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 )<br />A.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br />B.人类的生存和人与环境的关系<br />C.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发展的规律<br />D.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具有不同于非生物的一些特征,还具有一定的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所以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有一些移动的小体,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体是生物的依据( )<br />A.具有典型的细胞结构<br />B.具有一定的形态体积<br />C.能吞食和排出颗粒物<br />D.探针刺激能慢慢移开</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具有典型的细胞结构是生物的特征;A错误;<br />B、具有一定的形态体积,不是生物的特征.故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体是生物的依据;B正确;<br />C、能吞食和排出颗粒物,是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是生物的特征,C错误;<br />D、探针触碰后会慢慢移开,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生物的特征,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生物的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一个问题或现象进行探究,一般的过程是( )<br />①制订计划②作出假设 ③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④实施计划 ⑤表达交流 ⑥得出结论<br />A.①②④③⑤⑥<br />B.②①③④⑤⑥<br />C.③②①④⑥⑤<br />D.①④②⑤③⑥</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一般的过程是:③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①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⑥得出结论、⑤表达和交流.<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并用曲颈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 )<br />A.有渊博的科学知识<br />B.选用了科学的探究方法<br />C.有勇敢的科学精神<br />D.坚忍不拔的观察毅力</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巴斯德用曲颈瓶实验证明了微生物来自空气中已经存在的微生物,如图,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8/b18ab7d0/SYS201707191806231009287885_DA/SYS201707191806231009287885_DA.001.png" width="303"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即两瓶中都高温灭菌,A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会通过竖直的瓶口进入A瓶的肉汤中,使肉汤变质腐败.而B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被S型的曲颈阻挡住,微生物就不能进入B瓶的肉汤中,肉汤保持新鲜.由此证明细菌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于空气中已经存在的细菌.此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设计了曲颈瓶,与直颈瓶做对照.即选用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可见B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科学探究的过程,需要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般情况下,使用显微镜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8/b18ab7d0/SYS201707191806232038767779_ST/SYS201707191806232038767779_ST.001.png" width="54" height="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8/b18ab7d0/SYS201707191806232038767779_ST/SYS201707191806232038767779_ST.002.png" width="52" height="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8/b18ab7d0/SYS201707191806232038767779_ST/SYS201707191806232038767779_ST.003.png" width="54" height="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8/b18ab7d0/SYS201707191806232038767779_ST/SYS201707191806232038767779_ST.004.png" width="54" height="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在使用显微镜时,应先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筒中取出后,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距离实验台边缘约7厘米左右.便于后面的观察.<br />使用显微镜观察物像的正确方法是: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左眼用来观察物像,而右眼睁开,便于用右手绘图.<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目的是( )<br />A.避免盖片下产生气泡<br />B.避免盖玻片破碎<br />C.避免标本重叠或断裂<br />D.避免细胞破损变形</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在盖盖玻片时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这样载玻片上的水就可以慢慢的把盖玻片下面的空气赶走,盖玻片下面就不会出现气泡.<br />所以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br />所以答案是: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植物细胞,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br />①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③滴加碘液染色④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⑤用消毒牙签从口腔内侧壁处轻轻刮几下⑥盖上盖玻片<br />A.①③⑤④⑥<br />B.②⑤④⑥③<br />C.①⑤④⑥③<br />D.②⑤④③⑥</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通过分析知道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可知,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⑤取口腔上皮细胞,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④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⑥盖上盖玻片、③滴加碘液染色.可见B的顺序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七月枣八月例,九月石榴红透皮”在这成熟的季节,石榴籽或红或粉粒晶莹剔透.这种带有颜色的物质位于石榴果肉细胞的( )中.<br />A.细胞壁<br />B.细胞膜<br />C.叶绿体<br />D.液泡</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故错误.<br />B、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故错误.<br />C、叶绿体的光合作用的场所,故错误.<br />D、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颜色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石榴籽或红或粉粒晶莹剔透,这种有颜色的物质位于石榴果肉细胞的液泡里,故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同学用洋葱根尖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分类过程后绘制的示意图,你能排出其顺序吗?(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8/b18ab7d0/SYS201707191806235658272160_ST/SYS201707191806235658272160_ST.001.png" width="363"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甲→乙→丙→丁<br />B.甲→丙→丁→乙<br />C.丁→乙→甲→丙<br />D.丁→丙→甲→乙</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为:细胞核一分为二,然后细胞质分成2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然后在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新的细胞膜,最后一个细胞分为2个新细胞.