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br />A.扬子鳄<br />B.大鲵<br />C.泥鳅<br />D.蝎</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BD、扬子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陆上产卵,因此属于爬行动物;<br />B、大鲵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因此是两栖动物.<br />C、泥鳅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用鳍游泳,因此属于鱼类;<br />D、蝎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因此属于节肢动物.<br />所以,属于爬行动物的是“扬子鳄”.<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爬行动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有( )<br />①水杉 ②望天树 ③金花茶 ④猕猴桃 ⑤银杉 ⑥银杏.<br />A.①②③④<br />B.①③④⑤<br />C.①③⑤⑥<br />D.②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①水杉、③金花茶、⑤银杉 ⑥银杏.均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②望天树、④猕猴桃不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问题,认识不正确的是( )<br />A.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br />B.生物进化的基础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r />C.达尔文认为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br />D.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昆虫特别多,是因为无翅昆虫的翅膀被风吹掉了</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因此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故不符合题意;<br />B、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遗传与变异是遗传现象中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故不符合题意;<br />C、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故不符合题意;<br />D、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哪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是不适者被淘汰.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是适者生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就特别多,少数能飞行的昆虫翅异常发达.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因为无翅昆虫的翅膀被风吹掉了.故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需要了解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量消耗降到最低,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 )<br />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br />B.以家畜的肉类为主<br />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br />D.以禽类的肉和蛋为主</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谷类属于糖类,它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20%,在食物链中,谷类和植物蛋白的营养级别最低,处在食物链的始端,体内含有的能量最多;故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量消耗降到最低,人们应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以及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理解,了解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人的几种行为,其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br />A.吃梅止渴<br />B.画梅止渴<br />C.望梅止渴<br />D.听梅止渴</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吃梅止渴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的,属于非条件反射.<br />BCD、画梅止渴、望梅止渴和听梅止渴都是人出生后产生的,由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都属于条件反射.<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A.蚕吐丝结茧<br />B.猴子剥食香蕉<br />C.马戏团的狗熊骑车<br />D.骡马驾车</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马戏团的狗熊骑车、猴子剥食香蕉、骡马驾车是通过学习模仿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家蚕吐丝结茧,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按学习行为的复杂程度排序,正确的是( )<br />A.小猫→蚯蚓→黑猩猩→人<br />B.小猫→蚯蚓→人→黑猩猩<br />C.蚯蚓→小猫→黑猩猩→人<br />D.蚯蚓→小猫→人→黑猩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学习行为与生物的神经系统有关,蚯蚓虽然有神经系统但不发达,且无脊椎,小猫属于哺乳动物,神经系统较复杂,其次是黑猩猩的模仿能力强,最复杂的是人,高级动物,神经系统复杂,因此学习行为就复杂,按学习行为的复杂排序正确的是蚯蚓﹣﹣小猫﹣﹣黑猩猩﹣﹣人.<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br />A.大雁飞翔时不断变换飞行“方阵”<br />B.蜜蜂的各种舞蹈<br />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br />D.狒狒面部的各种复杂表情</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br />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br />A、是因为它们整天的飞,单靠一只雁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互相帮助,才能飞得快飞得远.是通过动作告诉同伴,跟我一起飞,属于信息交流,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B、蜜蜂的各种舞蹈是通过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位置方向,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文字是蚊子翅膀煽动空气摩擦发出的,没有信息交流里的作用,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r />D、狒狒面部的各种复杂表情,是通过面部表情动作向同伴表达的信息的交流方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 )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261845386712_ST/SYS201702111636261845386712_ST.001.png" width="165"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e<br />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br />C.较a和e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br />D.a一定比c高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如图所示的进化树:<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261845386712_DA/SYS201702111636261845386712_DA.001.png" width="165"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但亲缘关系远近不同.错误;<br />B、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f.