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59:41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生命是上帝和神创造出来的<br />B.生命是从外星球迁移过来的<br />C.生命是自然而然产生的<br />D.生命的形成是按照由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顺序逐渐进化的</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生命是上帝和神创造的,B、生命是从外星球迁移过来的;C、生命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这些目前都还没有证据来证明,是唯心的.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br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br />B.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br />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br />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不是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A不正确;<br />B、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但不是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的原因,B不正确;<br />C、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不是生物的祖先,C不正确;<br />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是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化石证据的相关知识,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些岛屿常刮大风,那里的植物一般都很矮小,有很多是贴地蔓生的,这是(  )<br />A.自然选择的结果<br />B.人工选择的结果<br />C.异常的自然现象<br />D.植物发生的突然变化</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由于经常刮大风,岛上高大的植物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保水能力差,还容易被风折断,不能生存,这是不适者被淘汰;而矮小的植物,蒸腾作用较小,保水能力强,还能避免被风折断,有利于生存,这是适者生存;经过若干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的植物就都很矮小了,有很多是贴地蔓生的.<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br />A.骨盆发生变化<br />B.声带发展产生语言<br />C.人类出现意识<br />D.直立行走</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前后肢的分工,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因此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从猿到人的进化,需要了解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森林古猿从树上到地上生活的原因是(  )<br />A.为了换环境<br />B.由于流星撞击<br />C.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br />D.为了扩张领地</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距现在大约3000多万年以前,亚、非、欧的热带和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像海洋一般望不到边,浓密的树荫把天空部快遮满了.那时候,古猿成群地生活在树上.以果实、嫩叶、根茎和小动物之类作为主要的食物.古猿的前肢已初步分工,它们善于在树林间进行臂行活动,能用前肢采摘果实,并会使用天然木棒、石块,用树枝和树叶在枝桠间筑巢,偶尔也下地,勉强地用后肢站立行走. 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气候也有变化.在亚洲和非洲,大面积的森林地带变成了稀疏的林间草原.生活在这里的古猿,由于环境的变化和适应能力的差别,产生了分化.一些古猿,适应不了变化的环境灭绝了;一些古猿,从森林的边缘退向深处,继续在树上生活,它们的后代,就是现代类人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等.而另一些古猿,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成群结队地来到林间草原,开始长期的地面生活,朝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这些直立行走的古猿,后来就进化成人类.<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从猿到人的进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植物的分类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  )<br />A.界、门、纲、目、科、属、种<br />B.种、属、科、门、纲、界、目<br />C.种、属、科、目、纲、门、界<br />D.种、科、属、纲、目、门、界</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以,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分类的单位,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近90%的光合作用是由(  )完成的.<br />A.藻类植物<br />B.苔藓植物<br />C.蕨类植物<br />D.种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体内含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藻类植物虽然一般个体较小,但分布在地球上广大的水域,总体数量庞大,大气中氧气的90%来自于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来临,池塘水变成绿色原因是(  )<br />A.池塘边的树、草的绿色,映得池水发绿<br />B.水中绿藻大量繁殖,使池水变绿<br />C.环境污染,水质发绿<br />D.水草、金鱼藻的含量丰富,使池水变绿</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写的是春天温度适宜,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物自由的漂浮在水中,使春水荡漾着绿波.<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桃和松树的共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都能产生种子<br />B.根、茎、叶都很发达<br />C.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着<br />D.受精过程都脱离了水</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桃树和松树都结种子,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其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都能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且根、茎、叶都很发达,植株都比较高大.但桃树的胚珠外有子房壁,子房壁发育形成果皮,因此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松树的胚珠外无子房壁,不能发育出果皮,因此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种子植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吃的海参和海蜇分别属于(  )<br />A.腔肠动物和腔肠动物<br />B.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br />C.棘皮动物和腔肠动物<br />D.软体动物和腔肠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海参生活在海底,是身体呈两侧对称的无脊椎动物,身体不分节,无头部,体表具棘刺,属于棘皮动物.