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04:47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br />A.属<br />B.科<br />C.种<br />D.目</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分类的单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A.燕子筑巢<br />B.狗绕道取食<br />C.老马识途<br />D.小狗跳火圈</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燕子筑巢、飞蛾扑火、蜜蜂采蜜、蜘蛛结网等都是一出生就有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狗绕道取食、老马识途、小狗跳火圈都是在后天的学习中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br />A.生物圈<br />B.陆地生态系统<br />C.海洋生态系统<br />D.草原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答: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  )<br />A.草→兔子→狐狸→狼<br />B.植物遗体→真菌→动物<br />C.庄稼←田鼠←蛇←山鹰<br />D.青蛙←蛇←鼠←猫头鹰</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草、兔子、狐狸、狼它们四者的关系,A正确;<br />B、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食物关系,不包括分解者,B错误.<br />C、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捕食者,而此处箭头指向了被捕食者,C错误;<br />D、青蛙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而且食物链的箭头方向也反了,而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D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物链,需要了解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蝴蝶、蜈蚣、蚂蚁和会织网的蜘蛛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昆虫。</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蝴蝶和蚂蚁具有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有3对足,一般有2对翅等特征,所以它们都属于昆虫,而蜈蚣和蜘蛛它们的身体有许多体节组成的,蜈蚣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没有复眼,属于蛛形纲,蜈蚣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有很多足,属于多足纲,故它们不属于昆虫.<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病毒能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所以病毒对人类只有害处。</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我们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有的病毒对人有害如艾滋病毒,有的可以治疗疾病对人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利用动物病毒可以防治农业害虫,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研制疫苗来防病.因此有的病毒是有害的,有的病毒是有益的.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病毒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惟一证据。</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br />因此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但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化石证据,需要了解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对它的阻力。</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成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能减小游泳时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光能通过食物链会全部流入到消费者体内。</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自身呼吸作用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能量流动的特点:①单向、不循环(只能由上一营养级流入下一营养级),②逐级递减(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能流入下一营养级).因此命题的说法是错误的.<br />故答案:错误<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0472cf4f/SYS201702111637298640508568_ST/SYS201702111637298640508568_ST.001.png" width="213"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该图中共有&#xa0;&#xa0;&#xa0;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xa0;&#xa0;&#xa0; , 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xa0;&#xa0;&#xa0;和&#xa0;&#xa0;&#xa0;流动的.<br />(2)这个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xa0;&#xa0;&#xa0;;它属于第&#xa0;&#xa0;&#xa0;营养级.<br />(3)图中生物中,数量最少的是&#xa0;&#xa0;&#xa0; .<br />(4)如果在草地上使用DDT来消灭害虫,体内含DDT最多的生物是&#xa0;&#xa0;&#xa0; .<br />(5)此生态系统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xa0;&#xa0;&#xa0; , 它的作用是&#xa0;&#xa0;&#xa0; .<br />(6)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5;食物网;食物链;食物网<br />(2)草;一<br />(3)鹰<br />(4)鹰<br />(5)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为无机物<br />(6)草→鼠→蛇→鹰<br />【解析】(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该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狐、草→鼠→狐、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这些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2)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能量;因此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一营养级;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数量越少,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数量最少;在该生态系统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数量最少;(4)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越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5)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作用是将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6)由(1)解答可知,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系谱树”,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图分析回答:<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0472cf4f/SYS201702111637299364734310_ST/SYS201702111637299364734310_ST.001.png" width="275" height="2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最高等的脊椎动物&#xa0;&#xa0;&#xa0; . 最高等的植物是&#xa0;&#xa0;&#xa0; .<br />(2)A由于&#xa0;&#xa0;&#xa0;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是&#xa0;&#xa0;&#xa0; .<br />(3)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xa0;&#xa0;&#xa0;]&#xa0;&#xa0;&#xa0;进化来的.<br />(4)C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xa0;&#xa0;&#xa0; .<br />(5)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哺乳动物;被子植物<br />(2)营养方式;界<br />(3)B;古代爬行类<br />(4)C能产生种子<br />(5)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br />【解析】(1)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因此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因此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br />(2)A由于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为含有叶绿体的单细胞藻类植物.在分类上,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植物界和动物界;<br />(3)根据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的鱼类→古代的两栖类→古代的爬行类→古代的鸟类和古代的哺乳类.所以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是古代爬行类进化来的;<br />(4)C是裸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蕨类植物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脱离母体后,只有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够萌发和生长,孢子是单细胞的,生命力较弱,环境恶劣时就会死亡;而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的强得多,遇到恶劣环境它可以停止发育,待到环境适宜时再萌发.适于在复杂的陆地环境中生活,因此,种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能产生种子是主要原因;<br />(5)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br />所以答案是:(1)哺乳动物 被子植物<br />(2)营养方式 界<br />(3)B 古代爬行类<br />(4)C能产生种子<br />(5)由水生到陆生 由低等到高等 由简单到复杂<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相关知识,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以及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的理解,了解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示意人体产生屈肘和伸肘动作,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0472cf4f/SYS201702111637300072812795_ST/SYS201702111637300072812795_ST.001.png" width="286"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图中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xa0;&#xa0;&#xa0;]&#xa0;&#xa0;&#xa0; , 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是[&#xa0;&#xa0;&#xa0;]&#xa0;&#xa0;&#xa0; .<br />(2)甲、乙两图中示意产生伸肘动作的是&#xa0;&#xa0;&#xa0; , 此时肱三头肌处于&#xa0;&#xa0;&#xa0;(收缩或舒张)状态.<br />(3)人体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xa0;&#xa0;&#xa0;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xa0;&#xa0;&#xa0;活动.<br />(4)由于骨骼肌只能收缩&#xa0;&#xa0;&#xa0;骨而不能推开骨,所有与骨相连的骨骼肌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xa0;&#xa0;&#xa0;活动.</p></div></div>
<div><p>【答案】<br />(1)②;肌腹;①;肌腱<br />(2)甲;收缩<br />(3)神经;关节<br />(4)牵拉;配合<br />【解析】(1)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②肌腹和两端较细的①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2)图甲是伸肘动作,图乙是屈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4)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和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八级(上)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