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58:10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r />A.细胞分裂能使细胞的数目增多<br />B.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br />C.正常的细胞分裂可以无限制进行<br />D.细胞分裂受细胞中遗传物质控制</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A正确;<br />B、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故细胞分裂产生的每个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是一样的,B正确;<br />C、生物体内都有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的细胞,不断分裂使生物体长大,刚分裂出来的细胞体积很小,细胞开始生长,长到一定程度后,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C错误;<br />D、细胞分裂受到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控制,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br />B.植物叶片的表皮、动物的血液都属于组织<br />C.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都属于器官<br />D.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哪些形态的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叫做组织.A正确;<br />B、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植物叶片的表皮、动物的血液分别属于保护组织和结缔组织,B正确;<br />C、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植物的叶、花、种子属于生殖器官,人体的心脏属于循环系统中的器官.C正确;<br />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刚在山间的叔叔家住了一段时间,很喜欢吃叔叔家的板栗、花生、蕨菜和银杏,他想要带这些植物的种子回家种植.他不可能要到哪种植物的种子(  )<br />A.板栗<br />B.蕨菜<br />C.花生<br />D.银杏</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BD、板栗、花生、银杏都是种子植物,因此能得到植物的种子;<br />B、蕨菜属于蕨类植物,不产生种子,因此他不可能得到蕨菜的种子.<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掌握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檀寺,是枣庄冠世榴园生态文化旅游区的一个景点.在青檀寺内有一株高达的千年银杏树,同学们想一下促使水分“爬”上树梢的动力来自于(  )<br />A.蒸腾作用<br />B.呼吸作用<br />C.光合作用<br />D.太阳的光能</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因此,高大的千年樟树,促进水分“爬”上树梢的动力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见A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蒸腾作用的意义,掌握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br />A.叶绿体、液泡<br />B.液泡、线粒体<br />C.叶绿体、线粒体<br />D.线粒体、液泡</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植物细胞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植物细胞,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物质转化过程,若如图中甲代表有机物和氧气,则Ⅰ、Ⅱ和乙分别代表(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3a9f863/SYS201708151049531107607892_ST/SYS201708151049531107607892_ST.001.png" width="101"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Ⅰ是光合作用,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br />B.Ⅰ是光合作用,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br />C.Ⅰ是呼吸作用,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br />D.Ⅰ是呼吸作用,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氧气,因此若如图中甲代表有机物和氧气,那么Ⅱ代表的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则乙代表二氧化碳和水;<br />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Ⅰ代表的是呼吸作用.所以若如图中甲代表有机物和氧气,则Ⅰ、Ⅱ和乙分别代表Ⅰ是呼吸作用,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鹦鹉学舌”这一动物行为叙述正确的是(  )<br />A.由遗传因素所决定,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br />B.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br />C.与遗传因素无关,由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行为<br />D.与小鸟喂鱼一样,是鹦鹉的本能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鹦鹉学舌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行为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有遗传物质所决定,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错误;<br />B、鹦鹉学舌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正确;<br />C、鹦鹉学舌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不是与遗传因素无关,错误;<br />D、鹦鹉学舌是学习行为,小鸟喂鱼是先天性的本能行为,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依据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3a9f863/SYS201708151049532393880739_ST/SYS201708151049532393880739_ST.001.png" width="374"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图①与②的主要区别是它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br />B.图③生物大量繁殖可导致食物腐败变质<br />C.图③也是一个细胞,它有细胞壁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r />D.图④示生物营寄生生活,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自己的遗传物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通过比较①与②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A正确;<br />B、图③是一个细菌细胞,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B正确;<br />C、①是植物细胞,②是动物细胞,③是细菌,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br />D、图④是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病毒有自己的遗传物质核酸.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营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人体(  )<br />A.细胞生长和组织更新的主要原料<br />B.主要的供能物质<br />C.主要的贮能物质<br />D.溶解养分和废物的物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另外,蛋白质也能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一部分能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除摄取足够的糖类以外,还应食用来满足人体生长发育需要的物质是蛋白质,可见A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于如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3a9f863/SYS201708151049533939429254_ST/SYS201708151049533939429254_ST.001.png" width="111"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br />B.②分泌的消化液开始消化淀粉<br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br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p></div></div>
