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滦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是( )<br />①体表有羽毛 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⑤前肢覆羽成翼 ⑥善于飞行.<br />A.①③⑥<br />B.①②⑤<br />C.②③④<br />D.②⑤⑥</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由分析我们了解了鸟类的主要特征,其中有的是其它动物也具有的特点,如心脏四腔、体温恒定、有发达的神经系统等也是哺乳动物具有的特点.两栖动物、爬行类等也是卵生.善于飞行动物还有昆虫以及哺乳动物蝙蝠.其中鸟类所特有的特征是①体表有羽毛体表被覆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⑤前肢覆羽成前肢变成翼.可见B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把鸟和虎、猫分为一类,鱼和青蛙、蛇、壁虎分另一类,这种分类方式的主要依据是( )<br />A.体温是否能维持恒定<br />B.是否有脊柱<br />C.体表覆盖物的特征<br />D.生殖方式是否胎生</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虎、猫属于哺乳动物,和鸟都是恒温动物,青蛙是两栖动物,蛇、壁虎是爬行动物和鱼都属于变温动物.所以这种分类方式的主要依据是体温是否能维持恒定,A正确;<br />B、鸟、虎、猫、鱼、青蛙、蛇、壁虎体内都有脊柱,B不正确;<br />C、鸟覆盖羽毛、虎和猫被毛、鱼覆盖鳞片、青蛙裸露、蛇覆盖鳞片、壁虎覆盖鳞片,C不正确;<br />D、鸟卵生、虎胎生、猫胎生、鱼卵生、青蛙卵生、蛇卵生、壁虎卵生,D不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一组是真正的鱼类( )<br />①娃娃鱼 ②鲍鱼 ③海马 ④章鱼 ⑤河豚 ⑥中华鲟 ⑦鲸鱼 ⑧带鱼.<br />A.①②③④<br />B.①③⑦⑧<br />C.③⑤⑥⑧<br />D.②④⑥⑧</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真正属于鱼类要具备鱼类的基本特征,其中③海马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但有趣的是它却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近陆浅海小型鱼类,⑤河豚属硬骨鱼纲,鲀形目,鲀亚目,鲀科,口小头圆,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大的长达1米,重10千克左右,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⑥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⑧带鱼是一种比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牙齿发达且尖利,背鳍很长、胸鳍小,鳞片退化,带鱼背鳍极长,无腹鳍带鱼的体型侧扁如带呈银灰色.它们都属于鱼类.而①娃娃鱼属于两栖类,②鲍鱼、④章鱼属于软体动物,⑦鲸鱼属于哺乳动物.<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br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生,卵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br />A.①②<br />B.①②③<br />C.①②③④<br />D.④⑤</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两栖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故选项C是爬行类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的主要原因.<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爬行动物(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兔的消化系统中,与植食性相适应的特点是( )<br />A.犬齿和盲肠发达<br />B.犬齿不发达和盲肠发达<br />C.臼齿和盲肠发达<br />D.臼齿发达和盲肠不发达</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家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消化系统中,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不易分解的植物纤维.因此家兔的消化系统中,与植食性相适应的特点是具有臼齿和发达的盲肠.<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 )<br />A.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r />B.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br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br />D.动物在自然界中对人类的生存有威胁</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r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供生产者利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项的、逐渐递减,并且是不可循环的.<br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掌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br />A.干燥的皮鞋<br />B.潮湿的粮食堆<br />C.潮湿的沙土地<br />D.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由于霉菌生活需要一定的水分,所以干燥的皮鞋不易长霉;<br />B、潮湿的粮食里面含有有机物和水,可能会出现霉菌;<br />C、潮湿的沙土地尽管有水但缺乏有机物,也不易发霉;<br />D、由于真菌生活需要一定的温度,煮沸的牛肉汁里面尽管有有机物,但在加热过程中把霉菌杀死了,而且密封后外界的霉菌不能进入,所以不易长霉.<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细菌和真菌的分布,需要了解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检测不同环境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br />A.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两套培养皿,并且放在同一环境中培养<br />B.在教室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这是接种<br />C.采集细菌和真菌后,还要将培养皿进行高温处理<br />D.用无菌棉棒在口腔采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br />A、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两套培养皿,设置对照实验和实验组做对比,能更好的说明实验组的科学性和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并且放在同一环境中培养,保证只有一个变量,即控制变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B、在教室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让空气中的细菌真菌或孢子落到培养皿上,再盖上,封好,这是接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C、高温灭菌后,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接种.采集细菌和真菌后,还要将培养皿进行高温处理,会杀死细菌真菌.应该在采集前高温灭菌.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r />D、用无菌棉棒在口腔采集,目的是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影响观察.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br />A.光合作用<br />B.呼吸作用<br />C.蒸腾作用<br />D.吸收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表达式为:<br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腐生细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遗体内的有机物,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归还的大自然中,被绿色植利用,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有机物,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芽孢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br />B.