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05:04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七年级下学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br />A.细胞壁<br />B.细胞膜<br />C.细胞质<br />D.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组成的,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分类学上,为了查找和鉴定生物的种类,通常应用( )<br />A.生物学专著<br />B.生物学字典<br />C.生物检索表<br />D.生物名录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分类学上,为了查找和鉴定生物的地位和名称,通常应用检索表,检索表是以区分生物为目的编制的表,目前,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动植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再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好像二歧式分枝一样,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分类的依据与方法,需要了解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br />A.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br />B.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br />C.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br />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可见D符合题意。<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种子植物,需要了解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中,根不具备吸收功能的是( )<br />A.花生<br />B.泥炭藓<br />C.肾蕨<br />D.玉米</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泥炭藓属于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短而细的假根,假根起固着作用,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现在使用的煤炭主要是由古代的( )的遗体演变而成的<br />A.种子植物<br />B.蕨类植物<br />C.苔藓植物<br />D.藻类植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故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转变生活方式,实现人与地球的和谐相处,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br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br />B.避免长明灯和长流水<br />C.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br />D.外出就餐过度消费</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具有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外出就餐过度消费不符合倡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转变生活方式,实现人与地球的和谐相处的理念。<br />【考点精析】利用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与裸子植物相比,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br />A.能进行光合作用<br />B.有根、茎、叶<br />C.胚珠发育成种子<br />D.种子有果皮包被</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就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可见D符合题意。<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掌握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br />A.用肺呼吸<br />B.胎生、哺乳<br />C.体表被毛<br />D.体温不恒定</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哺乳动物的特征,即: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为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为恒温动物,故D符合题意。<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最能说明鲸鱼是哺乳动物的是( )<br />A.胸肌发达<br />B.心脏四腔<br />C.体温恒定<br />D.胎生、哺乳</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其中与其它动物的区别是胎生、哺乳,体内有膈等,而鲸是哺乳动物的最主要依据是胎生哺乳,D正确。<br />【考点精析】利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各项中不是与家鸽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br />A.血液运输氧气能力强<br />B.体内有气囊<br />C.长骨中空<br />D.有角质喙</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鸟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D正确。<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鸟类是人类的朋友,然而自然界中鸟类的数量和种类正在急剧减少,造成鸟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br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增多<br />B.传染病的流行<br />C.人类大量捕杀和栖息地环境的破坏<br />D.天敌的捕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偷猎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60%;外来物种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12%;其他原因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8%,鸟类的孵卵育雏对环境的依赖的性较大,因此造成鸟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捕杀和栖息地环境的破坏,C正确。<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鸟类可以消灭鼠类及害虫;提供动物蛋白;观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蝗虫外骨骼的主要作用是( )<br />A.支撑身体,可以使身体长得更大<br />B.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br />C.协助运动,有利于飞行生活<br />D.可以防止天敌的捕杀,具有防御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蝗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通过分析可知,蝗虫外骨骼的重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故选项B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昆虫的发育,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昆虫是一类比较低等的动物,因此感官也和人类有很大差别。蝗虫有1对复眼,3只单眼。你认为蝗虫单眼的功能是( )<br />A.保护<br />B.触觉和嗅觉<br />C.感光<br />D.辨认物体大小</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蝗虫的单眼能感知光线强弱。<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节肢动物,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br />A.气门<br />B.气管<br />C.气囊<br />D.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在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而在蝗虫体内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所以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br />【考点精析】利用节肢动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蝗虫的嗅觉器官是( )<br />A.单眼<br />B.触角<br />C.上唇<br />D.气管</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口器和单复眼,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一对复眼是主要的视觉器官,三个单眼仅能感光,因此,蝗虫的嗅觉器官是触角。<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连线能正确表达生物与其气体交换的结构或器官的是( )<br />①家鸽—肺和气囊 <br />②蛇—肺 <br />③鲫鱼—鳃 <br />④海豚—鳃<br />A.①②③<br />B.②③④<br />C.①③④<br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①家鸽既能在陆地上也能在空中飞行,用肺呼吸,气囊贮存气体,辅助呼吸。;②蛇属于爬行动物,生活在陆地上,用肺来进行气体交换;③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进行气体交换;④海豚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鱼的主要特征和爬行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主要是它们没有( )<br />A.荚膜和鞭毛<br />B.叶绿体<br />C.DNA<br />D.成形的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多数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br />【考点精析】掌握细菌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大肠杆菌是一种单细胞细菌,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结构中缺少的是( )<br />A.细胞壁<br />B.细胞质<br />C.细胞膜<br />D.成形的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种生物的结构图,该种生物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15a07685/SYS201708151337041515500451_ST/SYS201708151337041515500451_ST.001.png" width="104"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酵母菌<br />B.