错误;<br />C、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以发现a、b及c、d间的亲缘关系更近,而它们与e亲缘关系较远.正确;<br />D、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也就意味着a、b、c、d、e都比f更复杂、更高等、陆生的可能更大,但我们却不能确定a、b、c、d、e之间谁高级谁低等.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杂食性动物的是( )<br />A.鼠<br />B.骆驼<br />C.鳄鱼<br />D.河马</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杂食性动物(Omnivores):在哺乳动物中有很多类别是杂食动物.它们和人一样,即吃植物性食物也吃动物性食物.这种以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为营养的习性称“杂食性”,也叫“泛食性”.这些动物包括家鼠、猪、熊等,很多灵长类动物也是杂食动物 . 杂食性动物大多性情温,没有攻击性,且大多经过人类饲养,与人类关系较密切.例如猫、狗、鸡、鸭、鱼、蚂蚁、老鼠等.骆驼都是植食性动物,鳄鱼、河马是肉食性动物,老鼠是杂食性动物.<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物链,需要了解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动物行为的是( )<br />A.鲸鱼“喷水”<br />B.鸟儿鸣叫<br />C.狼捕食,鹿奔跑<br />D.蜥蜴随环境改变体色</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鲸鱼“喷水”是鲸鱼是呼吸,是一种生理现象,因此不属于动物行为;BCD、“鸟儿鸣叫”、“狼捕食,鹿奔跑”、“蜥蜴随环境改变体色”,都属于动物行为.<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A.海狮表演顶球<br />B.刺猬冬眠<br />C.乌贼喷墨<br />D.萤火虫发光</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刺猬冬眠、乌贼喷墨、萤火虫发光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而海狮表演顶球是海狮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选)下列植物中,能产生种子的是( )<br />A.银杉<br />B.白菜<br />C.水绵<br />D.海带</p></div></div>
<div><p>【答案】A,B<br />【解析】解: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银杉属于裸子植物,白菜属于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水绵和海带属于孢子植物,不能产生种子.<br />故选:A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掌握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涡虫和蛔虫相比,消化道   ;它们按门分类都属于   动物.</p></div></div>
<div><p>【答案】有口无肛门;无脊椎<br />【解析】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br />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呈圆柱形;体壁有角质层;直肠短,以肛门开口于体外;蛔虫无消化腺.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br />他们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都属于无脊椎动物.<br />所以答案是:有口无肛门 无脊椎</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建设植物园、动物园是实施   的主要手段.</p></div></div>
<div><p>【答案】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br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需要了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用火的是   ;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变化的是    .</p></div></div>
<div><p>【答案】直立人;脑容量的逐渐增加<br />【解析】直立人,约20万到200万年,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开始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注意:此时人类第1次走出非洲.约80万年前,直立人来到现在的西班牙地区,成为最早的欧洲人,即现代入.约20万年前,欧亚非的直立人逐渐消失,被第一次非洲的新品种人类:智人取代.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450﹣﹣530毫升之间;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直立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智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说明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脑容量的增加.<br />【考点精析】利用人类的起源和人类的进化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萤火虫发光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细胞    .</p></div></div>
<div><p>【答案】呼吸作用<br />【解析】呼吸作用实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线粒体内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因此,萤火虫发光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的.<br />所以答案是:呼吸作用.<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呼吸作用的意义,掌握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黄蜂筑巢属于   行为;黑猩猩钓食白蚁属于   行为(选“先天性”或“学习”);调控黑猩猩钓食白蚁的是它体内的   和    .</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学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br />【解析】黄蜂筑巢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黑猩猩钓食白蚁是动物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动物的行为都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的调控,调控黑猩猩钓食白蚁都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的调控.<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以及对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理解,了解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在方向上是    , 并且是逐级   的.</p></div></div>
<div><p>【答案】单向的;递减<br />【解析】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 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 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营养级越高,储能越少,个体数量越少.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对生物的个体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这就决定了:大多数食物链一般只有3﹣4个营养级.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由此可以得出: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方向是单向的,并且是逐级递减的.<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草→兔→狼这一食物链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的是   ;处于第二营养级的是    .</p></div></div>
<div><p>【答案】草;兔<br />【解析】食物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营养级.在“草→兔子→狼”这一食物链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草,处于第二营养级的是兔,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狼.<br />【考点精析】掌握食物链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带、大黄鱼一般分布在   生态系统中;而兔、田鼠、蝗虫一般分布在   生态系统中;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div></div>