<div><p>【答案】C,D<br />【解析】A、①是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只能对脂肪起到乳化作用,该选项错误.<br />B、②是胃,含有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该选项错误.<br />C、③是胰腺,胰腺分泌的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消化多种物质.该选项正确.<br />D、④是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小肠的结构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相适应: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该选项正确.<br />故选:C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图示截取人体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3a9f863/SYS201708151049535482877767_ST/SYS201708151049535482877767_ST.001.png" width="298"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③→②<br />B.③→②→①<br />C.②→③→①<br />D.③→①→②</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①是静脉,②是动脉,③是毛细血管,其流动方向是:②→③→①.<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血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肺循环与体循环交替进行<br />B.肺循环与体循环在心脏处连在一起<br />C.肺循环与体循环血流量相等<br />D.血液成分的变化都发生在毛细血管</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肺循环和体循环的血流量相等的,由于毛细血管壁薄、管细、血流速度慢,适于进行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3a9f863/SYS201708151049536489974949_DA/SYS201708151049536489974949_DA.001.png" width="381" height="2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尿素在人体某结构内的浓度变化情况,请判断该结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3a9f863/SYS201708151049537677347797_ST/SYS201708151049537677347797_ST.001.png" width="199"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肾小球<br />B.肾小管<br />C.肾小囊<br />D.收集管</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血液通过肾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这样从肾静脉中流出的血液尿素的含量就大大减少了,所以尿素在肾小管中随着水被大量的吸收,含量逐渐的升高,最终形成尿液排出体外.<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尿的形成(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张明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看到的菠菜叶片横切面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3a9f863/SYS201708151049539047943569_ST/SYS201708151049539047943569_ST.001.png" width="392"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张明在制作菠菜叶片的临时切片时,一是把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二是用手 捏 紧 两 个&#xa0;&#xa0;&#xa0;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三是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四是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展放在滴有&#xa0;&#xa0;&#xa0;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吸去多余的水分.<br />(2)在观察菠菜叶片的临时切片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视野过暗,应调节图乙中的遮光器和[&#xa0;&#xa0;&#xa0;]&#xa0;&#xa0;&#xa0; . 若要使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xa0;&#xa0;&#xa0;]&#xa0;&#xa0;&#xa0; .<br />(3)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叶片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中属于保护组织的是&#xa0;&#xa0;&#xa0;(填标号).<br />(4)植物体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是图甲中的[&#xa0;&#xa0;&#xa0;]&#xa0;&#xa0;&#xa0; , 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xa0;&#xa0;&#xa0;(填“上”或“下”)表皮.</p></div></div>
<div><p>【答案】<br />(1)并排;清水<br />(2)6;反光镜;8;细准焦螺旋<br />(3)①、④<br />(4)⑥;气孔;下<br />【解析】(1)徒手制作叶片的横切片,要把叶片平放在载玻片上,用两个并排的刀片沿横向迅速切割;每切割一次都要在清水中蘸一下,最后用毛笔选取最薄的一片,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吸去多余的水分.(2)在显微镜的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过暗,应调节遮光器用较大的光圈和反光镜上的凹面镜.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要先用低倍的物镜找到物像,需要时再换高倍的物镜.寻找物像时,先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然后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调清晰.(3)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①上表皮和④下表皮,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4)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主要位于下表皮中.<br />所以答案是:(1)并排;清水;(2)反光镜;细准焦螺旋;(3)①、④;(4)⑥气孔;下.<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甲表示植物体的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②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图乙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24小时内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作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3a9f863/SYS201708151049539971570568_ST/SYS201708151049539971570568_ST.001.png" width="366"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黑暗环境中,图甲中的植物吸收的主要气体是&#xa0;&#xa0;&#xa0; , 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xa0;&#xa0;&#xa0;(填“光合”或“呼吸”)作用.<br />(2)若图甲中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则①代表的物质是&#xa0;&#xa0;&#xa0; , 进行此生理活动的场所是&#xa0;&#xa0;&#xa0;(填细胞结构).图乙中能够表示光合作用的曲线是&#xa0;&#xa0;&#xa0; .<br />(3)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降低植物的&#xa0;&#xa0;&#xa0;作用,则图甲中②代表的物质是&#xa0;&#xa0;&#xa0; .<br />(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的&#xa0;&#xa0;&#xa0;平衡起了重要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氧气;呼吸<br />(2)二氧化碳;叶绿体;I<br />(3)蒸腾;水蒸气<br />(4)碳﹣氧<br />【解析】(1)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的环境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只能白天进行,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2)从光合作用概念可知:图甲中:①代表的气体进入叶片,肯定是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二氧化碳,②代表的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氧气;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乙中Ⅰ曲线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Ⅰ曲线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有光,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面;Ⅱ曲线表示呼吸作用,与图甲C中的生理活动相对应.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场所是线粒体,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给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3)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图甲中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同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则图甲中②代表的物质是水蒸气.