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br />A.病毒<br />B.大肠杆菌<br />C.恐龙化石<br />D.冬眠的蛇</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B、D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C恐龙化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的特征,需要了解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br />A.生物圈中的生物<br />B.果园里的树<br />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和水草<br />D.原始森林</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生物圈中的生物”,只构成生物群落,没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br />B、“果园里的树”,只有生产者,没有分解者、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br />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和水草”,只有部分消费者和生产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br />D、“原始森林”,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br />所以,属于生态系统的是“原始森林”.<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态系统概述,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的“立足点”是生物圈的( )<br />A.岩石圈的表面<br />B.大气圈<br />C.水圈<br />D.在生物圈的任何地方</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r />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主要集中于表层和浅水的底层.世界大洋最深处超过11000米,这里还能发现深海生物.大部分水圈都有生物生存.<br />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鸟类能高飞数千米,昆虫以及一些小动物可被气流带至高空,甚至在22000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温和低气压.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翼手类、漂浮在空中的细菌等微生物;<br />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载玻片上写的英文字母“d”,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 )<br />A.d<br />B.p<br />C.q<br />D.b</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英文字母“d”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p”.所以,“在载玻片上写的英文字母‘d’”,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p”.<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练习使用显微镜,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显微镜中的视野较暗时,我们应该使用( )<br />A.平面镜,大光圈<br />B.凹面镜,大光圈<br />C.平面镜,小光圈<br />D.凹面镜,小光圈</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当看到的视野较暗时,应选择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练习使用显微镜,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观察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应该调节( )<br />A.遮光器<br />B.移动载玻片<br />C.粗准焦螺旋<br />D.细准焦螺旋</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br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地升降,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林把一片柳树叶放在显微镜下反复观察,却看不到细胞,原因是( )<br />A.室内光线暗<br />B.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br />C.树叶太厚,不透光<br />D.光圈太小</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柳树叶太厚,不透光,因此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小林把一片柳树叶放在显微镜下反复观察,却看不到细胞”,原因是“树叶太厚,不透光”.<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br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r />B.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br />C.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br />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由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表明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能繁殖后代,因此病毒是生物,故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细胞有8条染色体,这个细胞连续分裂2次,形成的细胞数量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别是( )<br />A.2个和2条<br />B.2个和4条<br />C.4个和4条<br />D.4个和8条</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1×2N . 因此,1个细胞连续分裂2次后形成的细胞数目═1×22═4(个).<br />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因此,“一个细胞有8条染色体,这个细胞连续分裂2次”,形成的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是8条.<br />所以,“一个细胞有8条染色体,这个细胞连续分裂2次”,形成的细胞数量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别是“4个和8条”.<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应是( )生态系统.<br />A.海洋<br />B.草原<br />C.农田<br />D.森林</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海洋中的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C、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D、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该选项符合题意.<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性,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br />A.物质和能量<br />B.食物链和食物网<br />C.自动调节的能力<br />D.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若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杀某些动物,就会造成一些动物大量繁殖,而毁坏植被.如食物链,草→鼠→狐,若大量捕杀狐,则鼠的数量会先因狐的减少而增加,后来则因草的减少而减少.这说明: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请按要求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afb1e541/SYS201707191929095685172923_ST/SYS201707191929095685172923_ST.001.png" width="478" height="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br />(2)图中④和⑥的操作应缓慢地盖上盖玻片,其目的是防止装片上出现    .<br />(3)③中滴的液体是    , 主要目的是    .<br />(4)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必须用清水将口漱净,其目的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③②①④⑥⑤;<br />(2)气泡<br />(3)生理盐水;保持细胞的形态结构正常<br />(4)防止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等影响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br />【解析】解:(1.)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盖、六染.