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03:15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r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可保证动物基本生存能力的行为<br />B.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br />C.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br />D.动物行为的产生与生活环境没有任何关系</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可保证动物基本生存能力的行为,A正确.<br />BC、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BC正确.<br />D、动物行为的产生与生活环境是有关系的,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和动物行为的类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多样性实质上是指(  )<br />A.基因的多样性<br />B.染色体的多样性<br />C.细胞的多样性<br />D.环境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实质上是指基因的多样性.<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尝试“用鲜奶制作酸奶”和“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br />A.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制作葡萄酒不需要密封<br />B.制作酸奶和葡萄酒都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br />C.制作酸奶用到一种微生物而制作葡萄酒用到两种微生物<br />D.制作酸奶和葡萄酒用到的“菌”都能进行孢子生殖</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制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时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这两个过程都要密封.可见B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是(  )<br />A.动物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不受动物的影响<br />B.动物与环境相互影响<br />C.动物决定环境的改变方式<br />D.环境对动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植物水莲则很难成活;在沙漠上植树若获得大面积成功后,沙漠就会变成绿洲.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等表明生物影响环境.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需要了解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无性生殖的主要特点是(  )<br />A.简单<br />B.繁殖速度快,子体与母体基本没有差异<br />C.子代能产生更大的变化<br />D.对进化有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无性生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缺点是因为子代和母代遗传特性毕竟无变化,变异性降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便降低.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产生更大的变异,使后代产生新的性状,生活力比较强,更有利于适应环境,有利于种族的繁衍.<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掌握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  )<br />A.只有有性生殖才能产生生殖细胞<br />B.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能产生有性生殖细胞<br />C.有性生殖产生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br />D.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只是生殖形式上的不同,没有根本区别</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有性生殖产生精子或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无性生殖也能产生生殖细胞,如孢子,A错误.<br />B、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不能产生有性生殖细胞,但不是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B错误.<br />C、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而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可见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C正确.<br />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双眼皮用大写英文字母D表示,单眼皮用小写英文字母d表示.基因型是Dd的个体其表现型是(  )<br />A.单眼皮<br />B.双眼皮<br />C.一只眼睛单眼皮,另一只眼睛双眼皮<br />D.以上都不是</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因此,基因型是Dd的个体,只表现出显性基因D控制的性状,即基因型是Dd的个体其表现型是D控制的性状双眼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基因与性状遗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现在唱起这首童谣,仿佛又回到了快乐的童年时光.<br />(1)小白兔的一蹦一跳主要靠骨骼和&#xa0;&#xa0;&#xa0;组成的运动系统来完成.<br />(2)小白兔听觉灵敏,一有危险马上逃跑,这属于&#xa0;&#xa0;&#xa0;(非条件/条件)反射,这是一种&#xa0;&#xa0;&#xa0;行为.<br />(3)兔子的毛色各异,如黑毛和白毛,这是一对&#xa0;&#xa0;&#xa0;性状.<br />(4)兔子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具有&#xa0;&#xa0;&#xa0;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r />(1)骨骼肌<br />(2)非条件;防御<br />(3)相对<br />(4)胎生哺乳<br />【解析】解析:(1)兔子属于哺乳动物,其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2)小白兔遇到危险马上做出反应,这是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是其祖先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行为属于防御行为;(3)毛色是兔子的一种性状,黑色和白色是毛色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4)兔子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是胎生哺乳,幼兔吮吸母乳获得营养,这种生殖发育方式是哺乳动物特有的。<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以及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理解,了解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是时刻进行的.如图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作答:<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099469756932_ST/SYS201702111636099469756932_ST.001.png" width="230" height="1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xa0;&#xa0;&#xa0;作用固定在植物体内,同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xa0;&#xa0;&#xa0;作用被分解.<br />(2)从图中不难看出,野兔生活的草原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在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人们不能随意杀灭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xa0;&#xa0;&#xa0;中起着重要作用.<br />(3)图中[&#xa0;&#xa0;&#xa0;]&#xa0;&#xa0;&#xa0;可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水、[&#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 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xa0;&#xa0;&#xa0; . 可见,可作为&#xa0;&#xa0;&#xa0;参与自然界的&#xa0;&#xa0;&#xa0;循环.</p></div></div>
