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b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心脏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A.心脏位于胸腔的正中央<br />B.心脏位于腹腔的正中央<br />C.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br />D.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偏右下方</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如果将手按在自己的胸口,就会感觉到心脏的跳动.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央稍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大致与自己的拳头那么大.心脏昼夜不停地跳动,推动着血液在血管内流动.<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心脏的相关知识,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成分输血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当人受伤时,如果伤口不严重而出现流血不止的患者,治疗时应输入( )<br />A.红细胞<br />B.白细胞<br />C.血小板<br />D.血浆</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皮肤出现小伤口时,血流不止者,属于血小板减少症,需要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以增加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的能力,促使止血,所以输入浓缩血小板悬液.<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健康成年人一昼夜形成的原尿约180升,而排出的尿液约1.5升,这主要是由于肾小管的( )<br />A.消化作用<br />B.重吸收作用<br />C.过滤作用<br />D.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会被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送回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了原尿中99%左右对人体有用的物质,最终原尿仅有1%左右会成为尿液即1.5升.因此,“健康的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8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左右”,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尿的排出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尿首先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当膀胱里的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迷恋网络游戏,视力急剧下降,给检查他患了近视.近视的主要原因是( )<br />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br />②眼球的前后径过短<br />③晶状体的曲度过大<br />④晶状体的曲度过小.<br />A.①④<br />B.②③<br />C.②④<br />D.①③</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所以他觉得眼睛不舒服,看远处的物体模糊不清,表明小明患了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故①③正确.<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将步入老龄化社会,高龄老人逐渐增多,老年痴呆患者经常出现,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这种患者神经系统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br />A.大脑<br />B.小脑<br />C.脑干<br />D.脊髓</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由分析知道:高龄老人中,老年痴呆患者反应迟钝等,神经系统受到损伤的部位是大脑.<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br />A.神经中枢<br />B.效应器<br />C.感受器<br />D.反射弧</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奥运会期间要严肃查处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兴奋剂是激素类物质,滥用会直接造成人体下列哪项功能紊乱( )<br />A.呼吸<br />B.消化<br />C.内心泌<br />D.呼吸</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使用兴奋剂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许多直接的危害,使用不同种类和不同剂量的禁用药物,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也不相同,使用兴奋剂的危害主要来自激素类和刺激剂类的药物,激素类兴奋剂的使用会造成内分泌功能的紊乱.<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激素调节,掌握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市政府举办了一次“汽车拉力赛”,近2000公里的赛程大多在草原腹地进行,赛后草场“伤痕累累”.你对这项赛事的评价是( )<br />A.造成了严重的水质污染<br />B.破坏了草原植被<br />C.增加了当地经济收入<br />D.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汽车赛后草场“伤痕累累”,会破坏草原的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需要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的主题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下列行为有利于落实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是( )<br />A.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便宜,应推广使用<br />B.桔杆严重影响种植农作物,应彻底焚烧<br />C.爱护花草树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br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产量</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一次性筷子的原材料是树木,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了森林资源,不利于落实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A错误;<br />B、秸秆焚烧造成雾霾天气,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与其他生物健康形成威胁,不利于落实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B错误.<br />C、爱护花草树木,有利于“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C正确;<br />D、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食品的质量安全持续下降,不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掌握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保护生态环境要做好以下工作:保护森林和植被,控制酸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禹州市“五城联创”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中,正在加强该市生态环境建设.以下措施对创建“五城”不合理的是( )<br />A.首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br />B.要做到生态良性循环<br />C.要进一步做好城市卫生、绿化、环保工作<br />D.要做到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建设生态城市,要求做到: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选项中,B、C、D都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而“选项A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不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因为在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后,人类想再恢复到自然和谐的状态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br />故选:A</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   环境.</p></div></div>
