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01:59

河南省郑州市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br />A.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优质草莓<br />B.把丛生的芦荟分成很多株进行栽种<br />C.把杏核埋入土中萌发成新的植株<br />D.利用牛的体细胞克隆出多只小牛</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BD、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优质草莓、把丛生的芦荟分成很多株进行栽种、利用牛的体细胞克隆出多只小牛,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br />C、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把杏核(种子)埋入土中萌发成新的植株属于有性生殖.<br />因此属于有性生殖的是把杏核埋入土中萌发成新的植株.<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掌握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是一种严重危害农作物的害虫.下列昆虫中跟蝗虫的发育过程一样的是(  )<br />A.苍蝇<br />B.凤蝶<br />C.蝉<br />D.蜜蜂</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苍蝇、凤蝶、蜜蜂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蝗虫和蝉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昆虫的发育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种下“绿叶子”,换来“金票子”是对种桑养蚕的形象描述样,养蚕能给蚕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下列关于家蚕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家蚕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br />B.“作茧自缚”是指家蚕幼虫时期的一种行为<br />C.家蚕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br />D.家蚕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异不大</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错误;<br />B、“作茧自缚”比喻所作所为使自己陷入困境,在昆虫的发育过程中指幼虫变成蛹阶段,正确.<br />C、家蚕属于昆虫,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的动物,错误;<br />D、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其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昆虫的发育的相关知识,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大约15000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br />A.雌娃和雄娃鸣叫就是为了互相吸引<br />B.青蛙的抱对现象提高了卵细胞的受精率<br />C.蝌蚪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像鱼<br />D.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对环境依赖较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前来抱对,属于求偶行为,A错误;<br />B、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提高了受精几率,属于生殖行为,B正确;<br />C、蝌蚪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像鱼,C正确;<br />D、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对环境依赖较大,D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栖动物的发育的相关知识,掌握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由此可知大鲵的生殖和发育方式是(  )<br />A.卵生、体外受精、变态发育<br />B.胎生、体内受精、变态发育<br />C.卵生、有性生殖、完全变态发育<br />D.胎生、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发育</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大鲵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大鲵属于两栖动物,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两栖动物的生殖是雌性将卵细胞排在水中,雄性将精子产在卵块上,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幼体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幼体发育成成体后,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卵生、体外受精、变态发育,故选项A说法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两栖动物的生殖和两栖动物的发育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两栖生物生殖的特点:卵生,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无论各种鸟的生殖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鸟必须具有哪几种行为?(  )<br />A.筑巢、求偶、交配<br />B.筑巢、孵卵、育雏<br />C.求偶、交配、产卵<br />D.产卵、育雏、筑巢</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而生殖行为是与繁殖后代有关的所有行为.如求偶、交配、筑巢、孵卵和亲代抚育等.有的鸟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如杜鹃.杜鹃将卵产在其他鸟类(如画眉,鸦雀,寿带鸟和柳莺)的巢内,让这些鸟类为其孵卵,雏.无论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鸟必须有的是求偶、交配、产卵行为.<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鸟的生殖的相关知识,掌握鸟的生殖特点:卵生、体内受精,以及对鸟的发育的理解,了解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句诗揭示了鸟类繁殖行为的什么阶段?(  )<br />A.求偶<br />B.交配<br />C.孵卵<br />D.育雏</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鸟类的生殖行为一般包括: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行为.“劝君摸达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主要描写了鸟的育雏行为.<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和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意义是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r />A.猫的耳朵小,兔的耳朵大<br />B.山羊的毛较少,绵羊的毛较多<br />C.姚明个子高,潘长江个子矮<br />D.人的黑眼珠与白眼珠</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猫和兔是两种生物,因此猫的耳朵小,兔的耳朵大不是相对性状;<br />B、山羊喝绵羊是两种生物,因此山羊的毛较少,绵羊的毛较多不是相对性状;<br />C、姚明个子高,潘长江个子矮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相对性状;<br />D、黑眼球是虹膜、白眼球是巩膜,人的黑眼珠与白眼珠是两种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br />所以属于相对性状的是姚明个子高,潘长江个子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染色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r />A.