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的动物是( )<br />A.蝙蝠<br />B.昆虫<br />C.丹顶鹤<br />D.螃蟹</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昆虫的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能爬行或飞行,运动能力比较强,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扩大了昆虫的活动范围,对于昆虫寻找食物、求得配偶、逃避敌害等都十分有利.大熊猫和丹顶鹤属于脊椎动物,螃蟹属于节肢动物,运动方式是爬行.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br />A.珍珠蚌、鲫鱼、鳖<br />B.河蚌、鲨鱼、海马<br />C.鲸、蛇、乌龟<br />D.青蛙、青鱼、蝌蚪</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水生动物都有适于在水中生活带特点,如有的用鳃呼吸,身体呈梭形或流线型,可以减少游泳水稻阻力,有鳍或四肢趾间有濮等.河蚌、珍珠蚌是软体动物,用鳃呼吸;鲨鱼、海马、青鱼、鲫鱼是鱼类用鳃呼吸;鲸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蛇、龟、鳖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青蛙是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幼体蝌蚪用鳃呼吸.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软体动物和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范围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主要原因是昆虫有( )<br />A.足<br />B.外骨骼<br />C.触角<br />D.翅</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昆虫的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能爬行或飞行,运动能力比较强,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这样可以扩大昆虫的活动和分布范围,这对昆虫寻找食物、求得配偶、逃避敌害等都有利.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节肢动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鱼在水中游泳时,其动力来自( )<br />A.鳍的摆动<br />B.胸鳍和腹鳍的摆动<br />C.背鳍和臀鳍的摆动<br />D.躯干和尾的摆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如图鱼鳍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2b833fe9/SYS201707192030026232116131_DA/SYS201707192030026232116131_DA.001.png" width="183" height="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图中1是背鳍,2是尾鳍,3是胸鳍,4是腹鳍,5是臀鳍.其中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胸鳍和腹鳍起平衡作用; 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 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比蚯蚓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是因为( )<br />①胸部有3对足,3对翅,扩大了活动范围;<br />②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br />③蝗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br />④用气管呼吸,能适应干旱的环境.<br />A.②③④<br />B.①②④<br />C.①③④<br />D.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①胸部有三对足,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另外蝗虫还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扩大了活动范,①正确;②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②正确;③蝗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这与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无关,③错误;④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④正确.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鱼能够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的氧能进入鱼体内,其途径是( )<br />A.水﹣鼻腔﹣血液<br />B.水﹣鳃﹣血液<br />C.水﹣口﹣鳃﹣血液<br />D.水﹣鼻腔﹣鳃﹣血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水中的溶解氧是由口进入而不是由鼻腔进入,为错误项.B、水中的溶解氧由口进入在鳃丝处进行气体交换,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为错误项.C、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为正确项.D、水中的溶解氧由口进入经过鳃在鳃丝处进行气体交换而不是由鼻腔,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为错误项.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表中数据,正确的分析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9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动物名称</p></td><td style="width:13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心脏占体重的比例%</p></td><td style="width:119.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每分钟心跳次数</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蛙</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57</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2</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人</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24</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72</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鸽</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72</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35﹣244</p></td></tr></table><p><br />A.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比其他两种动物高,因此增加了飞行的负担<br />B.人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低,因此,人也可能会进行飞行生活<br />C.蛙每分钟心跳次数最低,于其维护恒定体温相适应<br />D.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高,心跳快、血液循环迅速,适于飞行生活</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鸽的心脏占身体的比重大,心跳的次数快,为飞行提供大量的氧,错误.B、从表中可看出人的心脏占体重百分比低,减轻体重,但有利于陆地行走,错误.C、从表中可看出蛙每分钟心跳次数最低,可以减少代谢对氧气的需求,是两栖动物的心脏特征,蛙的体温不恒定,错误.D、通过比较看出,鸟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心搏次数多,所以鸟血液输送氧的能力强,有利于空中飞行生活,正确.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br />A.