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09:15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七年级(下)开学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描述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br />A.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br />B.降低植物体的温度<br />C.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br />D.促进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动力就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取决于细胞液的浓度和土壤溶液的浓度,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蒸腾作用的意义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运动系统由肌肉和骨骼构成<br />B.人体的运动是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br />C.构成肌肉的细胞全是肌细胞<br />D.肌肉收缩所消耗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说法正确.<br />B、完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运动系统来完成,除此之外,还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说法正确.<br />C、构成肌肉的细胞不全是肌细胞,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说法错误.<br />D、肌肉收缩所消耗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说法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情况中,植物蒸腾作用最强的是( )<br />A.气温37度,阴天,无风<br />B.气温37度,晴天,有风<br />C.气温20度,阴天,有风<br />D.气温20度,晴天,无风</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答:根据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通过比较只有B选项蒸腾作用强度最强.<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雪松细胞壁具有支持作用<br />B.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br />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需滴加清水<br />D.大肠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雪松属于绿色植物,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其中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故符合题意;<br />B、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不符合题意;<br />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需滴加生理盐水,保持动物细胞的正常形态,不符合题意;<br />D、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实验观察的做法,正确的是( )<br />A.某同学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为指给其他同学看清晰的图象轻轻地挪动显微镜<br />B.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再滴加碘液<br />C.在验证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然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进行脱色处理<br />D.在野外观察动物的行为时不要惊扰动物,通过感官也可利用辅助工具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之前,首先要对光,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使光线正好反射到镜筒内,到达我们的眼睛,直到看清明亮的视野为止.对好光之后,就不能再移动显微镜,如果移动显微镜,射入的光线就会发生改变,导致看不清物像.故不符合题意;<br />B、如果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因此会吸水膨胀甚至涨破影响观察,故不符合题意;<br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装有酒精和叶片的小烧杯,一定要隔水加热.这是因为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热,不仅酒精蒸发太快,造成浪费,而且溶解叶绿素的效果也不够好,尤其容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故不符合题意;<br />D、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也可利用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因此,在野外观察动物的行为时不要惊扰动物.故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和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 )<br />A.体表外有外骨骼<br />B.身体分部<br />C.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br />D.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环节动物身体细长,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触角和足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因此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鸽的口腔内没有牙齿,其体内具有类似牙齿功能的结构是( )<br />A.肌胃<br />B.小肠<br />C.嗉囊<br />D.直肠</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家鸽利于飞行的特点:(1)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适于飞行;(2)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鸟类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3)直肠短不储存粪便,随粪便及时排出体外,龙骨突,长骨中空,骨薄,有利于减轻体重.<br />家鸽的口腔内没有牙齿,其体内具有类似牙齿功能的结构是肌胃,脊椎动物鸟类食管的后段暂时贮存食物的膨大部分,称为嗉囊.食物在嗉囊里经过润湿和软化,再被送入前胃和砂囊,有利于消化.<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A.蚯蚓走迷宫<br />B.大山雀偷饮牛奶<br />C.小鸟在池塘边喂金鱼<br />D.成年黑猩猩堆叠木箱取高处的香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br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偷饮牛奶、成年黑猩猩堆叠木箱取高处的香蕉,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小鸟在池塘边喂金鱼,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观察装片,发现物像的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br />B.所观察到的细胞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之和<br />C.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转动遮光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br />D.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可通过开大光圈来增加视野亮度</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一个放大的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观察装片,发现物像的视野的左上方,将物像移到中央就要向右上方移动物象,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该选项说法错误.<br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武警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该选项说法错误.<br />C.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楚.该选项说法错误.<br />D.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可通过开大光圈来增加视野亮度,该选项说法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植物细胞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r />A.荚膜和细胞壁对细菌起保护作用<br />B.细菌为单细胞生物<br />C.可用棒状杆菌制味精<br />D.细菌都能使人患病</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细菌的最外面有细胞壁,细胞壁有保护作用,有的细菌具有荚膜,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使细菌度过不良的环境.不符合题意.<br />B、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不符合题意.<br />C、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作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甲烷菌能发酵分解有机物产生甲烷,不符合题意;<br />D、大多数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杆菌能分解人粪尿产生沼气,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少数细菌是有害的,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细菌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3月20日龙卷风携带冰雹袭击了广东东莞,造成8死2伤,为掌握龙卷风和冰雹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情况,应采用的方法是( )<br />A.模拟实验<br />B.实验法<br />C.调查法<br />D.观察法</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为掌握旱暴雨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应采用的方法是调查法.<br />模拟实验: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银杏是植物中的活化石,如果想了解银杏树的形态结构,常用的科学方法是( )<br />A.观察法<br />B.比较法<br />C.调查法<br />D.模拟实验法</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想了解银杏树的形态结构可以用观察法,该选项符合题意.