每条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r />B.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DNA分子<br />C.一般来说,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有染色体<br />D.在同一个体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都是相同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成对的,因此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成单的.由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又恢复到父母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因此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包含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故A错误.<br />B、一条染色体上有很1个DNA分子,B错误;<br />C、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一般来说,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有染色体,C正确;<br />D、同一个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功能却不一样.如图人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的排序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187028801979_DA/SYS201708151250187028801979_DA.001.png" width="401" height="2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在亲子代间传递.下列选项中能够表示从亲代到生殖细胞再到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的是(  )<br />A.2N→2N→2N<br />B.2N→N→2N<br />C.N→N→N<br />D.N→2N→N</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于精子和卵细胞,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因此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2N→N→2N<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br />A.“一娘生九子,九子都像娘”<br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r />C.“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br />D.“老鼠生儿会打洞”</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选项中“一娘生九子,九子都像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鼠生儿打地洞”都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br />而“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表述的不是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即不是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不属于遗传现象.<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结果,如果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产生的后代既有高茎,也有矮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高茎豌豆的基金可能是DD或Dd<br />B.控制矮茎的基因在高茎后代中不存在<br />C.后代中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比例大约为1:1<br />D.由后代高茎豌豆种子长成的植株都是高茎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如果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产生的后代既有高茎,也有矮茎”,亲代高茎遗传给后代矮茎(dd)的基因一定是d,因此亲代高茎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188368174828_DA/SYS201708151250188368174828_DA.001.png" width="240"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A、从遗传图解看出,后代高茎豌豆的基因是DD或Dd,亲代高茎豌豆的基因是Dd,而不可能是DD,错误;<br />B、从遗传图解看出,控制矮茎的基因在高茎后代中不一定不存在,错误;<br />C、从遗传图解看出,后代中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比例大约为1:1,正确;<br />D、由后代高茎豌豆种子长成的植株不一定都是高茎的,矮茎出现的几率是25%,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豌豆的种子中有的种皮圆滑,有的种皮皱缩,若用圆粒(基因组成为RR)与皱粒(基因组成为rr)进行杂交,所得豌豆为(  )<br />A.全为皱粒<br />B.全为圆粒<br />C.圆粒与皱粒各占一半<br />D.既有圆粒也有皱粒,比例不定</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若用圆粒(基因组成为RR,R为显性基因)与皱粒(基因组成为rr)两品种杂交”,可知圆粒为显性性状,皱粒为隐性性状,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189121849084_DA/SYS201708151250189121849084_DA.001.png" width="195"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若用圆粒(基因组成为RR,R为显性基因)与皱粒(基因组成为rr)两品种杂交”,所得豌豆的基因都为Rr,因此为豌豆的性状全为圆粒.<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XY型的性别决定中,决定后代性别的时期是(  )<br />A.精子形成过程中<br />B.卵细胞形成过程中<br />C.受精作用发生时<br />D.受精卵分裂过程中</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人的性别决定于受精卵形成时,因为: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有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在形成受精卵时,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这说明人的性别决定是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的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后,一对夫妇打算生育第二胎.已知他们的第一胎是个男孩,则第二胎仍是男孩的概率是(  )<br />A.100%<br />B.0<br />C.75%<br />D.50%</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190203799007_DA/SYS201708151250190203799007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已知他们的第一胎是个男孩,则第二胎仍是男孩的概率是50%.<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人类染色体的传递(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是可遗传的变异(  )<br />A.红眼果蝇后代中出现的白眼性状<br />B.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叶片,可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br />C.由于食物中缺碘,一家人均患有大脖子病<br />D.