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蛔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的( )<br />A.胃<br />B.肺<br />C.小肠<br />D.大肠</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一般会对另一种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也表现了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蛔虫在人的肠道中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容易使人造成营养不良,蛔虫在生长发育中还会咬破肠壁,造成肠出血,蛔虫分泌的毒素对人有毒害作用.因此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下列各项不属于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特点的是( )<br />A.用鳃呼吸<br />B.身体呈梭形<br />C.用鳍协调游泳<br />D.以有机碎屑为食</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②身体呈梭型中间大两头小,呈梭形,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④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⑥鱼用鳃呼吸.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由于鱼是通过侧线来感知水流变化的.选项D与适于水中生活无关.<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鱼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保护青蛙的意义在于( )<br />A.青蛙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br />B.青蛙能大量捕食农业害虫<br />C.青蛙体色具斑纹,适于观赏<br />D.青蛙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青蛙被称为“农田卫士“、“害虫天敌”,一般农业害虫都吃如蝗虫、玉米螟、菜青虫等、一只青蛙每天能吃70多只害虫,一年便能吃一万多只害虫,.在稻田中放养适量的青蛙,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农作物的病虫害,而且可以避免因喷洒农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对人类益处多多.如果没有青蛙,农作物受害,减少产量,人类生存也会受到影响.<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两栖动物,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物防治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br />A.以虫治虫<br />B.以菌治虫<br />C.以鸟治虫<br />D.以天然药物治虫</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生物防治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动物与仿生(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比如雷达、飞机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根瘤菌与大豆的共生中,根瘤菌的作用是( )<br />A.固氮<br />B.提供二氧化碳<br />C.提供水分<br />D.提供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可见A正确,BCD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们发现,流行感冒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称为流感病毒.判定该病原体为病毒的依据是该病原体的结构中( )<br />A.无细胞核<br />B.无遗传物质<br />C.无细胞结构<br />D.无变异后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因此,<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病毒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br />A.数量<br />B.作用<br />C.形态结构等特征<br />D.大小</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 )<br />A.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br />B.生物多样性的消灭对人类自身不会产生威胁<br />C.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br />D.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任何一个物种都是一个基因库,一个物种一旦灭绝,将永远不可能再生,它所携带的基因库也将永远消失,不符合题意.<br />B、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甚至文化生活都与生物的多样性密切相关.如做衣服用棉花、荀麻、蚕丝等,人类的食物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生物如面粉是用小麦加工的,大米水稻,肉类来源于动物等.因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多样性的减少,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不符合题意.<br />C、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不符合题意.<br />D、由A可知,任何一个物种都是一个基因库,一个物种一旦灭绝,将永远不可能再生,它所携带的基因库也将永远消失.利用基因的多样性可以改良生物的新品种,如美国大豆与野生大豆进行杂交可以繁育出优良的大豆品种,挽救了美国的大豆业.其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即使是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以利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以及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的相关知识,掌握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最有效的方法是( )<br />A.冷冻<br />B.高温<br />C.干躁<br />D.浸泡</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细菌外面有荚膜保护,遇到不良环境时看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而冷冻,干燥,浸泡只是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不能有效杀死细菌真菌;芽孢在120~140℃还能生存几小时,而高温如500℃左右,能杀死芽孢.因此,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最有效的方法是高温.<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的不同,将病毒分成:   、   、    .</p></div></div>
<div><p>【答案】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或噬菌体)<br />【解析】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根据寄主(寄生生物)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br />所以答案是: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或噬菌体)<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传说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行军至乌江,天色已晚,只见岸边沙滩上有几个由蚂蚁围成的大字“霸王死于此”.项羽心想:这是天意,遂大声喊一声:“天绝我也!”即拔剑自刎.原来是刘邦手下的军师用蜜糖写的几个大字,招来许多蚂蚁,顶羽不知是计,中计身亡.<br />(1)蚂蚁能够按照人设计围成几个大字,这与蚂蚁的食性有关,蚂蚁喜欢    .<br />(2)蚂蚁之间靠   (动作、声音或气味)传递信息.<br />(3)一窝蚂蚁由不同的成员组成,蚂蚁是具有明显的   行为特征的动物,其首领是   (雌性或雄性)个体.</p></div></div>
