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02:17

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七中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哺乳动物的子代成活率大大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br />A.体表被毛<br />B.大脑发达<br />C.胎生哺乳<br />D.活动范围广</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哺乳动物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所以称为哺乳动物,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全都属于变温动物的一组是( )<br />A.野鸭、扬子鳄、鲸<br />B.大鲵、丹顶鹤、猎豹<br />C.蟾蜍、鱼、蛇<br />D.企鹅、蜥蜴、蝙蝠</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表大都覆盖毛(羽毛),具有保温作用,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体温不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恒温动物.<br />题干中鲸、猎豹、企鹅、蝙蝠都属于哺乳动物,野鸭、丹顶鹤属于鸟类,都为恒温动物;蛇、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蟾蜍、大鲵属于两栖动物,鱼属于鱼类,蛇、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为变温动物.因此都属于变温动物的是C蟾蜍、鱼、蛇.<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鸟的主要特征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兔适于草食生活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br />A.盲肠发达<br />B.臼齿发达<br />C.犬齿发达<br />D.门齿发达</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家兔家兔为食草性动物,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其中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犬齿适于撕裂食物,为肉食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具有的;家兔的消化管很长,盲肠发达,适于消化植物纤维.<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br />A.家蚕<br />B.小黄鱼<br />C.青蛙<br />D.蛇</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BCD、小黄鱼属于鱼类、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br />而家蚕属于节肢动物,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分类的依据与方法,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汇总,正确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6a85e60/SYS201707191928520740248697_ST/SYS201707191928520740248697_ST.001.png" width="115" height="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6a85e60/SYS201707191928520740248697_ST/SYS201707191928520740248697_ST.002.png" width="114" height="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6a85e60/SYS201707191928520740248697_ST/SYS201707191928520740248697_ST.003.png" width="108" height="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6a85e60/SYS201707191928520740248697_ST/SYS201707191928520740248697_ST.004.png" width="114" height="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两组肌肉跨过两个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错误.<br />B、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正确.<br />C、肌肉且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错误.<br />D、肌肉且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病毒( )<br />A.烟草花叶病毒<br />B.大肠杆菌噬菌体<br />C.SARS病毒<br />D.大肠杆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细菌的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br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br />ABC都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r />大肠杆菌是细菌.因此不属于病毒的种类的是大肠杆菌.<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病毒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鲵又叫娃娃鱼,产于我国西南地区,终生生活在水中,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它属于脊椎动物中的( )<br />A.鱼类<br />B.两栖类<br />C.爬行类<br />D.哺乳类</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br />大鲵又叫娃娃鱼,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因此两栖动物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较大,适于变态发育.如青蛙、蟾蜍,蝾螈.<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两栖动物,需要了解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不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br />A.牛羊和其肠道内的细菌<br />B.地衣<br />C.根瘤菌和豆科植物<br />D.猫捉老鼠</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牛羊胃肠道中的某些细菌 细菌可以帮助人体分解食物,而人体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二者彼此依赖,共同生活,是共生关系.不符合题意.<br />B、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是一种共生关系,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不符合题意.<br />C、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得植物生长良好,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它们互惠互利,共同生活,是共生关系.不符合题意.<br />D、猫和老鼠,是猫从老鼠体内吸收营养物质,是捕食关系.故符合题意.<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蚊蝇数量众多,对人类和动物有很大的危害,因此要( )<br />A.喷洒杀虫剂彻底消灭<br />B.人工捕捉<br />C.保护他们,维持生态平衡<br />D.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其发展</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在自然界中,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蚊蝇也动物的一员,同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蚊、蝇对人类和动物有很大的危害,但是它们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分解者),如苍蝇的幼虫扮演分解者的重要角色.苍蝇的成虫由于嗜食甜物质,因此也能代替蜜蜂用于农作物的授粉和品种改良.如果消灭了它们,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因此对有害的生物如蚊、蝇应该是合理地控制数量,减少危害而不是彻底消灭.选项A、B、D均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以及对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理解,了解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哪一种叫“鱼”的动物真正属于鱼类( )<br />A.