将母鸡的卵巢割除,注射雄性激素,此母鸡逐渐长出公鸡的鸡冠和长的羽毛</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红眼果蝇后代中出现的白眼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r />BCD、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叶片,可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由于食物中缺碘,一家人均患有大脖子病、将母鸡的卵巢割除,注射雄性激素,此母鸡逐渐长出公鸡的鸡冠和长的羽毛,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都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br />因此,红眼果蝇后代中出现的白眼性状是可遗传的变异.<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种圆白菜在北京栽种,叶球一般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最大可达到6千克,这说明(  )<br />A.圆白菜移种到西藏后,基因组成发生了改变<br />B.把西藏的圆白菜移回北京栽种,也可以长到6千克左右<br />C.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也受环境的影响<br />D.该实例说明可以用改变环境的方法培育新品种</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圆白菜移种到西藏后,只是环境发生了变化,基因组成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br />B、“某种圆白菜在北京栽种,叶球一般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最大可达到6千克”,因此西藏的圆白菜种子播种到北京去叶球肯定明显减少,B错误;<br />C、同一种圆白菜在北京栽种,长成的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最大的竞达到6千克,主要是西藏和北京的环境条件不同,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也受环境的影响,C正确;<br />D、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有多种,人类应用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而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培育新品种,D错误.<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命的诞生与进化经过了极其漫长而又坎坷的历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r />A.米勒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从无机物到小分子的有机物是完全可能的<br />B.蚯蚓、泥鳅和蛇都是长圆柱状体形,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较近的亲缘关系<br />C.马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排列相似,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br />D.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而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可见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正确.<br />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泥鳅属于鱼类,蛇属于爬行动物,虽然蚯蚓、泥鳅和蛇都是长圆柱状体形,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错误.<br />C、马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排列相似,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正确.<br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而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可见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进化树”可以直观的表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从该进化树可以推测(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193035620370_ST/SYS201708151250193035620370_ST.001.png" width="129"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a和e的亲缘关系比a和b更近<br />B.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c<br />C.a、b、c、d、e五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br />D.e的结构和功能要比d更复杂、更高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以发现a、b及c、d间的亲缘关系更近,而它们与e亲缘关系较远.错误.<br />B、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f.错误.<br />C、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但亲缘关系远近不同.正确.<br />D、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也就意味着a、b、c、d、e都比f更复杂、更高等、陆生的可能更大,但我们却不能确定a、b、c、d、e之间谁高级谁低等.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相关知识,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br />A.长颈鹿经常伸长颈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变得很长<br />B.有毒农药的长期作用促使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br />C.北极熊生活在白色的冰天雪地里,他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br />D.雷鸟的体色随季节的变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可以使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这种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不能遗传.因此长颈鹿的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不符合题意.<br />B、害虫本身存在着有强有弱抗药性的变异,在有毒农药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下,害虫抗药性得到积累加强.故不符合题意;<br />C、北极熊的体色本来就存在着白色和非白色的变异,在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下,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极熊白色性状适于环境而得到积累加强.故不符合题意;<br />D、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表的羽毛是纯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换上棕褐色的羽毛,种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自然选择学说,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br />A.流行性感冒、缺铁性贫血<br />B.蛔虫病、手足口病<br />C.乙型肝炎、侏儒症<br />D.夜盲症、肺结核</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无传染性,不符合题意.<br />B、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常见寄生虫病.儿童感染率高.传染源为肠道蛔虫感染者及病人.