<div><p>【答案】<br />(1)吃甜食(蜜糖)<br />(2)气味<br />(3)社会;雌性<br />【解析】(1)蚂蚁属于昆虫,喜欢群居,它喜食甜食,触角是它的嗅觉器官;<br />(2)蚂蚁之间是通过触角传递信息的,它们的触角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因此气味成了蚂蚁信息交流的方式;<br />(3)蚂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内有负责生殖的雌蚁﹣﹣﹣“蚁后”和雄蚁,还有专管保卫蚁巢的兵蚁以及负责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的工蚁,所以蚂蚁属于社会性行为的动物.<br />所以答案是:(1)吃甜食(蜜糖)<br />(2)气味<br />(3)社会 雌性<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社会行为的特征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要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藏羚羊已濒临灭绝,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br />(1)这段话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br />(2)有人建议把藏羚羊引入到动物园圈养起来,这样做将会导致藏羚羊的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能力   <br />(3)为了保护藏羚羊,有人提出组织力量消灭藏羚羊的天敌,这种做法    . 供选答案(不可取、可取)<br />(4)请你提出一点关于保护藏羚羊的建议。</p></div></div>
<div><p>【答案】<br />(1)人为的偷猎与破坏<br />(2)下降<br />(3)不可取<br />(4)</p><p>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藏羚羊及其栖息环境。(或健全法律法规,坚决打击偷猎行为)</p><p><br />【解析】(1)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表明威胁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偷猎与破坏;<br />(2)把藏羚羊引入到动物园圈养起来,破坏了食物链,改变了藏羚羊的生存环境,这样做将会导致藏羚羊的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能力下降;(3)消灭藏羚羊的天敌,这种做法首先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藏羚羊若失去了天敌的控制,身体素质将严重下降,最终导致藏羚羊数量下降.因此这种做法不可取;<br />(4)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藏羚羊及其栖息环境 (或健全法律法规,坚决打击偷猎行为)<br />所以答案是:(1)人为的偷猎与破坏<br />(2)下降<br />(3)不可取<br />(4)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藏羚羊及其栖息环境。(或健全法律法规,坚决打击偷猎行为)<br />【考点精析】利用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和就地保护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282563599631_ST/SYS201702111636282563599631_ST.001.png" width="431"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    , 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   ;<br />(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    , 它的胸鳍和腹鳍的功能是    . 控制前进方向的是    .<br />(3)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填字母)<br />(4)D是一种珍稀动物,其身体呈   型,其由一种独特的呼吸方式与其体内结构   有关.<br />(5)E的毛有   作用;E与D相比,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外骨骼;体内水分蒸发<br />(2)鳃;维持身体平衡;尾鳍<br />(3)A;D、E<br />(4)流线;气囊<br />(5)保温;胎生哺乳<br />【解析】(1)A蝗虫以禾本科的农作物为食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br />(2)B是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胸鳍和腹鳍的功能是保持鱼体平衡,尾鳍能控制前进的方向,各种鳍起到协调作用;<br />(3)上述类群中A蝗虫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鱼类、C青蛙、D鸟类.E家兔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蝗虫、B鱼类C青蛙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D鸟类、E家兔,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br />(4)D鸟类体型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与肺相通,能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br />(5)E家兔体表被毛,有保温的作用.与D鸟类相比,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哺乳;鸟类是孵卵育雏。<br />所以答案是:(1)外骨骼 体内水分蒸发<br />(2)鳃 维持身体平衡 尾鳍<br />(3)A E、D <br />(4)流线 气囊<br />(5)保温 哺乳动物<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肢动物和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细菌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283364825374_ST/SYS201702111636283364825374_ST.001.png" width="222"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图中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F是________,它使细菌能够________.字母________所代表的结构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________,也不具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br />【解析】图中A是DNA,B细胞膜、C细胞壁,F鞭毛.鞭毛的作用是运动,故具有鞭毛的细菌会运动.B﹣﹣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br />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细菌能够分解动植物尸体、粪便、枯枝落叶等参与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r />所以答案是:DNA 细胞膜 细胞壁 鞭毛 运动 B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叶绿体<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菌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