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br />C.一个芽孢可以萌发出一个细菌<br />D.芽孢是不良环境中的细菌形成的结构</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芽孢是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加厚,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遇到适宜的环境,芽孢又恢复生命现象,一个芽孢萌发变成一个细菌,因此芽孢不是生殖细胞.<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菌的相关知识,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不能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我们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例如,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系统的更新.野生动物及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是这样.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衣不是一种生物,而是   与   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的.</p></div></div>
<div><p>【答案】藻类;真菌<br />【解析】是真菌和藻类植物之间稳定而又互利的联合体,真菌是主要成员.在地衣中,藻类植物分布在内部,菌丝缠绕并包围藻类.在共生关系中,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整个生物体制造有机养分,而菌类则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藻类植物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并围裹藻类植物细胞,以保持一定的形态和湿度.<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   、各种生物的   和所占的   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p></div></div>
<div><p>【答案】种类;数量;比例<br />【解析】解: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如草→兔,兔多了草就少,草少了兔就被饿死,兔因饿死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就会慢慢增多,草多了,兔因食物充足数量也慢慢增多,但最终草的数量远大于兔的,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并维持一定的比例.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等级法的生物分类中,   是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    .</p></div></div>
<div><p>【答案】种;越多<br />【解析】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br />【考点精析】掌握分类的依据与方法和分类的单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对部分无脊椎动物分类的概念图,请补充完善.<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200608256257_ST/SYS201702111636200608256257_ST.001.png" width="538" height="2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p></div></div>
<div><p>【答案】辐射;无;角质层;环节;节肢<br />【解析】解:①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br />②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br />③蛔虫属于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可抵抗消化液的侵蚀,适于寄生生活;<br />④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r />⑤蝗虫属于节肢动物.<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节模式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201341334742_ST/SYS201702111636201341334742_ST.001.png" width="88" height="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脱臼是指   从   里滑脱出来.(填文字)<br />(2)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   作用.<br />(3)[   ]   内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使关节更加灵活.<br />(4)能减少关节中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骨之间的撞击的结构是[   ]    .<br />(5)②是   属于结缔组织,它包围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骨连接起来.</p></div></div>
<div><p>【答案】<br />(1)关节头;关节窝<br />(2)支点<br />(3)④;关节腔<br />(4)①;关节软骨<br />(5)关节囊<br />【解析】(1)脱臼是指⑤关节头从③关节窝里滑脱出来;(2)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支点作用;(3)④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使关节更加灵活;(4)①关节软骨能减少关节中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骨之间的撞击;(5)②是关节囊属于结缔组织,它包围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骨连接起来。<br />【考点精析】利用运动系统的组成和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各种微生物,请看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201968883408_ST/SYS201702111636201968883408_ST.001.png" width="327" height="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生物是    , B生物是    , C生物是   ;D生物是   ;E生物是    .<br />(2)图中属于无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填代号).<br />(3)B生物与C生物主要区别是    .<br />(4)C通过   方式进行繁殖,B、D、E都能靠产生   繁殖后代,B还可以进行   方式进行生殖.</p></div></div>
<div><p>【答案】<br />(1)病毒;酵母菌;细菌;曲霉;蘑菇<br />(2)A<br />(3)B具有成形的细胞核,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r />(4)分裂;孢子;出芽<br />【解析】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A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是病毒;B有成形的细胞核,有大液泡,没有叶绿体,因此是酵母菌;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外有荚膜因此是细菌;D的孢子囊呈放射环状,因此是曲霉;E呈伞状,有菌柄和菌盖组成,因此是蘑菇;(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图中属于无细胞结构的生物是A病毒;(3)细菌与真菌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酵母菌与C细菌的主要区别是B具有成形的细胞核,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4)C细菌主要以分裂的方式来繁殖;B、D、E真菌主要依靠孢子繁殖后代,B还可以进行出芽生殖.<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以及对细菌的理解,了解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下表为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的部分数据(表中的“百分比”是我国已知种类占世界已知种类的百分比.</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95.