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些女性因为某种原因被摘除了子宫,那么她将表现出的生理现象是( )<br />A.不能排卵,月经正常<br />B.正常排卵,没有月经<br />C.不能排卵,月经失调<br />D.正常排卵,月经失调</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妇女因病摘除子宫,那么就没有了每月一次的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现象,即没有月经,但该妇女的卵巢是完好的,卵巢还会正常的排出成熟的卵细胞.可见B符合题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57a9e35/SYS201708151315478151126759_ST/SYS201708151315478151126759_ST.001.png" width="171"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br />B.甲内流的是静脉血,丙内流的是动脉血<br />C.与甲相比,丙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物质<br />D.a、b的进出都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a、b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根据箭头方向可知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A正确.<br />B、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所以甲内的血液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丙内流的是动脉血,B正确.<br />C、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所以与甲相比,丙内的血液只是氧气增加,而营养物质并没有变化,C错误.<br />D、乙是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特点是毛细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a、b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列实验器具中无需用到的是( )<br />A.棉絮(纱布)<br />B.培养皿<br />C.滴管<br />D.盖玻片</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用的材料用具是棉絮(纱布)、培养皿、滴管、载玻片、显微镜,没有盖玻片.<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br />A.小肠中有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利于食物消化<br />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br />C.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br />D.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缠绕而成,利于过滤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图胆汁、肠液、胰液,利于食物消化,A正确.<br />B、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br />C、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无瓣膜,C错误.<br />D、肾小球是个血管球,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这有利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来吧孩子》是2014年母亲节前夜登陆深圳卫视的纪实真人秀节目.节目将镜头对准在最平凡却又最伟大的孕妇身上,科学地记录了生命奇迹诞生的全过程.引起人们最温暖、最感动的共鸣.<br />(1)卵巢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其作用是    .<br />(2)在   完成受精作用的受精卵是新生命的第一个细胞.<br />(3)胚胎在子宫发育至第8周左右时,成为初具人形的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   中,通过   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br />(4)大约第38周左右时,胎儿就发育成熟.孕妇垂体分泌的催产素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引起子宫收缩,促进分娩,这种特殊的调节方式称为    .<br />(5)子宫收缩引起的剧烈阵痛将会贯穿整个分娩过程,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br />(2)输卵管<br />(3)羊水;胎盘、脐带<br />(4)激素调节<br />(5)大脑皮层<br />【解析】解:(1)卵巢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其作用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2)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是新生命的第一个细胞.(3)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而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经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的.所以胎儿是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的.(4)胎儿发育成熟,产妇垂体释放的催产素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引起子宫收缩,促进分娩,这种调节方式叫激素调节.(5)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完成子宫收缩反射.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因此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r />所以答案是:(1)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2)输卵管(3)羊水;胎盘、脐带(4)激素调节(5)大脑皮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人体中的各种细胞需要不断地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也必须及时排出,这是细胞生存的基础,图中A~E是保证这些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器官.请回答相关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57a9e35/SYS201708151315492195603751_ST/SYS201708151315492195603751_ST.001.png" width="434" height="2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B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    , 使其吸收面积大大增加.<br />(2)通过   的收缩和舒张,实现了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C后,要通过都是由一层   构成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并由血液中的   来运输.<br />(3)营养物质在B中吸收进入血液后,若要在D中被利用,应先后流经与A直接相连的血管和A中的腔室依次是    .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br />(4)图中所示器官中,能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有   (填字母).