手足口病患者感染的肠道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传播快、易流行.符合题意.<br />C、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过多会得巨人症,所以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由于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不符合题意.<br />D、夜盲症就是在暗环境下或夜晚视力很差或完全看不见东西.我们了解了暗适应的生理过程,对夜盲也就不难理解了.造成夜盲的根本原因是视网膜杆状细胞缺乏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或杆状细胞本身的病变.夜盲症俗称“雀蒙眼”,在夜间或光线昏暗的环境下视物不清,行动困难,称为夜盲症,无传染性.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复杂慢性肉芽肿性传染病.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不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次人工呼吸的模拟训练中,李明同学采取了以下急救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br />A.使病人仰卧在空气流通、地面坚实的场所<br />B.保持病人头部后仰,保持呼吸道畅通<br />C.清除被救者口鼻内异物、污物和液体<br />D.捏紧被救者的鼻孔,口对口吹气和吸气</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首先要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让被救者仰卧,如果口鼻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再捏住被救者鼻孔,然后进行口对口的吹气.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急救常识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安全用药、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120急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出血和止血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  )<br />A.3月12日<br />B.5月31日<br />C.6月5日<br />D.12月1日</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情绪问题时,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下列几种方法中,不适当的是(  )<br />A.和同学一起打半小时篮球<br />B.看一场期待已久的电影<br />C.摔打枕头以宣泄心中怒气<br />D.向好友倾诉、一醉方休</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不要邀上几个好友,找一个地方一醉方休,过量饮酒对身体不利.要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综上所述可以知选项D的做法不适当.<br />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图1和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198459410352_ST/SYS201708151250198459410352_ST.001.png" width="304"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嫁接包括两种方式,图1所指的方式是&#xa0;&#xa0;&#xa0; , 图2所指的方式是&#xa0;&#xa0;&#xa0; . 其中,标号是①&#xa0;&#xa0;&#xa0; , 标号②是&#xa0;&#xa0;&#xa0; .<br />(2)如果想在毛桃树上结出油桃,则标号①应该为&#xa0;&#xa0;&#xa0;的枝条,标号②应该为&#xa0;&#xa0;&#xa0;的枝干.果树可以用种子繁殖,但是一般都是用嫁接繁殖,原因是嫁接属于&#xa0;&#xa0;&#xa0;生殖,可以保持&#xa0;&#xa0;&#xa0; , 加快&#xa0;&#xa0;&#xa0; .<br />(3)为了确保嫁接成功,应当使①和②的&#xa0;&#xa0;&#xa0;紧密结合.</p></div></div>
<div><p>【答案】<br />(1)枝接;芽接;接穗;砧木<br />(2)油桃;毛桃;无性;亲本的优良性状;繁育速度<br />(3)形成层(分生组织)<br />【解析】解:(1)嫁接时,用枝条作接穗,是枝接,用芽做接穗,叫芽接.因此,图1所示的嫁接方式是枝接,图2所示的嫁接方式是芽接.接上去的部分为接穗,被接的植物是砧木,图中属于接穗的是①,属于砧木的是②.(2)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育速度.嫁接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因此,如果想在毛桃树上结出油桃,则标号①应该为油桃的枝条,标号②应该为毛桃的枝干.(3)嫁接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是使①接穗和②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br />所以答案是:(1)枝接; 芽接;接穗;砧木;(2)油桃;毛桃;无性;亲本的优良性状;繁育速度;(3)形成层(分生组织)<br />【考点精析】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鸡卵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199306184609_ST/SYS201708151250199306184609_ST.001.png" width="161"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剥煮熟的鸡蛋时,如果从较钝的一端磕破鸡蛋,可以观察到这端有[&#xa0;&#xa0;&#xa0;]&#xa0;&#xa0;&#xa0; , 它为胚胎发育提供&#xa0;&#xa0;&#xa0; .<br />(2)做生氽丸子时,将肉馅加入“蛋清”拌匀,可以使丸子口感鲜嫩且不易散开.“蛋清”是图中的标号[&#xa0;&#xa0;&#xa0;].<br />(3)如果这是一个已受精的鸡蛋,那么将来能发育成雏鸡的部位是[&#xa0;&#xa0;&#xa0;]&#xa0;&#xa0;&#xa0; . 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结构是[&#xa0;&#xa0;&#xa0;]&#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④;气室;氧气<br />(2)③<br />(3)②;胚盘;①;卵黄<br />【解析】解:(1)鸟卵钝端有一个气室,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2)③卵白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蛋清.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的功能.卵白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蛋清.(3)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卵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br />所以答案是:(1)④;气室;氧气;(2)③(3)②;胚盘;①;卵黄<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鸟的发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图谱,请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00812203306_ST/SYS201708151250200812203306_ST.001.png" width="220"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若5、6都是双眼皮,他们所生女儿9为单眼皮,则可判断出&#xa0;&#xa0;&#xa0;是显性性状.若用D、d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则母亲5的基因组成为&#xa0;&#xa0;&#xa0; , 父亲6的基因组成为&#xa0;&#xa0;&#xa0; , 孩子9的基因组成为&#xa0;&#xa0;&#xa0; . 如果他们再次生育,则孩子为双眼皮的概率为&#xa0;&#xa0;&#xa0; .<br />(2)若3的双眼皮是经整容而获得的,则3的这种性状&#xa0;&#xa0;&#xa0;(填“能”或“不能”)遗传给8,原因是&#xa0;&#xa0;&#xa0; .<br />(3)如果第三代7患有外耳道多毛症(一种Y染色体遗传病),则在该家族中患有这种疾病的还有&#xa0;&#xa0;&#xa0;和&#xa0;&#xa0;&#xa0; . 第三代8&#xa0;&#xa0;&#xa0;(填“会”或“不会”)患这种疾病.</p></div></div>
