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的趾间有蹼,与之相适应的运动方式是( )<br />A.跳跃<br />B.游泳<br />C.飞行<br />D.爬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与动物的结构相适应的.如青蛙的趾间有蹼,蹼相当于撑船的浆,所以,青蛙的趾间有蹼,适于游泳.<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的相适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br />A.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释放臭气<br />B.青蛙在繁殖季节雌雄抱在一起<br />C.大雁冬去春来<br />D.白蚁群体由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组成,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青蛙在繁殖季节雌雄抱在一起,这是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是动物的繁殖行为;大雁冬去春来是鸟类的迁徙,是节律行为;白蚁群体由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组成,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这是动物的社会行为;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释放臭气是为了保护自己,是动物的防御行为.<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牛、羊等动物从食性上看属于( )<br />A.植食动物<br />B.肉食动物<br />C.杂食动物<br />D.食腐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马、牛、羊等属于植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在其消化系统中,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不易分解的植物纤维.因此马、牛、羊等的消化系统中,与植食性相适应的特点是门齿、臼齿发达,犬齿退化及发达的盲肠.<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哪一种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br />A.扬子鳄<br />B.大熊猫<br />C.扭角羚<br />D.黑猩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不符合题意.<br />B、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不符合题意.<br />C、扭角羚别名羚牛、金毛扭角羚分布范围 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及西藏 外形特征 体型粗壮,体长200厘米左右,肩高150厘米左右,体重250千.大型食草动物,哺乳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不符合题意.<br />D、黑猩猩(学名Pan troglodytes),人类的近亲,四大类人猿之一,它们是现存与人类血缘最近的高级灵长类动物,原产地在非洲西部及中部.符合题意.<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雄蛙在( )<br />A.求偶<br />B.报警<br />C.呼吸<br />D.戏水</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在两栖类无尾类的许多种类的雄性中,使咽壁向外膨出形成膜状的球形囊.这个囊称为鸣囊,由很小的开口与咽头相连,鸣叫时膨胀,起共鸣器的作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有鸣囊,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无性生殖的是( )<br />A.小麦用种子繁殖<br />B.细菌分裂生殖<br />C.酵母菌的出芽生殖<br />D.真菌的孢子生殖</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小麦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br />BCD、“细菌分裂生殖”、“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真菌的孢子生殖”,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br />所以,不是无性生殖的是“小麦用种子繁殖”.<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r />A.花生的大果和小果<br />B.金鱼的体色有黑色和花色<br />C.兔的白毛和黑毛<br />D.黑鱼的体型大,金鱼的体型小</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根据相对性状的概念可知: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花生的大果和小果、金鱼的体色有黑色和花色和兔的白毛和黑毛均是同一物种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而黑鱼的体型大,金鱼的体型小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的发育过程依次要经历的时期是( )<br />A.受精卵→幼蛙→成蛙<br />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br />C.受精卵→幼蛙→休眠体→成蛙<br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娃逐渐发育成蛙.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这种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这样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两栖动物的发育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它的运动方式是    . 运动器官是    .</p></div></div>
<div><p>【答案】游泳;鳍<br />【解析】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向前游动.<br />所以答案是:游泳 鳍<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般情况下,鸟类在空中飞行时是   和   等方式交替使用.</p></div></div>
<div><p>【答案】鼓翼;滑翔<br />【解析】鼓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靠双翼快速有力地扇击获得较大的升力和冲力;鼓翼飞行此种飞行类型为鸟类中最为常见.<br />滑翔是从高处向前下方的飘行,可以是在鼓翼获得足够的高度和推力后进行,并显示出不同幅度的波浪形飞行路线,同时滑翔也是鸟类着陆前的必要飞行方式;滑翔飞行这是鸟类最简单和最原始的飞行形式.如雉鸡类的飞行,开始时急促振翅,飞到一定高度(约二、三米),就开始向下滑翔.<br />鸟类飞行时基本是鼓翼、滑翔和翱翔三种方式交替使用.<br />所以答案是:鼓翼 滑翔<br />【考点精析】利用鸟的主要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和    .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p></div></div>
<div><p>【答案】观察法;实验法;实验法对动物施加外界影响的程度大<br />【解析】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和实验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br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必要的情况下两者应有机结合进行运用.<br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实验法对动物施加外界影响的程度大.<br />所以答案是:观察法 实验法 实验法对动物施加外界影响的程度大<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保护动物的多样性措施包括   保护、   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    .</p></div></div>