海蜇的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味的基围虾属于(  )<br />A.环节动物<br />B.节肢动物<br />C.软体动物<br />D.棘皮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使动物的运动更灵活,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撑,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足和触角也分节.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蜜蜂、蝗虫、蜈蚣、蜘蛛和蜻蜓等.<br />节肢动物的身体分节,分为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基围虾属于甲壳纲.<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类群中,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类型是(  )<br />A.鱼类<br />B.两栖类<br />C.爬行类<br />D.鸟类</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两栖动物的背部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还离不开水.<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种动物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  )<br />A.杨子鳄<br />B.恐龙<br />C.龟<br />D.大鲵</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A正确;<br />B、恐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却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B错误;<br />C、龟用肺呼吸,爬行,卵生,体温不恒定,属于爬行动物,但不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C错误;<br />D、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D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爬行动物,掌握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正确的是(  )<br />A.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br />B.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br />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ab1b6ac4/SYS201708151214094977728863_ST/SYS201708151214094977728863_ST.001.png" width="57" height="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鱼类→爬行类→两栖类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ab1b6ac4/SYS201708151214094977728863_ST/SYS201708151214094977728863_ST.001.png" width="57" height="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如图生物进化树:<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ab1b6ac4/SYS201708151214094977728863_DA/SYS201708151214094977728863_DA.001.png" width="328" height="3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故C的表示是正确的.<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原始地球条件下,&#xa0;&#xa0;&#xa0;的形成是生命发生的开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有机小分子;原始海洋<br />【解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因此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发生的开端.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r />所以答案是:有机小分子;原始海洋<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始祖鸟和古鸟化石为鸟类起源于&#xa0;&#xa0;&#xa0;动物提供了证据.</p></div></div>
<div><p>【答案】古代的爬行<br />【解析】解: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ab1b6ac4/SYS201708151214097085346151_DA/SYS201708151214097085346151_DA.001.png" width="390" height="2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所以答案是:古代的爬行<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石证据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古生代早期地球上出现了大量的无脊椎动物类群和高等藻类类群,古生物学家称之为“&#xa0;&#xa0;&#xa0;”.而三叶虫成为相应地层的标志性化石.“三叶虫时代”指的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寒武纪<br />【解析】解:云南澄江化石群距今5.3亿年,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之一”.寒武纪早期,种类繁多的多细胞动物突然在海洋里大量出现.澄江化石记录了这段特殊时期生物群的全貌,成为迄今地球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例证.<br />寒武纪是现代生物的开始阶段,是地球上现代生命开始出现、发展的时期. 寒武纪常被称为“三叶虫的时代”,这是因为寒武纪岩石中保存有比其他类群丰富的矿化的三叶虫硬壳.寒武纪是显生物的开始,标志着地球生物演化史新的一幕.<br />所以答案是: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寒武纪<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化石证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肤色和鼻形等不同的特征,将现代人分为四个人种:&#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蒙古利亚人;尼格罗人;高加索人;澳大利亚人<br />【解析】解:人种的形成是长期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影响的结果.根据肤色和鼻形等不同的特征,将现代人分为四个人种:蒙古利亚人、尼格罗人、高加索人、澳大利亚人4个人种.人种的外部差异不影响人的智力优劣.他们的脑容量、骨骼情况基本一致,因此没有优劣人种之分.<br />所以答案是:蒙古利亚人;尼格罗人;高加索人;澳大利亚人.<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人类的进化(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1753年瑞典科学家&#xa0;&#xa0;&#xa0;创立了&#xa0;&#xa0;&#xa0; , 其中规定,每一种生物只能有一个学名,学名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第一个词为&#xa0;&#xa0;&#xa0;名,第二个词为&#xa0;&#xa0;&#xa0;名.</p></div></div>
<div><p>【答案】林奈;双名法;属;种<br />【解析】解: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只有一个科学名称(即学名).一种生物的学名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即生物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本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杏(Ginkgo biloba L.)中的Ginkgo表示属名,biloba L.表示种加词,即种本名.<br />所以答案是:林奈;双名法;属;种<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为五大类群:&#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真菌界和动物界.</p></div></div>
