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大年陈中学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点是( )<br />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br />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br />C.体壁由三层细胞构成,有口无肛门<br />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它们的身体呈辐射对称,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中胶层无细胞结构,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春蚕结茧﹣﹣一丝不苟”、“蚂蚁搬家﹣﹣大家动口”、“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等.关于这些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r />①蚯蚓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节肢动物;<br />②长颈鹿和丹顶鹤是恒温动物;<br />③蚕和蚂蚁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br />④鳖又称甲鱼,属于鱼类.<br />A.①②③④<br />B.①②<br />C.②③<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①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①错误;<br />②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体温不会随着外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②正确;<br />③家蚕和蚂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两对翅,三对足属于昆虫,体表有有外骨骼,③正确;<br />④蜥蜴、蛇和甲鱼等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由于陆地环境相对比较干燥,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④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环节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br />B.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和肌肉配合完成运动<br />C.身体有口无肛门,食物由口进入,食物残渣也由口排出体外<br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提高了运动能力</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环节动物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环节动物体表具有保护作用的角质层是透水的,A错误;<br />B、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和肌肉配合完成运动,A正确;<br />C、环节动物的身体有口有肛门,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C错误;<br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是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环节动物(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烟台海滨常见的水生生物,其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br />A.河蚌<br />B.海蜇<br />C.梭子蟹<br />D.鲅鱼</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河蚌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故A符合题意;<br />B、海蜇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故B不符合题意;<br />C、梭子蟹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有较硬的头胸甲,是甲壳动物,故C不符合题意;<br />D、鲅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故D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软体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动物中符合“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这一特征的是( )<br />A.绦虫<br />B.蛇<br />C.沙蚕<br />D.龙虾</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绦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A错误;<br />B、蛇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错误;<br />C、沙蚕属于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C错误;<br />D、龙虾属于节肢动物,符合条件,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动物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br />①蛔虫 ②蚯蚓 ③河蚌 ④蝗虫 ⑤鲤鱼 ⑥青蛙 ⑦鳄鱼 ⑧喜鹊 ⑨牛.<br />A.①②③④<br />B.⑤⑥⑦⑧⑨<br />C.①②③④⑤⑥<br />D.④⑤⑥⑦⑧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题干中的①蛔虫是线形动物,②蚯蚓是环节动物,③河蚌是软体动物,④蝗虫是节肢动物,它们体内都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r />⑤鲤鱼是鱼类,⑥青蛙是两栖动物,⑦鳄鱼是爬行动物,⑧喜鹊是鸟类,⑨牛是哺乳动物,它们体内都有脊柱,是脊椎动物.可见B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分类的依据与方法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与这句话无关的选项是( )<br />A.流线型体形<br />B.长骨多中空<br />C.双重呼吸<br />D.产具有硬壳的卵</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家鸽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br />D、产具有硬壳的卵与飞行无直接关系.<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鸟的主要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搭配正确的是( )<br />①家兔﹣﹣肺 ②鲫鱼﹣﹣鳃 ③蝗虫﹣﹣气管 ④家鸽﹣﹣肺和气囊 ⑤青蛙﹣﹣鳃和皮肤.<br />A.①②③<br />B.①②④<br />C.②③④<br />D.②③⑤</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①家兔是哺乳动物,有肺呼吸,正确.<br />②鲫鱼用鳃呼吸,正确.<br />③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正确.<br />④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但是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错误.<br />⑤青蛙用肺进行气体交换,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肢动物和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鲵属于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br />A.长时间生活在陆地上,短时间生活在水中<br />B.长时间生活在水中,短时间生活在陆地上<br />C.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br />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大鲵等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两栖动物,需要了解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节结构中,既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磨擦,又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是( )<br />A.关节囊分泌的滑液<br />B.关节软骨<br />C.韧带<br />D.关节囊</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br />B、关节软骨,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荡.