正常情况下在血浆和原尿中含量近似,但尿液中不存在的物质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br />(2)肋间肌和膈肌;扁平的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红细胞<br />(3)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br />(4)C、D、E;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br />【解析】解:(1)B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2)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肺泡数目多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需要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两层细胞.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由红细胞运输.(3)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57a9e35/SYS201708151315492195603751_DA/SYS201708151315492195603751_DA.001.png" width="389" height="2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营养物质在小肠吸收,随血液循环由下腔静脉到右心房.再经过肺循环,体循环运输到D中.即先后流经与A直接相连的血管和A中的腔室依次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4)排泄途径中包括:呼气、排汗和排尿,共三条.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可见尿液与血浆相比,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br />所以答案是:(1)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2)肋间肌和膈肌; 扁平的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红细胞(3)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4)C、D、E;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和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图中甲为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乙为膈肌的不同运动状态示意图.示意图中,①~⑦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血管类型,a是小分子物质,b、c表示运动状态.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57a9e35/SYS201708151315494997425113_ST/SYS201708151315494997425113_ST.001.png" width="546"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淀粉在消化道内经过①过程后最终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a,参入此过程的消化液有    .<br />(2)若肾功能正常,但尿液中出现了大量的物质a,最可能的原因是   所致.<br />(3)物质a最终要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的   中被利用.<br />(4)人体在进行图甲中所示的过程③时,膈肌应处于图乙中的   (填字母)状态.<br />(5)A系统中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 心脏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先是两个心房收缩,同时两个心室舒张,此时心脏内瓣膜的开闭情况是    .<br />(6)氧气进入甲图中A系统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br />(7)图甲中能表示排泄途径的是   (填序号).夏天,人的饮水量增加,排尿却减少,其原因是大部分水分由生理过程   排出(填序号).Ⅰ与Ⅱ的血液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唾液、胰液、肠液<br />(2)胰岛素分泌不足<br />(3)线粒体<br />(4)b<br />(5)毛细血管;打开<br />(6)气体扩散<br />(7)③⑤⑥;⑤;氧气、尿素<br />【解析】解:(1)淀粉在消化道内经过①过程后最终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a,参入此过程的消化液有唾液、胰液、肠液.(2)若肾功能正常,但尿液中出现了大量的物质a,最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3)物质a最终要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4)人体在进行图甲中所示的过程③时,膈肌应处于图乙中的b状态.(5)A系统中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心脏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先是两个心房收缩,同时两个心室舒张,此时心脏内瓣膜的开闭情况是打开.(6)氧气进入甲图中A系统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7)图甲中能表示排泄途径的是③⑤⑥.夏天,人的饮水量增加,排尿却减少,其原因是大部分水分由生理过程排出(填序号).Ⅰ与Ⅱ的血液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是氧气、尿素.<br />所以答案是:(1)唾液、胰液、肠液(2)胰岛素分泌不足(3)线粒体(4)b(5)毛细血管 打开(6)气体扩散 (7)③⑤⑥;⑤;氧气、尿素<br />【考点精析】掌握食物的消化和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中A、B、C、D代表人体内不同部位的血管,a、b分别代表血液里气体含量在人体不同部位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57a9e35/SYS201708151315496569443810_ST/SYS201708151315496569443810_ST.001.png" width="298"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若横线的A段为组织内毛细血管,则b为   含量的变化曲线.原因是在A段血管中,血液中的b气体与   迅速分离并扩散到组织细胞,血液会由   血变为   血.<br />(2)若横线的A段为组织内毛细血管,则C段血管最可能为   内毛细血管,原因是    .<br />(3)若B段血管为肾脏内的出球小动脉,则代表其内血液中氧气含量的曲线是   ;若C段血管为肾脏内的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则代表其内血液中氧气含量的曲线    .</p></div></div>