<div><p>【答案】就地;异地;建立自然保护区(也可填就地保护)<br />【解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异地保护是指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br />所以答案是:就地 异地 建立自然保护区(也可填就地保护)<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还要掌握迁地保护(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微生物是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   的低等生物.一些微生物以腐生方式生活,在生物圈是属于   ;一些微生物以寄生方式生活,属于   ;还有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    .</p></div></div>
<div><p>【答案】简单;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br />【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生产者.分解者﹣﹣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一些微生物以腐生生活方式,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以寄生生活方式生活,属于消费者,还有一些微生物是自养生活的,属于生产者,如硫细菌、硝化细菌等;<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动物与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连接起来:</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r><td style="width:141.75pt; vertical-align:top"><p>①草鱼</p></td><td style="width:141.75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width:141.75pt; vertical-align:top"><p>A行走</p></td></tr><tr><td style="width:141.75pt; vertical-align:top"><p>②蜈蚣</p></td><td style="width:141.75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width:141.75pt; vertical-align:top"><p>B游泳</p></td></tr><tr><td style="width:141.75pt; vertical-align:top"><p>③狼狗</p></td><td style="width:141.75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width:141.75pt; vertical-align:top"><p>C爬行</p></td></tr><tr><td style="width:141.75pt; vertical-align:top"><p>④袋鼠</p></td><td style="width:141.75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width:141.75pt; vertical-align:top"><p>D飞行</p></td></tr><tr><td style="width:141.75pt; vertical-align:top"><p>⑤蝴蝶</p></td><td style="width:141.75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width:141.75pt; vertical-align:top"><p>E跳跃</p></td></tr></table><p> </p></div></div>
<div><p>【答案】B;C;A;E;D<br />【解析】草鱼和蝌蚪生活在水中,运动方式是用鳍游泳,蜈蚣的运动方式是爬行,狼狗的四肢发达,运动方式是行走,袋鼠的后肢发达,运动方式是跳跃,蝴蝶具有翅,运动方式是飞行.<br />所以答案是:<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0472cf4f/SYS201702111637047809852394_DA/SYS201702111637047809852394_DA.001.png" width="188"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的相适应;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病毒,需要了解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的动作,因此静止不动的动物不具备动物行为。</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包括身体的运动、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气味的释放、各种叫声等.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已知决定白化病的基因 b 是隐性基因,决定肤色正常的基因 B 是显性基因.现在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请问:<br />(1)这个儿子的基因组成是   <br />(2)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父亲是:    , 母亲是:    .<br />(3)这个儿子的白化病基因的来源是   <br />(4)实际上,这对夫妇生正常孩子和白化病孩子的机会哪个大?</p></div></div>
<div><p>【答案】<br />(1)bb<br />(2)Bb;Bb<br />(3)夫妇双方<br />(4)</p><p>正常孩子</p><p><br />【解析】这对夫妇的这对控制肤色的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0472cf4f/SYS201702111637050230629623_DA/SYS201702111637050230629623_DA.001.png" width="372" height="2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1)白化病孩子的基因组成是bb;(2)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Bb;(3)白化病患者的基因来源于夫妇双方;(4)这对夫妇生正常孩子的几率是75%,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25%,即生正常孩子的几率大。<br />【考点精析】掌握基因与性状遗传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蚂蚁是同学们熟悉的昆虫,一到夏天我们就能看到它们忙碌的身影。<br />(1)蚂蚁有雄蚁、蚁后、工蚁和兵蚁之分,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蚁群的生活,这说明蚂蚁具有   行为.<br />(2)蚂蚁的发育要经过   、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差别,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中的   发育.<br />(3)蝗虫与蚂蚁的发育不同点是蝗虫没有   这一时期,因此像这样的变态发育为   发育.</p></div></div>
<div><p>【答案】<br />(1)社会<br />(2)卵;完全变态<br />(3)蛹;不完全变态<br />【解析】(1)营群居生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蚂蚁具有社会行为;(2)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蚂蚁的生殖发育也是经过这样的四个阶段,故为完全变态发育;(3)昆虫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不大,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经过了这样的三个过程,因此它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由此可见,蝗虫与蚂蚁的发育不同点是蝗虫没有蛹这一时期.<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社会行为的特征,需要了解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