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br />A.减少分解者的数量<br />B.大大增加生产者的数量<br />C.增加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br />D.改变非生物部分</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所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最大,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最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无论是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还是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都不能将显微镜后仰,其原因是( )<br />A.将显微镜后仰,不利于操作<br />B.将显微镜后仰,不利于画生物图<br />C.将显微镜后仰,不利于对光<br />D.临时装片中的水会流出来,损坏显微镜</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不能将显微镜向后倾斜的原因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里有一定量的水,如果将显微镜向后倾斜,容易使装片里的水溢出,污染载物台.<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系统<br />B.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br />C.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器官<br />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使细胞数目增多</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如分生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等.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细胞分化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60897552744_DA/SYS201708151250260897552744_DA.001.jpeg" width="304"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因此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种观赏植物,其绿色叶片上有黄色斑纹,经过阳光照射后,用碘液处理,叶的绿色部分变成蓝色,而黃斑部分却未变成蓝色.这一事实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br />A.光<br />B.水<br />C.二氧化碳<br />D.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叶的绿色部分和黄斑部分,形成一组对照组,既叶片内是否有叶绿体,叶绿体是惟一的变量.又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叶的绿色部分变成蓝色说明有淀粉存在,表明叶片的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而黄斑部分却不变成蓝色,说明未制造淀粉,表明黄斑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这一事实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棵参天大树,其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可向上运输到树的顶端,其动力主要来自( )<br />A.吸收作用<br />B.呼吸作用<br />C.蒸腾作用<br />D.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加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哪项不能说明植物体内含有水分( )<br />A.人们口渴时,吃西瓜等水果可以解渴<br />B.干燥的种子置于试管中烘烤,可以看到试管壁上有小水珠<br />C.秋天的早晨,常常能在植物上看到小水珠<br />D.在切西红柿时,会流出部分汁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瓜果的果肉的含水量可以超过90%,幼嫩的叶的含水量为80%左右;因此能够解渴,不符合题意.<br />B、水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即使干燥的种子里也含有水分,不符合题意.<br />C、秋天植物体上的露水或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不是植物体内的水分,符合题意.<br />D、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将蔬菜切碎后用力挤压,可以挤出许多水来,说明植物体内含有水分,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相关知识,掌握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r />A.直接把手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br />B.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种子萌发时放出的气体<br />C.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br />D.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直接加热</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将手指放到显微镜下,却看不到物像的原因是小明的手太厚了,挡住了光线.A错误;<br />B、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用来检验萌发的种子呼吸时是否释放了二氧化碳.B正确;<br />C、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的是清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C错误;<br />D、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而不能直接加热,防止酒精溢出发生意外.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练习使用显微镜和植物细胞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验者为减少粗糙的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给蚯蚓体壁涂上一层凡士林,但不久发现蚯蚓死了.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br />A.蚯蚓喜欢摩擦<br />B.蚯蚓生活在土壤洞穴中<br />C.蚯蚓依赖体壁呼吸<br />D.蚯蚓依靠肺呼吸</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给蚯蚓的体表涂上了一层凡士林油膏”后,凡士林不透水,不透气,蚯蚓无法通过体壁获得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其结果是蚯蚓将会窒息死亡.说明蚯蚓依赖体壁呼吸.<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环节动物,需要了解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豹不属于鱼类的理由是( )<br />A.体表无鳞片<br />B.体内有脊柱<br />C.不用鳃而用肺呼吸<br />D.能在水中游泳</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大多有鳞片,体外受精,卵生,体温不恒定,身体呈流线形,有侧线.而海豹的身体被毛,能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具有哺乳动物的胎生、哺乳的特点,因此不属于鱼类属于哺乳动物.<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家种了许多桃树,每年桃树开花时,小明爸爸在桃园里放养蜜蜂.此举除了采蜜的目的外,对于桃树的意义是( )<br />A.促进和延长桃花的开放<br />B.帮助桃花传粉<br />C.帮助消灭桃树的病虫害<br />D.刺激幼桃快速长大</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虫媒花的特点是:花朵大而鲜艳,有方向的气味或甘甜的花蜜,其目的是招引昆虫为其传粉.<br />桃树是虫媒花,主要依靠昆虫传粉,桃园里放养蜜蜂,蜜蜂不但可以采蜜,在采蜜的同时把身体粘附的花粉带到了另一朵花的柱头上,为花粉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蜜蜂的传粉,桃树的产量能得到大幅度的增加.