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吉安一中、朝宗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探究“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对这个装置进行分析和评价合理的是( )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0693dc9f/SYS201702111634527229901235_ST/SYS201702111634527229901235_ST.001.png" width="72"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该装置可以同时探究水分、空气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r />B.①种子可以和③种子形成对照,说明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r />C.①种子可以和③种子形成对照,说明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r />D.每组只选用了一粒种子,存在偶然性,实验结论不科学</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分为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自身条件是完整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外界条件是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br />A、该装置可以同时探究水分、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能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符合题意;<br />B、①种子可以和②种子形成对照,说明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符合题意;<br />C、②种子可以和③种子形成对照,说明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符合题意;<br />D、每组只选用了一粒种子,存在偶然性,实验结论不科学.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科学探究的过程,需要了解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菜青虫喜食油菜叶,而同一菜田中的菠菜却难觅菜青虫的踪迹.可见菜青虫这一行为属( )<br />A.先天性行为<br />B.学习行为<br />C.迁徙行为<br />D.社群(会)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菜青虫取食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符合题意.<br />B、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不符合题意.<br />C、鸟类迁徙是鸟类随着季节变化进行的,方向确定的,有规律的和长距离的迁居活动,迁徙是其生命本能的一部分,受到其内在生理因素的调节,不符合题意.<br />D、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0693dc9f/SYS201702111634534005838405_ST/SYS201702111634534005838405_ST.001.png" width="210" height="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生来就有<br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br />C.有利于生存与繁殖<br />D.能伴随动物一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不管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都应该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与繁殖.学习行为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不见得能伴随动物的一生.由此分析,C符合题意.<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给微生物分类时,把大肠杆菌、乳酸菌归为一类,把霉菌、蘑菇归为一类,其分类依据是( )<br />A.细胞内有无叶绿体<br />B.细胞有无细胞壁<br />C.细胞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r />D.营养方式是否是异养</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霉菌、蘑菇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产生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体内无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都属于真菌;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都属于细菌.可见,把大肠杆菌、乳酸菌归为一类,把霉菌、蘑菇归为一类.她分类的依据是细胞有无成形细胞核.<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已经长有多种颜色菌斑的不同食品上采集菌类标本做实验,可是一不小心把下面几种菌的装片搞乱了,其中一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直立菌丝的顶端有呈扫帚状的孢子串,他可确定该装片是( )<br />A.青霉<br />B.根霉<br />C.曲霉<br />D.酵母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曲霉和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菌体有许多菌丝组成,其中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扫帚状的结构,生有成串的孢子,而曲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放射状的结构,都靠孢子来繁殖后代.他把其中一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看见到直立菌丝的顶端有呈扫帚状的孢子串,他可确定这是青霉的装片.<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真菌的相关知识,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物放在冰箱中可减慢食品腐败的速度,主要是因为在冰箱的低温环境中( )<br />A.细菌休眠不繁殖<br />B.细菌繁殖速度减慢<br />C.细菌不分解有机物<br />D.细菌繁殖速度过快</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冰箱中温度不适宜,低温抑制了细菌的生长速度和繁殖速度,使得细菌的数量少,不足以使食品腐败掉.<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实验在夏天某一清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回答:<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0693dc9f/SYS201702111634536764546860_ST/SYS201702111634536764546860_ST.001.png" width="424"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下午,兴趣小组的同学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   ;傍晚,兴趣小组的同学再次给植物套上塑料袋,扎进袋口,第二天天一亮就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燃烧的火柴熄灭,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    . (本小题空均要求填写生理过程)<br />(2)若要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A,B,C三个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图A.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若要证明该结论应选取的实验装置组合是图    .<br />(3)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图D中的    .</p></div></div>
<div><p>【答案】<br />(1)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br />(2)AC<br />(3)气孔<br />【解析】解:(1)晴天的中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套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出来,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蒸腾作用,所以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在光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迅速将一根将带火星的木条燃烧伸进袋内,木条复燃了;夜晚无光,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使口袋中的氧气减少,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燃着的火柴伸进袋内,火柴熄灭了;(2)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因此必须选带叶的植物,而B图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否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不能确定;而我们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所以探究实验我们设计对照时应有唯一变量﹣﹣有无叶.同时我们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如图B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否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不能确定,因为把花盆中的土壤也扎在里面,水蒸气有可能来自土壤中的水分.只有A和C可以进行比较最好;(3)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以及对呼吸作用的意义的理解,了解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玻璃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只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清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0693dc9f/SYS201702111634537361195528_ST/SYS201702111634537361195528_ST.001.png" width="227"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要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应该怎样没置对照实验?<br />(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要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碳,应将实验装置置于   环境中,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    作用.<br />(3)在实验过程中,钟罩内壁会出现水珠,这是叶片进行   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这些水分是通过茎的木质部中的   自下而上运输来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p><p>设计另一套相同的实验装置,将小烧杯中的液体换成清水。</p><p><br />(2)黑暗;光合<br />(3)蒸腾;导管<br />【解析】解:(1)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则植物所处的环境中缺少二氧化碳,如果再设计另一套相同的实验装置,将小烧杯中的液体换成清水,则形成一组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黑暗处后,由于在黑暗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后,钟罩内会积聚大量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从而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由于实验装置是密封的,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钟罩内壁会出现水珠,这些水珠大部分来自于装置内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一部分来自于花盆内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和小烧杯内水分的蒸发;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由根从土壤中吸收、通过茎内的导管运输来的.<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夏季,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过程如下:</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556.5pt; 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7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组别</p></td><td style="width:115.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A</p></td><td style="width:115.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B</p></td><td style="width:98.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C</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实验处理</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将烤干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将新鲜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将 ① 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 ② 环境里</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实验结果(一周后)</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不发霉</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发霉</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p></td></tr></table><p>请回答下列问题:<br />(1)A与B两组实验构成对照实验,其中的实验组是   ;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对霉菌生活的影响.<br />(2)如果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新鲜和低温(0℃以下),则B与C也构成对照实验,该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是   ;实验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    .<br />(3)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有什么启示?</p></div></div>
<div><p>【答案】<br />(1)A;水分<br />(2)不发霉;适宜的温度<br />(3)</p><p>保存食品要在低温环境中才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p><p><br />【解析】解:(1)A将烤干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进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B将新鲜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进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所以A、B两组实验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A组的变量改变了是实验组,B组变量没有改变是对照组.他们探究的问题是:水分对霉菌生活的影响;(2)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新鲜和低温(0℃以下),B与C也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由于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温度,所以该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是不发霉.实验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3)通过实验,结合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保存食品要在低温环境中才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真菌(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还要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