河蚌的贝壳﹣﹣游泳<br />B.蝗虫的气管﹣﹣呼吸<br />C.蜥蜴的鳞片﹣﹣保护<br />D.家鸽的羽毛﹣﹣飞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在生物界中,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些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比如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是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的.如青蛙的前肢短,适于支撑身体,后肢发达,适于跳跃.蝗虫的用气管进行呼吸;蜥蜴的鳞片具有保护作用;家鸽的羽毛适于飞行均正确.A、软体动物的足常因生活方式不同,而形态各异各具特色,通常位于身体的腹侧,为运动器官,有的足部发达呈叶状、斧状或柱状,可爬行或掘泥沙;有的足部退化,失去了运动功能,如扇贝等;固着生活的种类,则无足,如牡蛎;有的足已特化成腕,生于头部,为捕食器官,如乌贼和章鱼等,称为腕足.其贝壳只是保护作用.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寄居蟹因常居住在空的螺壳里面而得名,这样它可以得到螺壳的保护,寄居蟹和海螺分别属于哪一类群( )<br />A.软体动物、节肢动物<br />B.节肢动物、软体动物<br />C.环节动物、节肢动物<br />D.节肢动物、环节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寄居蟹的体表被有坚厚的几丁质外骨胳,附肢分节,属于节肢动物,海螺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具有贝壳,靠贝壳来保护身体,属于软体动物.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软体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以及对节肢动物的理解,了解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共有的特征是( )<br />A.都由很多体节构成<br />B.都有触角<br />C.都有外骨骼<br />D.运动器官都是分节的</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因此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相同之处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只有哺乳动物才有学习行为<br />B.只有鸟类才具有学习行为<br />C.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也越复杂<br />D.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不是只有哺乳动物才有学习行为,而是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强,错误.B、不是只有鸟类才具有学习行为,如,猴子也有学习行为,错误.C、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也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正确.D、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错误.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线形动物比扁形动物高级的特征是( )<br />A.身体由偏平到细长<br />B.体型比较大<br />C.消化道后端有排除残渣的肛门<br />D.体表出现了角质层</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由于扁形动物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可以分化形成的肌肉层.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壁有角质层,有假体腔,有口有肛门,假体腔的出现,为体内器官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因此线形动物表现出比扁形动物高等的特征是有原体腔、雌雄异体、出现了肛门.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涡虫体型为两侧对称,比水螅的辐射对称高等之处在于( )<br />①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背腹<br />②前端(头部)感觉器官集中,能最先感知外界刺激<br />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br />④有利于运动、捕食和防御.<br />A.①<br />B.①②<br />C.①②③<br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①身体从辐射对称到两侧对称是动物在体制上的进化,两侧对称的体制使动物体分化出前后端、左右侧和背腹面.正确;②涡虫前端头部感觉器官集中,能够最先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②正确;③④身体各部分功能出现分化:运动由不定向变为定向,感应更准确、迅速有效,适应性更广.③④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杜鹃总是把自己的蛋生在其他小鸟的巢中,其他小鸟不仅替杜鹃孵蛋,还哺育长的比自己还大的小杜鹃.该现象是( )<br />A.小鸟害怕凶猛的杜鹃,不得已为其哺育后代<br />B.小鸟与杜鹃友好相处,自愿为其哺育后代<br />C.孵蛋和哺育是小鸟的乐趣<br />D.孵蛋和饲喂是小鸟的先天性繁殖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因此A、B、C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需要了解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哪种描述是错误的是( )<br />A.鸟类的身体大都呈现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br />B.哺乳动物都是体表被毛,哺乳<br />C.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br />D.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鸟类的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利于减少飞行阻力,利于空中飞行,A正确;B、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胎生哺乳,B正确;C、鱼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C正确;D、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D错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特定的区域内,遗传物质是如图中所示的(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2b833fe9/SYS201707192030036196633348_ST/SYS201707192030036196633348_ST.001.png" width="154" height="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br />B.②<br />C.③<br />D.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支持,有些细菌生长的中后期细胞壁增厚形成荚膜,①荚膜的作用是保护.细菌的基本结构有②细胞壁、④细胞质和③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菌的相关知识,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对节肢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所有的节肢动物都能飞行<br />B.绝大多数节肢动物身体内部有骨骼<br />C.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大类群<br />D.绝大多数节肢动物有发达的脑、灵敏的感觉器官和独特的呼吸器官</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节肢动物中的昆虫一般具有翅,能在空中飞行;而其它节肢动物如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没有翅,不能在空中飞行.节肢动物主要有:虾、蟹、蜘蛛、蝎、蜱、螨、蜈蚣、蝗虫、蝶、蚊、蝇等.故A不符合题意.B、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故B不符合题意.C、体内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属于脊椎动物,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大类群.