<div><p>【答案】<br />(1)氧气;血红蛋白;动脉;静脉<br />(2)肺泡;氧气含量迅速增加<br />(3)a;a<br />【解析】解:(1)、(2)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由于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细胞内的氧含量远远低于血液中的氧含量,而二氧化碳含量远远高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因此,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迅速分离,由血液扩散到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扩散到血液.此时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若横线的A段为组织内毛细血管网,则曲线b为氧气的变化曲线,曲线a为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新鲜空气被吸入肺后,肺泡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在c段血管中氧气含量迅速增加,二氧化碳逐渐减少.所以C段血管是肺泡内的毛细血管.(3)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连着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若B段血管为肾脏内的出球小动脉,因此如果C为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血液流经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有和气体交换作用,故若C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则B中二氧化碳增多,废物减少,氧气减少的静脉血,所以a表示氧气含量的曲线.<br />所以答案是:(1)氧气;血红蛋白; 动脉;静脉(2)肺泡;氧气含量迅速增加(3)a;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交通警察的不懈追求.下面是交通警察李警官工作中的寻常一幕:<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57a9e35/SYS201708151315497424218067_ST/SYS201708151315497424218067_ST.001.png" width="546"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李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一中[   ]   的曲度可以调节,在[   ]   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br />(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   反射.<br />(3)“请你出示你的驾照”,随着李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二中[   ]   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br />(4)李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   状态.<br />(5)李警官怀疑司机是酒后驾驶,要求司机作进一步的抽血检验.酒精主要在消化道最膨大的   中吸收进入血液,随后进入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中分解,若过量饮酒,对该器官伤害极大.<br />(6)醉酒者常表现为思维混乱、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等,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   造成的.<br />(7)某醉驾者被撞成了“植物人”,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你认为他未受损的中枢部位最可能是    .<br />(8)检查车辆时,李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请用图三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p></div></div>
<div><p>【答案】<br />(1)2;晶状体;4;视网膜<br />(2)条件(复杂)<br />(3)②;耳蜗<br />(4)舒张<br />(5)胃;肝脏<br />(6)大脑和小脑(少答、错答不给分)<br />(7)脑干<br />(8)1→2→3→4→5<br />【解析】解:(1)“李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一中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这是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因此属于条件反射.(3)“请你出示你的驾照”,随着李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二中[②]耳蜗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4)吸气时膈肌收缩,呼气时膈肌舒张,因此“李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舒张状态.(5)“李警官怀疑司机是酒后驾驶,要求司机作进一步的抽血检验”.酒精主要在消化道最膨大的胃中吸收进入血液,随后进入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中分解,“若过量饮酒,对该器官伤害极大”.(6)思维混乱、反应迟钝,表明大脑受到酒精的麻痹,动作不协调表明小脑受到酒精的麻痹,因此“醉酒者常表现为思维混乱、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等”,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大脑和小脑造成的.(7)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某醉驾者被撞成了“植物人”,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他未受损的中枢部位最可能是脑干.(8)“查车辆时,李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用图三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1→2→3→4→5.<br />所以答案是:(1)2;晶状体;4;视网膜(2)条件(复杂)(3)②;耳蜗(4)舒张(5)胃;肝脏(6)大脑和小脑(少答、错答不给分)(7)脑干(8)1→2→3→4→5<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以下实验,回答后面的问题:<br />实验一:切除狗的胰腺,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并出现糖尿病病人的一些症状.<br />实验二: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发现胰腺大都萎缩了,只有内部一团团的细胞﹣﹣胰岛活着,这时,狗的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br />实验三:将胰岛细胞提取液注射进切除了胰腺的狗的血液内,其糖尿病症状得到了缓解.<br />实验四:将胰岛细胞提取液饲喂切除了胰腺的狗,其糖尿病症状没有得到缓解.<br />(1)实验一和实验二进行对照,变量为    .<br />(2)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现象,推测可知:    .<br />(3)从实验三和实验四的现象中可获取哪些有用信息?   、    . (写出两点即可)</p></div></div>
<div><p>【答案】<br />(1)胰岛<br />(2)胰岛素能调节动物体内糖的吸收和利用<br />(3)胰岛细胞提取液注射可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疾病只能注射不能口服<br />【解析】解:(1)实验一切除了胰腺,实验二结扎了胰腺(胰岛仍存活),这样实验一和实验二进行对照,变量为胰岛.(2)分析实验一、二的实验结果可知:胰岛素能调节动物体内糖的吸收和利用.(3)通过实验三可知,胰岛细胞提取液注射进切除了胰腺的狗的血液内,其糖尿病症状得到了缓解,说明胰岛细胞提取液注射可治疗糖尿病.<br />实验四可知,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细胞提取液饲喂切除了胰腺的狗会被狗体内的消化液中的蛋白酶分解为氨基酸而失去药效,因此用胰岛素治疗疾病只能注射不能口服.<br />所以答案是:(1)胰岛;(2)胰岛素能调节动物体内糖的吸收和利用;(3)胰岛细胞提取液注射可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疾病只能注射不能口服.<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激素调节(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还要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