鱿鱼<br />B.鲨鱼<br />C.章鱼<br />D.鲸鱼</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C“鱿鱼”、“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因此都属于软体动物.<br />B、“鲨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因此属于鱼类;<br />D、“鲸鱼”,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br />所以,属于鱼类的是“鲨鱼”.<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鱼的主要特征,需要了解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和真菌的生殖方式分别是( )<br />A.营养和分裂生殖<br />B.分裂和孢子生殖<br />C.孢子和出芽生殖<br />D.菌落和有性生殖</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裂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可见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细菌(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还要掌握真菌(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所具有的特点的是( )<br />A.都生活在水中<br />B.身体呈辐射对称<br />C.有口有肛门<br />D.体表有刺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软体动物身体内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br />A.贝壳<br />B.外套膜<br />C.珍珠层<br />D.斧足</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软体动物的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珍珠是由于软体动物的外套膜所分泌的珍珠层将偶然落入的沙粒包裹而形成的,产量很少;人们利用珍珠形成的原理,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将人工作成的珍珠核植入珍珠贝和三角帆蚌中,然后将其放回水中养殖,就可以得到大量人工培育的珍珠.因此珍珠的形成与外套膜有关.<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软体动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 )<br />A.适宜的温度<br />B.营养物质<br />C.水分和一定的空间<br />D.以上都对</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营养物质有机物.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如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乳酸菌是厌氧性细菌.<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你认识右侧照片上的科学家吗?他是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科学家──微生物学之父,他的名字叫(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6a85e60/SYS201707191928527590656050_ST/SYS201707191928527590656050_ST.001.png" width="136"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列文•虎克<br />B.巴斯德<br />C.弗莱明<br />D.达尔文</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中不发生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故B正确.<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主要原因是冰箱环境中( )<br />A.细菌很少<br />B.细菌繁殖很慢<br />C.没有细菌<br />D.细菌都冻死了</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泡菜的制作,主要是以下哪一种微生物所起的发酵作用( )<br />A.酵母菌<br />B.乳酸菌<br />C.醋酸菌<br />D.霉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制作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还不破坏菜的品质,B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乳酸发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个不是我国珍稀动物( )<br />A.金丝猴<br />B.藏羚羊<br />C.大象<br />D.麋鹿</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BD、金丝猴、藏羚羊、麋鹿都属于我国特产的珍稀的动物.不符合题意.<br />C、大象的种类比较多,不属于我国的珍稀动物,符合题意.<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病毒的生活方式是( )<br />A.寄生<br />B.腐生<br />C.寄生或腐生<br />D.共生</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腐生生活是指靠分解动物的粪便、尸体或植物的枯枝落叶吸取有机养料的生活方式;寄生,是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为营寄生生活.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的生物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故营养方式为寄生.<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病毒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单位越小,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多<br />【解析】解: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一个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的共同特征越多,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br />所以答案是:多.<br />【考点精析】利用分类的单位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兔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所以它属于&#xa0;&#xa0;&#xa0;动物.</p></div></div>
<div><p>【答案】病哺乳<br />【解析】解:家兔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所以它属于哺乳动物.<br />所以答案是:病哺乳<br />【考点精析】利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鱼是适应水中生活的一类动物,它的呼吸器官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鳃<br />【解析】解:鱼类用鳃呼吸,因此鱼是适应水中生活的一类动物,它的呼吸器官是鳃.<br />所以答案是:鳃<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鱼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为&#xa0;&#xa0;&#xa0;(填“自养”或“异养”).</p></div></div>