图示中甲为分裂前的细胞,乙已经由一个细胞变成了二个细胞,丙表示细胞核一分为二的过程,丁表示在细胞中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所以分裂顺序应该是:甲→丙→丁→乙.<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r />A.细胞分裂首先是细胞质一分为二,然后再形成两个细胞核<br />B.所有的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后都可再进行分裂<br />C.细胞分裂前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br />D.所有细胞都能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分裂,分化</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体内都有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的细胞,不断分裂使生物体长大,刚分裂出来的细胞体积很小,细胞开始生长,长到一定程度后,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首先完成复制加倍,这样才能使新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原来的一样.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植物体不具有的是( )<br />A.细胞<br />B.器官<br />C.系统<br />D.组织</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多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所以在结构层次上,二者的区别就是有无系统这个结构层次.<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还要掌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种植物,植株高大,结有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这种植物属于( )<br />A.苔藓植物<br />B.蕨类植物<br />C.裸子植物<br />D.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但这两类植物又有重要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着,如苹果、大豆、玉米等都属于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则不同,它没有果实,它的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如松类、杉类、柏类等.题中叙述的植物植株高大,结有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因此属于裸子植物.可见C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藻类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r />B.蕨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br />C.都能产生种子并且种子繁殖<br />D.苔藓植物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r />B、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B错误;<br />C、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不能产生种子,利用孢子繁殖,C错误;<br />D、苔藓植物的叶片很薄,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所以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D正确.<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相同点是( )<br />A.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br />B.种类多分布广<br />C.有高大的植株和发达的根<br />D.靠种子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用繁殖后代种子,都属于种子植物.这是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相同点.<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能够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有( )<br />①增加光照时间②适度增加二氧化碳③适当增加昼夜温差<br />A.①②③<br />B.①②<br />C.②③<br />D.①③</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①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增加光照时间,可以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制造的有机物多,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②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度增加二氧化碳可以增强光合作用的强度,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③适当增加昼夜温差,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蔬菜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多,因此可以提高蔬菜产量.所以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能够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有①增加光照时间、②适度增加二氧化碳、③适当增加昼夜温差.<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移栽植物时,常常要剪掉一部分枝叶,其主要作用是( )<br />A.移栽时更方便<br />B.降低光合作用<br />C.降低呼吸作用<br />D.降低蒸腾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蒸腾作用的意义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专家指出,夜间在卧室里放置过多的花卉,会影响人体健康,原因是( )<br />A.光合作用消耗水,使空气干燥<br />B.光合作用减弱,释放的氧气减少<br />C.蒸腾作用旺盛使室内湿度过大<br />D.夜间只进行呼吸,与人争夺氧气</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花卉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卧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人、花争氧,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化环境,人人有责,植树造林,保护生态,可以有效地改善气候,其主要表现在( )<br />①通过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br />②通过蒸腾作用,增加大气湿度,调节降雨<br />③通过呼吸作用,增加产水量促进水循环<br />④植物根系发达,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br />A.①②③<br />B.②③④<br />C.①②④<br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说法正确;<br />②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温度,调节降雨,可以有效地改善气候,说法正确;<br />③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不能促进水循环,说法错误;<br />④植物根系发达,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可以有效地改善气候,说法正确;<br />因此,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①②④.<br />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妈妈泡的“黄豆芽”放在光下一段时间“黄豆芽”变“绿”,这是为什么呢?老师告诉小蒙同学“黄豆芽”变“绿”是由于植物体内产生了叶绿素,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叶绿素的产生呢?下面是小蒙同学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据此回答以下问题<br />(1)在这个实验中,小蒙提出的问题是   是影响叶绿素产生的条件吗?<br />(2)设计实验方案:<br />①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内<br />②甲放在   下培养,乙放在   下培养.<br />(3)预测结果:甲中的黄豆芽   绿,乙中的黄豆芽    .<br />(4)得出结论:   能促进叶绿素的产生.</p></div></div>