故C不符合题意.D、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为适应的环境都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构.因此,绝大多数节肢动物有发达的脑、灵敏的感觉器官和独特的呼吸器官.故D符合题意.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2b833fe9/SYS201707192030039202489062_ST/SYS201707192030039202489062_ST.001.png" width="288" height="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在同一组的动物有   (用代码表示);若根据生殖方式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同在一组的有   (用代码表示).<br />(2)图中动物适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区别,如图中适于陆地生活的C能用   呼吸,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A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需要借助   辅助呼吸.<br />(3)从运动方式看,图中C和E都适于空中飞行,试写出E的骨骼适于飞行的特点:<br />   (至少答两点).C与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B、D、E;C、D、E<br />(2)气管;皮肤<br />(3)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足和翅<br />【解析】解:(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图中A青蛙属于脊椎动物,则与A在同一组的动物有B哺乳类、D鱼类、E鸟类;而C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若根据生殖方式将图中的动物分,图中动物的繁殖方式一般有两种,分别是:胎生(除鸭嘴兽之外的哺乳动物)﹣﹣受精卵没有类似于蛋壳的外壳;在母体内生长成个体.另一类是卵生(爬行类、鸟类、鱼类、昆虫)﹣﹣受精卵被包裹在蛋壳或其他物质内于体内或体外孵化成个体.A两栖动物生殖属于卵生,所以与A生殖相似的生物有鸟类、鱼类、昆虫,即C、D、E;(2)生物的呼吸方式是与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不同的生物,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不同.蝗虫属于节肢动物,生活在比较干旱的环境中,是用气管进行呼吸;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3)E鸟类有发达的胸肌,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鸟类的胸骨生有高耸的龙骨突、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利于飞行.C蝗虫的胸部生有足三对,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足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另外蝗虫还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br />【考点精析】利用分类的依据与方法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节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2b833fe9/SYS201707192030040238391880_ST/SYS201707192030040238391880_ST.001.png" width="210"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关节的结构中,相当于汽车减震装置的结构是[   ]    .<br />(2)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图中[   ]   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br />(3)我们通常说的脱臼是指[   ]   从[   ]   中脱落出来的现象.<br />(4)关节在人体运动过程中主要起到      的作用.<br />A.连接<br />B.支点<br />C.保护<br />D.支持.</p></div></div>
<div><p>【答案】<br />(1)3;关节软骨<br />(2)1;关节囊<br />(3)4;关节头;5;关节窝<br />(4)B<br />【解析】解:(1)图中的关节软骨表面光滑,具有弹性,能够减少骨与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荡,相当于汽车的减震装置.(2)关节囊,连接相邻的两骨,包绕着整个的关节.关节的牢固性与关节囊及其内外的韧带有关.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流入关节腔,润滑关节软骨.(3)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时,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会使4关节头从5关节窝里滑脱出来,造成脱臼,若遇到上述情况,不要让受伤的关节活动,立即请医生治疗.(4)关节是能够活动的骨连接,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屈肘和伸肘动作示意图,请据图分析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2b833fe9/SYS201707192030042075197517_ST/SYS201707192030042075197517_ST.001.png" width="352"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B表示   动作.<br />(2)①的两端白色的结构是    , 中间的结构是    .<br />(3)①表示    , 在图A中处于   状态,而同时②   则处于   状态.</p></div></div>
<div><p>【答案】<br />(1)伸肘<br />(2)肌腱;肌腹<br />(3)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r />【解析】解:(1)从图中可可从图A表示屈肘动作,图B表示伸肘动作.(2)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3)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图A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图B伸肘时,③肱三头肌收缩,①肱二头肌舒张.<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人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瓶中同时各放人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br />(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    .<br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br />(3)蚯蚓的呼吸依靠   来完成.<br />(4)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蚯蚓腹部有许多小突起,这是    .<br />(5)在本实验中设置乙瓶的作用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乙<br />(2)水分<br />(3)湿润的体壁<br />(4)刚毛<br />(5)对照<br />【解析】解:(1)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甲、丙瓶中用的是湿润的土壤,能能保持蚯蚓体壁湿润,利于呼吸,是蚯蚓能正常存活.而乙用的是烘干的土壤,容易使蚯蚓体表干燥,氧气无法溶解不能渗透到体壁内,蚯蚓无法呼吸,导致蚯蚓蠕动能力明显减弱,甚至死亡.(2)甲、乙两瓶不同的量是水分,甲水分较多,蚯蚓蠕动较快;乙水分较少,蚯蚓蠕动逐渐减弱.表明环境中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水.(3)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4)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蚯蚓腹部有许多小突起,这是刚毛.(5)本实验的实验组为乙组,甲组起到对照作用;肥沃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环节动物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