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类群</p></td><td style="width:99.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我国已知种类</p></td><td style="width:83.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世界已知种类</p></td><td style="width:10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百分比(%)</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哺乳动物</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581</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4342</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3.38</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鸟类</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244</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873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4.25</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鱼类</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862</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9056</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0.30</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蕨类</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20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000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2.00</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裸子植物</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4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85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8.24</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被子植物</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000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6000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1.54</p></td></tr></table><p><br />(1)上表中,我国在世界上种类占有百分比最高的一类生物是    .<br />(2)表中列出的动物均属于   动物,该类动物除上表中所列的以外,还应包括的两个生物类群是   、    .<br />(3)一般来说,这些动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   到    , 由   到    , 由   到    .<br />(4)你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br />(5)表中的资料说明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r />(1)裸子植物<br />(2)脊椎;两栖类;爬行类<br />(3)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br />(4)建自然保护区<br />(5)生物种类<br />【解析】(1)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占世界已知种数的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我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br />(2)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哺乳类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级的一个类群,它们不仅体温恒定,且还具有胎生哺乳等生殖发育特点.除上表所列的脊椎动物类群外,还有爬行类、两栖类;<br />(3)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br />(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5)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表中的资料说明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r />所以答案是:(1)裸子植物<br />(2)脊椎 两栖类 爬行类<br />(3)简单 复杂 低等 高等 水生 陆生 <br />(4)建立自然保护区<br />(5)生物种类<br />【考点精析】掌握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和就地保护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做了如下实验.他将甲、乙装置如图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若干分钟,然后都放在室温为25度的环境中.几天后,甲肉汤变质,乙肉汤仍然新鲜.请问:<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204195190455_ST/SYS201702111636204195190455_ST.001.png" width="100"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乙能保鲜的原因是    .<br />(2)该实验的变量是    .<br />(3)乙装置采取的是   消毒法.<br />(4)设置甲装置的目的是    .<br />(5)实验后,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在冰箱中,若干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为什么?<br />(6)以上说明细菌繁殖的条件是:   、   、    .</p></div></div>
<div><p>【答案】<br />(1)无菌<br />(2)细菌<br />(3)巴氏<br />(4)设置对照<br />(5)</p><p>冰箱中温度低,不利于细菌的大量繁殖。</p><p><br />(6)适宜的温度;水分;有机物<br />【解析】(1)甲装置肉汤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的结果,空气中有微生物,如果落入瓶中的肉汤中,会使肉汤腐败变质;乙瓶的瓶颈弯曲,空气中的微生物只落到了瓶颈的弯曲处,不能进入肉汤,故乙瓶中的肉汤能保存较长的时间;<br />(2)甲中的玻璃管是直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能通过竖直的玻璃管进入到肉汤中,来分解肉汤中的有机物,使得肉汤腐败变质.而乙中的玻璃管是弯曲的,可以把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阻挡在乙试管之外,从而使得乙试管中的肉汤保持新鲜.甲、乙是对照实验,唯一变量是细菌;<br />(3)甲装置肉汤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的结果,空气中有微生物,如果落入瓶中的肉汤中,会使肉汤腐败变质,甲装置具有变量细菌,属于实验组;乙瓶的瓶颈弯曲,空气中的微生物只落到了瓶颈的弯曲处,不能进入肉汤,故乙瓶中的肉汤能保存较长的时间,乙装置没有变量细菌,属于对照组;<br />(4)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从而得出保存酒和牛奶的消毒法是高温(巴氏)消毒法;<br />(5)实验后,同学们把乙装置的玻璃管拿下,然后将肉汤放到冰柜中,结果一周后发现肉汤还是新鲜的.这说明低温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br />(6)通过实验可得出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的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丰富.<br />所以答案是:(1)无菌<br />(2)细菌 <br />(3)巴氏<br />(4)设置对照<br />(5)冰箱中温度低,不利于细菌的大量繁殖。<br />(6)适宜的温度 水分 有机物<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和科学探究的过程,需要了解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