升旗后老师批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食物中的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主要从食糖、谷类、豆类和根茎类等食物中获得.如果不吃早饭,人体内的能源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就会出现低血糖,导致头晕眼花、大汗淋漓.<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以及对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理解,了解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无机盐中的钙、铁、磷、碘、盐都是不可或缺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常食“五谷杂粮”有利于健康,是因为( )<br />A.能治百病<br />B.容易消化、吸收<br />C.营养丰富,为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br />D.色香味美</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我们常吃“五谷杂粮’,主要以此为食,我们所吃的这些食物能为人体提供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较为全面.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在物质代谢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营养物质和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如果缺乏就会得相应的缺乏症.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合理营养和合理营养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合理营养:每日三餐,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三餐应该按时;要合理补充各种人体所必须的五类食物,可以形象比喻成“平衡膳食宝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消化系统中不与食物接触的消化器官是( )<br />A.胃<br />B.咽<br />C.大肠<br />D.肝脏</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胃,大肠,咽属于消化道,是食物经过的通道,而肝脏是大消化腺,其分泌的胆汁经导管流入肠,对辅助消化,但食物不会经过肝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儿童缺钙除了补钙外,还应补充( )<br />A.维生素A<br />B.维生素B1<br />C.维生素C<br />D.维生素D</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体对无机盐的需要量很少,但其作用却很大,如无机盐中的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主要物质,青少年缺钙易导致佝偻病.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缺乏维生素D易导致缺钙.因此,处于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应多注意补充含钙质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补钙的同时要补充维生素D.<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维生素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动又必不可少的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 )<br />A.氧气<br />B.氮气<br />C.二氧化碳<br />D.水蒸气</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5f419fbc/SYS201702111650467824304957_DA/SYS201702111650467824304957_DA.001.png" width="332" height="1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由图可知在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氮气.<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天早上,细心的小英发现,远洋归来的爸爸刷牙时牙龈出血,她便建议妈妈去市场买( )<br />A.精肉<br />B.大虾等海产品<br />C.猪肝、面包<br />D.水果蔬菜等</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5f419fbc/SYS201702111650468500853624_DA/SYS201702111650468500853624_DA.001.png" width="394"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某同学在刷牙时经常发现牙龈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应注意补充.<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维生素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动又必不可少的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了40年来最严重的海啸,夺去了近30万人的宝贵生命,海啸无情人有情,世界各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中国政府在捐助了大批物质的同时,还派出医疗救护人员,他们不畏艰险,克服困难,曾在废墟中救出一位被困30多小时的女婴,发现除明显消瘦外,其他一切生理指标基本正常.请分析该女婴重量减轻最明显的是( )<br />A.骨骼肌<br />B.心脏<br />C.皮下脂肪<br />D.骨骼</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由上可知,被困者在长期饥饿的状况下,不能从食物中获得糖类来提高能量,只能启用皮下储存的脂肪来提供能量,因此重量减轻最明显的应是皮下的脂肪.<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无机盐中的钙、铁、磷、碘、盐都是不可或缺的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肝脏病人,应少吃的食物是( )<br />A.蔬菜<br />B.米饭<br />C.瘦肉<br />D.油条</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蔬菜主要含维生素,故A错误;<br />B、米饭中含有较多的淀粉,故B错误;<br />C、瘦肉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故C错误;<br />D、肝炎病人的肝功能受损,胆汁分泌不足,影响脂肪的消化,而油条中含脂肪较多,因此肝炎病人不宜吃油条.故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以及对食物的消化的理解,了解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每是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各占( )<br />A.20%、50%、30%<br />B.30%、40%、30%<br />C.50%、20%、30%<br />D.40%、40%、20%</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合理营养和合理营养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合理营养:每日三餐,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三餐应该按时;要合理补充各种人体所必须的五类食物,可以形象比喻成“平衡膳食宝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吸收的氧最终去向是( )<br />A.用来构成组织细胞<br />B.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br />C.用来交换二氧化碳<br />D.用来氧化分解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br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周围血液之间,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这样含氧动脉血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在组织处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是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释放的,同时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这些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可见氧的最终去向是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是( )<br />A.肺泡<br />B.肺泡周围毛细血管<br />C.组织细胞<br />D.