<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粉的相关知识,掌握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以及对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的理解,了解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益:扩大分布范围;有害:数量过多危害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实验“蚂蚁的通讯”中,在侦察蚁侦察到食物返巢的路上放好一排纸片(如图甲),当它们走过后将小纸片重新排列成圆形,并将食物放在圆形处(如图乙),再观察蚂蚁接下来的行动,据此图回答,蚂蚁将(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68070214165_ST/SYS201708151250268070214165_ST.001.png" width="553"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直奔圆心处,快速找到食物<br />B.不再回来寻找食物<br />C.绕着纸片转了多圈后,在偶然情况下找到了食物<br />D.无法确定</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蚂蚁是依靠气味进行信息交流的.侦察蚁发现食物后,会在沿途(纸片上)留下特殊的气味,其它工蚁会沿着气味找到食物.如果“当它们走过后将小纸片重新排列成圆形,并将食物放在圆心处”,结果蚂蚁仍然沿着纸片上留下的气味绕着纸片转了多圈后,在偶然情况下找到了食物.<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群体中的信息交流,需要了解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的应用,错误的是( )<br />A.污水处理厂利用细菌来净化生活污水或工厂废水<br />B.制作酸奶时,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br />C.制作泡菜的坛子要加盖,并加水密封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坛子<br />D.采用冷藏法保存食物的原理是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与繁殖</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在有氧的环境中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A正确;<br />B、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先是将牛奶煮沸,进行高温灭菌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防止杂菌的影响,B正确;<br />C、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C错误;<br />D、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生长和繁殖,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乳酸发酵和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掌握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2016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br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毒(HIV)<br />B.艾滋病毒是一种免疫缺陷病<br />C.艾滋病毒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r />D.艾滋病毒是细菌病毒</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毒(HIV),正确.<br />B、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正确.<br />C、艾滋病毒无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正确.<br />D、艾滋病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73110405557_ST/SYS201708151250273110405557_ST.001.png" width="238" height="2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作为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 还缺少    .<br />(2)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最短的一条:    .<br />(3)如果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铅污染,则图中   体内的重金属铅含量最高.<br />(4)图中所处的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其自我调节能力    . (填“更强”或“更弱”)<br />(5)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主要指动物,请说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p></div></div>
<div><p>【答案】<br />(1)分解者;非生物部分<br />(2)4;绿色植物→鼠→猫头鹰<br />(3)猫头鹰<br />(4)更弱<br />(5)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br />【解析】解:(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还缺少非生物部分.(2)图中食物链有:绿色植物→食草的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绿色植物→鼠→猫头鹰、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绿色植物→兔→蛇→猫头鹰,因此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少食物链越短,最短的一条:绿色植物→鼠→猫头鹰.(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猫头鹰,因此如果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铅污染,则图中猫头鹰体内的重金属铅含量最高.(4)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因此图中所处的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其自我调节能力更弱.(填“更强”或“更弱”);(5)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所以答案是:(1)分解者;非生物部分;(2)4;绿色植物→鼠→猫头鹰;(3)猫头鹰;(4)更弱;(5)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答对一点即可)<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还要掌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两种后不同类型的生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74141502738_ST/SYS201708151250274141502738_ST.001.png" width="248"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    , 判断依据是与植物细胞相比少了哪些结构?    . (填字母)<br />(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经碘液染色最深的是细胞内的[   ]    .<br />(3)在轻度污染的水域中,生长的萍蓬草细胞内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其直接原因是细胞具有[   ]    .<br />(4)图甲、图乙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甲;DEF<br />(2)B;细胞核<br />(3)A;细胞膜<br />(4)线粒体<br />【解析】解:(1)由细胞模式图可知:A是细胞膜、B是细胞核、C是细胞质、D是细胞壁、E是叶绿体、F是液泡;图乙具有D细胞壁、E叶绿体和F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所以图甲是动物细胞,图乙是植物细胞.(2)细胞核中有一种能被碱性材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经碘液染色后,颜色最深的是细胞核.(3)细胞膜也有保护的作用,但其主要作用是控制物质的进出. 