<div><p>【答案】<br />(1)双眼皮;Dd;Dd;dd;75%<br />(2)不能;3的遗传物质(基因)没有发生改变<br />(3)1;4;不会<br />【解析】解:(1)“若5、6都是双眼皮,他们所生女儿9为单眼皮”,则可判断出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若用D、d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则母亲5和父亲6的基因组成均为Dd,孩子9(单眼皮)的基因组成为dd.遗传图解如图1:<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00812203306_DA/SYS201708151250200812203306_DA.001.png" width="308"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如果他们再次生育,则孩子为双眼皮的概率为75%.(2)经整容而获得的双眼皮,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而体内控制眼睑性状的基因没有改变,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若3的双眼皮是经整容而获得的”,则3的这种性状不能遗传给8,原因是仅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3)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00812203306_DA/SYS201708151250200812203306_DA.002.png" width="330" height="2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  从图2看出,如果7患有某种遗传疾病,经检查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1Y染色体上该病的致病基因通过遗传传给他的儿子4,传不给他的女儿5,4又通过遗传把Y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传给他的儿子7,传不给他的女儿8,因此第三代8一定不会患这种疾病.<br />所以答案是:(1)双眼皮;Dd;Dd;dd;75%;(2)不能;3的遗传物质(基因)没有发生改变;(3)1;4(1和4顺序可以颠倒);不会<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和基因与性状遗传,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br />2016年2月9日通报,中国出现首例输入性寨卡病例.该患者于1月28日在委内瑞拉出现发热伴头晕、头痛症状,曾在当地医院接受门诊治疗,后于2月5日抵达江西省赣州市赣县,6日在当地医院接受隔离治疗,2月10日,患者病情好转.<br />据悉,赛卡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被感染后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烧、疹子、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头痛和结膜炎(红眼).<br />(1)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看,2月5日患者同航班的其他乘客属于&#xa0;&#xa0;&#xa0; .<br />(2)从传染病流行的预防措施看,患者抵达后及时隔离治疗属于&#xa0;&#xa0;&#xa0; .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居住区附近的蚊子滋生地是最重要的防控对象,一是从源头减少蚊子的繁殖,二是减少蚊子和人之间的接触.这些处理措施属于&#xa0;&#xa0;&#xa0; .<br />(3)在赛卡病毒疫情发生后,多国开展疫苗研制工作,试图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增强人体的&#xa0;&#xa0;&#xa0;免疫功能.疫苗相当于&#xa0;&#xa0;&#xa0; , 如果研制出的赛卡疫苗有效,则被注射者会产生相应的&#xa0;&#xa0;&#xa0; , 二者结合可以促进&#xa0;&#xa0;&#xa0;细胞的功能.该疫苗&#xa0;&#xa0;&#xa0;(填“能”或“不能”)预防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p></div></div>
<div><p>【答案】<br />(1)易感人群<br />(2)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br />(3)特异性(后天性);抗原;抗体;吞噬;不能<br />【解析】解:(1)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看,2月5日患者同航班的其他乘客属于易感人群.(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患者抵达后及时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居住区附近的蚊子滋生地是最重要的防控对象,一是从源头减少蚊子的繁殖,二是减少蚊子和人之间的接触.这些处理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3)疫苗相当于抗原,疫苗能使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种免疫方式只对赛卡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二者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功能,该疫苗不能预防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br />所以答案是:(1)易感人群;(2)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3)特异性(后天性);抗原;抗体;吞噬;不能<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传染病及其预防和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根据下面的药品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回答问题:<br />品名:桂枝茯苓丸<br />主要成分: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br />性状:本品为浓缩水丸,黑褐色;味甜,微辛辣<br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消炎<br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br />规格:每袋装3克.<br />生产日期:2015年9月17日<br />有效期两年<br />(1)请判断该种药物是中药还是西药?&#xa0;&#xa0;&#xa0; , 判断依据是&#xa0;&#xa0;&#xa0; .<br />(2)如果保存方法适当,到目前为止该药还能不能服用?<br />(3)为了确保用药安全,本说明书还应该标明哪些信息?<br />(4)某同学在上体育课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处有淤血,该同学自我诊断,到附近正规药房购买了桂枝茯苓丸进行自我治疗.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断,该药属于&#xa0;&#xa0;&#xa0; , 简称为&#xa0;&#xa0;&#xa0; . 根据桂枝茯苓丸使用说明书,该同学一天应服&#xa0;&#xa0;&#xa0;袋.</p></div></div>