<div><p>【答案】海洋;草地;生物圈<br />【解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海带、大黄鱼一般分布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而兔、田鼠、蝗虫一般分布在草地生态系统中.<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图A和图B回答问题:<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269038725291_ST/SYS201702111636269038725291_ST.001.png" width="215"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B示   动作,图A示   动作.结构5的名称是    .<br />(2)和分别表示两种肌肉,1是    , 2是    . 3和4分别是   和    , 它们共同构成了1和2.<br />(3)在图A和图B的动作中,2的状态分别是   和    .<br />(4)某同学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三楼,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所处的状态是( )<br />A.都收缩<br />B.都舒张<br />C.前者收缩,后者舒张<br />D.前者舒张,后者收缩<br />(5)举重运动员抓举杠铃时,上臂肌肉中处于收缩状态的是   (填图中字母,下同);当它将杠铃成功举过头顶稳定的那一刻,处于收缩状态的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伸肘;屈肘;肘关节<br />(2)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腹;肌腱<br />(3)舒张;收缩<br />(4)A<br />(5)1;2<br />【解析】(1)图B示伸肘动作,图A示屈肘动作.结构5的名称是肘关节;<br />(2)和分别表示两种肌肉,1是肱二头肌,2是肱三头肌.3和4分别是肌腹和肌腱,它们共同构成了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br />(3)在图A和图B的动作中,2的状态分别是舒张和收缩;<br />(4)某同学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三楼,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所处的状态是都收缩;<br />(5)举重运动员抓举杠铃时,上臂肌肉中处于收缩状态的是肱二头肌,当它将杠铃成功举过头顶稳定的那一刻,处于收缩状态的是肱三头肌.<br />所以答案是:(1)伸肘 屈肘 肘关节<br />(2)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肌腹 肌腱<br />(3)舒张 收缩<br />(4)都收缩 都舒张 前者收缩,后者舒张 前者舒张,后者收缩<br />(5)1 2<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一个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270319452444_ST/SYS201702111636270319452444_ST.001.png" width="164"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植物中的能量流入到猫头鹰体内的途径有   条,那么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 在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br />(2)食草昆虫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 食草昆虫和鼠的关系是    .<br />(3)假设由于某种原因,猫头鹰数量大量减少,试问鼠的数量将会    , 植物的数量将会    .<br />(4)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必不可缺少的成分是   和    .<br />(5)如果这个农田被DDT污染,那么生物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   ;这种现象被称为    .<br />(6)图中所示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4;植物→鼠→猫头鹰;植物;鼠和猫头鹰<br />(2)捕食关系;竞争关系<br />(3)增加;减少<br />(4)非生物部分(或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分解者(或细菌和真菌)<br />(5)猫头鹰;生物富集<br />(6)食草昆虫<br />【解析】(1)图中食物链有:植物→鼠→猫头鹰、植物→食草昆虫→蛙→蛇→猫头鹰、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蛇→猫头鹰、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因此植物中的能量流入到猫头鹰体内的途径有4条;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减少,因此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最短的,即植物→鼠→猫头鹰.在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植物;消费者是鼠和猫头鹰;<br />(2)食草昆虫吃植物,因此食草昆虫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食草昆虫和鼠都吃植物,二者相互争夺食物,因此食草昆虫和鼠的关系是竞争关系;<br />(3)“假设由于某种原因,猫头鹰数量大量减少”,鼠的数量将会因捕食者的减少而增加,导致植物的数量将会减少;<br />(4)图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必不可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br />(5)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猫头鹰,所以“如果这个农田被DDT污染”,那么生物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猫头鹰;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富集;<br />(6)图中动物只有食草昆虫体内没有脊柱,因此图中所示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食草昆虫.<br />所以答案是:(1)4 植物→鼠→猫头鹰 植物 鼠和猫头鹰<br />(2)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br />(3)增加 减少<br />(4)非生物部分(或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 分解者(或细菌和真菌)<br />(5)猫头鹰 生物富集<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概述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生物按要求填空(填写生物的序号即可)<br />①满江红②鸡 ③鲸鱼 ④沙蚕⑤蜗牛 ⑥板蓝根 ⑦金龟子⑧牡蛎 ⑨银杏 ⑩葫芦藓<br />(1)其中属于生物界最高等的动物类群的有   ;其中所属类群是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是    .<br />(2)在以上生物中,属于植物的但与其它相比结构最复杂的是    , 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br />(3)其中属于水陆两生但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的植物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③;⑦<br />(2)⑥;⑨<br />(3)①<br />【解析】(1)其中属于生物界最高等的动物类群的有③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其中所属类群是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是⑦金龟子,属于节肢动物;<br />(2)在以上生物中,属于植物的但与其它相比结构最复杂的是 ⑥板蓝根,属于被子植物,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⑨银杏;<br />(3)①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能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属于水陆两生但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的植物是.<br />所以答案是:(1)③ ⑦<br />(2)⑥ ⑨<br />(3)①<br />【考点精析】利用分类的依据与方法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