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下判断某血管是不是毛细血管,最可靠的有力依据是( )<br />A.管壁较薄<br />B.管内血流速度慢<br />C.管径较小<br />D.管内红细胞呈单行通过</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所以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循环时判断某血管是毛细血管的依据是红细胞呈单行通过.<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血管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A型血的人原则上给哪种血型的人输血( )<br />A.O型<br />B.AB型<br />C.A型<br />D.B型</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 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 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因此,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O型人的血清中则两种凝集素全有,所以AB型被称为万能受血者,而O型称为万能输血者.所以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主,A型血的人原则上给A型血型的人输血.<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所示的血管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较粗的一端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57a9e35/SYS201708151315379585494703_ST/SYS201708151315379585494703_ST.001.png" width="189" height="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动脉<br />B.毛细血管<br />C.小动脉<br />D.静脉</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故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故静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毛细血管管腔小,红细胞只能成单行通过.如图所示的血管中较粗的一端箭头表示其内的血液是从分支流向主干,因此是静脉.<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血管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感受的是静脉的搏动<br />B.病人右侧躯体偏瘫时,最可能是左侧躯体运动中枢受损<br />C.在人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时,吸收药物的主要是肌肉细胞<br />D.有些神经分布较浅,肉眼就可以分辨,如手臂上的“青筋”</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感受的是手腕部桡动脉的搏动;故不符合题意.<br />B、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上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病人右侧躯体偏瘫时,最可能是左侧躯体运动中枢受损;故符合题意.<br />C、在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时,吸收药物的主要是分布于臀部的毛细血管而不是臀部的肌肉细胞,故不符合题意.<br />D、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是分布位置较浅的静脉血管,神经都分布在身体的较深部位,分布在体表的是神经末梢;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血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还要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听到声音大时要注意张口( )<br />A.这样有助减小惊吓<br />B.这样可以减弱声音<br />C.保持鼓膜内外压强平衡<br />D.这样可以减少中耳的振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导致鼓膜穿孔;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耳膜内外压强相等(因为内部连通),避免对耳膜造成损伤;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br />A.脑<br />B.脊髓<br />C.神经组织<br />D.神经元</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57a9e35/SYS201708151315381413218884_DA/SYS201708151315381413218884_DA.001.png" width="331" height="2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接受刺激并能产生兴奋(神经冲动),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靠神经系统来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r />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br />B.脑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r />C.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br />D.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故选项正确.<br />B、脑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故选项错误.<br />C、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或脑干,故选项错误.<br />D、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故选项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br />A.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毫升不影响健康<br />B.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br />C.医生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动脉<br />D.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根本原则</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毫升不影响健康,A正确.<br />B、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B正确.<br />C、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C错误.<br />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D正确.<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br />A.听妈妈说买了酸杏流口水<br />B.看一场精彩的演出后激动不已<br />C.看一篇文章感动得热泪盈眶<br />D.用吸管吸取饮料</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BC、听妈妈说买了酸杏流口水、看一场精彩的演出后激动不已、看一篇文章感动得热泪盈眶,都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br />D、用吸管吸取饮料是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因此用吸管吸取饮料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高温环境下排尿少的原因是( )<br />A.消化道在高温条件下吸水能力差<br />B.代谢消耗水分增多<br />C.膀胱在高温条件下膨胀,贮藏能力增强<br />D.人体通过大量排汗来调节体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会大量排汗,因此排尿就会减少.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排泄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尿液从形成到排出体外的过程,下列哪一个叙述是正确的( )<br />A.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br />B.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br />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br />D.膀胱→肾脏→输尿管→尿道</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尿的排出的相关知识,掌握尿首先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当膀胱里的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排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r />A.排泄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来完成的<br />B.排泄是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br />C.排泄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代谢终产物<br />D.