<div><p>【答案】改善<br />【解析】解:人类的活动可以破坏生态环境,如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土壤污染;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如植树造林等.<br />所以答案是:改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内分泌腺没有    , 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    , 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p></div></div>
<div><p>【答案】导管;毛细血管<br />【解析】解:内分泌腺的分泌物是激素.即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57a9e35/SYS201708151315326456813578_DA/SYS201708151315326456813578_DA.001.png" width="332" height="2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所以答案是:导管;毛细血管</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神经元的结构包括   和   两部分.</p></div></div>
<div><p>【答案】细胞体;突起<br />【解析】解:如图所示: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br />所以答案是:细胞体;突起<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肾单位中的   和紧贴着它的   内壁起过滤作用.</p></div></div>
<div><p>【答案】肾小球;肾小囊<br />【解析】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物质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都会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我正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因此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br />所以答案是:肾小球;肾小囊<br />【考点精析】利用尿的形成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就是   细胞.</p></div></div>
<div><p>【答案】红<br />【解析】解: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显微镜下,我们看见最多的是红细胞,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看到最少的血细胞是白细胞,白细胞呈圆球状,有细胞核;看不到的血细胞是血小板,因为血小板个体小,普通显微镜下很难观察的到.<br />所以答案是:红<br />【考点精析】掌握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人体中的各种细胞需要不断地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也必需及时排出,这是细胞生存的基础,图中A~E是保证这些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器官.请回答相关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57a9e35/SYS201708151315328619283608_ST/SYS201708151315328619283608_ST.001.png" width="181"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B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   使其吸收面积大大增加.<br />(2)通过肋间肌和   肌的收缩与舒张,实现了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C后,要通过   层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并由血液中的   来运输.<br />(3)营养物质在B中吸收进入血液后,若要在D中被利用,以后流经与A直接相连的血管是    .<br />(4)图中所示器官中,能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有   (填字母).正常情况下尿液和原尿中各种物质含量近似,但尿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小肠绒毛<br />(2)膈;二;红细胞<br />(3)下腔静脉<br />(4)C,D,E;葡萄糖<br />【解析】解:(1)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2)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肺泡数目多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需要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两层细胞.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由红细胞运输.(3)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57a9e35/SYS201708151315328619283608_DA/SYS201708151315328619283608_DA.001.png" width="389" height="2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营养物质在小肠吸收,随血液循环由下腔静脉到右心房.而后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4)排泄途径中包括:呼气、排汗和排尿,共三条.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可见尿液不含葡萄糖.<br />所以答案是:(1)小肠绒毛(2)膈;二; 红细胞(3)下腔静脉(4)C,D,E;葡萄糖<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以及对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理解,了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如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箭头所示方向为血液方向)<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57a9e35/SYS201708151315332990553484_ST/SYS201708151315332990553484_ST.001.png" width="114" height="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如果图中B为左心房和左心室,那么A的名称是    , C的名称是    . 当心室舒张时,防止血液流回心室的结构是    , 位于图中   血管的近心端.<br />(2)如果B代表的是毛细血管网,且A血管内流静脉血,C血管内流动脉血,则血液在A、C血管中的流动属于血液循环途径中的    , B绕在呼吸系统中   的壁上.<br />(3)如果B是小肠内的毛细血管网,A、C两血管与心脏相连,则A内流   血,B内流   血.<br />(4)如果B是肾小球,则A内流   血.</p></div></div>
<div><p>【答案】<br />(1)肺静脉;主动脉;动脉瓣;C<br />(2)肺循环;肺泡<br />(3)动脉;静脉<br />(4)动脉<br />【解析】解:(1)如果图中B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则血管A的名称是肺静脉;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当心室舒张时,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的结构是动脉瓣.它位于图中字母C所示血管的近心端.(2)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3)消化道壁毛细血管为组织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即若B是小肠内毛细血管网,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氧气减少,营养物质明显增多.(4)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它是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的,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A入球小动脉、B肾小球、C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br />所以答案是:(1)肺静脉; 主动脉;动脉瓣; C(2)肺循环 肺泡(3)动脉; 静脉 (4)动脉<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