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9章第2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步训练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br />A.草←虫←鸟<br />B.草→虫→鸟<br />C.阳光→草→虫→鸟<br />D.阳光←草←虫←鸟</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食物链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关系表示出来的链状结构。食物链的书写一定要从生产者开始写,如羊→狼就不是一条食物链,因为没有从生产者开始写,正确的应是草→羊→狼。注意箭头指向吃的一方,如狼吃羊,那狼是吃的一方,羊是被吃的一方,所以箭头指向狼。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食物链中越后的生物,数量越少。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食物链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是(    )<br />A.虽然二者是各自独立的过程,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br />B.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移和释放<br />C.先有物质循环,然后才有能量流动<br />D.由于有了能量的流动,所以才有了物质循环</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递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移和释放,因此,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时进行;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猪——沼气——作物”是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作物)、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分解者)四部分组成。有关该生态农业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由作物、猪、人和分解者组成生态系统<br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br />C.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作物→猪→人<br />D.该生态系统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故A.由作物、猪、人和分解者组成生态系统说法错误,该生态农业模式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实现了物质多级循环利用,但能量不能循环利用,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故D符合题意。<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过程中逐步消耗<br />B.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单方向、不循环的<br />C.在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的级别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多<br />D.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因此,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例如:第一营养级:草,固定的太阳能为1000千焦,则第三营养级最多能获得多少千焦?(40千焦),由此可以得出: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过程中逐步消耗;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因此在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的级别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可见C符合题意。<br />【考点精析】掌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草→兔→鹰食物链中,鹰所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br />A.太阳能<br />B.草<br />C.兔<br />D.草和兔</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食物链:草→田鼠→鹰中,鹰吃田鼠,鹰获得的能量来自田鼠;田鼠吃草,田鼠获得的能量来自草;草体内的能量,是草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因此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是(    )<br />A.循环往复的<br />B.单向流动,并且逐级递减<br />C.单向流动,并且逐级增加的<br />D.没有任何规律的</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有三种去路,一个是被植物体自身利用,用来进行自身的生命活动以及产生没有作用的热量;第二个是储存在自己体内的有机物中;第三个是被其它动物等消费者消耗。当绿色植物被植食性动物如牛马等取食后,那么这些有机物转变成这些动物体内的有机物,被这些动物的生命活动所消耗,同时也产生热量。当然这些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中的能量也分被分解者分解。植食性的动物又会被肉食性的动物所捕食,那么有机物又转变成这些动物的体内的有机物,又会被消耗。这样由原来的太阳所获的光能,在一级一级的营养级中,能量就变成有机物的形式、植物和动物生命活动的消耗能量和没用作用的热能三种形式存在。而在这三种的形式中每一种的形式都是不能够回收的。所以能量只能从第一级向最后一级迁移,并且在迁移的过程中不可逆转,即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而物质流动的特点则是反复循环的。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掌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br />A.照射到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br />B.照射到该系统所有植物体上的全部太阳能<br />C.该系统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br />D.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太阳能</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这些能量以有机物的形式贮存在植物体中,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草→兔→狐食物链中,狐属于(    )<br />A.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r />B.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r />C.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r />D.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利用自己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并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遗体中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消费者一般指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再者,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在一条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都是生产者。 第二营养级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正确叙述是(    )<br />A.有4个营养级,2个次级消费者<br />B.有3个营养级,1个生产者<br />C.食虫鸟是第3营养级、次级消费者<br />D.有3个营养级,3个消费者</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食物链有4个营养级,1个次级消费者,A错误;B、食物链有4个营养级,1个生产者,B错误;C、食物链食虫鸟是第3营养级,次级消费者,C正确;D、食物链有4个营养级,3个消费者,D错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以每一营养级生物的多少而绘制的,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一条食物链与图相符合(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8/ffb236b0/SYS201702110828245891190322_ST/SYS201702110828245891190322_ST.001.png" width="88" height="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1→2→3<br />B.2→1→3<br />C.3→2→1<br />D.2→3→1</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中植物的数量大于植食性动物的数量,植食性动物的数量大于肉食性动物数量,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植物。如图1的数量最多,应该是植物,1是食物链的起始端,故A符合题意。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内碳元素的最终来源是(    )<br />A.食物所含有机物中的碳<br />B.非生物界中的碳酸盐<br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br />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植物利用,因此动物体中碳元素的最终来源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8/ffb236b0/SYS201702110828248542691884_ST/SYS201702110828248542691884_ST.001.jpeg" width="455"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影响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有   、   、   和   。<br />(2)图中直接影响兔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br />(3)图中的生产者是   。<br />(4)禾谷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br />(5)一段时间内,人们为了保护农作物,大量消灭昆虫和兔,则   的数量会明显减少。<br />(6)写出该生态系统的三条食物链。<br />①   ;<br />②   ;<br />③   。</p></div></div>