(4)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br />所以答案是:(1)氧气;呼吸(2)二氧化碳;叶绿体;I(3)蒸腾;水蒸气(4)碳﹣氧<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分析回答:</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41.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试管</p></td><td style="width:99.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加入物质</p></td><td style="width:5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处理</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温度</p></td><td style="width:85.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滴加碘液数量</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甲</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馒头块+2mL唾液</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不搅拌</p></td><td rowspan="3"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7℃水浴10分钟</p></td><td rowspan="3"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滴</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乙</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馒头屑+2mL唾液</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搅拌</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丙</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馒头屑+B</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搅拌</p></td></tr></table><p><br />(1)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xa0;&#xa0;&#xa0;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br />(2)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丙试管的B处应加入&#xa0;&#xa0;&#xa0; , 与乙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xa0;&#xa0;&#xa0; .<br />(3)实验结果是&#xa0;&#xa0;&#xa0;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实验现象说明了唾液中的&#xa0;&#xa0;&#xa0;把淀粉分解成了&#xa0;&#xa0;&#xa0; .<br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化学性消化,又能进行&#xa0;&#xa0;&#xa0;消化.</p></div></div>
<div><p>【答案】<br />(1)甲和乙<br />(2)2mL清水;唾液<br />(3)乙;唾液淀粉酶;麦芽糖<br />(4)物理性<br />【解析】(1)甲试管与乙试管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组实验的结果表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甲试管虽然加入的是2ml唾液,但是不进行搅拌,馒头碎屑不能与唾液充分混合,试管中的淀粉只有一部分能被唾液淀粉酶消化,还有剩余的淀粉.因此加入碘液后观察到甲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2)(3)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丙试管的B处应加入2ml清水和乙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结果是乙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实验现象说明了唾液中的 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了 麦芽糖.(4)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在口腔内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是对食物的物理性消化,它能使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从而促进了唾液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牙齿在口腔内既能进行化学性消化又能进行物理性消化.<br />所以答案是:(1)甲和乙;(2)2mL清水;唾液;(3)乙;唾液淀粉酶;麦芽糖;(4)物理性.<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以及对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理解,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之间密切联系,如图是人体进行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部分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人体的系统或器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3a9f863/SYS201708151049541128990674_ST/SYS201708151049541128990674_ST.001.png" width="337"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淀粉在消化道里被彻底消化的场所是&#xa0;&#xa0;&#xa0; , 分解为&#xa0;&#xa0;&#xa0; , 经[②]进入系统.<br />(2)外界气体进出的过程是通过&#xa0;&#xa0;&#xa0;实现的.在的主要器官中,与毛细血管结构特点相似的结构是&#xa0;&#xa0;&#xa0; .<br />(3)系统的动力器官是心脏,心脏内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其作用是&#xa0;&#xa0;&#xa0; , 血液流经手臂肌肉后,最先流入心脏的&#xa0;&#xa0;&#xa0; .<br />(4)李明同学因雾霾天气吸入较多的PM2.5(微尘颗粒),引发支气管炎,在血液成分中明显增加的是&#xa0;&#xa0;&#xa0; .<br />(5)运动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系统排出,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肾脏,经化验某人的尿液中出现了大量的葡萄糖,若是系统出现问题,发生病变的结构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小肠;葡萄糖<br />(2)呼吸运动;肺泡壁<br />(3)防止血液倒流;右心房<br />(4)白细胞<br />(5)肾小管<br />【解析】(1)食物中的淀粉首先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部分分解为麦芽糖,胃对糖类没有消化能力,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这使小肠的内表面积大大增加,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和胆汁,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在小肠内被彻底①消化为a葡萄糖;葡萄糖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②吸收.(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B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泡是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毛细血管结构特点相似的结构是肺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3)A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是心脏,心脏内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血液流经手臂肌肉后,经过上腔静脉,流入右心房.(4)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李明同学因雾霾天气吸入较多的PM2.5(微尘颗粒)引发支气管炎”,在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白细胞.(5)血液流经肾小球后,除大分子物质和血细胞外,其它的物质滤过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绝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及大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余的液体成为尿液.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发生了障碍.<br />所以答案是:(1)小肠;葡萄糖;(2)呼吸运动;肺泡;(3)防止血液倒流;右心房;(4)白细胞;(5)肾小管.<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的消化和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八级(下)期中生物试卷