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是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即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中,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二氧化碳是由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气体扩散的原理又是从浓度高的地方想浓度低的地方移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血液⇌组织细胞,从肺泡经过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是氧气,所以氧气浓度最高的是肺泡;从组织细胞经过血液进入肺泡的是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组织细胞处.所以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是组织细胞.<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和能量的摄取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人体内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刚患了重感冒,发烧快一个星期了,体重明显下降.原因是他体内消耗量最大的是( )<br />A.蛋白质<br />B.维生素<br />C.脂肪<br />D.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人体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食物中的糖类供给.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能源,人体所需的能量70%都来自于糖类.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细胞的修复以及更新有重要作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维生素、水、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由上可知,不思饮食,说明不能从食物中获得糖类,来提供能量.只能启用体内储存的脂肪,因此,他体内有机物消耗最大的是脂肪,使体重明显下降.<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部位是( )<br />A.鼻腔<br />B.肺和气管<br />C.肺泡和组织细胞<br />D.血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根据气体的扩散作用的原理进行的,即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br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从外界到肺泡内的气体氧气浓度高于肺泡毛细血管内的,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故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br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由肺泡内气体交换后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被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由于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氧,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故组织细胞内的氧浓度低于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高于毛细血管内的,根据气体扩散作用原理,毛细血管中的氧扩散到组织细胞内,组织细胞的二氧化碳扩散到毛细血管中.<br />因此,人体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部位是在肺泡与组织细胞处.<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 )<br />A.胸廓的扩大或缩小<br />B.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br />C.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br />D.肺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的相关知识,掌握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验与探究:<br />(1)已知馒头的主要成份是淀粉,淀粉遇到碘会变成蓝色,某同学要设计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方案:<br />实验前,根据已有知识你的假设是&#xa0;&#xa0;&#xa0; . <br />实验时,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馒头屑,再向A试管加入2毫升唾液,向B试管中加入1毫升清水,分别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保温10分钟,冷却后,滴中2滴碘液.此步骤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xa0;&#xa0;&#xa0; . 此实验的对照组是&#xa0;&#xa0;&#xa0; , 实验组是&#xa0;&#xa0;&#xa0; . 将A、B试管分别放在37℃温水中保温的原因是&#xa0;&#xa0;&#xa0;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预计会变蓝的是&#xa0;&#xa0;&#xa0;试管,不会变蓝的是&#xa0;&#xa0;&#xa0;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xa0;&#xa0;&#xa0;<br />(2)在“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探究实验中.<br />维生素C的重要特性是&#xa0;&#xa0;&#xa0;在实验过程中,要对果蔬进行&#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 为提高比较的准确性,测试不同果蔬时应使用&#xa0;&#xa0;&#xa0;滴管.</p></div></div>
<div><p>【答案】<br />(1)用不同的滴管很难保证每一滴汁液的量是一样的;向A试管中加入的唾液和向B试管中加入的清水量不同;B;A;37℃温水中酶的活性最强;B;A;A试管中淀粉被分解了<br />(2)能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研磨;过滤;滴定;同一支<br />【解析】解:(1)因为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所以假设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对照实验中要只有一组变量,不能多个变量,所以错误之处是:向A试管中加入的唾液和向B试管中加入的清水量不同.此实验的对照组是B,实验组是A.将A、B试管分别放在37℃温水中保温的原因是 37℃温水中酶的活性最强.A试管不变蓝,B试管变蓝,A试管中馒头屑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所以不变蓝;(2)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在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水果汁,在滴加高锰酸钾溶液,滴入的越少,说明水果汁中含的维生素C越低,反之越高.在实验过程中,要对果蔬进行研磨、过滤、滴定.为提高比较的准确性,测试不同果蔬时应使用同一支滴管,用不同的滴管很难保证每一滴汁液的量是一样的.<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还要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5f419fbc/SYS201702111650477089596431_ST/SYS201702111650477089596431_ST.001.png" width="264" height="1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X表示&#xa0;&#xa0;&#xa0;的消化过程,Y表示&#xa0;&#xa0;&#xa0;的消化过程,Z表示&#xa0;&#xa0;&#xa0;的消化过程.<br />(2)淀粉从&#xa0;&#xa0;&#xa0;开始消化,蛋白质从&#xa0;&#xa0;&#xa0;开始消化,脂肪从&#xa0;&#xa0;&#xa0;开始消化.<br />(3)基本无消化作用的是&#xa0;&#xa0;&#xa0; , D代表的是&#xa0;&#xa0;&#xa0; , 含有哪些消化液?&#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淀粉;蛋白质;脂肪<br />(2)口腔;胃;小肠<br />(3)咽、食道、大肠;小肠;肠液、胰液、胆汁<br />【解析】解:(1)图中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因为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因为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Z表示脂肪的消化,因为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2)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在小肠里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脂肪在肠液、胰液和胆汁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3)由图示可知:消化道的咽、食道和大肠部分基本无消化作用;D代表的消化道是小肠,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消化系统模式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5f419fbc/SYS201702111650477741245099_ST/SYS201702111650477741245099_ST.001.png" width="169" height="2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的器官是[&#xa0;&#xa0;&#xa0;]&#xa0;&#xa0;&#xa0;和[&#xa0;&#xa0;&#xa0;]&#xa0;&#xa0;&#xa0;;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xa0;&#xa0;&#xa0;]&#xa0;&#xa0;&#xa0;<br />(2)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的结构是[&#xa0;&#xa0;&#xa0;]&#xa0;&#xa0;&#xa0; , 它位于腹腔的&#xa0;&#xa0;&#xa0; .