<div><p>【答案】<br />(1)中药;该药的有效成分主要从植物中获取(主要成分来自植物等意思正确即可)<br />(2)</p><p>能服用</p><p><br />(3)</p><p>不良反应、生产厂家、药理作用、执行标准、批准文号等答出其一即可。</p><p><br />(4)非处方药;OTC;4<br />【解析】解:(1)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此药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属于中药.(2)从桂枝茯苓丸的说明书中可以看出生产日期2009年9月17日,有效期至2012年9月17日,其有效期是三年.(3)根据你所学的知识,除上述说明中的内容外,药品使用中还有值得注意药品的保存应按照要求进行,如避光、干燥、密封等;药品规格、注意事项、批准文号、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等.(4)非处方药是不需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适用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非处方药简称OTC.根据桂枝茯苓丸使用说明书,该同学一天应付4袋.<br />所以答案是:(1)中药;该药的有效成分主要从植物中获取(主要成分来自植物等意思正确即可);(2)能服用;(3)不良反应、生产厂家、药理作用、执行标准、批准文号等答出其一即可 或其它合理答案;(4)非处方药;OTC;4<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安全用药(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危害).</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校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影响蛙卵孵化的因素,设计并实施了如下两套实验方案.两套方案均采用适宜的、同样大小的容器,装足够的、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br />方案1</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实验组别</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水源</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水温(℃)</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蛙卵数</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孵出蝌蚪数</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A</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池塘水</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2~25</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0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92</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B</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自来水</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0~13</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0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31</p></td></tr></table><p>方案2</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实验<br />组别</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水源</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水温(℃)</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蛙卵数</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孵出蝌蚪数</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C</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池塘水</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2~25</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0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96</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D</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池塘水</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0~13</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0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24</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E</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自来水</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2~25</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0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67</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F</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自来水</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0~13</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0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05</p></td></tr></table><p><br />(1)根据方案1的实验结果,B组孵化率较低的影响因素可能是&#xa0;&#xa0;&#xa0; .<br />(2)根据方案2的结果,分析下列问题.<br />①C组与D组相比,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影响蛙卵孵化的因素是:&#xa0;&#xa0;&#xa0; . <br />②C组与E组相比,E组的孵化率低,说明影响蛙卵孵化的因素是:&#xa0;&#xa0;&#xa0; . <br />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影响蛙卵孵化因素的包括:&#xa0;&#xa0;&#xa0; .<br />(3)比较上述两个实验方案,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好些?为什么?<br />方案&#xa0;&#xa0;&#xa0;更好.原因:&#xa0;&#xa0;&#xa0; .<br />(4)实验所用的蛙卵数为200粒,而不是1粒或2粒.这样做有什么好处?&#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水源或水温<br />(2)水温;水源;水源和水温<br />(3)2;方案2是对照实验,变量唯一<br />(4)避免实验的偶然性<br />【解析】解:(1)由方案1的表格中看出A组与B组实验上存在两点不同:水温、水源,结果B组孵化率较低,原因可能出在水温,也可能出在水源,还可能与水温和水源都有关.因此根据方案1的实验结果,B组孵化率较低的影响因素可能是水源和水温.(2)①“C组与D组相比”,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温,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影响蛙卵孵化的因素是:水温.②“C组与E组相比”,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源,E组的孵化率低,说明影响蛙卵孵化的因素是:水源.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影响蛙卵孵化因素的包括:水源和水温.(3)方案1有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试验,方案2只有一个变量,能形成对照试验.因此“比较上述两个实验方案”,认为方案2更好.原因:方案2是对照实验,变量唯一.(4)1粒或2粒蛙卵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实验误差大.因此“实验所用的蛙卵数为200粒,而不是1粒或2粒”.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br />所以答案是:(1)水源或水温;(2)水温(意思对即可);水源(意思对即可);水源和水温(要求必须使用“和”字,两个因素必须答全);(3)2;方案2是对照实验,变量唯一(意思对即可);(4)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或其他合理答案)<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郑州市八级(下)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