<div><p>【答案】<br />(1)水;阳光;空气;温度<br />(2)禾谷类<br />(3)禾谷类和水草<br />(4)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r />(5)食虫鸟<br />(6)水草→鱼;禾谷类→兔;禾谷类→昆虫→食虫鸟<br />【解析】态系统是指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给植物和动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和人,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的遗体或是遗迹;非生物因素是指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和湿度等。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因食物关系形成的链状联系,许多条食物链就形成了食物网,一般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向后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等,至少由2—3个环节组成。因此,1影响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分和温度等。2图中直接影响兔生活的生物因素有禾谷类。3图中的生产者是禾谷类和水草。4禾谷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5一段时间内,人们为了保护农作物,大量消灭昆虫和兔,则食虫鸟的数量会明显减少。6写出该生态系统的三条食物链。水草→鱼、禾谷类→兔、禾谷类→昆虫→食虫鸟。<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根据下列草原生态系统的图示回答问题: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8/ffb236b0/SYS201702110828249832996111_ST/SYS201702110828249832996111_ST.001.png" width="269"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请写出图中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br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   。<br />(3)图中②代表的重要生理作用是   。<br />(4)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强的原因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绿色植物→鼠→蛇→鹰(或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的鸟→鹰或绿色植物→兔子→蛇→鹰)<br />(2)鹰<br />(3)呼吸作用<br />(4)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大<br />【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草原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的鸟→鹰或绿色植物→鼠→蛇→鹰或者绿色植物→兔子→蛇→鹰,这几条食物链都有4个营养级。2铅是重金属,重金属进入生物体内后,不能被分解,也不易被排出,因此,会随着食物链而逐渐积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体内的铅含量最高。鹰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消费者,故鹰体内的铅含量最高。3绿色植物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故②表示呼吸作用。4农田生态系统中,以农作物为主,动植物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害的能力较差,是自动调节能力最小的生态系统,故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强的原因是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大。<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8/ffb236b0/SYS201702110828250894898930_ST/SYS201702110828250894898930_ST.001.png" width="337" height="2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上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   (从何处到何处)。<br />(2)图中在A过程中起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功能成分是   。<br />(3)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在于生态系统具有   。目前,图中的   过程,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br />(4)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是:   和   。</p></div></div>
<div><p>【答案】<br />(1)从大气CO2到绿色植物<br />(2)分解者<br />(3)自我调节能力;D<br />(4)全球性;物质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br />【解析】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关键步骤是从大气CO2到绿色植物,保证二氧化碳进入群落。2动植物遗体是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其分解为无机物。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化石燃料的燃烧,被固定的碳在短时间内被快速的释放出来,打破了物质循环的平衡状态。4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全球性和物质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8/ffb236b0/SYS201702110828251563224674_ST/SYS201702110828251563224674_ST.001.png" width="444" height="2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动物与植物通过   (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形成食物链。<br />(2)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且能量传递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在平衡状态下,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br />(3)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尸体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细菌、真菌等分解者能将尸体中的   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生产;吃与被吃(捕食与被捕食)<br />(2)动物(牛);光<br />(3)有机物<br />【解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如题干中的植物;图中的牛为动物,属于消费者,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中,并释放能量;分解者主要指细菌、真菌,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称为食物链。如植物→牛。<br />2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别越高,所获得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动物。但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br />3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尸体才不会堆积如山的。<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学家用能量金字塔模型来体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在能量金字塔中,高一级的营养级叠加在低一级的营养级上面,而底部主要是绿色植物,为第一营养级.能量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每个营养级最多获得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8/ffb236b0/SYS201702110828252304450416_ST/SYS201702110828252304450416_ST.001.png" width="200"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    ,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它转化成化学能,固定在制造的有机物中,输入到第一营养级。<br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   依次传递的。<br />(3)由图可以看出,下一营养级只能利用到上一营养级大约   的能量。<br />(4)能量金字塔说明,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br />(5)在生态系统中,与能量流动不同的是,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碳元素是蛋白质、脂类及其他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元素,主要以   的形式参与循环。</p></div></div>
<div><p>【答案】<br />(1)太阳能<br />(2)食物链<br />(3)10%<br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r />(5)二氧化碳<br />【解析】1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太阳,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3生态系统中,在输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有10%~20%(包括20%)的能量可以流动到下一个营养级.由图可以看出,下一营养级只能利用到上一营养级大约10%的能量.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5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随着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也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为二氧化碳等物质,这些物质又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利用,因此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掌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