<br />(3)消化道中只有消化而基本无吸收功能的是[&#xa0;&#xa0;&#xa0;]&#xa0;&#xa0;&#xa0; , <br />只有吸收而无消化功能的是[&#xa0;&#xa0;&#xa0;]&#xa0;&#xa0;&#xa0; , 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是[&#xa0;&#xa0;&#xa0;]&#xa0;&#xa0;&#xa0;和[&#xa0;&#xa0;&#xa0;]&#xa0;&#xa0;&#xa0;<br />(4)请写出食物进出消化道各结构的名称:&#xa0;&#xa0;&#xa0; .<br />(5)位于消化道内的腺体有&#xa0;&#xa0;&#xa0;和&#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8;小肠;6;胰腺;4;肝脏<br />(2)5;胃;左上部<br />(3)2;口腔;9;大肠;5;胃;8;小肠<br />(4)2→3→5→7→9→8→10<br />(5)胃腺;肠腺<br />【解析】解:(1)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的是小肠和胰腺,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4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2)5胃位于腹腔的左上部,能初步消化蛋白质;(3)2口腔可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但没有吸收功能.咽和食道既无消化功能又无吸收功能.在5胃内,可把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又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8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可在小肠内被消化,它们的消化最终产物也都可被小肠吸收.9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却没有消化功能;(4)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食物进出消化道各结构的名称:2口腔→3食管→5胃→7十二指肠→9小肠→8大肠→10肛门;(5)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5f419fbc/SYS201702111650478459470842_ST/SYS201702111650478459470842_ST.001.png" width="130" height="1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xa0;&#xa0;&#xa0;(吸气还是呼气).<br />(2)图中A表示&#xa0;&#xa0;&#xa0; , 图中B表示的是&#xa0;&#xa0;&#xa0; , 图中C表示的是&#xa0;&#xa0;&#xa0; . 图中D表示的是&#xa0;&#xa0;&#xa0; , 图中E表示的是&#xa0;&#xa0;&#xa0; .<br />(3)用手下拉E,小气球&#xa0;&#xa0;&#xa0; , 表示&#xa0;&#xa0;&#xa0;过程.<br />(4)用手上推E,小气球&#xa0;&#xa0;&#xa0; , 表示&#xa0;&#xa0;&#xa0;过程.<br />(5)此模型不能演示胸廓的&#xa0;&#xa0;&#xa0;径的变化,因此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p></div></div>
<div><p>【答案】<br />(1)吸气<br />(2)气管;支气管;肺;胸廓;膈<br />(3)扩张;吸气<br />(4)回缩;呼气<br />(5)前后、左右<br />【解析】解:(1)图示中,箭头表示用手向下拉橡皮模,代表膈肌收缩,模拟的是吸气过程;(2)图中A、B表示气体进出肺的通道,A是气管,B是支气管;C小气球代表肺,D代表胸廓,E代表膈肌;(3)用手下拉E,表示膈肌收缩,装置内气压下降,小气球随之扩张,气球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气球,表示吸气过程;(4)用手上推E,表示膈肌舒张,装置内气压上升,小气球随之回缩,造成气球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体从气球排出,表示呼气过程;(5)此装置模拟的是膈肌的运动情况,只演示了胸廓上下径的变化,不能演示由于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胸廓的前后、左右径的变化.<br />【考点精析】利用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分析图解并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5f419fbc/SYS201702111650479786197994_ST/SYS201702111650479786197994_ST.001.png" width="340"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E处表示的是&#xa0;&#xa0;&#xa0;F处表示的是&#xa0;&#xa0;&#xa0;<br />(2)从A→B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xa0;&#xa0;&#xa0;<br />(3)从C→D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xa0;&#xa0;&#xa0;<br />(4)两图中,含氧量最高的是&#xa0;&#xa0;&#xa0;;含二氧化碳量最高处是&#xa0;&#xa0;&#xa0;<br />(5)在E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xa0;&#xa0;&#xa0; .<br />(6)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xa0;&#xa0;&#xa0;和&#xa0;&#xa0;&#xa0;两个过程,它们是通过&#xa0;&#xa0;&#xa0;实现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肺泡;组织细胞<br />(2)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br />(3)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含量减少<br />(4)肺泡内;组织细胞处<br />(5)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有一层上皮细胞,有利于气体交换<br />(6)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气体的扩散作用<br />【解析】解:(1)图示分别表示的是人体内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前一个图中有E肺泡,因此前一个图表示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后一个图表示的是F组织内的气体交换,根据图示E处表示的是肺泡,F处表示的是组织细胞;(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新鲜空气被吸入肺后,肺泡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因此从A﹣B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3)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由于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细胞内的氧含量远远低于血液中的氧含量,而二氧化碳含量远远高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因此,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迅速分离,由血液扩散到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扩散到血液.使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所以从C→D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4)根据气体扩散原理,两图中,含氧最高处是肺泡内,含二氧化碳量最高处是组织细胞处;(5)E肺泡壁和F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在B处进行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6)由(1)小题可知,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它们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七级(下)开学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