<br />由题干的图可知,①是将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中;②是用牙签刮取口腔上皮细胞;③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④和⑥是盖盖玻片;⑤是染色.因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②①④⑥⑤;<br />(2.)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br />(3.)③中滴加的是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形态;<br />(4.)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必须用清水将口漱净,其目的是防止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等影响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br />【考点精析】掌握动物细胞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afb1e541/SYS201707191929096936800075_ST/SYS201707191929096936800075_ST.001.png" width="252"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中的草属于    , 蛇、鼠、猫头鹰等动物属于    .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阳光、空气、水等属于   因素.<br />(2)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br />(3)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应该是    .<br />(4)如果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鼠的数量大量增加,则短时间内草会    . (填“增加”或“减少”)<br />(5)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有毒物质会通过   不断积累,最后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br />(6)如果大量捕猎蛇,那么猫头鹰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会    , 其理由是它的食物将    .</p></div></div>
<div><p>【答案】<br />(1)生产者;消费者;非生物<br />(2)6;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br />(3)草<br />(4)减少<br />(5)食物链;猫头鹰<br />(6)增多;增加<br />【解析】解:(1.)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蛇、鼠、猫头鹰等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因此蛇、鼠、猫头鹰等动物属于消费者.阳光、空气、水等都是非生物,因此“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阳光、空气、水等属于非生物因素.<br />(2.)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吃虫的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因此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br />(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图中草是第一营养级,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应该是草.<br />(4.)“如果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鼠的数量大量增加”,鼠吃的草增多,因此,短时间内草会减少.(填“增加”或“减少”).<br />(5.)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猫头鹰,所以“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后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猫头鹰.<br />(6.)“如果大量捕猎蛇”,那么猫头鹰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会增多,其理由是它的食物(鼠)将增加,营养物质储存丰富,繁殖力会增强.<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需要了解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内填序号A、B、C、D、E、F;横线上填结构名称)<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afb1e541/SYS201707191929098034850151_ST/SYS201707191929098034850151_ST.001.png" width="350"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叫[   ]    .<br />(2)人体与动物细胞在形态结构上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   ]   、[   ]   和[   ]   等基本结构,与人体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有哪些特殊结构[   ]   、[   ]   和[   ]    .<br />(3)切西瓜时流出许多汁液存在于细胞中的[   ]    .<br />(4)被称为遗传信息库的是[   ]    , 其中含有遗传物质.<br />(5)在细胞中,具有控制物质进出作用的结构是[   ]    .</p></div></div>
<div><p>【答案】<br />(1)A;细胞壁<br />(2)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A;细胞壁;F;液泡;E;叶绿体<br />(3)F;液泡<br />(4)C;细胞核<br />(5)B;细胞膜<br />【解析】解:(1)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叫细胞壁.(2)人体与动物细胞在形态结构上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细胞膜、细胞核 和细胞质等基本结构,与人体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有哪些特殊结构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3)切西瓜时流出许多汁液存在于细胞中的液泡.(4)被称为遗传信息库的是细胞核,其中含有遗传物质.(5)在细胞中,具有控制物质进出作用的结构是细胞膜.<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植物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afb1e541/SYS201707191929098943752970_ST/SYS201707191929098943752970_ST.001.png" width="441"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   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的   增多,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是   (填“相似”或“不同”)的;④表示细胞的   过程,其结果形成了不同的    .<br />(2)图中D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   组织.<br />(3)图中E具有输送物质的功能,属于   组织.<br />(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   →植物体.其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分裂;数目;相似;分化;组织<br />(2)营养<br />(3)输导<br />(4)器官;系统<br />【解析】解:(1.)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裂产生两个新的细胞的过程;新形成的细胞与母细胞相比,只是形态上变小了,数目变多了,其他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图中①②③只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的数目增多;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是相似的,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继而功能上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这个过程就是细胞分化;我们把每一群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所以细胞的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B保护组织、C分生组织、D营养组织、E输导组织.<br />(2.)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上图中D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植物的营养组织.<br />(3.)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因此上图中E具有输送物质的功能,属于输导组织.<br />(4.)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以及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理解,了解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