<div><p>【答案】异养<br />【解析】解: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因此,营养方式为异养(填“自养”或“异养”).<br />所以答案是:异养<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病毒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有百害无一利.(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病毒根据寄主的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噬菌体是一种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人们可以利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性疾病,如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因此有的病毒对人有益;有些动物病毒可以使动物生病.如朊病毒可以使牛患疯牛病和人患克雅氏病.<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病毒,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应该大量引入外来生物.(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大量引入外来生物,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于细菌和真菌都能够形成菌落,所以无法从菌落上区分细菌和真菌。(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因此,从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所有的节肢动物都有三对足.(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有三对足是节肢动物中昆虫的特征,比如其它动物如蜈蚣、蝎子等就没有三对足和两对翅的特征,但也属于节肢动物.<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识图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你发现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有:<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6a85e60/SYS201707191928532425317400_ST/SYS201707191928532425317400_ST.001.png" width="423"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鸟类的体形呈&#xa0;&#xa0;&#xa0;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阻力.<br />(2)鸟的体表覆盖着&#xa0;&#xa0;&#xa0;;前肢变成&#xa0;&#xa0;&#xa0; , 呈扇形;利于飞行.<br />(3)鸟&#xa0;&#xa0;&#xa0;的肌肉比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发达,其一端附着在龙骨突上.<br />(4)鸟类随时能将体内产生的粪便排出体外,因为它的&#xa0;&#xa0;&#xa0;短.</p></div></div>
<div><p>【答案】<br />(1)流线型<br />(2)羽毛;翼<br />(3)胸部<br />(4)直肠<br />【解析】解:(1)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对他的阻力,与飞行生活相适应.(2)家鸽的全身除足外,都被覆羽毛,鸟类的前肢进化成翼,并且有大型的正羽排列成扇形,有利于扇动空气完成飞行.(3)家鸽的胸骨发达,有龙骨突,附着着发达的胸肌,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4)家鸽的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需要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补充营养.与此相适应,家鸽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补充在飞行中消耗的营养;口中无牙齿,直肠很短,这些都有利于减轻体重,适于飞行生活.<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检测空气中有没有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王亮同学作了如下探究实验:<br />步骤一:取两套装有同一种培养基的培养皿,密封好,标上1号、2号,并进行高温灭菌后,置于无菌的环境中.<br />步骤二:将1号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2号不做处理.<br />步骤三:将1号、2号培养皿放在一个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1号培养皿有细菌和真菌菌落生成,2号培养皿无菌落.<br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br />(1)步骤一高温灭菌的目的是:&#xa0;&#xa0;&#xa0; .<br />(2)步骤二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个步骤:&#xa0;&#xa0;&#xa0; .<br />(3)2号培养皿在实验中起&#xa0;&#xa0;&#xa0;作用.<br />(4)下面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步骤,请选择正确的排列顺序&#xa0;&#xa0;&#xa0;&#xa0;&#xa0;&#xa0;<br />①配制培养基 ②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③接种 ④高温灭菌<br />A.①④③②<br />B.①②③④<br />C.②①③④<br />D.①③④②<br />(5)本探究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能是:空气中&#xa0;&#xa0;&#xa0;(填“有”或者“没有”)细菌和真菌.</p></div></div>
<div><p>【答案】<br />(1)杀死培养皿和培养基中原有的细菌和真菌,避免对实验的干扰<br />(2)接种<br />(3)对照<br />(4)A<br />(5)有<br />【解析】解:(1)步骤一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培养皿和培养基中原有的细菌和真菌,避免对实验的干扰.(2)“将1号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空气中的细菌、真菌会落在培养基上,因此步骤二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3)2号培养皿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4)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步骤是①配制培养基、④高温灭菌、③接种、②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④③②,故选A.(5)本探究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能是:空气中有(填“有”或者“没有”)细菌和真菌.<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的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br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xa0;&#xa0;&#xa0; . (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br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不能完成这种行为?&#xa0;&#xa0;&#xa0; .<br />(3)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xa0;&#xa0;&#xa0;所决定的行为.<br />(4)如果把黑猩猩换成大象,发现大象不能完成类似的行为,说明不同种类的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也就越&#xa0;&#xa0;&#xa0; .<br />(5)以下哪一种动物的学习能力最强&#xa0;&#xa0;&#xa0;&#xa0;&#xa0;&#xa0;<br />A.蚯蚓<br />B.蚂蚁<br />C.狗<br />D.青蛙.</p></div></div>
<div><p>【答案】<br />(1)学习行为<br />(2)不能<br />(3)遗传物质<br />(4)强<br />(5)D<br />【解析】解:(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学习能力较差不能完成这种行为.(3)先天性行为,这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而学习行为则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建立的行为.(4)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如果把黑猩猩换成大象,发现大象不能完成类似的行为,由此说明:大象的学习能力比黑猩猩低.(5)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br />在题干中的四种动物中,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蚂蚁节肢动物,C狗属于哺乳动物,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中狗最高等,因此学习能力最强,学习行为也越复杂,利用经验解决问题能力也越强.<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6a85e60/SYS201707191928534306593220_ST/SYS201707191928534306593220_ST.001.png" width="203"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如果如图表示的是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xa0;&#xa0;&#xa0;者.<br />(2)图中所有动物可统称为&#xa0;&#xa0;&#xa0;者.<br />(3)图中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生物是&#xa0;&#xa0;&#xa0;者.<br />(4)该生态系统中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水、二氧化碳等无机物的是&#xa0;&#xa0;&#xa0;者.<br />(5)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如果人类大量捕猎狐狸和鹰,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xa0;&#xa0;&#xa0; , 最后会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p></div></div>