<div><p>【答案】<br />(1)光<br />(2)有光条件;无光条件<br />(3)变;不变绿<br />(4)光<br />【解析】解:(1)黄豆芽被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因而小蒙同学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光是影响叶绿素产生的条件吗?(2)设计实验方案:②设计对照实验时,要坚持变量唯一的原则.此处我们探究的是光照能否影响到叶绿素的产生,因而实验的变量应是光.甲放在有阳光处培养,把乙放在无光条件下培养.(3)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变绿,乙中的黄豆芽不变绿.(4)该实验的结论是:光能促进叶绿素的产生.<br />所以答案是:(1)光(2)有光条件;无光条件(3)变;不变绿;(4)光<br />【考点精析】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结构,请根据观察操作,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8/b18ab7d0/SYS201707191806240425403693_ST/SYS201707191806240425403693_ST.001.png" width="289"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依次得到如图图象,观察时从①到②进行的操作是    , 从③到④进行的操作是    .<br />(2)从图象上看细胞基本上呈长方形的格子状,这样的“小格”就是    , 小格子的“框”是    , 格子中央的“小点”是    . 在镜下不易看清楚的一个主要结构是    .<br />(3)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都要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液体,制作口腔上皮细胞滴加的液体是    , 和洋葱表皮细胞相比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和    .</p></div></div>
<div><p>【答案】<br />(1)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调节细准焦螺旋<br />(2)洋葱表皮细胞;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膜<br />(3)0.9%的生理盐水;细胞壁;液泡<br />【解析】解:(1)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视野①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说明实物位于左上方,视野②中的物像位于中央,说明实物也位于中央;要使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也向右下方移动,这样实物就移到了中央,物像自然也在中央了;物像③不清晰,物像④清晰,要想使物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2)从图象上看细胞基本上呈长方形的格子状,这样的“小格”就是洋葱表皮细胞,小格子的“框”是细胞壁,格子中央的“小点”是细胞核.在镜下不易看清楚的一个主要结构是细胞膜.(3)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而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浓度相同的0.9%的生理盐水.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的活细胞中,而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即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和洋葱表皮细胞相比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br />所以答案是:(1)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调节细准焦螺旋;(2)洋葱表皮细胞;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膜;(3)0.9%的生理盐水;细胞壁;液泡.<br />【考点精析】掌握练习使用显微镜和植物细胞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同学为证明“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氧气”而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8/b18ab7d0/SYS201707191806241232629436_ST/SYS201707191806241232629436_ST.001.png" width="313" height="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你认为哪种装置的试管中会有气泡产生    .<br />(2)甲、乙装置构成一组对照实验,此组实验的变量是    ,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甲、丙装置构成一组对照实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br />(3)根据实验目的,两组对照实验中的实验组都是    .<br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的能量是通过   所释放的,这种能量的释放和细胞中的   (结构)有关.</p></div></div>
<div><p>【答案】<br />(1)甲<br />(2)光照;光照是绿色植物产生氧不可缺少的条件;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r />(3)甲<br />(4)呼吸作用;线粒体<br />【解析】解:(1)为了验证该气体是否是氧气,把将要燃尽的木条伸入试管口,看是否复燃,氧气能助燃,若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说明试管内的气体是氧气.甲实验中的绿色植物在光的照射下,产生气体;乙缺少光照条件,丙绿色植物是死亡的.(2)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得出结论:光是绿色植物产生氧不可缺少的条件;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绿色植物,得出结论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根据实验目的两组对照实验中的对照都是甲.(4)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细胞质中的叶绿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的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这种能量的释放和细胞中的线粒体有关.<br />所以答案是:(1)甲;(2)光照;光照是绿色植物产生氧不可缺少的条件;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3)甲;(4)呼吸作用;线粒体.<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图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8/b18ab7d0/SYS201707191806242346209330_ST/SYS201707191806242346209330_ST.001.png" width="468"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甲表示细胞的变化过程,图中的A过程我们称为    , 这一过程实现了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多;而通过B过程产生了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群,这一过程我们称为    .<br />(2)图乙为某叶片结构的剖面图,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植物体的叶片属于    , 它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比如是    , 结构上推测它应该具有保护功能;通称    ,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 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br />(3)的名称是    , 既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也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其开闭受一对   的控制.</p></div></div>
<div><p>【答案】<br />(1)细胞分裂;细胞分化<br />(2)器官;表皮;叶肉;叶脉<br />(3)气孔;保卫细胞<br />【解析】解:(1)“图甲表示细胞的变化过程”,A过程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图中的A过程我们称为细胞分裂,“这一过程实现了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多”;B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通过B过程产生了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群,这一过程我们称为细胞分化.(2)“图乙为某叶片结构的剖面图”,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植物体的叶片属于器官,“它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比如是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因此在“结构上推测它应该具有保护功能”;通称叶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脉,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3)的名称是气孔,“既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也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其开闭受一对保卫细胞的控制.<br />所以答案是:(1)细胞分裂;细胞分化(2)器官;表皮;叶肉;叶脉(3)气孔;保卫细胞<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以及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理解,了解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