检测轻度污染的水域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其直接原因是细胞膜的作用.(4)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叶绿体为植物细胞所特有.因此动植物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br />所以答案是:(1)甲;DEF;(2)B; 细胞核;(3)A;细胞膜;(4)线粒体.<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以及对动物细胞的理解,了解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75174452661_ST/SYS201708151250275174452661_ST.001.png" width="364" height="1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瓶中种子萌发时,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加强,致使玻璃瓶内   气体浓度增大,如果将瓶内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则会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br />(2)如果把漏斗和玻璃管阀门关闭,幼苗的   作用逐渐减弱,原因是    .<br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密切关系,请完成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p></div></div>
<div><p>【答案】<br />(1)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br />(2)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减少了<br />(3)二氧化碳+水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75174452661_DA/SYS201708151250275174452661_DA.001.png" width="55" height="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有机物+氧气<br />【解析】解:(1)瓶中是萌发的种子,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往瓶子里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子内的二氧化碳会进入试管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因为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2)“如果把漏斗和玻璃管阀门关闭”,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能进入玻璃罩,因此导致幼苗的光合作用逐渐减弱,原因二氧化碳浓度降低.(3)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用式子表示:二氧化碳+水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75174452661_DA/SYS201708151250275174452661_DA.001.png" width="55" height="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有机物+氧气.<br />所以答案是:(1)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2)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减少了;(3)二氧化碳+水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75174452661_DA/SYS201708151250275174452661_DA.001.png" width="55" height="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有机物+氧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76565148434_ST/SYS201708151250276565148434_ST.001.png" width="127"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人的每个肾脏约由100万个肾单位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④   、⑤   和②肾小管组成.③处的液体和⑥处的液体相比,   物质的浓度明显升高.<br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   作用.肾小管吸收了大部分的水,部分的无机盐和全部的    .<br />(3)若在某病人的尿检单中,发现了较多的蛋白质和红细胞,则发生病变的结构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肾小囊;肾小球;尿素<br />(2)重吸收;葡萄糖<br />(3)肾小球<br />【解析】解:(1)如图肾单位的结构包括肾小体和①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⑤肾小球和④肾小囊.<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76565148434_DA/SYS201708151250276565148434_DA.001.png" width="342"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③处的液体和⑥处的液体相比,尿素物质的浓度明显升高.(2)在尿液形成的过程中,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的无机盐等被重吸收.(3)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所以“若在某病人的尿检单中,发现了较多的蛋白质和红细胞”,则发生病变的结构是肾小球.<br />所以答案是:(1)肾小囊;肾小球;尿素;(2)重吸收;葡萄糖;(3)肾小球;<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肾和尿的形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生物,请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77890421282_ST/SYS201708151250277890421282_ST.001.png" width="482"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br />(2)从形态结构上看,A与B相比,A植株矮小,需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其主要原因是    .<br />(3)从进化角度看,通过A与B的比较,以及C、D、E三者的比较,可说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是   、   、    .<br />(4)E不仅体温恒定,且还具有   、哺乳等生殖发育特点.<br />(5)C的身体覆盖有外骨骼,具有   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C<br />(2)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根为假根<br />(3)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br />(4)胎生<br />(5)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br />【解析】解:(1)C蝗虫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D青蛙是两栖类、E兔是哺乳类,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因此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C.(2)“从形态结构上看,A与B相比,A植株矮小,需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其主要原因是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根为假根.(3)“从进化角度看,通过A与B的比较,以及C、D、E三者的比较”,可说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4)E兔是哺乳动物,不仅体温恒定,且还具有胎生、哺乳等生殖发育特点.(5)C蝗虫的身体覆盖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作用.