青霉<br />C.匍枝根霉<br />D.细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图示的生物有大量的菌丝组成的,其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扫帚状的结构,生有成串的孢子,故为青霉。<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真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下属于真菌具有的特征是( )<br />A.都是单细胞生物<br />B.有真正的细胞核<br />C.都有叶绿体<br />D.菌体有根茎叶</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因此真菌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B正确。<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真菌的相关知识,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与酸奶制品密切相关的微生物是( )<br />A.酵母菌<br />B.乳酸菌<br />C.放线菌<br />D.青霉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可见B符合题意。<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br />A.非生物成分<br />B.生产者<br />C.消费者<br />D.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D正确。<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⑴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⑵引起植物人类生病,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导致的)⑶与生物共生,比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植物共生形成根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蝗虫的活动范围很广,它有翅能飞行、有足能行走和跳跃。蝗虫有2对翅和( )<br />A.1对足<br />B.2对足<br />C.3对足<br />D.4对足</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蝗虫的运动器官是两对翅和三对足都着生在胸部,蝗虫的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蝗虫还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蘑菇的生殖方式是( )<br />A.孢子生殖<br />B.卵式生殖<br />C.出芽生殖<br />D.分裂生殖</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蘑菇菌的体内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中的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属于腐生,蘑菇进行孢子生殖,能产生大量的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靠孢子来繁殖,A正确。<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真菌,需要了解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首创“双名法”的学者是( )<br />A.林奈<br />B.达尔文<br />C.拉马克<br />D.牛顿</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青霉素是著名的抗生素.发现它的科学家是( )<br />A.达尔文<br />B.巴斯德<br />C.孟德尔<br />D.弗莱明</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他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盖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br />【考点精析】掌握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的。他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该“毛”属于( )<br />A.青霉<br />B.大肠杆菌<br />C.乳酸菌<br />D.匍枝根霉</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橘子上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等,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时间久了,使其数量大增,形成菌落,使橘子发霉,细菌的菌落较小,而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如“毛状“,可见物质的发霉长毛,应该是由霉菌等多细胞真菌引起的。<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真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认真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br />燕鸻是赣榆地区常见的一种鸟类,主要在沿海地区繁殖,因飞行似燕而得名,又称土燕子。燕鸻体长约22厘米,上体和头顶褐灰色;下体前棕后白,腋羽栗红色;喉部和上胸淡灰而带1条黑色半环,向后由淡棕黄渐转白色。叫声沙哑<br />似燕鸥的叫声。飞行迅速,但大多仅飞200~300米的短距离,落地也很迅速,有时几乎成垂直状。夏季繁殖期,常结成几百只的大群。鸣声尖锐。主要取食昆虫,是蝗虫的天敌。飞行时用嘴兜捕,或自地面啄取。亲鸟和雏鸟的食量极大,1窝燕鸻1个月内,可消灭蝗虫16000多只。<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15a07685/SYS201708151337045746917585_ST/SYS201708151337045746917585_ST.001.png" width="180"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燕鸻具有迅速飞行的能力,身体呈&#xa0;&#xa0;&#xa0;形能减小飞行时的空气阻力,前肢变成宽大的&#xa0;&#xa0;&#xa0;利于飞行。<br />(2)体表被覆羽毛,有&#xa0;&#xa0;&#xa0;和&#xa0;&#xa0;&#xa0;两种,&#xa0;&#xa0;&#xa0;适于飞行,&#xa0;&#xa0;&#xa0;有保温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流线;翼<br />(2)正羽;绒羽;正羽;绒羽<br />【解析】解:(1)燕鸻具有迅速飞行的能力,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小飞行时的空气阻力,前肢变成宽大翼利于飞行;(2)体表被覆羽毛,有正羽和绒羽两种,正羽适于飞行,绒羽有保温作用。<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鸟的主要特征,需要了解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细菌在生物圈中数量最多,分布也非常广泛,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如图是细菌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15a07685/SYS201708151337046474368918_ST/SYS201708151337046474368918_ST.001.png" width="228"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细菌是&#xa0;&#xa0;&#xa0;(填“单”或“多”)细胞个体,是生物中的原始类型。<br />(2)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③&#xa0;&#xa0;&#xa0; , 内含有DNA。<br />(3)有些细菌长有①&#xa0;&#xa0;&#xa0; , 细菌可借助它的转动而在水中游动。<br />(4)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xa0;&#xa0;&#xa0;形、&#xa0;&#xa0;&#xa0;形和&#xa0;&#xa0;&#xa0;形。</p></div></div>
<div><p>【答案】<br />(1)单<br />(2)DNA集中的区域<br />(3)鞭毛<br />(4)球;杆;螺旋<br />【解析】解:(1)细菌是单细胞个体,是生物中的原始类型;(2)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③DNA集中的区域,内含有DNA;(3)有些细菌长有①鞭毛,细菌可借助它的转动而在水中游动;(4)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球形、杆形和螺旋形。<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菌的相关知识,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的实验中,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探究和观察。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作答:<br />(1)A小组同学把同一条蚯蚓分别放在光滑的玻璃板和粗糙的硬纸板上,对蚯蚓的运动进行观察比较。发现蚯蚓在硬纸板上移动的速度比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移动的速度要快,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部,感觉粗糙,再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蚯蚓的腹部有许多突起的细刺,这就是&#xa0;&#xa0;&#xa0; , 它可以协助运动。<br />(2)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轻地擦拭蚯蚓的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xa0;&#xa0;&#xa0;进行呼吸。<br />(3)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在分类学上蚯蚓属于&#xa0;&#xa0;&#xa0;动物门。</p></div></div>
<div><p>【答案】<br />(1)刚毛<br />(2)湿润的体壁<br />(3)环节<br />【解析】解:(1)用手触摸蚯蚓近腹面处,有粗糙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有许多突起,这是刚毛,它能协助蚯蚓运动。(2)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在观察过程中,应经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是因为蚯蚓要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3)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在分类学上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七级下学期末考试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