<br />C、关节囊内外的韧带使关节更加牢固.<br />D、关节囊,包绕着整个的关节,将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连接起来.<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br />A.端起水杯喝水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r />B.一块骨和一块骨骼肌都是一个器官<br />C.一块骨骼肌就可独立完成某个动作<br />D.运动是以关节为支点,以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端起水杯喝水时属于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A正确.<br />B、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因此一块骨、一块骨骼肌、一个关节都是一个器官,B正确.<br />C、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C错误.<br />D、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支点,以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运动系统的组成,需要了解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人体骨骼、关节、骨骼肌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A.骨骼、关节和骨骼肌构成运动系统<br />B.骨和骨连结构成骨骼<br />C.关节是由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囊组成<br />D.骨骼肌两端的肌腱有可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骨骼和骨骼肌构成运动系统,A错误;<br />B、骨骼是由多快骨通过不同形成的骨连结而成,B正确;<br />C、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囊、关节面和关节腔.C错误;<br />D、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相邻的两骨上.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哪些可能是动物成员的信息传递方式( )<br />A.动物的动作和姿态<br />B.动物的声音<br />C.动物发出的气味<br />D.以上都可以</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同种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掌握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br />A.没有了动物,世界上的植物会生长的更好<br />B.老鼠对人类有害,应将它彻底消灭<br />C.自然界中有的动物有可能会无限增多<br />D.任何一种生物都会维持在一定的数量,不会无限制的增加</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A错误;<br />B、老鼠虽然是有害动物,但我们不能使之灭绝,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它本身就是一个基因库,老鼠一旦灭绝,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永远消失,当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时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次动物作为消费者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又是有害动物,也不能使之数量过多,我们应该设法控制其数量,尽量减少其危害,如采用引进天敌灭鼠等生物防治的办法,B错误;<br />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自然界中有的动物不可能会无限增多,C错误;<br />D、因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当某种动物数量增多时,以该动物为食的动物也会增多,从而限制了这种动物的数量.此外,动物因生存所需的空间和食物有限,其数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还要掌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噬菌体是寄生在哪类生物细胞内的病毒?( )<br />A.植物<br />B.动物<br />C.细菌<br />D.人</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我们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寄生在动物和人体细胞内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病毒,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真菌的特征是( )<br />①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br />③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 ④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 ⑤细胞内没有叶绿体.<br />A.①③⑤<br />B.②③⑤<br />C.①④⑤<br />D.②④⑤</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酵母菌、青霉、曲霉和蘑菇等都属于真菌,其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所以题干中②③⑤的叙述是正确的.可见B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真菌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09年至今,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许多国家蔓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下列 关于其病原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r />A.个体微小,结构简单<br />B.离开寄生的活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br />C.在结构上,只有蛋白质外壳,不含遗传物质<br />D.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因此离开寄生的活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甲型H1N1流感病毒寄生在人身上使人患病因此属于动物病毒.<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病毒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 )<br />A.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br />B.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少<br />C.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多<br />D.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少</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包含的生物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界是最大的单位,其包含的生物最多,共同特征最少.种是最小的单位,其包含的生物最少,共同特征最多.可见A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分类的单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选)“鱼戏莲叶间”是描述小鱼在莲间自由游泳时的情景.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靠胸鳍和尾鳍维持身体平衡<br />B.侧线能够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br />C.主要靠肺呼吸<br />D.用鳃呼吸</p></div></div>