<div><p>【答案】<br />(1)光合;呼吸<br />(2)生态平衡<br />(3)4;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1;二氧化碳;3;无机盐;有机物和氧气;分解者;物质<br />【解析】解:(1)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光合成有机物和产生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植物体内有机物中的碳又回到大气中;(2)从图中不难看出,野兔生活的草原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的稳定的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有食物链:草→野兔,大量捕杀野兔,捕食者减少,因此草会增多.由此可以得出:人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3)图中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可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br />【考点精析】利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活中常见蜜蜂在花丛中忙忙碌碌,如图所示:<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100089835417_ST/SYS201702111636100089835417_ST.001.png" width="239"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蜜蜂的运动方式是&#xa0;&#xa0;&#xa0; .<br />(2)蜜蜂采蜜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性行为?<br />(3)春天百花争艳,引来勤劳的蜜蜂在花间忙碌,蜜蜂的这种行为从功能划分属于&#xa0;&#xa0;&#xa0;;蜜蜂有雄峰、工蜂和蜂王之分,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蜂群的生活,这说明了蜜蜂具有&#xa0;&#xa0;&#xa0;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r />(1)飞行<br />(2)</p><p>先天性行为</p><p><br />(3)取食行为;社群<br />【解析】解:根据动物获得方式的不同,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根据功能的不同,动物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社会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等.(1)蜜蜂有翅,能够在空中飞行;(2)蜜蜂采蜜是蜜蜂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受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3)蜜蜂采蜜是动物获得食物的行为,属于取食行为;蜜蜂营群居生活,群体内部有明显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蜜蜂具有社群行为.<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还要掌握动物行为的类型(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问题。<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101390709827_ST/SYS201702111636101390709827_ST.001.png" width="429" height="2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xa0;&#xa0;&#xa0;是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可以表示为&#xa0;&#xa0;&#xa0; , 其中常染色体有&#xa0;&#xa0;&#xa0;对,性染色体有&#xa0;&#xa0;&#xa0;对;,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可表示为&#xa0;&#xa0;&#xa0; .<br />(2)在男性的精子中有染色体&#xa0;&#xa0;&#xa0;条,可以表示为&#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甲;22对+XY;22;1;22对+XX<br />(2)23;22+X或22+Y<br />【解析】解:(1)分析图示可知:甲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一条大、一条小,为XY染色体,因此甲图表示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乙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是XX染色体,即乙图表示的是<br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因此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Y;其中常染色体有22对对,性染色体有对(XY);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可表示为22对+XX;(2)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22对+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22对+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在男性的精子中有染色体23条,可以表示为22+X或22+Y.<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人类染色体的传递(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一个关节的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括号内写序号)<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102326612646_ST/SYS201702111636102326612646_ST.001.png" width="196"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写出图中序号⑥的结构名称&#xa0;&#xa0;&#xa0; .<br />(2)②中有&#xa0;&#xa0;&#xa0; , 是有图中的&#xa0;&#xa0;&#xa0;分泌产生的,与图中的&#xa0;&#xa0;&#xa0;一样都能增强关节的&#xa0;&#xa0;&#xa0;性.<br />(3)③是由&#xa0;&#xa0;&#xa0;组织构成,运动员的该结构&#xa0;&#xa0;&#xa0; , 因此不容易脱臼,即&#xa0;&#xa0;&#xa0;从&#xa0;&#xa0;&#xa0;中脱出.</p></div></div>
<div><p>【答案】<br />(1)关节面<br />(2)滑液;关节囊;关节软骨;灵活<br />(3)结缔;增厚;关节头;关节窝<br />【解析】解:(1)由关节的结构图可知:[①]关节软骨,[②]关节腔,[③]关节囊,[④]关节头,[⑤]关节窝,[⑥]关节面.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2)②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3)③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结更加牢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使关节囊增厚,周围的韧带增粗,肌肉力量加强,这就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脱臼,这是因为关节囊将两骨牢固地连接,起保护作用;(4)人体关节的关节有: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等.<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八级(上)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