<br />B、比较法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对物质性质的理解与记忆.所以想了解银杏树的形态结构不可以用比较法,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C、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所以想了解银杏树的形态结构不可以用观察法,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D、模拟实验是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采取模拟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所以想了解银杏树的形态结构不可以用模拟实验法.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的各种等级中,表示生物之间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br />A.纲<br />B.科<br />C.属<br />D.种</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种是最小的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同种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分类的依据与方法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作物种植具有减少水分蒸发,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优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br />(1)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被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xa0;&#xa0;&#xa0; .<br />(2)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培育绿色食品,还可增加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xa0;&#xa0;&#xa0; .<br />(3)对棚内栽培的作物适当增加光照,那个提高作物的产量.其中的道理是适当增加光照可使&#xa0;&#xa0;&#xa0;增强.<br />(4)“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的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从而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两条来和大家分享:&#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br />(2)有机肥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br />(3)光合作用<br />(4)多步行少乘汽车;少开空调,多植树造林等<br />【解析】解:(1)植物的蒸腾作用,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2)呼吸作用是生物的活细胞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施用的有机肥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3)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时间、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4)“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的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从而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如:多步行少乘汽车;少开空调,多植树造林等.<br />【考点精析】掌握蒸腾作用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5f419fbc/SYS201702111650448358571932_ST/SYS201702111650448358571932_ST.001.png" width="577"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植物由小长大,是从图甲所示的&#xa0;&#xa0;&#xa0;开始的,该过程与细胞&#xa0;&#xa0;&#xa0;和&#xa0;&#xa0;&#xa0;密切相关.<br />(2)细胞从图甲到图乙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xa0;&#xa0;&#xa0;数量先加倍,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确保了亲、子代细胞内所含的&#xa0;&#xa0;&#xa0;一样多.<br />(3)过程叫做细胞的&#xa0;&#xa0;&#xa0; , 所形成图丙所示的四种结构在结构层次上叫做&#xa0;&#xa0;&#xa0; .<br />(4)图丁所示的植物叶在结构层次上叫做&#xa0;&#xa0;&#xa0; , 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绿叶发生的主要生理作用有&#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植物细胞;生长;分裂<br />(2)染色体;染色体数目<br />(3)分化;组织<br />(4)器官;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br />【解析】解:(1)植物体是通过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长大的.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因而生物体也由小长大.图中的甲表示植物细胞,的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2)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3)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图中的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图中丙表示植物的主要四种组织.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输导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4)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图中丁是植物的叶,属于器官,戊表示植物体.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绿叶细胞有叶绿体和气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绿叶是光合作用造成有机物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来蒸腾水分的.呼吸作用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绿叶发生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br />【考点精析】利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到春季,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过程如下:</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66.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组别</p></td><td style="width:12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A</p></td><td style="width:12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B</p></td><td style="width:116.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C</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验处理</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将烤干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将新鲜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将①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环境里</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发霉</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发霉</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p></td></tr></table><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5f419fbc/SYS201702111650449073797674_ST/SYS201702111650449073797674_ST.001.png" width="206" height="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请回答下列问题:<br />(l)A与B两组实验构成对照实验,其中的实验组是他们探究的问题是:&#xa0;&#xa0;&#xa0;&#xa0;&#xa0;&#xa0;对霉菌生活的影啊.<br />【答案】水<br />(1)如果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新鲜和低温(0℃以下),则B与C也构成对照实验,该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是&#xa0;&#xa0;&#xa0;;实验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xa0;&#xa0;&#xa0; .<br />(2)如图表示两种真菌的直立状态的菌丝,图中A和B代表的菌丝状态所对应的真菌分别是&#xa0;&#xa0;&#xa0;;上述实验的发霉现象是图A中菌丝顶端的&#xa0;&#xa0;&#xa0;散落在食品表面并大量繁殖导致的.<br />(3)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有什么启示?&#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 "", "" ]<br />(2)不发霉;适宜的温度<br />(3)青霉、曲霉<br />【解析】解:(1)A和B两组中桔皮含水量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水分对霉菌生活的影响,霉菌的生长需要水;(2)B将新鲜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C组将新鲜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置于低温环境中,结果C组霉菌生长繁殖速度变慢,桔皮不会发霉,说明霉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3)青霉长有孢子的气生菌丝末端呈扫帚状,曲霉有孢子的气生菌丝末成放射状,真菌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4)由①②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食品保存时应注意低温、干燥.<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真菌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七级(下)开学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