<div><p>【答案】A,C<br />【解析】解:A、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左右方向的平衡的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尾鳍能够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控制运动的方向,A错误;<br />B、鱼的视力并不好,它的晶状体不能调节,但它的另外一种感觉器官﹣﹣侧线很发达.鱼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海里与海流搏斗,并能准确地发现障碍物,确定正确的方向,这些行为是鱼类使用身体上的侧线完成的,B正确;<br />C、鱼类用鳃呼吸,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没有肺,C错误;<br />D、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D正确.<br />故选:A、C<br />【考点精析】利用鱼的主要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77d88226/SYS201702111722343317448232_ST/SYS201702111722343317448232_ST.001.png" width="458"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类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br />(2)C类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用   呼吸.<br />(3)D类动物的呼吸方式很特殊,叫    , 因为它的肺上连着许多    .<br />(4)E类动物所特有的结构是    , 生殖发育特点是    .<br />(5)F类动物的体表有    , 可以防止体内   的蒸发.<br />(6)请把以上六类动物进行分类:   是一类,   是一类(填字母).</p></div></div>
<div><p>【答案】<br />(1)鳃<br />(2)体壁<br />(3)双重呼吸;气囊<br />(4)膈;胎生、哺乳<br />(5)外骨骼;水分<br />(6)A、B、D、E;C、F<br />【解析】解:(1)A是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2)C是蚯蚓,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无呼吸系统,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3)D类动物的呼吸方式很特殊,叫双重呼吸,因为它的肺上连着许多气囊.(4)E类动物所特有的结构是膈,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5)F类动物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6)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图A、B、D、E都属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图C、F都属于无脊椎动物.<br />【考点精析】利用节肢动物和鱼的主要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李涛同学用两块长方形的木板、,两条松紧带、和一颗螺丝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模型,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77d88226/SYS201702111722344109673975_ST/SYS201702111722344109673975_ST.001.png" width="228"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两块木板、相当于两块    , 、相当于    , 螺丝相当于    .<br />(2)根据图中虚线箭头判断,此时的应处于   状态,处于状态    .<br />(3)如果表示肘关节,此过程表示屈肘还是伸肘动作?    .<br />(4)图中、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是分别连接在、两块木板上,这表示骨骼肌两端的   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br />(5)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   牵拉    , 绕过   完成动作.</p></div></div>
<div><p>【答案】<br />(1)骨;骨骼肌;关节<br />(2)收缩;舒张<br />(3)屈肘<br />(4)肌腱<br />(5)骨骼肌;骨;关节<br />【解析】解:(1)、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由图可知:图中、相当于骨,、相当于骨骼肌,相当于关节;(2)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的收缩过程,此时应该处于舒张状态;(3)当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图中③表示肱三头肌,④表示肱二头肌,这是一个屈肘动作,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4)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域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图中、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是分别连接在、两块木板上,这表示骨骼肌两端的肌腱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5)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靠骨骼肌牵拉骨,绕过关节完成动作.<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家鸽的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77d88226/SYS201702111722345556978202_ST/SYS201702111722345556978202_ST.001.png" width="206"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家鸽口中没有牙齿,依靠角质喙啄取食物,吃进的食物经咽、食管进入[   ]   暂时贮存和软化.<br />(2)家鸽体内能够充分研磨和初步消化食物的结构是[   ]    .<br />(3)家鸽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有喙无齿,[   ]   极短,能随时排便,减轻体重.这些特点都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p></div></div>
<div><p>【答案】<br />(1)3;嗉囊<br />(2)5;肌胃<br />(3)8;直肠<br />【解析】解:(1)图中3为嗉囊暂时储存和软化食物;(2)家鸽的胃比较特殊,有肌胃和腺胃,消化能力比较强,直肠短不贮存粪便,粪便随时排除体外,可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其中腺胃消化食物,肌胃磨碎并初步消化食物;(3)家鸽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有喙无齿,直肠极短,能随时排便,减轻体重.这些特点都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br />【考点精析】利用鸟的主要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蝗虫外部形态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77d88226/SYS201702111722346165626870_ST/SYS201702111722346165626870_ST.001.png" width="168"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蝗虫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br />(2)蝗虫的足有   对,翅   对.</p></div></div>
<div><p>【答案】<br />(1)头部;胸部;腹部<br />(2)三;两<br />【解析】解:(1)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图中一为头部生有触角和口器以及单复眼;二为胸部是蝗虫的运动中心,三为蝗虫的腹部是蝗虫呼吸、生殖中心;(2)蝗虫共有三对足,前足、2中足和3后足分别着生在前胸、中胸和后胸;翅共2对,前翅、后翅,分别着生在中胸和后胸.<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回答:<br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   行为.<br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    .<br />(3)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    .<br />(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   的作用,由   和   而获得的.<br />(5)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更加高等,更能够帮助动物    .</p></div></div>
<div><p>【答案】<br />(1)学习<br />(2)不能<br />(3)越强<br />(4)遗传物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经验;学习<br />(5)适应复杂的环境<br />【解析】解:(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学习行为;(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没有学习行为,因此不能完成这种行为;(3)动物越高等,大脑越发的,学习能力越强;(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5)“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更加高等”,更能够帮助动物适应复杂的环境.<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