<div><p>【答案】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br />【解析】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生物在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生物分为若干类.如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五大类群.真核生物遗传物质有核膜包被,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没有核膜包被.细菌和放线菌都没有核膜,因此属于原核界.<br />所以答案是: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人类进化各阶段的特征填到对应名称的前面.</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r><td style="width:42.75pt; vertical-align:top"><p>&#xa0;&#xa0;&#xa0;</p></td><td style="width:106.5pt; vertical-align:top"><p>南方古猿</p></td><td style="width:266.25pt; vertical-align:top"><p>A.身穿兽皮衣,能使用长矛标枪等捕猎</p></td></tr><tr><td style="width:42.75pt; vertical-align:top"><p>&#xa0;&#xa0;&#xa0;</p></td><td style="width:106.5pt; vertical-align:top"><p>能人</p></td><td style="width:266.25pt; vertical-align:top"><p>B.脑的沟回与人相似,已经具有语言能力</p></td></tr><tr><td style="width:42.75pt; vertical-align:top"><p>&#xa0;&#xa0;&#xa0;</p></td><td style="width:106.5pt; vertical-align:top"><p>直立人</p></td><td style="width:266.25pt; vertical-align:top"><p>C.已经能够两足直立行走</p></td></tr><tr><td style="width:42.75pt; vertical-align:top"><p>&#xa0;&#xa0;&#xa0;</p></td><td style="width:106.5pt; vertical-align:top"><p>智人</p></td><td style="width:266.25pt; vertical-align:top"><p>D.最早用火,能制造石器</p></td></tr></table><p>&#xa0;</p></div></div>
<div><p>【答案】C;B;D;A<br />【解析】解: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已经能够两足直立行走;<br />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脑的沟回与人相似,可能已经具有语言能力;<br />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具有语言能力;<br />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脑容量增至1300﹣1500 mL.<br />所以答案是:C;B;D;A<br />【考点精析】利用人类的进化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生物类群与其对应的特征匹配起来,把对应的字母填下面的横线上.</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r><td style="width:78pt; vertical-align:top"><p>A节肢动物</p></td><td style="width:99pt; vertical-align:top"><p>&#xa0;&#xa0;&#xa0;</p></td><td style="width:237.75pt; vertical-align:top"><p>a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p></td></tr><tr><td style="width:78pt; vertical-align:top"><p>B藻类植物</p></td><td style="width:99pt; vertical-align:top"><p>&#xa0;&#xa0;&#xa0;</p></td><td style="width:237.75pt; vertical-align:top"><p>b身体和附肢都有分节,有外骨骼</p></td></tr><tr><td style="width:78pt; vertical-align:top"><p>C哺乳动物</p></td><td style="width:99pt; vertical-align:top"><p>&#xa0;&#xa0;&#xa0;</p></td><td style="width:237.75pt; vertical-align:top"><p>c胎生、哺乳</p></td></tr><tr><td style="width:78pt; vertical-align:top"><p>D软体动物</p></td><td style="width:99pt; vertical-align:top"><p>&#xa0;&#xa0;&#xa0;</p></td><td style="width:237.75pt; vertical-align:top"><p>d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p></td></tr><tr><td style="width:78pt; vertical-align:top"><p>E蕨类植物</p></td><td style="width:99pt; vertical-align:top"><p>&#xa0;&#xa0;&#xa0;</p></td><td style="width:237.75pt; vertical-align:top"><p>e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常有贝壳</p></td></tr></table><p>&#xa0;</p></div></div>
<div><p>【答案】b;a;c;e;d<br />【解析】解:由植物的进化历程看: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较高等的动物,其中的昆虫就占动物种类三分之二,所以节肢动物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藻类植物是植物界中最低等的类群,却是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 哺乳类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也是适应能力最强的.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体外有外套膜;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但无花、果实和种子.<br />所以答案是:ba|c|e|d<br />【考点精析】利用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ab1b6ac4/SYS201708151214099572891846_ST/SYS201708151214099572891846_ST.001.png" width="207" height="2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xa0;&#xa0;&#xa0;设计的.<br />(2)图中B处的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氧、水蒸气等气体模拟的是&#xa0;&#xa0;&#xa0; , 在B处的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的是&#xa0;&#xa0;&#xa0; , 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xa0;&#xa0;&#xa0; .<br />(3)A和C装置内的液体相当于&#xa0;&#xa0;&#xa0; , 经过一周后,对C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有&#xa0;&#xa0;&#xa0;等有机小分子生成.