排泄是通过肾、皮肤、肺等将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来完成,故A说法正确;食物残渣不是人体的代谢产物,其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而不是排泄,故B说法不正确;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故C说法正确;排泄的途径有三个: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二、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故D说法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排泄的途径和排泄的意义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感觉器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眼球内能够形成视觉<br />B.舌能够分辨酸、甜、苦、咸<br />C.鼻腔上端粘膜有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br />D.皮肤能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的距离不变,人的眼睛是靠调节晶状体的平凸程度改变焦距来获得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并同时产生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从而形成视觉.符合题意.<br />B、嗅觉是由化学气体刺激嗅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内,感受细胞为嗅细胞,气味物质作用于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嗅中枢,形成嗅觉.不符合题意.<br />C、味觉是由味觉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觉有甜、酸、苦、咸、辣、鲜、涩、麻、凉、金属味等十种重要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种是基本味感.舌上的味觉感受器能够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学物质的刺激.不符合题意.<br />D、皮肤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可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如触觉、痛觉、压力觉、热觉、冷觉等.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的相关知识,掌握眼睛: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耳朵: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将声波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鼻: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舌: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味道;皮肤: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br />A.肺泡数量多,外有毛细血管,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br />B.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br />C.心房心室间、静脉内有瓣膜,利于防止血液倒流<br />D.肾小管周围缠绕着毛细血管,利于发生过滤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故不符合题意.<br />B、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因此小肠壁上有无数的小肠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故不符合题意.<br />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主动脉之间、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故不符合题意.<br />D、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D不正确,故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呼吸系统的组成,需要了解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反射的是( )<br />A.草履虫逃避食盐的刺激<br />B.鸟听到枪声后飞走<br />C.向日葵的花盘总转向太阳<br />D.皮肤经日光长时间照射后变黑</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草履虫、向日葵没有神经系统,草履虫逃避食盐的刺激、向日葵的花盘总转向太阳,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应激性,不是反射;皮肤经日光长时间照射后变黑是皮下产生了黑色素是生理现象,不是反射;鸟听到枪声后飞走,是通过神经系统产生的,对刺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是反射.<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肠吸收来的葡萄糖送到脑部利用并将细胞产生的含氮废物转变成尿素,送至肾脏排出,整个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 )<br />A.2、1<br />B.2、2<br />C.4、2<br />D.6、3</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小肠吸收来的葡萄糖送到脑部利用并将细胞产生的含氮废物转变成尿素,送至肾脏排出的过程是:小肠→体静脉→心脏→肺动脉→肺→肺静脉→心脏→体动脉→脑→体静脉→心脏→肺动脉→肺→肺静脉→心脏→体动脉→肾.所以整个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4、2.<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血液循环的途径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通过分析知道可以调节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掌握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长期坚持做眼保健操可以预防近视.(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眼睛长时间的紧张,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因此我们应该长期坚持做眼保健操,使眼睛得到休息,使晶状体及时恢复,可以有效的预防近视.<br />所以答案是: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肾小囊中的原尿与输尿管中的尿液组成成分相同.(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成分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如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可见尿液与原尿相比缺少了葡萄糖.<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尿的形成的相关知识,掌握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指的是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全球性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越境污染、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故题干说法正确.<br />所以答案是: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育期妇女患地方性甲状腺肿,该妇女怀孕期间生育的孩子可能患侏儒症.(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当饮食中缺碘,就会导致甲状腺合成不足,容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如果是这样的孕妇怀孕,其生育的孩子在幼年期会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所以会患呆小症,患者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掌握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某部位的毛细血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57a9e35/SYS201708151315392704874514_ST/SYS201708151315392704874514_ST.001.png" width="133"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如果在中流动的是静脉血,中流动的是动脉血,那么可能   的毛细血管网.(供选词:肾脏,大脑,肺,小肠)<br />(2)如果为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那么在、内流动的都是   血, 处发生了   作用.<br />(3)如果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在处除气体交换外还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br />(4)如果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则c血管里血液的含氧量比a血管   (填“多”,“少”或“相同”)</p></div></div>