<br />所以答案是:(1)C;(2)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根为假根;(3)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4)胎生;(5)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br />【考点精析】利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和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已知人类非聋哑受显性基因D控制,聋哑受隐性基因d控制,请分析回答: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78705948280_ST/SYS201708151250278705948280_ST.001.png" width="177"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3的基因组成是    , 4的性状是    .<br />(2)父亲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br />(3)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患聋哑病的机率是    .<br />(4)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其原因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dd;非聋哑<br />(2)23<br />(3)25%(或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78705948280_DA/SYS201708151250278705948280_DA.001.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4)双亲可能携带相同的隐性治病基因,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大大增加<br />【解析】解:(1)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78705948280_DA/SYS201708151250278705948280_DA.002.png" width="206"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中看出,图中3的基因组成是Dd,4的性状是非聋哑.(2)父亲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23条染色体.(3)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患聋哑病的机率是25%.(4)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其原因是双亲可能携带相同的隐性治病基因,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大大增加.<br />所以答案是:(1)dd;非聋哑;(2)23;(3)25%(或1/4);(4)双亲可能携带相同的隐性治病基因,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大大增加<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对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理解,了解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根据以下染色体、DNA和基因结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80435819719_ST/SYS201708151250280435819719_ST.001.png" width="274"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染色体呈短棒状,存在于细胞内的   中.男性体细胞中含有的两条性染色体是    .<br />(2)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   和    , 其中遗传物质是    .<br />(3)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做    .<br />(4)基因(a)、DNA(b)、染色体(c)三者的结构关系是    .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80435819719_ST/SYS201708151250280435819719_ST.002.png" width="440" height="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div></div>
<div><p>【答案】<br />(1)细胞核;XY<br />(2)DNA;蛋白质;DNA<br />(3)基因<br />(4)A<br />【解析】解:(1)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载有遗传信息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2)(3)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一般情况下,每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有很多个基因,即一个基因是DNA分子的一部分.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4)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三者的结构关系如图:<br />故选A.<br />所以答案是:(1)细胞核;XY;(2)DNA;蛋白质;DNA;(3)基因;(4)A.<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80435819719_DA/SYS201708151250280435819719_DA.001.png" width="120" height="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br />2017年2月22日芜湖新闻网报道,芜湖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形势较严峻,从2016年12月至今芜湖市累计发现本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5例,并出现了死亡病例.该病病例多为中老年人,且诊断时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市民须加强防范,避免与禽类接触,如果有活禽接触史后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尤其是出现乏力、肌肉酸痛的全身症状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院接触史,争取尽早发现诊断,提高治愈率.<br />(1)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引起禽流感的    , 患H7N9型禽流感的禽类属于    .<br />(2)在疫病的防疫期,对可能带有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动物进行焚毁处理,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br />(3)如果成功研制H7N9型禽流感疫苗,人们可通过注射疫苗来提高对该病的免疫能力.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做    , 能刺激人体产生    , 这属于   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br />(1)病原体;传染源<br />(2)控制传染源<br />(3)抗原;抗体;特异<br />【解析】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禽流感病毒,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患H7N9型禽流感的禽类属于传染源.(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疫病的防疫期,对可能带有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动物进行焚毁处理,这一预防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3)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注射疫苗后,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免疫机理分析,卡介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对流感病毒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br />所以答案是:(1)病原体;传染源;(2)控制传染源;(3)抗原;抗体;特异<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传染病及其预防和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