<br />(4)此实验的结论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米勒<br />(2)原始大气;闪电;能量<br />(3)原始海洋;氨基酸<br />(4)原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br />【解析】解:(1)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图,他是美国青年学者米勒设计的.(2)图中B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正负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了能量.(3)C处为取样活塞,若取样鉴定,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此装置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原始海洋.(4)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r />所以答案是:(1)米勒;(2)原始大气;闪电;能量;(3)原始海洋;氨基酸;(4)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达尔文发现远离大陆的印度洋南部的克格伦岛经常刮暴风,岛上的花草树木大都生得低矮.这里的昆虫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翅非常发达的,一类是无翅或翅小不能飞翔的.经过比较发现无翅或者翅小的昆虫数目要远远大于翅发达的昆虫.他认为上述现象与岛上经常刮海风有关.<br />请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来回答以下问题:<br />(1)昆虫的不同形态最初是由于&#xa0;&#xa0;&#xa0;产生的,从进化过程来看,无翅或翅小的变异可以遗传,由此可知,无翅或翅小的变异是由于&#xa0;&#xa0;&#xa0;的改变而引起的.<br />(2)暴风对昆虫两类翅型的形成起着&#xa0;&#xa0;&#xa0;作用,它决定了生物进化的&#xa0;&#xa0;&#xa0; .<br />(3)这些昆虫与海风之间相斗争的关系叫做&#xa0;&#xa0;&#xa0; .<br />(4)达尔文把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在&#xa0;&#xa0;&#xa0;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可遗传的变异;基因<br />(2)定向选择;方向<br />(3)生存斗争<br />(4)生存斗争;自然选择<br />【解析】解:(1)生物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变异包括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昆虫的不同形态最初是由于可遗传的变异产生的.从进化过程来看,无翅或翅小的变异可以遗传,由此可知,无翅或翅小的变异是由于基因的改变而引起的.(2)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地面、近地面的低空风相对较小,远地面的高空风力很大,有翅的昆虫飞的高容易被风刮到海里淹死而被淘汰;无翅或残翅的昆虫飞的较低不容易被刮到海里而生存下来,能够遗传的是无翅或残翅的变异.因此,暴风对昆虫两类翅型的形成起着定向选择作用,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3)这些昆虫与海风之间相斗争的关系叫做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4)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br />所以答案是:(1)可遗传的变异;基因;(2)定向选择;方向;(3)生存斗争;(4)生存斗争;自然选择.<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自然选择学说,需要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仔细观察图中的动物,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ab1b6ac4/SYS201708151214101365616027_ST/SYS201708151214101365616027_ST.001.png" width="328" height="2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B与C、D、E、F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xa0;&#xa0;&#xa0; .<br />(2)E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xa0;&#xa0;&#xa0; , 体表被覆羽毛等.<br />(3)F特有的生殖特点是&#xa0;&#xa0;&#xa0; .<br />(4)将以上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br />A.ABDCFE<br />B.ABCDEF<br />C.ADBFCE<br />D.ABDCEF.</p></div></div>
<div><p>【答案】<br />(1)脊椎骨<br />(2)翼<br />(3)胎生哺乳<br />(4)B<br />【解析】解:(1)A、B与C、D、E、F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脊椎骨.(2)E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体表被覆羽毛等.(3)F特有的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4)图中的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螃蟹属于节肢动物,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蜥蜴属于爬行动物,E鸟属于鸟类,F家兔属于哺乳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排列ABCDEF<br />所以答案是:(1)脊椎骨;(2)翼;(3)胎生哺乳;(4)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还要掌握两栖动物(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ab1b6ac4/SYS201708151214102373713208_ST/SYS201708151214102373713208_ST.001.png" width="134" height="1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xa0;&#xa0;&#xa0;B&#xa0;&#xa0;&#xa0;C&#xa0;&#xa0;&#xa0;D&#xa0;&#xa0;&#xa0;<br />(2)A、B能够在陆地生活,但生殖过程&#xa0;&#xa0;&#xa0;;C、D的生殖过程已经&#xa0;&#xa0;&#xa0; , 适应了陆生活.此现象体现了生物&#xa0;&#xa0;&#xa0;的进货趋势.</p></div></div>
<div><p>【答案】<br />(1)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br />(2)离不开水;脱离了水的限制;水生到陆生<br />【解析】解:(1)分析图形可知,由图可知:<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ab1b6ac4/SYS201708151214102373713208_DA/SYS201708151214102373713208_DA.001.png" width="289" height="3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图中A是藻类植物,B是蕨类植物,C是裸子植物,D是被子植物.(2)植物进化的历程为: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藻类,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开始披上了绿装.但是,它们的生殖还都需要有水的环境,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由于花粉管的出现它们的生殖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此现象体现了生物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br />所以答案是:(1)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2)离不开水;脱离了水的限制;水生到陆生<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八级(下)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