<div><p>【答案】<br />(1)肺<br />(2)动脉血;肾小球的过滤<br />(3)吸收<br />(4)少<br />【解析】解:(1)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57a9e35/SYS201708151315392704874514_DA/SYS201708151315392704874514_DA.001.png" width="309" height="2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在肺循环中动脉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静脉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知,a是动脉血管,c是静脉血管,因此若a中流动的是静脉血,c中流动的是动脉血,则b是肺泡处的毛细血管.(2)如果为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其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连着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都流动脉血.abc都流动脉血,说明b处是肾小球有过滤作用.(3)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后,有机营养增加,因此,如果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在b处除气体交换外还完成的生理活动是吸收营养物质.(4)如果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流经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后,c静脉内的营养物质会增加,流静脉血,氧气减少.<br />所以答案是:(1)肺(2)动脉血;肾小球的过滤(3)吸收(4)少<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血液、尿检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如表为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液检查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如图则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你据此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57a9e35/SYS201708151315394410745953_ST/SYS201708151315394410745953_ST.001.png" width="158"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35.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width:62.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白细胞</p></td><td style="width:62.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血红蛋白</p></td><td style="width:62.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血型</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甲</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4.8×109</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4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A</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乙</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5.2×109</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7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B</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丙</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0×109</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5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AB</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丁</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4.6×109</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3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O</p></td></tr></table><p><br />(1)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    , 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你认为三人较合适者应为    .<br />(2)图中标注的结构①④⑥中的液体为原尿的是   (填序号).原尿中的葡萄糖在流经肾小管时又全部回到血液的生理过程称为    .<br />(3)假若①③的部位发生病变,⑥内的液体与正常人相比,多出的成分应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丙;丁<br />(2)④;重吸收作用<br />(3)血细胞和蛋白质<br />【解析】解:(1)由血常规化验单可知,丙白细胞的数量是30×109/L,高于正常值5.0×109~10×109/L,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乙的血型是B型,在甲、丙、丁中,没有与乙相同的血型,丁的血型是O型,O型血是万能献血者,所以丁较合适给乙献血.(2)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④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3)若肾小球发生病变导致其通透性增大,可能使部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原尿.<br />所以答案是:(1)丙;丁;(2)④;重吸收作用;(3)血细胞和蛋白质<br />【考点精析】掌握肾和尿的形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57a9e35/SYS201708151315395385843134_ST/SYS201708151315395385843134_ST.001.png" width="350"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①表示    , ②表示    , ④表示    , ⑤表示    .<br />(2)该人被蔷薇刺伤后在   形成疼痛感觉,当再遇到蔷薇时他会格外小心,此反射类型属于    . (选填:简单反射,复杂反射)<br />(3)若脑功能正常人的眼睛被遮挡,用针刺其指尖后会立刻缩手,但他不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发生,则此人   有可能受损.(供选词:脊髓的反射功能,脊髓的传导功能,大脑的反射功能)</p></div></div>
<div><p>【答案】<br />(1)感受器;效应器;神经中枢;传出神经<br />(2)大脑皮层;复杂反射<br />(3)脊髓的传导功能<br />【解析】解:(1)发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2)当手受到蔷薇刺伤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以后见到针就会有意识的躲避,是在第一次被针扎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3)脊髓的白质是由神经纤维组成的,它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脊髓通过脊神经与人体大部分器官发生联系.来自人体大部分器官的神经冲动,先是沿着脊神经进入脊髓,然后沿上行的神经纤维传达到脑;脑所发出的大部分神经冲动先是沿着下行的神经纤维传导到脊髓,再通过脊神经传达到人体的大部分器官,从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以,若遮挡脑功能正常人的眼睛,用针刺其指尖会立刻缩手,但其不知有针刺和缩手动作发生,则此人脊髓的白质有可能受损.<br />所以答案是:(1)感受器; 效应器;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2)大脑皮层;复杂反射;(3)脊髓的传导功能.<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57a9e35/SYS201708151315396474793057_ST/SYS201708151315396474793057_ST.001.png" width="411"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眼球内能成像的部位是[   ]    . 成像过程中对光线起主要折射作用的是   (填序号).<br />(2)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   ]   变大了.<br />(3)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成像就有可能如图3所示,这种情况下要想看清楚远处的物体,就需选图2中的   (填字母)种透镜加以纠正.<br />(4)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相当于胶卷的眼球结构是[   ]    , 该结构上的一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到   的一定区域,产生视觉.</p></div></div>
<div><p>【答案】<br />(1)3;视网膜;8<br />(2)9;瞳孔<br />(3)A<br />(4)3;视网膜;大脑皮层<br />【解析】解:(1)眼球内能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成像过程中对光线起主要折射作用的是晶状体即8(填序号).(2)光线由亮变暗,瞳孔扩大,光线由暗变亮,瞳孔缩小,因此“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瞳孔变大了.(3)图3中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因此是近视眼,近视眼戴A凹透镜矫正,因此“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成像就有可能如图3所示,这种情况下要想看清楚远处的物体”,就需选图2中的A(填字母)种透镜加以纠正.(4)“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相当于胶卷的眼球结构是视网膜,该结构上的一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产生视觉.<br />所以答案是:(1)3;视网膜;8(2)9; 瞳孔(3)A(4)3;视网膜;大脑皮层</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