<div><p>【答案】<br />(1)分解<br />(2)消费<br />(3)生产<br />(4)分解<br />(5)增加<br />【解析】解:(1)图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如果如图表示的是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2)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吃草,图中所有动物可统称为消费者.(3)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因此图中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生物是生产者.(4)该生态系统中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水、二氧化碳等无机物的是分解者.(5)“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如果人类大量捕猎狐狸和鹰”,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增加,“最后会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以及对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的理解,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以及病毒,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br />(1)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br />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从而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哪种<br />结构是幽门螺杆菌所不具有的&#xa0;&#xa0;&#xa0;&#xa0;&#xa0;&#xa0;<br />A.成形的细胞核<br />B.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细胞壁<br />C.遗传物质DNA<br />D.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膜<br />(2)细菌会沿着培养基的表面滑动,这是由于细菌具有&#xa0;&#xa0;&#xa0;&#xa0;&#xa0;&#xa0;<br />A.细胞壁<br />B.细胞膜<br />C.DNA<br />D.鞭毛<br />(3)对病毒、细菌、真菌的解释,正确的是&#xa0;&#xa0;&#xa0;&#xa0;&#xa0;&#xa0;<br />A.病毒细胞微小<br />B.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br />C.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一般都是分解者<br />D.细菌可以通过芽孢繁殖后代<br />(4)判断:病毒离开活细胞后变成结晶体.&#xa0;&#xa0;&#xa0;<br />(5)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xa0;&#xa0;&#xa0; , 以抵抗不良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r />(1)A<br />(2)D<br />(3)C<br />(4)√<br />(5)芽孢<br />【解析】解:(1)A、幽门螺杆菌是细菌,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不是成形的细胞核,错误;B、细菌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细胞壁,正确;C、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正确;D、细菌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膜,正确.因此,成形的细胞核是幽门螺杆菌所不具有的,故选A.(2)“细菌会沿着培养基的表面滑动”,这是由于细菌具有鞭毛,故选D.(3)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不是病毒细胞微小,错误;B、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真菌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错误;C、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一般都是分解者,正确;D.细菌可以通过分裂繁殖后代,芽孢是细菌的休眠套,错误.因此对病毒、细菌、真菌的解释,正确的是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一般都是分解者,故选C.(4)判断: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因此病毒离开活细胞后变成结晶体的说法正确.(5)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因此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细菌(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还要掌握真菌(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br />20世纪50年代在婆罗洲的许多雅克人身患疟疾,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一种简单的也是直截了当的解决方法:喷洒DDT.蚊子死了,疟疾也得到了控制.可是没多久,大范围的后遗症出现了.由于DDT同时还杀死了吃屋顶茅草的毛虫的天敌──小黄蜂,导致人们的房屋纷纷倒塌.同时,DDT毒死的虫子后来成为壁虎的粮食,壁虎又被猫吃掉,DDT无形中建立了一种食物链,对猫造成杀伤力,猫数量的减少又导致了老鼠的大量繁殖.在有可能大规模爆发斑疹伤寒和森林鼠疫的危险时,世界卫生组织只得被迫向婆罗洲空降14 000只活猫,英国皇家空军执行了一次奇特的任务──“降猫行动”.<br />(1)蚊子是昆虫,属于&#xa0;&#xa0;&#xa0;动物.<br />(2)壁虎和蜥蜴、蛇一样属于&#xa0;&#xa0;&#xa0;动物.<br />(3)从资料中可以看出:蚊子作为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可见动物在维持&#xa0;&#xa0;&#xa0;中起重要作用.<br />(4)白头叶猴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灵长类动物,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为保护白头叶猴,最为有效的措施是:&#xa0;&#xa0;&#xa0;&#xa0;&#xa0;&#xa0;<br />A.制定法律,禁止人们狩猎和买卖<br />B.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br />C.迁出原地,在动物园中保护<br />D.建立白头叶猴的精子库,以保护白头叶猴的遗传资源<br />(5)这则资料对你有什么启示?&#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节肢<br />(2)爬行<br />(3)生态平衡<br />(4)B<br />(5)生物都是生态系统的成员,都对维持生态平衡有作用,如果人类随意捕杀某种动物,会破坏食物链,影响生态平衡<br />【解析】解:(1)蚊子是昆虫,属于节肢动物.主要特征是: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足和翅是运动器官;体表具有保护作用的外骨骼.(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壁虎和蜥蜴、蛇一样都属于爬行动物.(3)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就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任一环节若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即使对人类有害的蚊子,若将其捕杀,那么与蚊子相关的食物链就会遭到破坏,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可见,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也有重要的作用.(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保护白头叶猴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5)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就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任一环节若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的成员,都对维持生态平衡有作用,如果人类随意捕杀某种动物,会破坏食物链,影响生态平衡.<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节肢动物和就地保护,需要了解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七中七级(上)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